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公神庙碑 唐 · 齐光乂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三
在昔隋氏丧君。
齐人乏主。
代厄沦胥。
大将运匡救之谋。
先州里之义。
存乎蔽捍。
用伺昭苏
初志未跻。
良图奄坠。
灾生福始。
遗恨如何。
公讳果仁。
字世威
诞受丕祉。
其昌来裔。
有妫之后。
人莫与京。
洪惟发灵。
乃降时杰。
鼎角匿犀之异。
雄深魁武之姿。
贯艺造奇。
无所不至。
立能事于艰虞之际。
建殊踪于混乱之秋。
韫义生风。
鼓动流俗。
全吴之地。
幸赖以安。
招定邻邦。
辑宁徒旅。
江湖向应。
怀赴如归。
沈法兴率众而来。
假我鼻息。
初规景附。
末肆倾夷。
因何匪仁。
暴戾斯甚。
自遗覆败。
竟取沦亡。
至于叙官游历系业。
事咸不朽。
迹著无方。
名与日月轮回。
功随载籍舒卷。
已详于宣法师所制寺碑。
若乃生志未尽。
馀勇仍存。
息气沴于疵疠。
降精灵于巫觋。
物静灾异。
时无夭昏。
人到于今。
罔不怀德
每以公之讳日。
爰伸仲夏之中。
展祀建斋。
所在充遍。
虽扫地以祭。
且贵悫诚。
而庙宇未崇。
宁昭节敬。
邑老庆州都督府永清府左果毅都尉上柱国赐绯鱼袋张智景与福业寺长老义先等。
聚族而谋发言。
同人不召而萃。
邑中之众。
实慰我心。
畴其经营。
委以财物。
始则运思。
而斲之丁丁。
终于用成。
而新庙奕奕。
座盈神气。
侍列鬼雄。
威深沈以肃然。
状煜爚而疑动。
有以底明祇之位。
有以昭介祉之仪。
及夫沐兰汤。
奠椒醑。
扬枹拊鼓。
缓节安歌。
华彩服与琼芳。
会陈巫与楚舞。
求非曲祷。
祀必正辞。
无纷若之言。
致馨香之信。
由是上感宸心。
旁追祀典。
中使
被怀濡。
圣泽覃溥。
天光照烂。
岂秦祠汉享之类。
可得同乎。
浃逮下之祈。
演无疆之助。
或饮食有讼。
或契文不明。
凡百无良。
深衷莫辨。
微见诚请。
立彰其效。
负者乃凶。
竟贻潜慝。
攘诤掩息。
望境自清。
比夏积阳。
秋淫霪雨。
舍我穑事。
妨于农收。
至于三至于四。
时其贤守李公。
行穆民勤恤之意。
傍偟匪宁。
率领官属
长史李公昌岠司马邱公从心晋陵县岑公况武进县何公据等。
果至虔诚。
景刻俱应。
泽及千里。
无所不周。
使君涵道德之尊。
惠和之厚。
艰难之辰。
晏然无事。
岂不以忠信于物。
而昭明于神乎。
本宰何公。
学以入政。
优于予人。
深抚育之恩。
流清白之称。
思善贶。
冀答宏慈。
神之听之。
庶同景福。
今馀寇未宁。
尚烦剪灭。
神而助顺。
灵其运乎。
昔者圣王之制礼。
能禦大灾。
能捍大患。
以劳定国。
以死勤人。
则所必祀。
而明德报功。
大将生为司徒
足以主世地。
殁为贵神。
足以镇邪恶。
闾闬绥祐。
存亡以之。
斯所以荣尊故乡。
庙食旧国。
宜矣勒懿迹。
篆丰珉。
延光表美。
宁可阙欤。
光乂策名清时。
亚位书府。
宦游日久。
迟暮言归。
窃井邑之誉。
忝文章之目。
鲁无君子。
斯焉取斯。
以为传芳金石。
不可妄也。
司录裴公导
翰林之宝。
辞推典丽。
请以颂记。
其铭此君为之。
大唐方与县栖霞寺讲堂佛钟经碑 唐 · 朱怀隐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九
盖闻香山耸构。
如来开说法之堂。
雪岭疏基。
菩萨起安居之寺。
椠龙宫于月路。
架迥舒丹。
雁塔于云□横空叠翠。
是□重台累榭。
必控圆泉
梵宇祇园。
多连山岳。
依而悟道。
就以知真。
至如四月王宫。
六年法树。
尊三乘之轨躅。
阐八政之□□得其门者。
则豁尔天开。
迷其路者。
则窅然云合。
虽复银函东度。
玉字南翻。
象负之所不胜。
龙藏之所未尽。
莫不绝□门□□□□义高□□□扬烟戾止。
荫菩提之巨泽。
尽芬子于方城
游无碍之遐疆
承天衣于磐石。
欲明常住。
觉体生光。
将说真空。
□□微□□□□养之国□入祇洹之城。
遂得夙悟苦空。
坚持戒行。
去妻子如脱屣。
委家马若遗尘。
并托真乘。
咸归正觉。
侧闻造像沙门获□□□缅镜成龛。
罗汉取雄黄之树。
敢缘斯义。
窃景前修。
各舍宝财。
俱为净业。
靖信士张师旷骑都尉王善义却行等
敬造□□□□□□置臬撰日开基。
擢修干于松峦。
采规模于梓匠。
梁结影。
望璇极以通光。
芰井披英。
泛银河而荡色。
虬檐雾辟。
凤幌□□□□□临似度金娥之影。
霞窗晓彻。
窥玉女之容。
讲座众于灯王。
听筵多于方丈。
开宝丞之奥典。
阐金字之微言。
显證一□□□□慧□□各解俱会真如。
清信士阎文褎王孩王慈骑都尉司马感张智静司马明远
敬造一佛二菩萨洪钟一□多心经□部□刻浮檀。
如彫水玉。
毫光夕泛。
爱月凝辉。
绀彩晨明。
慈云结□洪钟晓韵。
风传浮磬之滨。
法鼓齐惊。
声飏孤桐之岭。
停酸□劫拯泓大□闻之者挥剑而断惑绳。
听之者摇钩以离魔网。
洞崩云之秘
字相辉
极垂露之华踪。
烟文交映。
抑□□□□虑。
托六念以矜怀。
望树阶梯。
归依胜业。
上为□天皇天后皇太子藉此庄严。
□斯法本。
神明翊卫
幽显扶持。
括地开源。
张□□极定陶□于宝思。
苞宇宙于神襟。
恒游波若之船。
永荫菩提之日。
况乃圆泉隐映。
密尔猴池。
乔木森疏。
依然龙树。
波含日□□荡菱光。
□□天衣。
仍低盖影。
前临酆邑。
星弩开五色之疆。
却背砂邱。
天孙标九河之镇。
迥接获麟之野。
俯枕观鱼之台。
孔宣□□□存鲁□之望斯在。
周游□□藻月思于烟花。
登陟□□畅风襟于露叶。
云如鹏翼。
忽已垂天。
树异若华。
翻能拂日。
足使庐山□□精舍均芳。
□□笼□仙都比丽。
庶凭灵鉴。
共建丰碑。
方与县令通□郎宋元凤
衔命西秦
佩铜□□□职出宰□□□墨绶而司官。
宽猛相□韦弦并□导之以廉耻。
敦之以孝
礼让风行。
仁恩雨沛。
□巨鳞于鱼甸。
局逸翰□□□敷化一□□□舞鸾之化。
调风百里。
风均□蝗之风。
洁类冰壶。
处脂膏而不润。
明齐水镜。
照隐伏而犹神。
静䛇圆狴腾□□□丞郑元□□□□□□尉□□操并冠盖八川。
羽仪四海。
含辉荆岫。
出则连城
孕彩随□生而照乘。
五墨究其枝派。
九易竭其泉源。
水溢方(阙十字)团扇泛娥影而动仙歌。
六艺兼须。
三端乂备。
咸□□情慧□降意禅门屡陟云楼。
频依日殿。
如来半影□□□□室之未修。
舍□全身之函。
恨珠台之未就。
俱抽正俸。
并起檀心。
仪凤四年岁次己卯四月庚戌朔八日丁巳毕功。
□□□□□移河内之灰。
长嬴戒辰。
气改淮南之燧。
交河合浦
朱鸢
并入法流。
同闻甘露。
纵使萧邱永扇。
毒火不然。
阊阖长开。
业□□□托斯妙力。
遐栖兜率之宫。
驭彼胜因。
远庀净居之域。
晒通贤之绮构。
偶福地之韶规。
虽敏恧终鼮。
未择菁于义窟
思非杨凤。
阙绚藻于词林。
□□□物缄丹诚连□议因机染素窃会□林辄扣庸音。
聊□腐翰。
式旌盛事。
乃缉铭云。
其词曰。
星光早落。
劫烬初开。
□□□度白马西来。
祇洹有庙。
波若成台。
方逢飞锡。
乃遇乘杯(其一)
妙觉是生。
真如首出。
德侔造化。
功苞权实。
横流法雨。
高浮慧日。
□□□魂优填丧律(其二)
神工构极。
净域开场。
日华莲井。
霞照梅梁
雕楹玉饰。
镂槛金装。
应龙若动。
威凤疑翔(其三)
天孙却背。
星弩前通。
□□凫峄枕輢龟蒙
桐山清露。
磬水吟风。
高平草绿。
大野花红(其四)
衲衣梵志。
莲花长者。
望月知虚。
闻钟识假。
并甘蝉蜕。
咸能喜舍。
永留天供。
长充鹿野(其五)
梁岑勒峻。
燕峤铭勋。
矧伊绮构。
阙纪馀芬。
才非掷地。
念恧临云。
声腾永劫。
义属斯文(其六)
重修文宣王建隆三年八月 唐末宋初 · 刘从乂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
昔在先王,法龟图而画卦;
降于中古,效鸟迹而成文。
吉凶生而爻象兴,仁义起□□□□。
□□□□□所以察鬼神之情状,穷天地之变通。
考往知来,钩深索隐,则物无遁形矣。
是知典坟者,所以复父子之孝慈,正君臣□□法。
立言垂范,与士作程,则人知所措矣。
非规矩则不能定方圆之用,非准绳则不能质曲直之疑。
宪章开八政之源,名教挈五常之器,必由是也,何其盛□。
故得国有庠,乡有校,党有序,家有塾,虽设教不伦,其归一揆。
譬乎贞筠劲挺,假□羽以滋深;
美璞珍奇,成琮璜而益贵。
然后□仲尼之道,揭而行之,与日月以俱悬;
仲尼之德,推而广之,与江河而同润。
辅相皇王之大业,天纵多能;
弥纶宇宙之全功,日彰圣绩。
其于遗风馀烈,贲古辉今,□□复书。
昔唐之季也,大盗寻戈,权臣窃命。
地维绝纽,八銮迁贸于东周
天邑成墟,三辅悉奔于南雍
天祐甲子岁太尉许国□公,时为居守,才务葺修,遂移太学并石经于此。
露往霜来,彫墙半圮;
尘封藓驳,塑像全隳。
属吾道之有归,见斯文之不坠。
太师令公禀岳秀川灵之英概,负虎眉犀额之雄标,张智勇以经邦,立诚明而驭下。
鸣钟沸鼓,辛勤讨伐之勋;
揽辔登车,慷慨澄清之志。
皇帝辟统之明年也,念汉五陵之豪族,桀骜轻浮;
秦四塞之要冲,椎埋剽掠。
将袪故态,每念难材。
阃外牙璋,方思宿将;
关中管钥,荐委通贤。
一角来而上应玉绳,九苞鸣而动谐金奏。
仰分忧寄,旁奉政条,投惠而民怀,发奸而吏慑。
申明狱讼,引决如神。
劝课耕桑,服勤务本。
令出而随如注壑,化行而速若置邮。
加以钤阁晓开,剧谈名理;
玳筵夜洽,高会英儒。
一日因谒灵祠,顾谓宾佐曰:「厚禄高官,咸称弟子;
隤垣坏宇,孰念宗师?
岂□□务通方,不资于国耶?
致功成利,无益于民耶」?
观风吏敛衽而对曰:「昔者仲尼生于周之末世,事于鲁之乱邦,长幼失宜,冠婚亡序。
繇是删《诗》《书》而定《礼》《乐》,赞《易》象而修《春秋》,扶世导民,劳形役智。
卑栖下位,则席不暇温;
历聘诸侯,则车无停响。
斥于齐而逐于宋,厄于卫而困于陈。
每屈己以救时,欲化风而成俗。
昭王厚礼,固轻千社之封,矧寸禄乎?
灵公奇待,不顾万钟之,矧束脩乎?
孟轲所谓「生人已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功如是,德如是,岂无益于民乎?
岂无资于国乎?
太师令公取制度之规以模黉舍,量经营之费遂出俸财,霞张梦奠之楹,粉耀藏书之壁,增华崇丽,眩目惊心
青琐丹梁,见廊庑轩墀之洁;
藻扃黼帐,有豆边庋椟之仪。
莫不赋彩挥毫,参灵运思。
尧身禹状,□神凛凛以如生;
月角山庭,画像莘莘而在列。
介圭华衮,享王爵于高封;
八簋三牲,遵国章于常祀。
工徒告毕,庙貌斯严,英旄□□之贤,瞻之如市;
挹让周旋之教,靡若从风。
里闾焜耀于搢绅,文雅阐扬于洙泗。
从乂功亏摘椠,才类编苫,叙美图芳,俾刊贞琰,□□课拙,强扣庸音。
大宋建隆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记。
推诚奉义翊戴功臣永兴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使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行京兆尹上柱国琅琊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三百户王彦超(《金石萃编》卷一二三。又见《金石苑》。)
题下原署:「观察判官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刘从乂撰。
缺昭吉书并篆额」。
东平张智卿梅轩尝以墨梅一幅自随(汝,年五十五,两入交趾 宋末元初 · 方回
大庾岭头江南北,生平走遍梅花国。
天下梅花诗最难,和靖居士占第一。
七十四翁诗万篇,一句梅花吟不得。
譬如江夏黄鹤楼,既有崔颢李白
何人幻出一横枝,毛颖陈玄涂侧釐。
不丹不青逞妙手,月窗瘦影吾能移。
真梅难赋赋写梅,虚叟大叫尤难之。
前身相马九方句,焉能压倒简斋诗。
张侯随轩一幅,什袭珍藏过宝玉。
南征不取万户侯,北归未即九州督。
借梅为题求诗人,中原名士诗满轴。
和靖简斋亦不无,顾惭才尽难貂续。
张侯今在西湖隈,竹篱茅屋扃苍苔。
我亦自有世界,紫阳山归去来
梅花开时看梅开,花未开时看画梅。
不用雕肝刻肺被恼,但当一杯一杯复一杯。
黄子邕数日出饮不归因与刘鼎子铉张智子明联句戏柬之并寄杨宪史伯谦 元末明初 · 刘崧
 押冬韵
三日不见黄子邕,使我塞于心胸
书床虚连竹色净,酒斝间覆柳阴(楚)
每于月下重相忆,何事湖边独不逢(智)
急欲移书杨宪史,山房须遣白云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