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歙县西门外有弧形长桥,石工精巧,徽州府志称康熙五年程姓寡妇独资捐造,三百余年未大修 其一 现当代 · 胡子丹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早期科学尚无师,实践融通悟巧思。
跨越洪河三十丈,天工开物伏冯夷。
病初愈告友人 近现代 · 宋词
七言律诗 
骤生恶疾初疑梦,大难临头却是真。
千劫所余唯一死,万缘俱寂总销魂。
挽歌有兆惊谶语,怒海无潮听浪音。
求得天公几载寿,拼将血泪写诗文。
注: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体检拍胸片发现右上肺占位,经检查,确诊为肺癌。住进江苏省人民医院,十二月十日开刀切除,手术极为成功,幸为早期,术后恢复良好。三月前,为《剧作选》为《后记》,其中写道“有一种为自己,为戏曲唱挽歌的心情”,几成识语。发现较早,医治有术,死里逃生,诚不幸中之大幸。
黄鹤楼二首 其二 明 · 陈雍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仙驭飞来一鹤黄,至今遗事重兹方⑦。
头铁笛千秋月,江上云帆几夕阳。
鄂渚清风醒客梦,汉川流水送年光⑧。
明朝又是东西别,莫惜当年劝酒觞。
【校注】 (1)惬:快心,满意。子长:司马迁之字。曾南游江淮,浮沅湘,北涉汶泗,又奉使西至巴蜀以南邛、笮、昆明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成《史记》。未惬:未及,未称。 (2)西楚:《史记·货殖列传》:“夫自淮北沛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张守节正义:“言从沛郡西至荆州,并西楚也。” (3)天上下:天倒影于湖泽之中。 (4)崔:指崔颢。 (5)陶:指晋陶渊明。《晋书·陶渊明传》:“性嗜酒,……造饮必尽,期在必醉。” (6)底须:何须。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底,犹何也;甚也。” (7)兹方:此方。 (8)汉川:即汉江。 此乃二首送别诗。登楼饯别,往事今愁,纷至沓来,诗曰无须伤往,共忘客愁,一醉方休,劝慰友人,也以自慰。诗中反映了作者东西飘泊的宦游生涯,当为早期之作。二十年后,作者又写了《寄题鹤楼》一诗,与秦金等人唱和(见《黄鹤楼集补》),时为正德九年以后。则此二首当作于弘治中
渔叔寄书及诗次韵奉答 现当代 · 曾克耑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垂天大月漾虚清,隔梦层宵惘惘情。
一例流人为世弃,百哀劫后以诗鸣。
论心溟渤悬孤唱,噫气雷风郁变声。
荷锸乘桴吾夙分,故应漂泊付馀生。
厦门海滨三十初度清光绪乙巳,先君筮仕闽中,吾母偕行。以其年四月八日,生渔叔厦门海滨渔家,地名石梧村。后三十年乙亥从军重过焉,是日适为三十生辰。) 现当代 · 李渔叔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云白天青世已殊,海滨弹指只须臾。
精魂早證三生石,倦羽难栖百尺梧。
才入念时皆变灭,欲寻来处总模糊。
舵楼此夕横宵去,起唤波臣寿一壶。
霜叶飞·丁酉九月北投登高,同蔼麓絜生渔叔,用清真韵,兼呈醇士寥音二公 现当代 · 袁荣法
 押词韵第八部
乱岩班草。
登临地、依然身在天表。
怒涛千里送秋来,荡瘦筇吟悄。
正猎猎、商飙动晓。
凭阑还恨鲲身小。
扫叶楼高,睇四郭川原,醉弄白下寒照。

惆怅去日难追,离情如水,故国和梦空到。
蟪蛄经夜叹西风,占楚骚孤抱。
早一昔、风流顿了。
无人能起南楼调。
笑鬓边、霜华绚,那是惊秋,向时欢少。
渔叔 其一 现当代 · 周学藩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周弃子先生集
海角流人久破家,逝波同为感年华。
天崩难觅藏身,地暖争开溅泪花。
何处琴樽容入社,多时靴版倦参衙。
杜陵意绪粗谙了,鸣噪纷纷任野鸦。
渔叔 其二 现当代 · 周学藩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周弃子先生集
钟阜蟠龙王气尊,廿年成败不堪论。
降臣竟有洪亨九,义士谁如吕晚村
醉眼傥醒蚁梦,归心祗断杜鹃魂
直须身及中兴盛,家祭无劳诏子孙。
渔叔诗咏鉴资文凯近事要余同作 现当代 · 周学藩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周弃子先生集
天废之朝运已终,艰难开创并无功。
生辰谁复尊皇诞,年号空能数大同。
一恸故君成杜宇,相逢迁客等哀鸿。
咏诗不作西台意,为表殷顽与教忠。
渔叔即题其花延年室诗卷 其一 现当代 · 周学藩
 出处:周弃子先生集
庚辰渝州,初诵君行卷。
当时绝叹异,颇恨未识面。
藏心十年所,入海始一见。
高斋坐谈艺,娓娓对忘倦。
君诗盛才调,吐属擅雄艳。
向来军中作,排奡力弥健。
富春江上宰,托兴转幽茜。
今年登台省,清秩紫薇掾。
官閒翻内热,政有苍生念。
朗吟寄孤愤,浏亮比秋雁。
更期造平澹,体貌稍一变。
渔叔即题其花延年室诗卷 其二 现当代 · 周学藩
 出处:周弃子先生集
观堂作词话,境界重不隔。
海藏答樊山,自悔辟清切。
近时号作者,下笔成灭裂。
缘情多附会,写景常泛设。
呻吟本无病,寻摭到琐屑。
自欺以欺人,伎俩一何拙。
我观渔叔作,庶几寡此失。
相题极矜慎,命意甚精刻。
甘苦宜自知,不用费言说。
我诗岂云好,困学确有得。
平生成惕轩,一笑真莫逆。
渔叔即题其花延年室诗卷 其三 现当代 · 周学藩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周弃子先生集
花能伤客心,花亦销英气。
责花以延年,遐想蕴奇致。
人生患有身,矧值乱离世。
俗缘牵仕宦,结习困文字。
俸钱艰一饱,虚负流亡愧。
祈死傥未遑,耄期奚足贵。
君家鬼长吉,险语振颓敝。
华年倏磨灭,去作玉楼记。
其诗果不朽,光怪塞天地。
夭寿诚靡常,心力端可恃。
休嗔拟不伦,我言故非戏。
金缕曲二首 其一 听《黄河大合唱》一九七五年 现当代 · 钟敬文
 押词韵第十二部
近日常倾听北京电视台播送的《黄河合唱曲》(根据冼星海同志的《黄河大合唱》旧曲改编的),追念故人,感怀往事,因赋《金缕曲》二首以抒意。
又听黄河吼。
这歌声,秋潮澎湃,曾驱顽寇。
南国早膺箫手誉(星海同志少时有“南国箫手”之称。),西渡正雄抱负。
论苦学,人间稀有。
民族深仇身世愤,趁惊飙,注入宫商手。
大风曲,腾众口(《风》是星海同志早期的名作。他在巴黎苦学,一夕朔风狂震,感兴作此曲。)

飕飕山雨将来候。
猛东归,热情喷薄,歌呼拼斗。
喉舌无端遭堵缚,掉手幡然北走(抗战初期,星海同志在国统区致力救亡音乐运动,遭受反动派无理阻抑,愤而北赴延安。)
新灿起,英腔北斗。
亿万工农同脉搏,薄云霄,高艺凌鹰鹫(星海同志在延安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杰作。)
虽夭折,永不朽。
夜访哥窟 现当代 · 饶宗颐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曲径江通欸乃村,冲寒何事叩重门。
疑云成阵蛙争鼓,残月无声犬吠昏。
荇藻陂池悲寂寞,龙蛇山泽想军屯。
塔铃不语今何世,聊欲寻诗石尚温。
注:安南郑怀德艮斋诗集有真腊行,自注:“高锦国西南荒山中帝释寺,为古佛坐化处。行一日程至一古城,其宫殿烂庑,皆白石雕琢,光莹精巧。”此诗作于丙午(即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为哥窟早期史料,时尚未鞠为茂草也。
洪立法委员炎秋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绛帐树清声,人望所归,遂以谠言参国是;
青箱承旧业,父书能读,固知文学本家传。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十年前,识炎秋教授于高闱阅卷之时,承以其尊翁弃生先生骈体文见贻,风格雅近北江,真可谓海东麟凤也。
洪炎(1899——1980)原名槱字炎秋,笔名苏芸台湾早期作家。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教育系,1929年毕业。在北大求学的洪炎受教于沈尹默、朱希祖、周作人等,毕业论文〈日本帝国主义下的台湾教育},发表于商务出版《教育杂志》第二十三卷第九号,是少数北京大学毕业且在该校任教的台湾人,极力鼓吹「大学教育应为全民开放」与「用人为贤」之主张。光复之前在北大及北师大教书。1946年6月返台,先后在省立台湾师范学院(今师范大学)任教,后调为台中师范学校(今台中师范学院)校长。二二八事变时,曾遭受波及,旋获政府特赦。1948年8月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10月主办《国语日报》创刊。洪先生长期任职国语日报社达三十余年之久。1969年起担任立法委员1980年3月14日,因脑溢血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82岁。
绛帐:指师门、讲席之敬称。典出《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列传上}。
谠言:正直之言,慷慨之言。《汉书》新注卷一百·叙传第七十:“上乃喟然叹曰:‘吾久不见班生,今日复闻谠言!’”
国是:国家大计。犹言国事。 汉刘向《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国骄民哉!”
青箱:《宋书·王淮之传》:“曾祖彪之,尚书令。……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后为世传家学之典。
父书能读:洪出身台湾鹿港世家,名秀才洪弃生之子,自幼受父亲影响,汉文根基相当札实。
高闱:此处应是对考场、试院的称谓。
翁弃生先生洪弃生(1866~1928)台湾著名古典诗人,谱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
北江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
笺:李篁仙欧阳太宜人 联:
有子能读父书,当禁署挥毫,管谅怀前日苦;
将母尚劳王事,正乡闾养志,菊篱惊报朔风寒。
李教授渔叔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蕉窗执手,谓臣精已亡,渺渺乡愁,那堪病肺孱躯,更在茂陵秋雨外;
蒿里招魂,叹书种将尽,茫茫灰劫,差幸呕心秀句,早收昌谷锦囊中。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时间:1972年8月12日
【作者原注】民国六十一年八月十二日湘潭李君,以疾卒于石牌荣民医院,得年六十八岁,绛帐低垂,泣闻弟子,黄垆独对,望邈山河,爰濡泪缀辞以哭之曰:浩浩邺侯之架,已蜕仙蟫,迢迢衡岳之云,不回征雁,嗟我渔叔,其竟中寿而摧,一瞑不视耶,自来蓬峤,频接兰言,佳节佳辰,或飞觞而共饮,某山某水,时蜡屐以偕游,闲话平生,亦商旧学,槛外之蕉阴未改,瓯边之茶味犹甘,固知历块过都,骅骝曾跃于千里,岂谓生天成佛,鸾鹤遽翔于九霄,空谷重来,逝川莫挽,向时邻笛,都成呜咽之声,落月屋梁,但见凄凉之色,斯人不作,有恨如何。
李渔叔(1905——1972.08.12)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曾任“总统府”秘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诗学泰斗,书法名家。书法工擅楷书,师法唐人,盖因学问渊雅,下笔不俗,常以硬毫书,而健挺劲利,神气奕奕!被誉为“湖南第一才子”。著有《花延年室诗》、《鱼千里斋随笔》等。
李渔叔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为研究委员。成氏有骈文《<花延年室诗>序》《鱼千里斋随笔序》《哭李渔叔教授文》,有诗《渔叔除夕二首依韵和之》《次和渔叔省中见燕》《花延年室诗集题辞》等。李渔叔有诗《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
蕉窗:疑用怀素蕉叶练字典。
臣精已亡:《史记刺客列传》田光曰...今太子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孱躯:衰弱的身躯。明李东阳《燕长沙府席上作》诗:“愧我孱躯真倚玉,看君雄饮欲吞江。”
茂陵秋雨:《寄令狐郎中》(·李商隐)休问梁园宾客茂陵秋雨相如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
蒿里:古挽歌名。 见晋崔豹《古今注》中《音乐》。
灰劫:同“劫灰”。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呕心:形容费尽心思。典出李贺,见下文。
昌谷锦囊:昌谷,唐代诗人李贺的别名。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黄垆独对,望邈山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载:“﹝王浚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世因用“黄垆”作悼念亡友之辞。
爰:助词。
邺侯之架:唐朝李泌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时人呼其“邺侯”。其搜罗书勤,家富藏书,且多为书祖,比肩则寡。后来,人们在称美他人藏书之众时,喜用此典。
蟫:衣服、书籍中的蛀虫。
中寿:次于上寿为中寿,说法不一。 《左传·僖三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疏》:“中寿百。”《庄子·盗蹠》以中寿为八十,《淮南子·原道》以中寿为七十,《吕氏春秋·安死》、《抱朴子·至理》以中寿为六十。
一瞑不视:谓人死不能再有所见。 《战国策·楚》:“有断头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兰言:《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后以言喻心意相合的言论。 骆宾王集》《上齐州张司马启》:“挹兰言于断金,交蓬心于匪石。”
蜡屐: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历块过都:过都市,经过山阜,出自《汉书。王褒传》:"过都越国,蹶如历块"。颜师古注:"如经历一块,言其疾之甚"。
向时邻笛:晋向子期)《思旧赋序》:“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后以邻笛借喻追昔怀旧。
落月屋梁:比喻对朋友的怀念。成语出处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笺:
1.花延年室诗集题辞:
脱手诗三百,撑肠卷五千,书多宜润屋,花好足延年,绮岁亲鞍马,荒山拜杜鹃,知君有仙骨,家世本青莲
2.过渔叔墓园作:
斯人一去邈云涛,世态于今异所遭,翰墨香从芸舍减,金银气杏坛高,难忘北海曾知备,除却东坡孰和陶,向晚夷歌乱邻笛! 新声无复郁轮袍。
讴圃曰:结语饶有寄托,郁轮袍且不可得!况霓裳羽衣乎?况阳春白雪乎?
骆先生香林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拜石许为兄,别有雅怀同海岳;
登高能作赋,即论词采亦宾王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论读平声。
骆香林(1895——1977)名荣基字春林号月舲又号与木石居百石室主人台湾新竹人,为台湾早期著名摄影家、诗人,汉学基础深厚,诗词、书、画均擅长,对于奇石赏析也有研究。曾于2006年台北市美术馆举办其摄影个展。曾主编「花莲文献」,主修「花莲县志」、编辑「台湾省名胜古迹集」外,又采五言新乐府作俚歌,「俚歌百首初辑」于一九七三年出版,内容以风俗为主,「俚歌白首二辑」于一九七四年出版。此外尚有「联语」、「题咏花莲风物」等书,皆已结集印行,另有文集、画集、奇石谱等稿未刊。一九七七年殁世后,其诗支王彦辑其俚歌二二八首,词七阕,联二○一对,文一三七篇,厘为六卷,编为「骆香林全集」,时人评为四言诗接迹风雅,俚歌源于国风,散文取径震川,足为台湾当代诗文大家。
拜石许为兄:米芾拜石为兄典。元倪镇有《题米南宫拜石图》诗:“元章爱砚复爱石,探瑰抉奇久为癖。石兄足拜自写图,乃知颠名传不虚。”
海岳:米芾,时人号海岳外史
宾王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此处切姓。
笺:清代倪星垣对联:
笔老次临米海岳;
性迂直溯倪云林
何子祥先生来台推行国语三十周年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鴂舌已无人,九州之音,斠若画一;
牺身直忘我,卅年曰世,功不唐捐。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
何容(1903——1990)原名何兆熊,字子祥号谈易,笔名老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早期开拓者,台湾国语运动发起者之一,上世纪中国享誉文坛的散文大家。1903年农历6月1日生于河北省深泽县, 20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考入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何容休学从军,任指导员、宣传科长等职,战斗中负伤;1929年复学,翌年北大毕业,先在河北省立九中任主任,后进教育部,1934年,任北大中文系讲师1946年台湾普及推广台湾光复后国语工作,主编《台湾新生报-国语副刊》;1948年创刊《国语日报》1962年在"早晨公园"节目中播讲中国文字用法,1973年编辑小学及中学国语教科书,1990年7月5日,病逝于台湾中华医院,享年88岁。著有《何容文集》、《中国文法论》、《简明国语文法》等。许寿裳曾盛赞台湾国语运动“由魏建功、何子祥诸兄努力推动之功,尚称顺速”。台静农有文章《何子祥这个人》。
鴂舌:亦作“鴃舌”。伯劳弄舌啼聒。比喻学习语言不准确。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此处指方言。
斠若画一:公平持正;整齐画一。:唐代程晏萧何求继论》:“萧何为法,斠若画一。”
卅年曰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何容在台推行华语三十年。台静农这样评价他:“台湾光复了三十年,何子祥兄来台湾推行国语也三十年了。三十年这个数字,在历史上算不了什么,在人的一生上却是一大数字。子祥从中年到老年都奉献给国语运动了,这种苦行僧的精神,是可佩服的,值得感谢,也令人欢喜赞叹。”
功不唐捐:佛家语,指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中华艺苑创立十周年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纪春王,振夏声,辛苦十年风雨里;
饰文治,铸诗史,光芒万丈海天东。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中华艺苑:创刊于1955年3月,原名《中华诗苑》,以刊登古典诗为主。从1960年7月第十二卷改刊后,范围又扩及其他艺术作品,如书法、国画、篆刻等。该社名誉社长为于右任,社长梁寒操,副社长兼主编李渔叔,副社长另有林策勋、陈逢源等,编辑则由庄幼岳担任。从该刊的邀稿简约中,可见其编辑原则为以阐扬中华国粹,涵养民族德艺为主旨。欢迎诗词稿、诗词或声律学论着、介绍诗词作法、书画作法或论着、金石拓片或论着、社课或击钵吟作品。这本刊物基本上可视为传统汉文化在战后初期台湾地区的余晖。金石书画、诗社课题击钵、旧式文人之间寿庆婚典,酬酢往来的诗词联文,都可略见其貌。
春王:按《春秋》体例,鲁十二公之元年均应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书“正月”二字,后遂以“春王”指代正月
夏声: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子札来聘……为之歌《》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杜预注:“秦本在西戎洴陇之西,秦仲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故谓之夏声。”此处应指华夏之声。
鹧鸪天敏庵 当代 · 王蛰堪
 押词韵第一部
抵死诠迷愿未空。
凭谁饮泪溯欢丛。
三津雨暗无穷碧,九域霞飞别样红。

新酒渍,旧吟踪。
肯教彩笔事雕虫。
楼台七宝浑难拆,解梦何如證梦同。
自注:乡前辈周汝昌先生字玉言号敏庵(茗庵),与先师梦碧公为年少知交,梦碧词社早期社友。廿年前蒙先生见赏,赠诗于予,兹附录于下:烟沽才调水云间,夕秀风流嗣响难。犹有梦庐分半俊,为谁七宝筑悲欢。(发表于1992年4月20日天津日报)予曾为治印以报。 今者先生已驾鹤西行,无任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