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重九日招斠玄柱尊振心履川榆生楞岩道真集寓斋一醉履川以病不至诸子往天平山看红叶叶尚未红入夜中庭坐月久之壬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六
大难佳节集朋俦,朋去山行我倦游。
华岳青柯疲荦确,天平红叶蹇夷犹。
酒人三五堪为瑞,世事万千任罢休。
只恨茶山抱清恙,不来月地共吟白居易桂花曲》:「月中若有閒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曾履川庚午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阳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四
履川两世年家子,年少文诗俱擅场。
我老得子张吾军,有如渔洋莲洋
王吴能诗不能文,诗饶才调无他长。
过江名士子试数,隐罴罾蛟谁足当。
读书万卷行万里,愿子十之无徬徨。
履川生朝饮颂橘庐赋赠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长我看双鬓,欣君未改丝。
解颜元日酒,脱手草堂诗。
微学终须振,天游更不疑。
廿年老兄弟,宁待颂浮辞。
履川生朝饮颂橘庐赋赠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疏放长容我,情深许并追。
啸歌犹故侣,扰攘值今时。
图史争墙隙,妻儿共墨池
先春梅萼大,欢笑总相宜。
履川玫瑰花浸酒数饮而甘之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杜陵拈重碧,鹗里酿浓红。
光莹珍珠颗,香留玫瑰丛。
倾杯馀滴惜,投箸乱愁空。
薄醉劳温克,时时复一中。
履川玫瑰花浸酒数饮而甘之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短发惊新白,癯颜靳醉红。
不关秋士感,渐远少年丛。
乱极行当拨,杯深引未空。
忧怀防酩酊,恐落浩歌中。
次韵履川江楼同作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五
日落迟犹照,云低腻不飞。
澄江依槛窄,妙语转音微。
眉宇青相映,山林绿正肥。
凭轩无好句,输与谢玄晖
真如先生一日慨然告伯鹰履川改我诗而君评之皆契我心恨无以报愿劝二子学佛法所以报也感志其言赋谢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五
将军好学老无伦,度我思来转法轮。
成佛劣知须慧业,论诗直为豁天真。
提撕恩大期离垢,赏析情深愿卜邻。
会及金刚同證果,区区文字等微尘。
庚子九月二十四与室人游杭州奉怀章行严丈兼柬曾履川教授香港履川年六十矣 其一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十
浓黛盘纡媚好秋,相携椎髻圣湖头。
丹枫黄菊纷供眼,水态云容欲碍舟。
方策番番吴越史,沧波渺渺凤麟洲。
一星南极劳吟望,独把清尊自献酬。
庚子九月二十四与室人游杭州奉怀章行严丈兼柬曾履川教授香港履川年六十矣 其二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十
犹迓东坡岭表行,雪堂二客俊推卿。
书帷香海怜韬迹,钟韵罗湾忆主盟。
夙共驱驰千里道,可无沆瀣十年兄
堂堂周甲辞源壮,何日归来赋两京。
履川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玄隐庐诗卷一
郁盘华夏区,形胜天所障。
西北山岧峣,东南海潏荡。
霞彩曜沧溟,蛟龙激惊浪。
闽峤屹其间,势与风涛抗。
川媚有珠生,地灵岂昴降
曾生信瑰奇,卓荦负伟望。
雅度天地涵,浩气山川养。
挥手散篇章,落笔何高亢。
瑰玮骇神工,机杼出天匠。
长凌沧海风,自作阳春唱
吾闻胞与人,忧乐怀贞亮。
岂伊文字间,雕镌矜王长。
方将策圣勋,恢恢动昭旷。
繄余钝拙姿,瓠落笑无当。
自沉人海中,托意秋云上。
沆瀣喜同气,绸缪结微尚。
十年世变殷,方寸郁千怆。
振衣弹埃尘,隐几忘得丧。
新诗刻隐幽,蟠胸气一放。
纵目瞩遥天,伫及风云壮。
峻斋履川汲挽值其见访因有斯赠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哿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蒋子信多情,涉江远过我。
何以状其人,琚佩光瑳瑳。
嗟君踽踽行,妃匹乏娇娜。
猿臂数奇,虚发穿杨笴。
良朋坐扼腕,繄余固亦颇。
修身自有常,力学计宁左。
金石养天倪,游刃无不可。
排引得曾兄,万事皆细么。
次韵履川自述闽音诵诗之作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诵诗音万殊,驱遣在如意。
绵蛮闽峤声,百舌初不啻。
履川信才雄,诵诗抑其次。
层云挟电崩,危石脱岩坠。
铿然疏越弦,宛转出温粹。
桓伊抚筝,谢傅为嗟异。
高筵回逸唱,使我喜无寐。
天地有元音,所赋非一概。
发之为调刁,主之自我辈。
海立涌轩昂,霜飞排侧媚。
吾惭师旷聪,倾耳辨人籁。
擅吟亦多矣,似尔乃为贵。
华严寺纪游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纸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四
庚辰九月十三日,与稚鹤履川同至待老山华严寺访陈匪石,读其诗。寺有退居僧宗镜,好刻经,以新刊寺志为赠,且出示所藏乔大壮书《华严经》。因观祖师堂,盖明季开山僧圣可所居也,有巨履长几二尺。既与镜别,乃同至壮翁家,匪石置酒村肆。俄而闻警,皆不顾,复游谷中。古桂树二株,传圣可以前已有之,尤卓伟可观。石翁约为诗纪焉。
轻车载残梦,晓雾四十里。
新桥舍车行,田径随牛矢。
野鹳见低飞,华严在尺咫。
招提信弘敞,寄隐陈夫子。
意外三友来,高吟助色喜。
煌煌待老篇,慷慨足兴起。
苍颜为导游,那复惜屐齿。
言登圣可关,遗物惊巨履。
恒流嗤附会,宁喻鹏鴳理。
退居镜禅师,低眉语妙旨。
勤修龙藏文,雠校授梓。
志书出新刊,检箧持送似。
桥玄老峥嵘,写经叠藤纸。
照眼凤鸾姿,劲气出五指。
相偕动嗟叹,越陌乃觏止。
盈盈斟绿蚁,腾腾烹赤鲤。
陈公劝吾曹,莫辞公意美。
鬼车远传警,持杯兴未已。
匕鬯真不惊,洞识黔驴技。
酒阑警亦解,共复游山阯。
菉竹既猗猗,胡绳亦纚纚。
深谷贮秋光,厥境天平比。
伟哉双桂株,参天森仰视。
何人之手植,阅明清逮此。
枝干饱风霜,衣冠易朝市。
所忧坤轴翻,摧折同荆杞。
徘徊抚其柯,有泪如清水。
诸公顾之笑,语别复移晷。
殷勤订后期,期在放蕊。
归来意万端,一诗聊用纪。
肺肝浪嵯峨,文字虚吊诡。
次韵萧公权教授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玄隐庐诗卷五
吾生爱结交,无间新旧雨。
酒杯通九流,邮筒驰九土。
师友溯恩源,欲述当万语。
桐城北江夫子。)始传经,顾我如父母。
长沙章行严丈。)脱我囚,馈学气再鼓。
同学数少年,及今几寒暑。
履川。)稚鹤。)孔才。)与方(障川。),并我而为五。
伟哉泾阳君,高谊来缟纻吴雨僧。)
荐我寒溪毛,明堂登豆俎。
旧京逮沪渎,腾腾积万楮(始雨僧以书来订交。嗣在北平上海,相继识陶燠民、陈通伯刘寿民朱佩弦俞平伯叶公超浦江清刘弘度施蛰存戴巍成卢冀野,皆雨僧因缘也。)
大江日东流,惟浙水异股。
叔子永嘉(伍叔傥未谋面时,读吾文大善之。),求我乃甚苦。
亦如叶石荪(帆海相识,遂成良友。),爱我无狎侮。
四海萧与哲生。),俊茂白玉麈。
诗登泾阳集,字字皆飞舞。
昔意友鹓雏,顾惭如腐鼠
一旦攀两雄,嗜梅何惜齼。
愿得成连,亲对海山雨僧诗集中载公权哲生诗。去年始与哲生唱酬,顷佩弦转致公权此诗,因得和韵,然皆未能执手晤言也。)
横览复焉穷,相维在肝腑。
男儿将四十,正若日当午。
文字豁天真,试唱予和汝。
高吟往复篇,快意忘失所。
兵戈莫能离,云海莫能阻。
作诗聊挂一,质直存迹府。
次韵沈吴兴东川诗友合一首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押歌韵 出处:玄隐庐诗卷六
至清山水音,丝竹不能过。
诗人发谣吟,如水鸣其和。
长沙(章行丈。)涌奔泉,万壑千崖多。
沈汪旭初。)渑与淄,映带霜台柯。
乔翁大壮。)越溪洁,西施苧萝
海角见曾子履川。),往往珠纷罗。
(禺生。)元龙。)秋涛,墨舞亦傞傞。
美哉黄(苗子。)与许伯建。)鉴湖月新磨。
公子蒋峻斋。)抱芳恨,秋水摇芰荷。
(曼略。)仲陶。)劲风骨,寒溜穿高坡。
我才若杯水,浮芥坳堂阿。
远朱(守一。)与近谢稚柳。),一勺尝之俄。
东川诗友合,赖公为咏歌。
安能转相告,共和如羊何。
声声慢履川、凫公见过,并招大壮饮村肆 清末至现当代 · 陈匪石
 押词韵第五部
荒波流梦,清角吹愁,秋林黄叶成堆。
淡日平烟,闲门半掩苍苔。
山中更无车马,好风俱旧雨还来。
十年事叹,卢沟月暗,钟阜云埋。

消得风光流转,对千家城郭,三峡楼台。
老树经冬,重逢且约花开。
啁啾隔篱翠羽,地天心、教见寒梅。
村店近,咏今朝、聊借蚁醅。
金缕曲履川画山水,五叠罅韵 清末至现当代 · 汪东
 押词韵第十部
坐我苍峦罅。
渝州、冬春高会,玉盘行鲊。
祅火腾空丸迸落,狐蜮居然工射。
直守待、扁舟东下。
幸有吾庐堪终老,倘过从、风雨心无怕。
人世事,一瓢挂。

淋漓墨汁看飞洒。
笑何曾、山摹黔,蜀山如画。
但愿戎衣定一,自此放牛归马。
许静听、寒山钟打(吴人昔为诗钟之会,名寒山社。)
醉入群贤诗酒社,问谁欤、交到忘形者。
游且卧,枕相藉。
履川既馈文集复惠诗翰次前均奉酬 其一 庚寅 现当代 · 李家煌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佛日楼诗卷弟四
劫缝成交臂,方知吾道真。
传镫悬一脉,喻筏现千身。
吟接凤鸾语,梦呼龙虎人
弦歌容窃听,待买月园邻。
履川既馈文集复惠诗翰次前均奉酬 其二 庚寅 现当代 · 李家煌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佛日楼诗卷弟四
笔舞风行水,文酣海拔山。
孤音神所劳,元气力能还。
尚寐回甘味,工颦顾丑鬟。
未应天地闭,涵负在锣湾(君寓铜锣湾月园旁燕南学校,自署涵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