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郑民宪”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郑民宪速安抚河洮岷州弓箭手御批熙宁七年六月乙酉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四
河、洮、岷州弓箭手,令民宪速行安抚。
转运司及其耕时贷以钱粮,庶几速见功绪。
将作监检计三司地基修盖诏熙宁七年九月乙卯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六、《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一八(第六册第五七八一页)
将作监检计三司地基,分布修盖,除副使判官不置堂外,馀修如故。
买民居,增广地步。
所用材木,令熙河采伐输运,委都转运使熊本提点刑狱郑民宪管勾
郑民宪相度熙河路增籴诏熙宁八年六月丁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秦凤路提点刑狱郑民宪相度熙河路,以见钱、、银、䌷绢分数增籴,、银、䌷绢并平估,毋亏弓箭手。
如有未便,具以闻。
郑民宪具析熙河路不堪戍守弓箭手以闻诏熙宁九年十月乙未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八
熙河路弓箭手,除可教习武艺分番赴堡、铺、城、寨代戍兵把守外,有若干人不堪充此差使,令郑民宪具析以闻。
乞遣郑民宪等点磨秦凤等路财用奏熙宁六年九月 北宋 · 薛向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七
准诏根究陕西财用阙乏因依,乞遣度支判官郑民宪乘驿点磨秦凤等路,其永兴军路就委提点刑狱张穆之
太常博士张君墓志铭熙宁十年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七
太常博士张君,讳大有字损之
先世占数华阴,自其曾祖讳图避五代之乱于湖湘,因家潭州,遂为长沙人
祖某三世仕宦,皆不过县令、州
至君以天圣五年进士乙科,一命为随州节度推官翰林胥公偃荐监寿春茶场,由明州推官著作佐郎、知河南渑池县
再迁太常博士
河东都转运使施公昌言奏辟签书晋州判官公事,徙知忠州
过都,贻书抵宰相陈恭公,以为大臣当如古人推毂天下士,徒以绝谢宾客取公名非是。
以此迕时,而有司适言君在河东入籴不如法,坐削一官,监庐州酒。
未几,会恩还故秩,最后签书应天府判官公事。
是时,予同在幕中,接尊俎,论古今,从容谈笑,间以唱酬,歌呼纵放,纤介无所隐,故尤相亲厚。
尝爱其为人疏爽豪健,有志于功名,文章议论足以自表。
一时所至,上官赖其能,委之以事,辄为平处其中,无所私挠。
明州广德湖灌溉之利,由古然矣。
先时患民侵冒壖地,太守李夷庚筑大堤以限之。
岁久堤坏而冒耕者众,侵夺滋益繁。
转运使移君往案视,得故迹而复之,于是人均其利而诉谍自息。
其在渑池,建学校以延诸生
治县得二古镬,冶之以补其邑之刀矛机械,于是戎器为之一新。
已而郭邈山盗起,啸聚陕、洛间,骚掠近邑,独不入渑境,知有备故也。
留守范公雍喜其所为,召见与语,留数月不遣。
时久不雨,邑之父老诣府诉灾,因请还,君既归而雨作,民益欢然。
有龙骑卒自边戍还,过县以事逗留不去,民不知所为,颇相惊扰。
君密画计白府请捕治之,卒伏辜,而一道帖然。
君虽为小官,每于朝廷政令大体,意有所得,慨然忘其躬之卑远而敢言也。
故诸公贵人多所慰荐,幕府交辟焉。
初,河东行铁钱,君再疏极陈利害,大略以官炉有数而私泻无艺,恐终为民患。
自以言轻不足动朝廷,又为歌诗四百言上之,觊托民谣可以开悟于上。
其后果以不便罢。
尝奏书仁宗,请择宗室之贤者建为皇嗣,以系天下之望。
御史中丞王安简公得其稿而奇之,欲以为里行,而君卒矣。
时皇祐四年八月某甲子也。
君既登朝,赠其父国子博士,娶同郡冯氏,号仁和县君
继卞氏,永安县
一男子曰聃,举进士,尝试于春官
三女子:适考功郎中郑民宪进士周郁、曹知微
君卒后二十六年,聃以长兴宰陈之才状属于予曰:「先人之仕于时,官不过博士,而寿止五十四,曾不得少究其才志。
今将以某年月日举君夫人之丧合葬于某山,且念知先人之深无如公者,幸一言以铭之」。
遂为铭曰:
少而学兮将有为,壮而仕兮逢所知。
才信美兮生孔时,命不究兮进则违。
厉风力兮排云霓,贾其良兮售不疑。
抗直论兮通天墀,忽焉逝兮吁可悲(《苏魏公文集》卷五七。)
之仕于时:原无,据库本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