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邵良佐”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答窃议1041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 创作地点:甘肃省庆阳市
汉高祖以黄金四万斤付陈平,而不问其出入,时陈平未有功也。
唐高祖将斩李靖而恕之,时李靖未有功也。
是前代帝王先布之以恩,后责之以效也。
太祖尝谓近臣曰:「安边御众,须是得人心。
优恤其家,厚其爵禄,多与公用钱及属州课利,使人回图,特免税算。
听其召募骁勇,以为爪牙。
茍财用丰盈,必能集事。
朕虽减后宫之数,极于俭约,以备边费,亦无辞也」。
将帅李汉超等十三人分守西北诸州,家族在京者,抚之甚厚。
凡军中事,悉许便宜。
每来入朝,必召对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
由是边臣悉富于财,得以养士用间,洞见蕃夷情状。
每戎狄入寇,必能先知,预为之备,设伏掩击,多致克捷
二十年间,无西北之忧。
故兵力雄盛,武功盖世,由此而致也。
滕宗谅为一路经略安抚使、兼兵马都部署,以公用钱回图,管设使命将校并蕃部酋豪,或赠遗官员游士。
梁坚弹奏滕使过钱十六万贯,有数万贯不明。
及置狱研穷,才用三千馀贯,复有所归,无分毫入己。
是未见贪吏之状也。
宣抚田舍人,朝之端人也。
庆州,目击军民蕃部等借留滕侯,遮壅于道,足下何得谓之豺狼?
主上仁圣,不深罪宗谅张亢二人,仍降诏诞告边臣,依祖宗故事,使回图公用,一如平日。
中宪不知内朝有此诏命,闻群口横议,遂伏閤请加责二人,以正宪律
既下法寺,则宗谅合赎铜而不当去官。
是前断已重。
坐将公用钱并酒散与军人,当更追一官。
又朝廷既已降诏贷之,亦难反汗。
足下责我保庇此人,固不敢避。
自古文法常害边功。
今天子仁圣,有西北之忧,孜孜求人,以捍大患。
帅臣用度小过,不害边事。
居辅弼者,固当竭力辨明,恐误朝廷机事,为天下之忧,岂暇私于二人哉!
匈奴辱汉使者,盖不一也。
唐贤使于贼庭,不辱命者,如韩愈李回,皆成大名
邵良佐使于元昊,日改官,赐服色,报其劳也。
良佐惧,不可再去,满朝缙绅无一士请行。
朝廷召张子奭乘驿而至,又选王正伦副之,皆敢行不惧。
既不惧矣,且观其辨论学术,可为之使,乃遣将命。
暨还,得元昊书疏,颇顺于前,愿去号称臣,又能减数节事体。
且沙漠穷绝,入不测之地,既能忘生,又不辱命,朝廷擢进两资,不可待以常调也。
戎狄素贪,利未厌心,兵扰绝塞,此戎狄之常态,非子奭之过也。
今之士大夫高谈时政,皆谓不能拔人,限以资级,使才者多滞,而朝廷乏贤;
及见殊命越一等,则嚣然聚议,以为过优,何薄之甚耶(《范文正公集》卷五。又见《雍大记》卷三二。)
斤:原无,据宋本补。
论元昊来人不可令朝臣管伴劄子庆历三年七月1043年7月25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九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二、《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四三、《文编》卷一七、《右编》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风闻朝旨,欲以殿中丞任颛管领元昊遣来一行人等。
臣窃知元昊此来,全无好意,不肯称臣,索物太多,其志不小,乃是欲以强相迫胁尔。
朝廷既不能从,则待其来人,凡事不可过分。
至于礼数厚薄,赐与多少,虽云小事,不足较量,然于事体之间,所系者大。
凡兵交之使来入大国,必须窥伺将相勇怯,觇察国家强弱。
若见朝廷威怒未息,事势未削,则必内忧斩戮,次恐拘留,使其偶得生归,自为大幸,则我弱形未露,壮论可持。
今若便损国威,过加厚礼,先为自弱,长彼骄心,使其知我可欺,则议论愈难合矣。
必若成就其事,尤须镇重为先,况其议必不成,可惜空损事体。
前次元昊来人至少,朝廷只差一班行待之;
今来渐多,遂差朝士
若其后次来者渐盛,则必须差近侍矣。
是彼转自强,我转自弱。
况闻邵良佐昨来往彼,仅免屈辱而还,则彼虽戎狄,不谓无谋。
今其来人,必须极骋强辞以图相胜,若能先薄其礼以折之,亦挫贼之一端也。
其元昊来人,欲乞更不差官管领,送置驿中,不须急问。
至于监视馈犒,传道语言,一了事班行足矣。
臣料今国家若不能曲从其意,即虽尊宠来人,厚加礼遇,元昊不免出兵攻寇,逞彼忿心,等是不和,何必自亏事体?
不若急修边备,以图胜算。
取进止。
论与元昊议和有三患奏庆历三年七月1043年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四、《韩魏公集》卷一六、《韩魏王家传》卷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今西界遣人议和,其患有三:朝廷曾达意北虏,欲令元昊纳款,其答书云:「梁适口陈夏台之事,已差右金吾卫上将军耶律祥、彰武军节度使惟吉赍诏谕元昊,令息兵。
况其先臣德昭北朝封夏国王,仍许自置官属
至元昊,亦容袭爵。
自来遣人进奉,每辞见燕会,并升坐于矮殿。
今两朝事同一家,若元昊请罪,其封册礼待亦宜一如北朝」。
臣观邵良佐贼中语录,乃云「贼言朝廷议和,何必往问契丹」。
昨昊贼先遣人至保安军,言为朝廷差梁谏议适往北朝,令本国议和;
北朝亦差耶律祥等至本国,故遣贺从勉等持书而来盟。
是昊贼因北虏达意而来,及与良佐语,反不承纳,又所求称号,即与北虏书中事体相违。
此事固有疑。
若朝廷且务休兵,许其不臣,契丹闻之,必然别索名分。
既不可屈,则恐因此为名,再隳誓约,此一患也。
若只许册为国主,略增良佐所许岁遗之数,朝廷更不差人,只令来人赍诏而回,恐贼未副所望,则谓朝廷已与之绝,必忿而兴兵。
北虏亦谓阻其来意,缘此生事,此二患也。
若再遣人赍诏,谕以封册之礼不可异于北朝,更优增良佐所许之数,贼既从命,则契丹以为己功,遣使来贺,或过自尊大,或频有邀求,久则难从,此三患也。
朝廷始欲假契丹以制元昊,事未可知,而三患已形,势不得已,则莫若择其轻者行之。
其欲呼为吾祖及自称年号,又遣使到彼参于殿上,与陪臣为列,此终岂为便?
望且令中书枢密院再三论难,使朝廷得大体,契丹无争端,以此议和,庶为得策。
乞不与西贼通和奏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一六
臣切闻元昊遣使请和,朝廷命邵良佐报问,见遣六十人到门。
臣切以元昊叛逆以来,大举则大胜,小入则小得,都无困败之事,何故请和?
或曰,绝互市而困耳。
臣谓虽绝互市,于土俗非有衣食饥寒之急,岂肯卑屈而请和乎?
此必不然也。
或曰,欲专图唂厮啰,畏我乘其后,日欲通和,以济其事。
臣谓元昊顷曾出击唂厮啰子瞎毡,孤军深入,旁边诸郡未有一将出一骑以蹑其虚者,后虽专攻唂厮啰,边郡安能度其进退乎?
然唂厮啰亦元昊腹心之疾,势不两雄,意欲图之必矣,而我沿边甲兵三四十万,岂敢全然无虞?
此欲通和以济其事,亦狡谋之一端也。
或曰,为北虏而请和。
臣谓元昊素与北虏通谋,推北虏主张其事,元昊时且自屈,以修好为名。
事已之后,北虏来贺,是中国弭兵之事全因北虏之功,何以酬之?
或要割地,或要重赂。
我既酬之,元昊别求隙端,举兵扰边。
况元昊父二十年盟好,一旦弃之,今纵与盟,安能久乎?
元昊天资好兵,未尝败辱,岂肯退缩而久处乎?
此必通北虏之谋,成北虏之事,又以自便也。
然元昊请和,岁得金帛,有益而无害。
朝廷虽推恩信以待之,然元昊狂狡,其计难测。
若边郡抽减兵马入近里州军,以宽馈运之力,贼或非时忽有奔突,则边郡之患重于屯田之时;
若不抽减兵马,馈运如故,却添岁与之物,不减关中之费。
此无益于事明矣。
不惟无益于事,又有深害。
今既通和,边郡自然懈弛,朝廷务为镇静,禦寇之备、练卒之勤,必不能如旧日也。
或曰,和而益备何患乎?
臣谓用兵之日,常虞寇至,将卒训练,未能精锐,以之应副,犹有迟缓;
通和之后,其势自然懈怠,一日元昊背盟,其祸难救。
此所以为深害也。
臣切料朝廷欲从元昊之请者,其说有三焉:一曰,关中百姓苦劳已久,日望休息,闻元昊请和而朝廷拒之,必怨而离心也。
二曰,若朝廷拒之,元昊得以为词。
以卑屈而请和,不见信纳,必将大举以图我,又适以招戎人之怒也。
三曰,北虏自揽通和之事以为己功,若不成就,是拂北虏之情,恐生怨隙。
加之边帅惩往前之败,且务伏兵,庙堂苦战伐之谋,幸其无事,所以孜孜急于讲和。
臣切谓或名分不正,不可从也。
元昊称臣举贡,虽知其无益,见其狡心,或存大体而许之,饬主兵之臣戒备严谨,未为近患。
或未肯称臣,更有他号,或陈兵境上,遥为制胁,如此之事,宁可血战而死守,不可少屈而听从事也。
且元昊既不称臣于我,而称臣于北虏,或北虏遣使来问,元昊臣我而不臣中国,中国与元昊敌矣,别求名分,不知此时以何辞答之?
此臣所谓宁血战死守,不可从也。
臣不知邵良佐得何要约而然,但闻遣使甚众,又虑供具过厚,事体渐大,望陛下令大臣先议,深思本末,勿务汲汲通和。
若亏损名分,不惟后万万年作大耻辱,即生北虏之计,便为今日之患,不可不重也。
乞不许西贼称吾祖奏庆历三年七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蔡忠惠集》卷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二
臣伏见元昊使人乞和之事,朝廷以其所请过多,而又不称臣,未见成议。
臣切谓虽得元昊称臣,犹未见可从者。
初,元昊以「瓦卒」之号自通中国,及邵良佐使贼以还,元昊欲称男为号「吾祖」者,盖先时「瓦卒」之名,知中国已许其称呼,即译为「吾祖」,足见羌戎悖慢之意也。
「吾祖」犹言我宗也。
今纵使元昊称臣,而上书于朝廷自称曰「吾祖」,朝廷赐之诏书亦曰「吾祖」,是何等语耶!
说者或曰:得其称臣,正吾□□,「吾祖」于诏书为无害。
是明知侵侮之端,而自为屈辱之事。
臣切料议者欲降损事体,屑就羌夷者,不过曰将帅不才也,士卒畏懦也,民力困穷也,国帑空虚也。
方今天下之广,士民之众,基业完具,但处置未得其方,因循不究其弊,必大有为然后振起,岂得便为无可究治之理?
去年北虏以邻国制胁,已俛首而受辱;
今年元昊以叛臣而悖慢,又欲俛首而从之,嗟乎,中国之臣何为甘心受此屈辱!
将帅不才,非天下全无将帅之才,但求之未得也;
士卒畏懦,自古无不可用之兵,顾未有能用之之人耳;
知民力穷困,当求其所以宽之之术;
国帑空虚,当究其所以节之之理。
不可为此数事,便屈从其议。
臣非敢故持高论,所可惜者,恐无益于事,虚损国体,为大耻辱,不敢不论。
伏惟陛下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