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均籴斛斗须管先桩见钱方得均籴诏政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九
自今均籴斛斗,须管先桩见钱,得均籴,如违,官员徒一年,吏人配千里。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二四(第六册第五五四八页)。又见同书食货七○之一五四(第七册第六四四七页)。
惘吟四首 其二 清 · 金和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秋蟪吟馆诗钞卷八
谢客年时尚懊侬,况闻远嫁出巫峰
詅痴方种田中璧,忍泪初听饭后钟
苦病不如真死别,他生谁见有重逢。
几回梦里相携处,从此槐柯路绝踪(稿本原作:「曾说重逢定有时,今经远嫁岂胜悲。钱方论树原无福,镜欲留花要是痴。始信去因真万幸,可知出梦更相思。最怜昔别殷勤语,便作元郎决绝词。」复圈去改今作。)
上元后二夕长寿精舍雅集同王惠州韶州使君梁药亭廖南炜屈翁山王础尘沈上钱方葆宇陈生洲黄葵村分得来字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使君五马并能来,陆贾城边白社开。
人影隔桥频送酒,鹤声迎客共登台。
东方皎月宵仍满,西郭烟花日渐裁。
幸值行春驻旌旆,挽回端藉济川才。
上元后二夕长寿精舍雅集同王惠州韶州使君梁药亭廖南炜屈翁山王础尘沈上钱方葆宇陈生洲黄葵村分得来字二首 其二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江头前夜报轻雷,花底新阴绮席开。
稷下放谈多学士梁园能赋盛邹枚。
风传野鼓催灯出,潮带春星入沼来。
诗句未成轩骑动,重城深隔愧追陪。
书所见十四韵 明 · 程敏政
七言排律 押先韵
大水那能望有年,恤民恩诏喜拳拳。
事凭公廪终难济,情到官庄最可怜河间一府官庄共一百三十馀处少者三五百顷多者千馀顷甚至有跨县者)
占取膏腴多极万,索来金谷动盈千。
税于子粒偏加重(公田亩起科多至三升官庄亩起子粒三斗),赋入荒年亦未蠲(今岁凡被灾之处或免三五分或免七八分或全免惟官庄亩科银一钱二分)
港次半收烟火价(凡近庄芦苇场不许人樵樵者皆先纳烟火钱方许),野中分握草场(凡近庄草地有官马入其域不论千百数悉拘之每马科铜钱三十文始释)
鸡豚已尽田间利(凡官庄纳子粒时二顷附纳一猪一顷附纳一羊或一鹅二十亩纳一鸡),舟楫仍需水面钱(近官庄地被水没者往来必须舟渡每舟月科银三钱谓之水面钱其田在官河两岸者亦终岁科此钱)
泛使不禁频去住(庄主每岁四季遣人徵子粒诸色其家臣八人率游手六七辈直入官府呼叱守令日需下程鸡酒鱼面诸物官府不能诘),小民何日许安便。
伐残桑枣惟馀地,典尽车牛莫诉天(今岁大水枣多死者因伐以偿官庄地中寸草不生车牛俱贱折售于官庄)
罪絷便连儿女辈(每子粒不敷庄主即遣人拘囚民间子女有捶死者有因而污之者其苦最甚),鞭笞宁计令丞员献县被庄主笞四十几死予过其境犹曳杖来迎)
屋庐毁废沦波底(自雄县以南几千里不复成村十室所存惟一二颓垣),老弱流离委道边。
糠秕无端争入市河间一带市中卖糠及哇哇者取豕食和水而取其汁以食人),酒浆那复敢开廛河间以南村中不复有酒家)
监门有泪挥图上,守土何人达帝前。
愧我身非观察使,伤心聊述纪行篇。
钱方言岩仲尤溪二首 其一 南宋 · 王迈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莫作寻常一尉看,斯人能大所居官。
才高不数麒麟楦,气盛曾排虎豹关。
初筮事人须以直,有心及物莫辞难。
此行有一为君贺,刺史贤如元次山(自注:在太学尝诣阙上书。)
钱方言岩仲尤溪二首 其二 南宋 · 王迈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第归来正黑头,艾轩遗墨费旁搜。
及瓜上日相催迫,锓枣通宵细校雠。
充类所行皆好事,立身何患不前修。
故家常宝文公帖,谨勿逢人便有求。
群公诗序 北宋 · 钱方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嘉庆《长垣县志》卷一○
夫观《国风》而不知讽,与无观同;
览《雅》而不知政,与无览同;
听《颂》而不知美,与无听同。
故君子观风以知讽,览雅以知政,听颂以知美。
达此三者,则可与言《诗》矣。
宋相国公布衣时尝游是邑、题妇姑庙;
太尉陈公泊、待制范公登寺楼,皆留雅什。
三公之诗者,可谓美教化、明风俗。
题于粉壁,久历岁华,笔字寖灭,因政之暇,命工勒于翠琰,用记盛事,不废粹美。
自凝嘉绩,俾令嗣者以享,字号而不泯矣。
时至和元年十月五日赞善大夫知开封府长垣县钱方序并立石。
按:民国长垣县志》卷一五,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
雁过沙 明 · 范受益
 出处:六十种曲 寻亲记 第十七出
见你哭啼啼。
不由人也伤悲。
你一身在此无倚依。
不如寄迹吾家里。
这两锭生钱方可放迟。
镇江钱医士 明 · 湛若水
五言绝句 押东韵
闻说钱方士,回生一匕中。
众生犹痿痹,吾药愧全功。
赚煞尾 元 · 书会才人
 出处:元曲选 陈州粜米 第一折
做官的要了钱便糊突。
不要钱方清正。
多似你这贪污的枉把皇家禄请。
带云:你这害民的贼。也想一想差你开仓粜米。是为着何来。唱:兀的赈济饥荒你也该自省。
怎倒将我一锤儿打坏天灵。
小𢠳古云:父亲。我几时告去。正末唱:则今日便登程。
直到王京。
常言道厮杀无如父子兵。
拣一个清耿耿明朗朗官人每告整。
和那害民的贼徒折證。
小𢠳古云:父亲。可是那一位大衙门告他去。正末叹云:若要与我陈州百姓除了这害呵。唱:则除是包龙图那个铁面没人情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1192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六、《水心文集》卷二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
臣窃见近岁私铸铁钱散漫江淮,公私受弊,人情摇动,其事多端,幸蒙朝廷不惜厚费,特与收换,始得宁帖。
臣昨在蕲州目见利害,询采吏民,颇为亲切
今暂领兼司,所当随时补缉,务使淮人迄臻安静,谨具奏闻。
其事有五:一曰开民间行使之路,二曰责州县关防之要,三曰审朝廷称提之政,四曰谨诸监铸造之法,五曰详冶司废置之宜。
何谓开民间行使之路?
始初铁钱不分官私,民间不辨好恶,得钱便使。
自禁私钱,百姓惩创,卖买交关,文文拣择。
将官钱指为私钱,不肯收受;
或只要一色样钱,谓如舒、蕲人各只使本监字号钱之类;
或只要新铸官钱,且免拣择,民旅持钱买物,一贯之中,常退出三四百,至以米谷他物自相酬准。
城市尚可,村落尤甚。
缘此行用艰难,物货稀少。
朝廷禁断私钱,本要流通官钱,若官钱方更疑惑,岂得稳便!
臣近以乾道、同安蕲春大冶宿松汉阳定城新旧诸样官钱,钉板印榜,晓谕民间,令其从便行使,亦立私钱样,令拣选不用。
令各州签厅官委诸县钉样于都保,又别差官亲至村落委曲劝喻,欲其耳目接熟,用钱不疑。
须待官钱流通,物价复旧,见禁断私钱之利。
在臣本路,已逐一如此施行,其淮东湖北,臣目所不见,未知如何。
近因还司过蕲口镇,镇民诣臣称:扬、真、泰州,凡绍熙元年二年蕲春监所铸钱,皆嫌粗恶,拣退不使。
臣寻令拆辩拣择,其字文模糊尤甚,十居二三,见已关会诸处别议措置。
然则拣择用钱,人情不甚相远。
兼既有新旧诸钱,并私钱色样不一,曾经拣换,钱文牴牾,若不于行使地分明加告报,终恐向后用者疑惑。
臣不敢作冶司发往两路州郡,欲乞自朝廷降样行下,永远照使,要令村落僻远认识不疑,民旅交易流通无碍。
如此,则既扰之精神可以收回,人亦知收换之实利矣。
何谓责州县关防之要?
两路先后立限收换私钱,淮东多而淮西少。
虽缘禁有迟速之故,然积累数年,委有许多私钱别无归著,其当与收换则一尔。
今已于限内申报尽绝,而旧色私钱,尚颇散在民间。
或限内赍赴不及,出限不可投换;
或贯陌少可,无力投换;
或富人收藏,意图他时禁弛,复得行用;
既各尽绝,难恤其馀。
然市钱日用之中,常有夹带,所幸民间识认,择出不要。
其新铸私钱,间有三两到市上者,奸民窥伺,岂肯遽已!
自禁戢以来,号令纷纷,争为严峻,或令五家结甲,或令旬申有无私铸。
巡尉以捕捉入衔败获治经由透漏,沿流常要巡绰,津渡皆须搜逻,吏人甘伏决配,官员当俟朝典。
臣检照旧事及不住承准申明,虽皆已遵守觉察,然终未得关防之要。
必行则诬告罗织,狱讼繁兴;
泛行则便同文具,奸宄仍在。
臣近令各州签厅官,责属内厢巡地分都保等处,专一禁止行使私钱之家,旬具委无行使私钱结罪,类申本司。
只此一令,不必繁多,但要行之坚久,私钱无用,私铸自息。
此虽冶司职事,亦但可施之本路。
欲乞朝廷指挥,于行使铁钱州郡,除照官钱色样从便流通行使外,并要本州月具更无行使私钱状结罪申尚书省
盖欲必无私铸,其说难信;
欲必不使私钱,其事易遵。
况经收换,朝廷为民之意已足;
如有违戾,惩治大吏一人,自然震耸用命。
如此,则令简而可行,实而可久矣。
何谓审朝廷称提之政?
始作铁钱,非要添此一项泉币,盖专以绝铜钱渗漏之患尔。
铜钱过江北、既有铁钱以易之矣;
铁钱过江南,亦必有铜钱易之可也。
今为铜钱地而不为铁钱地,事不均平,岂行法以来偶未之思欤?
故江北自行铁钱之后,金银官会,无不高贵,富商大贾,财本隔碍。
而淮旁之民,只是往来两岸洲夹之内,铜铁异用,风波滞留,便已盘费消折,安居虽久,仍旧凋疏
淮人叹息,以为朝廷缘铜钱之故,致令江北不得自在,空怀抑郁,无与上闻。
户部建明,权作两淮交子百万,通行沿江州郡,仍许入纳,淮人若骤得此数行用,稍广目前利益。
但臣采其土俗之论,以为月日稍久,流转不行,必有减落百陌之忧,将为店铺停塌之利。
若要称提得所,义理均平,当使铁钱之过江南,亦如铜钱之过江北,皆有兑换之处,两无废弃之虞。
江南沿江州郡,以铜钱会子中半,或一分铜钱,二分会子,直行兑换铁钱。
计其所收,或科拨付总领所,或仍换铜钱,则可以减诸监岁铸之额。
或付两淮和籴、桩积、马料、修城,则更不支降交会,亦于朝廷初无所失。
淮人知铁钱过江有兑换之处,自加贵重,商旅之在淮南者,亦不敢轻贱铁钱,则金银官会及其他物货,自当低小。
如此称提,虽行铁钱,可以经久无弊。
若恐铁钱过江,兑换者多,自合量宜撙节,但要存此发泄一路而已。
何谓谨诸监铸造之法?
臣窃详与监以来所铸铁钱,其轻重薄厚,精粗大小,略为相等。
就中淳熙七八九年中间,蕲春监所铸,字画精细,轮郭坚明,比于诸钱,又为精好。
十五、六年以至绍熙元、二,则顿成粗恶。
习久生弊,势亦宜然。
昨铁冶司急欲取胜盗铸者,遂翻新样,四季别为字,旧重四斤十二两,今增为五斤八两,新钱比旧,大几一轮。
臣窃以钱文宜一,轻重大小宜均,则民听不疑,行用不惑。
季别一样,自铸工不能记忆,民间何由辨认!
而又新钱特大,形迹旧钱。
常人之情,喜新厌旧,所以有只要新钱之说,岂可旧钱遂成无用!
又持大者,自为贯辨,则可行使,分开互用,串联不合。
臣细视之,新钱刻画粗大,其实不如旧钱,用铁虽多,钱体不重,但加比验,自可分明。
兼照自淳熙七年绍熙二年上半年,同、春两监通铸过四百馀万贯,七年之前及他监所铸,又未有数目。
前公私行用,官中自应保护旧钱。
其新钱但当钤束监匠,尽工铸造,深鉴末年之弊,必如初铸之精而已。
若徒翻样增铁以自别异,深所未可。
湖广总所近有申请,以新旧官钱不同,未敢通用,正谓此也。
臣已行下诸监,只以蕲春监淳熙七、八、九年钱样为准,精好,更不添两数及四季翻样,欲乞更赐圣裁。
庶几民听不疑,新旧一等。
何谓详冶司废置之宜?
臣窃以臣僚初议,专置铁冶一司,是时私铸炽盛,铁钱流入浙西,内地骇愕,专官讲求,诚合权道。
及其方略禁奸,摧遏锋锐,虽伤猛骤,亦中事机。
今观冶司陈请三十馀事,皆已施行矣。
然终是论建太广,行移束湿,至使诸司乖戾,州郡掣肘,人心惊疑,异论蜂起;
自有各路监司任责指挥人情少安,敢向前措置,此臣所亲见也。
事变之来,动以静胜不在张皇。
其后冶司亦自畏缩,虽已得旨者,多不果用。
且如舒、蕲两监,鼓铸之政,旧责守臣,其增造减工,糙恶生弊,走弄文历,支用自由,当职官吏,固宜黜罚。
冶司者,但当督察稽考,总其大柄而已。
取而自铸,遂致怨咨,以为破坏两州,事起仓猝。
至于碎置干官捡踏,创造廨宇营房,列属徒多,控制州郡。
况铁炭中卖,处处增足,非比铜坑,苗脉须要寻求。
坐食端闲,冗长无用。
以臣所见,私钱既蒙朝廷收换,若民间照样行使,则官钱通流;
州郡严禁夹带,则私铸止绝。
铸造并遵旧法,而新旧钱不疑;
称提出于均平,而江南、北如一;
逐路自有监司任责,则提点江淮湖北,空令取会迂回。
更乞圣慈与宰执商量,数月之间,合与未合结局,协于权制,不为赘疣。
塞希恩侥倖之门,杜贪功纷乱之意,静治不扰,淮人自安。
臣谬蒙恩选委,所有愚虑,不敢不言。
干冒天威,臣无任陨越俟命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