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闲禅师1085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栾城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
闲禅师者,临济玄公九世法孙,而黄龙南老嫡嗣也。
老以道化江西,其徒常数百人,而师为高第。
每叹曰:「祖师之道,不坠于地,斯人是赖」。
虽在世而学者归之已如云矣。
既寂,一时尊宿无有居其右者。
熙宁年庐陵太守张公鉴请居隆庆
未期年,钟陵太守王公韶请居龙泉
不逾年以病求去。
庐陵人闻其舍龙泉也,舟载而归,居隆庆之西堂,事之愈笃。
居二年,元丰四年三月十三日,浴讫趺坐,以偈告众以将入灭,遂泊然而化。
既化,神色不变,须发剃而复出。
庐陵守与其人来观者如堵,皆愿留事真相。
长老利俨禀师遗言,阇维之。
薪尽火灭,全身不散,以油沃薪益之,乃化。
是日云起风作,飞瓦折木,烟气所至,东西南北四十里,凡草木沙砾之间,皆得舍利如金色,碎之如金沙。
居士长者购以金钱,细民拾而鬻之,数日不绝。
计其所获,几至数斛。
法名庆闲福州古田卓氏子也。
母梦胡僧授以明珠,得而吞之,觉而有孕。
及生,白光照室。
幼不近酒肉,年十一事建州升山资庆长老德圆,十七削发受具。
二十辞师远游
及其终也,年五十三,腊三十六。
余未尝识师,元丰七年庐山开先,见瑛禅师,言及师事,且曰:「瑛少尝问道于师,愿为文刻石,传示久远」。
余许之。
明年,遣其徒请于绩溪
余有善知识,本出于南老,将问之益信而作。
五月辛亥,得疾寒热,癸丑益甚,余正卧念曰:「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今我此疾,何自而至」?
少顷即睡,梦有告者曰:「如师复何疑耶?
疑即病矣」。
余闻之矍然,即于梦中作数百言,词甚隽伟,觉而忘之,病亦稍愈。
乃为之碑而系之以偈曰:
一切诸如来,惟于一性通,具足大神力。
或坐微尘里,而转大法轮。
或于一毛端,普见宝王刹。
或于见在土,遍见一切土,彼此无坏相。
或于见在土,直上忉利宫。
人天相还往,而无有难相。
或令土石沙,皆化为黄金,一切皆得取。
或令江河海,皆化为酥酪,一切皆得食。
或近取一劫,而演为十劫。
或远取百劫,而促为一劫。
一切无碍法,河沙不可拟。
师得正眼,久为僧中王。
及其灭度时,广作诸法事。
颜色不动摇,爪发日滋长。
薪尽火亦灭,凝然不解散,益薪助以油,尔乃就变灭。
是时人天哀,大风吹阴云,发瓦折大木。
烟气所及处,皆得大舍利,圆明如宝珠,精色如真金,其数千万亿。
是事大希有,闻者以为疑。
我昔忝闻道,亦不免斯惑。
病中梦诃者,师事何疑?
有疑即是病,不当作是见。
梦中悔谢客,口作数百言。
曾不以意作,已觉不能记。
稽首三界尊,师不止此,悯世狭劣故,聊示其小者。
复以告瑛师,刻石示学人。
杭州祥符寺久阇梨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五、《芝园集》卷上
释可久字佚老钱唐钱氏子。
少厌俗,遇天圣覃恩得度。
尝从霅溪法师天台教,喜为古律诗,大抵造于平淡清苦,比夫然彻清塞之流,未相上下。
左丞蒲公钱唐古今诗,从师求稿,师曰:「随得随去,未始留也」。
人亦颇高之。
晚年杜门绝迹,送客指门阈为界,内翰苏公、枢密林公一时名贤,倾盖相访,亦未始屈也。
予初闻之,作诗嘲曰:「拗折床头旧仗,任教李自成蹊。
如何昔日庐山,却为陶潜一过溪」。
师笑而不答。
居室荒陋,人不堪忧,庭下唯红蕉数本,翠竹数百竿,自号萧萧堂,师居堂上,经行宴坐裕如也。
既病将卒,辄语人曰:「吾死蕉亦死,择瑛公亦死」。
是时瑛公尚无恙,后皆果其言,人亦莫能测。
临行口占颂曰:「生老病死,乐在其中。
已矣乎,传语风花雪月」。
言讫长往,寿八十,其徒葬骨于北山禅宗兰若。
予平时常敬事之,每过旧居,怆然有所感,因提数事,以示来者。
杭州祥符瑛法师骨塔铭元符二年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六、《芝园集》卷上
师名择瑛字韫之桐江俞氏子。
母王氏尝梦二日相趁而至,并贯于怀,因而有娠,且疑必孕二子焉。
逮月满,止诞一男,次年复妊娠,又产一男,始应二日之梦。
父母异之,俱令出家,各以经业得剃度,然皆明敏好学,有志节。
长子名子钦,字希固,受业于钱唐净住院,晚出游学,卒于天台山
次子即法师也。
师幼失所恃,随父来杭,始脱素于南山之瑞峰,后礼寿宁院处邦为师。
既具戒品,首学戒律,俊迈之声,已出流辈。
师以始学,颇亦自负。
熙宁中,东掖山神悟法师来止宝觉,师往见之,一闻讲唱,慑然愧伏,乃曰:「不意叔世复有斯人,此真吾师,几不遇也」。
于是虚心洁己,北面师事,抠衣请教,朝夕匪懈,神悟亦颇器之。
师虽博涉经论,独于《法华》尤为得意。
因看《不二门》、《金刚錍》,不寐者数月,遂以所得白师,曰:「《法华》妙旨归乎自己,宜善护持,勿自轻也。
但恐摩尼至宝,投于弊囊,非所宜耳」。
自是学行著闻,方朋向慕。
如镜去垢,则有像斯分;
如钟中虚,则随叩而应。
其为道也不羁于相,不荡于空;
其为人也不附于时,不滞于物。
言无委曲,行无便佞,播迁南北,为法忘劳。
行止随缘,去留在我,或领众住持,或寓居讲演,苏、杭、湖、秀,历二十馀处。
中年多病,遂居祥符古刹。
一挥麈柄,缁儒云集,洪音迅辩,听者莫不耳耸目贻,叹其颖脱。
元符二年春得疾,药不可疗,临行自省曰:「吾二十年专弘上乘,启悟群庶,岂谓婴兹疾苦,力不能制,将非所传未契圣意乎」?
遂以平生著撰对众火之,奋身而起,面西凭机,命众诵《弥陀经》,才及流通,奄然息绝,实三月二十九日也,寿五十五,腊三十二。
后五日,阇维于下湖之野。
是日素幡满路,香木成𧂐,道俗追送,数里间车马不容。
火灭,得遗骸散于湖中。
或谓法师有益于世,一旦归寂,而遗风馀懿泯然无闻,殆非我曹所忍,遂使人漉之,止得半许。
立塔葬于灵芝忏室后莲池之西,请予为铭。
予与师童稚时已相往还,以至同试经,同学教,知师颇详,故不敢辞。
铭曰:
至圣降灵,唯为一实。
鹫岭开权,鹤林扶律。
天台妙悟,章安祖述。
有法师,孰造渊密。
区其善否,纠其得失。
住有沉空,虎皮羊质。
若夫冥乎真者,无动无出;
系乎数者,有始有卒。
收种凭机,加趺掩室。
香烬有身,塔藏遗骨。
荷花开谢,湖光出没。
留示诸徒,仰止奚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