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法堂记 北宋 · 韩固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乾隆《潞安府志》卷二九
黎之地,商家近圻之域也。
壤界□□□化民忻□□少文,流俗之心,乐趋释氏。
开皇五年,粤建兹寺,国赐其额,名曰宝泰,取乎民宝其教而泰宁也。
迄于本朝,俾于更置。
太平兴国三祀,易其寺目,揭为庆安,亦取乎民赖庆而获安也。
天圣三载,县迁白马,官吏既去,地生荆棘,寺之旧址,佛舍残缺。
主僧道球能持苦行,耻其教有可施而居不壮丽,抑教之累也。
于是求丐瓦木,营构栋宇。
高缔堂室,以传法戒,西亘修阁,严妆绘像,寺庭之制,巍然可观。
大夫公素达南宗之学,以慈忍之意为字人之意,得其宜矣。
怜其山刹□庀,僧笃行愿,亦赞治之一端也。
簿尉韩固笔其事,谨不敢避,因纪其实。
宋至和二年岁在乙未三月初吉日记。
按:康熙黎城县志》卷四,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潞祠记 北宋 · 韩固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
愚读《春秋》: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潞氏,以潞子婴儿归」,未尝不废书而作,恶其周道凌弱,而诸侯专行杀伐。
五等之列,始由周之命,而终不由周以灭之,天王之势,不亦衰乎!
噫,潞种虽出于赤狄,奈何子爵奉周命而立,丘明之传又叙潞之五罪,则由其相酆舒而得焉,可以相之罪而灭潞之国哉?
其抑强扶弱之体也安在?
乃知晋人杀酆舒则可也,荀林父灭潞则非也。
深人韩固为尉于黎,游黎之东南十五里,有潞子旧祠。
其山则曰潞祠,盖山之名因庙而得也。
昔灭其国,今存其庙,盖后人居潞之国,追子之烈而修祀尔。
今天下赏罚专于天子,上之令未出,则下不敢辄诛其怨,其公也至矣。
是知潞子之庙宜其纪叙,以證周由建侯而兴,终以诸侯僭度而败,士大夫伤乎古而重于今也;
以知晋之事周,不及后之民神事其潞,遂作《潞祠》以纪之。
按: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见康熙黎城县志》卷四,乾隆《潞安府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