人物
时段
朝代
“郭瑗”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方山昭化禅院政禅师行状记 北宋 · 释宗悟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金石续编》卷一七
方山昭化禅观政和尚姓罗氏太原府平晋县古城北洞子镇人,通《华严经》论。
熙宁五年寿阳县父老于方山上西灵松岩下金刚泉侧以石累为龛,请师居龛讲《华严经》。
一方士俗,蒙益趋善,共购置度牒,请师就本院抚僧落发出家。
熙宁五年,南游咨参,至润州甘露寺,依广照禅师
一日辞广照游庐山,广照问师此与庐山是同是别,师礼拜依位而立,广照然之。
又谓曰:「女他日当坐古菩萨道场,有肉身大士先已为汝发扬,化众兴建也」。
元祐初,至西京大字院看藏经,县郭三社与山前六村善友,同状经官陈述,请师住持,官从之。
师受请,至绍圣中开垦山田,建下庄院一所,岁收荞千斛。
净侣云集,鸣鱼击鼓,无待于外。
崇宁二年,张公来观文中堂,奏请敕题,并逐年拨放童行一名。
敕下之日,山前布金色银色世界,种种化现,远近人心,益坚信向,与五台等矣。
此地旧名神福山,今赐号方山寺,称昭化禅院,长者谥号「显教」、「妙严」。
又蒙蔡公元度枢密亲书长者祠堂牌额,师悉亲□。
大观三年铸洪钟一口,重一万斤,其声响彻两县。
度门人弟子有宗悟等一十六人,并、汾之间,士庶无论贫富大小,悉心化而诚服。
政和三年,师无疾不食,唯饮净水。
众善友柴和、赵百祥等数十人闻之,皆来集会,围绕师左右。
谓曰:「欲得师久住世间,兴隆佛法,愿和尚慈悲,顺我等请」。
师曰:「时至即行,诸佛亦然」。
众皆不散,师问小师宗弁曰:「日在何时」?
弁应云:「午时」。
师曰:「从来道底」。
众云:「是什么」?
师曰:「清风吹不尽,明月照还晶」。
师偃息,乃留颂曰:「天长地久,莫之能守。
涅盘妙心,几人能透」?
拊床一下,卧右胁而终,遂收舍利一千粒。
俗寿七十一,僧臈五十三。
师门弟子宗悟持师行状,干求相公铭师之塔。
公曰:「汝持戒僧也,决不妄语,可依实而书,焉用吾文」?
宗悟奉命书。
朝奉大夫致仕郭瑗书,晋山李永常摸刊。
承议郎郭瑗大理寺丞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四、《摛文堂集》卷四
敕具官某:诸寺置丞,皆赞寺事,而理官之属,职任为剧。
惟尔练达吏事,宜膺兹选。
钦承予命,益懋厥修。
可。
方山祈雨题名碑元符三年五月 北宋 · 郭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山右石刻丛编》卷一五
元符庚辰夏五月,时雨未降,二麦焦枯。
瑗谨斋戒择日诣李长者院,建立道场祈雨。
道场方罢,乃获嘉应,雨遂沾足。
九日复设道场报谢。
是夕日没之后,云雾四合,月色昏闇,瑗同监酒税奉职李发比丘僧二十七人及六村三社邑众等二百馀人,同焚香请圣贤之次,忽然空中现五色云,其光粲烂,如日之明,现种种相。
复合而为圆光,其光五色。
复散而为明珠五颗,月乃方见,众星拱之
其珠之色或红或黄,复变而为一金色圆光,良久现长者身,续有两侍者现,后一虎摇其尾而行,众皆瞻礼焉。
伏愿见闻者皆菩提心,證无上上道。
初十日通直郎、知太原府寿阳县郭瑗谨书。
三班奉职、监太原府寿阳县盐酒税李发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