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再和 其二 宋 · 孙觌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沙平雪漫水涵空,路入千岩紫翠中。
村远微明渔舍火,楼高斜矗酒旗风。
可怜方外狂司马,来伴田中一秃翁。
南北相望三十载,心期不改断金同。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900年 唐末 · 罗隐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引用典故:双鱼 五裤讴
多病无因棹小舟,阖闾城下谒名侯。
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裤讴
早说用兵长暗合,近传观稼亦闲游。
须知谢奕依前醉,閒阻清谈又一
杂帖 其十四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二
旦夕都邑动静清和,想足下使还一一时州将桓公告慰,情企足下数使命也。
谢无奕外任,数书问无他,仁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
访贾尉 明 · 张元凯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相见毋烦问姓名,下堂睥睨缦胡缨。
何来方外狂司马,可是江东步兵
意气独倾生素霓,悲歌不尽脱青萍。
单车欲觅夷门监,落叶秋风出楚城
杂帖 其二十二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五
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复何似?
耿耿。
吾故不佳,得远近问不?
虞生何当来?
迟一集。
昨见无奕十九日书,二十足下始有次弟耳,必无此理,便当息意。
今敕诸处事及县者省驰书于台中,论必释然,故遣旨信示意。
除岁卧痾眷焉空门之思缄报沈嘉则丈二十二韵 明 · 张元凯
五言排律 押蒸韵
除岁若为逼,频年苦不登。
近怀同逆旅,远讯阻良朋。
弃置复谁道,孤危莫我矜。
金从橐底尽,丝向镜中增。
智岂营三窟,穷犹梦五陵。
喜为游侠行,羞作蹶张称。
玩世狂司马,还乡老季鹰
补裘多以线,握粟少于升。
履败恒穿雪,瓢存但贮冰。
啸歌虽不废,杯勺已难胜。
湘水沉非易,蓝田卧自应。
牝鸡家故索,塞马事无凭。
俗薄君平弃,情疏季子憎。
莫愁那可得,去病亦何能。
岂曰贫而怨,还将忿是惩。
腼颜仍住世,被发且为僧。
欲借松龛隐,宁辞莲社徵。
白云方外锡,绀宇佛前灯。
昔去追中驷,今来觅上乘。
玄言盈大瓠,长物半枯藤
净海真堪蹈,灵山尽可凭。
行藏殊隔绝,缄报涕垂膺。
戏题 明 · 谢与思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白发看花不羡仙,一双金屋贮婵娟。
琴心未识狂司马,老嫁商人镇独眠。
丹阳城下作简郡司马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一
丹阳郡里秋杨绿,不见当时旧刘穆
铁瓮徒悬鹳鹊栖,金盘不贮槟榔肉。
岧峣双阙古郡台,丹阳司马今奇才。
方舆偶屈陈蕃坐,锦帻真看谢奕来。
高牙傍海发葭鼓,万叠寒涛散艛橹。
典兵自惜重南徐,雄镇只今推北府。
江东游子归较迟,登楼赋罢将从谁。
重来丁卯桥边路,欲把垂杨几度思。
岁晚1107年 宋 · 吕本中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
野竹新开径,疏篱自著行。
暮寒(原校:一作云)收雨雪,落日散牛羊。
生事颜公拙,才名谢奕狂。
药囊无奈汝,春到莫相妨。
新秋再寄囧伯 明 · 胡应麟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柳色金阊半夕阳,鲈鱼虽好未堪尝。
莫言方外狂司马,多少楼船鸭绿傍。
从甥梁锜墓志铭678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卫率府翊卫安定梁锜。
年二十有八。
上元三年秋八月某日。
终于某所。
图其景宿。
天有大梁之星。
辨其物土。
地有大梁之物。
考其衣冠。
人有大梁之姓。
综乾坤而列位。
兼水木而成文。
业耕织而乐琴书。
梁鸿之雅尚。
生封侯而死庙食。
梁竦之雄图。
西山求白鹿之仙。
东海受黄蛇之宝。
曾祖某。
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将军清河太守右卫大将军同州刺史上柱国
郡守旁通于月建。
仪同上法于太阶。
光禄大夫下大夫之职。
骠骑将军大将军之比。
祖其。
河南渑池郑州司功参军冀州蒲州二府司马朝散大夫纪王府司马襄州同州长史
仲由宰邑
萧何主吏。
桓温之徵谢奕
暂为司马之官。
周景之礼陈蕃
仍降题舆之命。
考某。
国子学霍王府参军并州大都督府兵曹扬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
仲尼闲居。
曰参不敏。
天子命我。
参卿军事。
常山之福应。
直保金钩。
太傅之闺门。
唯生玉树。
所以圆光折水。
真气冲天。
孩笑之时。
见之者知其孝友。
能言之际。
听之者许其聪明。
清河管辂之天文。
江夏黄童之日蚀。
挥其劲翮。
则凤凰飞鸣于赤山
整其䈥。
则骏马腾骧于绿地。
若夫龙神负卦。
瑞雀衔书。
安釐王汲冢之文。
穆天子羽陵之籍。
莫不因条报叶。
望表知里
郑元殚见。
览万卷之八千。
班固洽闻
涉五经之四部。
至如雕弧夜月。
䈥角三材。
铁剑秋霜。
烟云五色。
莫不推之以智勇。
成之以揖让。
历诸侯而说剑
直之无前。
引司马而操弓。
观者如堵。
可谓多才天纵。
盛德日新。
曼倩不让于诗书。
翁归兼强于文武。
由是交道遂广。
声名益振。
朱家大侠。
滕公有然诺之言。
剧孟过人。
袁盎有逢迎之礼。
及其从微至著。
资父事君。
藉丹书之勋业。
黑衣之行伍。
神宫海外。
瞻镂榜于明山
太室云端。
听仙簧于洛水
翊驾驰道。
周庐甲观。
方当奉词出使。
万里行封。
受命忘身。
三军拜将。
岂期年岁朝露。
浮生过隙。
汉逸人之雅操。
命也如何。
鲁司寇之知言。
苗而不秀。
呜乎哀哉。
望吾子者。
空怀倚闾之叹。
嗟予弟者。
独有亡琴之悲。
从日月于龟谋。
考图书于马鬣。
越以仪凤三年春二月某日甲子。
葬于某所。
悲夫。
吾见其进。
由来孔李之家。
吾谓之甥。
实曰何刘之族。
阳元既殁。
瞻旧宅而无成。
康伯不存。
对元言而谁与。
铭曰。
山河带砺。
金木精灵。
磊磊千丈。
森森五兵。
騑骖西掖
出入东明
人寿无几。
皇天不平。
碑留郭泰
挽送田横
终寂寥于相宅。
空嗟叹于佳城。
酒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事类赋》卷一七
鱼丽于罶,鰋鲤。
君子有酒,旨且有。
若夫仪狄初制,少康造始,九投百品之精,一宿三重之美。
既阴阳之相感,亦吉凶之所起。
挹此思柔,诵兹反耻。
则有优韦曜而赐荈,为穆生而置醴。
定国数石而精明,郑玄一斛而温伟。
三日仆射,百钱阮子。
陈谏每唱于回波,养性亦浇于累隗。
尔其乐兹在镐,挹此如渑。
郑君之能酿,忆刘伶之解酲。
山涛既闻于八斗,陆纳才堪于二升。
陶侃则过限便止,孔顗则弥月不醒。
文举嘲曹公之禁,简雍讥先主之刑。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
倾荒外之樽,采海中之树。
三雅既闻于刘表,百榼仍传于子路
赏钟会之不拜,美孟嘉之得趣。
酌此中圣,赐之上尊。
梁武之称臧盾谢奕之逼桓温
朱虚之军法,醉丞相之后园,或投醪而感义,或举杯而杀人。
谢朏曾闻于指口,管仲尝忧其弃身。
饮之孔偕,乐此今夕。
营彼糟丘,溺滋窟室。
子良持鎗以乍进,延之据鞍而自适。
既营度于五齐,亦均调乎六物。
羊祜而弗疑,折张昭而屡屈。
嘉皇甫之质厚,鄙王琨之俭啬。
则有眠毕卓之瓮,入步兵之厨,饮瀛洲之玉膏,挹南岳之琼酥。
亦闻醉里遗冠,瓮头加帽,银钟之宠思话,缥醪之赐崔浩
裴粲则勤以献诚,阴铿则仁而获报。
逢括颈于消难,见倾家之次道
复闻孔群喻之糟肉,孙朝积年曲封。
显父之饯百壶,唐尧之举千钟。
岂顾季鹰之身后,且醉高欢之手中。
应彼东风,酝兹狂药,冬酿兮夏成,汾清兮邺酌。
亦云王瞻三术,酆舒五罪,汉有长乐之仪,吴有钓台之会。
一斗河东之赐,千日中山之醉。
苏微为之而成疾,庆封为之而易内。
至若老羌之渴,次公之狂,倒山公之接离,脱相如之鹔鹴。
故其成礼而弗继以淫,无量而不及于乱。
公荣而不与,独崔暹而可劝。
礼成宴醧,名称圣贤。
酒泉而在地,瞻酒旗之丽天。
味兼百末,价重千钱。
尝美味于酃湖,酌不极于青田。
复闻败见宋樽,怪消秦狱,或以青州作号,或以建康为目。
名传上顿,味称美禄。
阮孚以金貂相换,渊明以葛巾见漉。
亦云曲阿既酾,邯郸被围,步白杨之野,坐黄菊之篱。
高允败德以为训,元忠坐酌而自怡。
或取陶陶之乐,或矜抑抑之仪。
及夫行车酌醴,鸣钟举燧,哺糟兮歠醨,举白兮扬觯。
高昌洿林之贡,西域蒲桃之味。
或以蟹螯俱执,或以彘肩并赐。
《礼》有生祸之语,《书》著崇饮之旨。
邴原有废业之忧,范泰述伤生之理。
茍忘濡首之戒,将贻腐胁之毙。
故三爵以退,而百拜成礼。
所以喻之于兵而譬之于水也。
谢奕礼辞免特授保康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恩命不允诏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六、《平斋集》卷一五
朕尊临函夏,夙建长秋。
化成二《南》,曾无示私外家之意;
礼成五庙,宜有昭德异姓之恩。
卿性行淑均,风神秀彻。
如圭如璧,溯庆派于貂蝉;
吹倅吹埙,播英声于鹓鹭。
托在肺附,蔚为羽仪。
奉翟祎而修寝庙之恭,拥旄节以领祠庭之佚。
宠超二等,荣动一时。
以淳熙戚畹之彝章,为庆元相阀之盛事。
匪徒驭贵,抑以教姻。
勉循制节之规,宜略撝谦之请。
所辞宜不允。
谢奕昌再辞免特授保宁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恩命不允仍断来章批答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六、《平斋集》卷一五
后父据《春秋》褒纪之义,帝舅缘《大雅》申伯之意,而外戚恩泽寖博,其来尚矣。
卿以相门之彦,中闱棠棣之隽,蹈履规矩,蔼有令誉。
翟车归谒,首建骍旄,虽恩数超出拘孪之表,而人不谓过。
岂特旧章之可循,抑官惟其称,非私昵之及也。
樊氏世笃,阴亦戒侈,恂恂苗裔,传龟袭紫。
朕所以期卿者甚远,毋留成命。
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谢奕礼再辞免特授保康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恩命不允仍断来章批答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六、《平斋集》卷一五
闺门者王道之本,后有进贤之志,无私谒之心,则公道行而倖门塞,纪纲立而名器重,虽同气何有乎滥恩?
卿傃富贵而退逊,服儒雅而谨敕,后实嘉之。
于邑于谢,寝庙既成,祎衣归省,相祀有恪。
伯仲一日而授两节,度越常科,恩义称也。
免椟来上,谓隆名盛典不容倖得,而谦畏有加,汉四姓罔克专美于前矣。
亟祗若予命。
所辞宜不允,仍断来章。
谢奕昌辞免特授保宁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恩命不允诏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六、《平斋集》卷一五
孝宗迪《关雎》之风,重《葛覃》之本。
言告师氏,间归谒于祖祢之庭;
诏驭群臣,必进褒于伯仲之列。
著为国典,用厚人伦。
卿笙磬和平,珩璜缜粹。
清规雅度,具存江左之风;
嘉则令仪,同禀洽阳之气。
联雁行于朱閤,肃鹭序于彤墀。
祗奉宫闱,还展寝庙。
荣光接于五世,异数萃于一门。
超陟斋坛,总提真馆。
盖率先朝之旧,匪繇近戚之私。
宜益务于好修,毋过勤于引避。
所辞宜不允。
节度使谢奕昌批答口宣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六、《平斋集》卷一六
卿世业韦平,家法阴马,宠陟斋坛之峻,荣施先庙之崇。
涣綍已孚,巽函可遏。
节度使谢奕礼批答口宣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六、《平斋集》卷一六
卿椒掖流晖,芝庭峙秀,袭冠貂之积庆,膺绶鹘之殊恩。
朕授非私,尔辞毋屡。
军器监丞谢奕礼除大宗正丞权兵部郎官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八、《平斋集》卷一七
敕具官某:丞郎朕所重,非其人不轻畀。
尔韦、平之裔,有诗礼之传,阴、马之族,无富贵之累,可谓雅器矣。
丞我大宗,摄组郎省,岂特用为尔荣?
恭俭惟德,恪勤乃事,朕将以是观尔之致远。
可。
大宗正丞兵部郎官谢奕礼除将作少监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九○、《平斋集》卷一九
敕具官某:右贤左戚,国之令典,戚且贤,褒进可后乎?
端良而敏,英润而泽,煇玉映,有文靖故家之风度,宜不为流水游龙而移。
摄郎□几,亟贰缮监,非朕之私戚而贤也。
其靖共尔位,以□鼎来之福。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