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抗表与沙门竺法兰比校 东汉 · 褚善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六
五岳十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道士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死罪上言:臣闻太上,无形无名,无极无上,虚无自然,大道元首,自从造化。道教从生,无为之尊,自然之父,上古同遵,百王不易。今陛下道迈羲皇,德过尧舜,光泽四海,八表归仁。臣等窃承陛下,弃本逐末,求教西域。臣观西域所事者既是胡神,所说者不参华夏,复请胡人令翻其语托同似汉,臣等思恃,陛下虽翻得此语,恐非大道。如不依信,愿陛下恕臣等罪,听与验试。臣等五岳诸山道士,多有聪明智慧,博通经典,从元皇已来,太上经术,悉能晓了,太虚符咒,并皆明达,或有吞符饵气或有策使鬼神,或有入火不烧,或有履水不溺,或有白日升天,或有隐形于地。至于方药法术,无有不能者。愿陛下许臣等得与比校。一则圣上意安,二则得辨真伪,三则大道有归,四则不乱华俗。臣等若比对不如,任听重决。若臣等比对有胜,乞除虚诈臣。等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以闻(《释藏·集古佛道论衡》,又《续谕衡》,又《破邪论上。又略见《法苑珠林》六十八,又《广宏明集一》。)。
辨道经真伪表 唐 · 僧道世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二
窃闻白马东游。三藏创兹而起。青牛西逝。二篇自此而兴。或阐元元以化民。或明空空而救物。检之图牒。指掌可知。所以发唱显宗。终乎此世。释教翻译。时代炳然。文史备彰。黎民不惑。至如道家元籍。斯则不然。唯老子二篇。李聃亲阐。自馀经制。皆杂凡情。何者。前汉王褒造洞元经。后汉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等二十四卷。吴葛孝先造上清经。晋世王浮造化胡经。又鲍靖造三皇经。齐朝陈显明造六十四真步虚经。梁陶宏景造太清经及众醮仪十卷。周武张宾之焦子顺马翼李运挑揽佛经一千馀卷。隋辅惠祥改涅槃经为长安经。笑道论曰。道家妄注诸子三百五十卷为道经。又按汉明帝时。褚善信等总将道经诸子书等三十七部七百四十四卷。晋葛洪神仙传云。老教所有度世消灾之法。凡九百三十卷。符书等七十卷。宋太始七年。陆修静答明帝云。道家经书并药方符图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云一千九十卷已行于世。一百三十八卷犹在天宫。又检元都目录。妄取艺文志书名。矫注八百八十四卷为道经。今元都经目云。依中陆氏所上之目。乃有六千三百六十三卷。云二千四十卷见有其本。四千三百二十三卷并未见。据此前数目有无不同。虚妄明矣。增加卷目。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或言名山唱出。或云仙洞飞来。何乃黄领独知。英贤不睹。书史无闻。典籍不记。请问道士后世之经。为是老子别陈。为是天尊更说。纵其说也。应有时方。师资说处。代年那月。复是如何。如其有据。容可流行。若也妄言。理须焚剪。伏愿当今明朝云云。
长干宝塔放光偈 明 · 广润
戊午孟冬丙辰朔,长干塔下闻天乐。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欲表南询五十三,法筵清众仍相若。
绕塔幢幡四色分,开经钟鼓三通作。
梵呗同宣出妙音,见闻随喜生欢乐。
始知无碍法门中,处处圆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无生,能使群迷趋正觉。
一体均沾法乳恩,情与无情学无学。
野禽并作迦陵鸣,霜风亦共天花落。
塔顶金光觉倍明,塔心宝相如新琢。
铃索时时杂《濩》、《韶》,檐廊夜夜栖鸾鹤。
八面玲珑透碧霄,九层宛转流丹雘。
卷石三山钟阜低,弹丸千里舆图缩。
门门皆得见如来,俨然弥勒开楼阁。
金刚密迹驱雷霆,宝杵灵威失干莫。
慧灯无尽破重昏,甘露洪施济枯浊。
亦如多宝现全身,为听莲华从地跃。
由来此塔非寻常,七宝龛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犹间发,况今大法重敷扬。
啐啄因缘相辏泊,七十二门同放光。
光中出生无量塔,一一悬灯散妙香。
香光庄严亦何限,遍涌金莲坐宝王。
十方菩萨如鳞次,八部天龙若雁行。
化佛光明复如是,法尔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极微妙,梵网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间稀,见者何人不欣乐。
或齐合掌向虚空,或举高声称佛号。
或投五体拜泥涂,或散千花熏塔庙。
或去忙呼眷属来,或频指点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楼,或转悲伤或喜笑。
或感禅僧出定看,或留归客停车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闹。
顿除热恼得清凉,病在还苏老还少。
默夺潜消魔外心,无遮重罪咸轻报。
其谁不愿发菩提,种种皆由塔光照。
此时见者诚有缘,莫因不见空哀怜。
即心自性君知不,见与不见皆天渊。
世尊八万四千塔,与我无缝相勾连。
穷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击光依然。
诸人于此信得及,同泛华严大法船。
敬说此偈再礼塔,八万四千光现前。
河执义溍挽 明 · 孙锡祚
押真韵 出处:台溪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惟公风度出天真,相国家声钟若人。孝友睦姻门不间,宽仁善信孰能伦。妙年高价倾朝野,累度封章动玉宸。医国未能施大手,还乡可惜病缠身。青云北阙君臣隔,白首南天雨露新。曾在舍兄元义密,仍将遇我宿心亲。逢场开抱追随数,携手论文笑语频。漠漠清仪今永秘,依依良觌杳无因。
陪屠田叔使君游仁王寺同康元龙袁无竞兴公弟分得回字 明 · 徐熥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钟磬近香台,鸣驺半路回。
庄严菩萨界,善信宰官来。
合掌缘同结,攒眉禁暂开。
山僧能爱客,莲漏不频催。
示周生 清 · 叶方蔼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读书斋偶存稿卷三
梡革以为鞠,断木以为棋。
犹不可无法,而况乎学为。
古称在三义,所重厥惟师。
传道与解惑,舍此其焉资。
分谊一以定,服事终不移。
如何倾盖间,轻以名相施。
周生贤哲裔,卓荦负奇姿。
抠衣登吾堂,再拜起何迟。
我惊嘿内惭,欲应拙言词。
长安十二门,丹毂交加驰。
岂无吹嘘者,寒谷生春熙。
掉头逝不返,顾此穷且羸。
得非生所慕,其在于道而。
吾少不自重,干禄思逢时。
常羞尺寸获,恐致丘山隳。
晚节始追悔,蹉跎抱深悲。
彊勉贾馀勇,此意未知衰。
多生不吾弃,感激动心脾。
为学所大戒,在随俗习非。
立志苟卓然,奚患建竖卑。
神圣为奥㝔,善信为堂基。
切问为津梁,勤学为阶梯。
吾闻之前人,敬奉等蓍龟。
今何以益生,请诵此语贻。
生如汗血驹,蹀躞千里蹄。
历块同一瞬,万古羡权奇。
吾老困伏枥,兀硉筋骨疲。
卧听鼓鼙鸣,昂首还长嘶。
师友虽已邈,风义谅可追。
敩学恒得半,期生为予规。
六籍方洋洋,庶几可乐饥。
挽洪和叔(鸣国) 清 · 权万
押虞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四
吾家从姑母,心如贤士夫。
芙蓉擢秋水,兰雪贮冰壶。
青年丧夫子,哀哀一子无。
取君作螟嗣,爱君不以姑。
乃家勋臣后,产业颇赡腴。
送致伯父门,意欲成文儒。
学书虽未卒,情志乃相孚。
恂恂善信人,见称君子徒。
自从丧乱后,移卜萝溪隅。
林壑呀而深,前有一岩孤。
拟筑小亭宇,逍遥以自娱。
种树日渐长,庭下双明珠。
邀致句读师,幽处开书厨。
此意尽为好,鬼物奈捓揄。
人生四十年,起灭真须臾。
那知泮西别,奄忽幽明殊。
我来拊君柩,无由觌丰躯。
虚堂翳素帷,落叶覆溪途。
远日已云戒,輤霤结流苏。
舍此平生居,待鸡归黄垆。
已矣从此诀,题诗当薤虞。
修身尽伦歌示诸娣侄 清 · 宋景卫
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
立人之道仁与义,人参天地维纲常。
曰人自是兼男女,女岂非人甘自阻。
宁惟男子希圣贤,贤媛圣女有徒侣。
五官同具官则思,五常同秉常独知。
三从应亦惇三物,四德由来张四维。
从父从夫及从子,谓从大道莫背此。
从兹不辱理无违,步趋德行艺而已。
功在宜家德润身,言关名教谨笑颦。
容貌端庄非艳丽,礼义廉耻当遵循。
正用其情是率性,善养其气是立命。
恶欲更有甚死生,偷强祇因殊肆敬。
人心道心辨危微,克念罔念分是非。
精思弗夺立其大,良知用致审其几。
守身慎独惟求是,彼君子女釐女士。
无愧于影无愧衾,庶免小人同受誓。
太上立德次言功,不朽当共男子同。
莫云女子无所事,德功言在人伦中。
夫主如君原不异,男忠女节曷有二。
系缨结帨心齐坚,处变安常身等致。
爱媳爱女等爱儿,义方尤赖母兼师。
前遗旁出并抱嗣,一视同仁方尽慈。
母邪父邪孝姑舅,嫂妇诸姑信朋友。
同堂娣姒女弟兄,妾婢视臣如足手。
为女为媳为母妻,平生阅历涂毋迷。
自欺自画皆暴弃,徽音在昔宜思齐。
穷通寿夭任彼遇,特立毋随流俗误。
内则中馈事女红,不愿乎外行我素。
虽然苦乐由它人,乐可自寻苦勿瞋。
天爵良贵何曾贱,日新富有何忧贫。
人生百年那能久,外物奉身竟何有。
自来列女至今存,德立名垂真不朽。
具备功言洵美才,才华根本德生来。
有节无才便是德,有才无德诚堪哀。
德为主也才为辅,允矣能文亦能武。
貌非所重随赋形,崇德践形须法古。
以书相证克俭勤,何妨识字能诗文。
《国风》半属妇人作,传经续史章令闻。
诗文阐理鄙雕琢,作字甚敬即是学。
德发为才著德容,超出庸凡回卓荦。
世羡女佛与女仙,姑尼孰个知真诠。
空障净尘惟遏欲,入道岂必谈玄禅。
圣人不过人伦至,察于人伦大贤示。
五官尽职备五常,三才参赞体易始。
巽为风兮长女乎,兑为泽兮少女呼。
离明中女乾坤照,女亦宜为君子儒。
是人岂肯居人后,出见纷华遂尔谬。
奉盈一覆水难收,尚其无愧于屋漏。
无形之刑每在怀,斯人斯可谓之佳。
善信充实乃为美,西方美人庶得侪。
慎终保始起迄止,制外养中表符里。
防微处处铭盘盂,避嫌刻刻严瓜李。
嗟予未嫁称未亡,靡它靡慝师共姜。
节大饿小伊川训,广平铁石为心肠。
若夫所处无不幸,端宜中正而主静。
蒙以养之自幼婴,少成习惯时加省。
女子须教本考亭,明白《论语》及《孝经》。
推之《女戒》并《家范》,定性好学先人型。
夜气凛凛旦昼梏,几希人禽恒勉勖。
诸艰历试久炼金,纤尘难染无瑕玉。
贞以得一清宁侔,闲邪敬直女德修。
仁可成而义可守,天合刚而地合柔。
主一无适圣贤志,天地之道物不贰。
日月有光崇效天,山川有恒卑法地。
观音大士庙联 清 · 林则徐
对联 出处:楹联丛话
大慈悲能布福田,曰雨而雨,曰旸而旸,祝率土丰穰,长使众生蒙乐利;
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
缪悠词 其一 清末 · 俞樾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语皆俚俗,意涉荒唐,殊非雅正之音,是谓缪悠之说。
孟姥亭边酒一杯,阿猫阿狗各投胎。
十方善信开缘薄,四海英雄打擂台。
宝塔竟将天戳破,夜叉真把海抬来。
隔帘花影分明看,福有根苗祸有荄。
迎神杂咏八首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黄欣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圣母湄州谒祖回,年年三月庙门开。
两朝热闹承天府,赚得全台善信来。
戏咏参悟诗三十五首 其一 当代 · 陈振家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大千劫火烧正豪,一叶随风向蓬蒿。
平生颇解真空义,做个善信不剃毛。
江滨观钓二首 其二 当代 · 陈振家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险付庖厨作美羹,幸逢善信赎还生。
才离梵唱摇波去,又被渔夫钓上坪。
梦道人呓语三则 当代 · 汪梦川
无上智慧果,菩提树下结。
从来生死关,至此为转捩。
鹿苑初转轮,听者俱欢悦。
住世度众生,八部无分别。
后来诵经人,往往迷本末。
正法渐无闻,但争衣与钵。
佛性原自具,梦境皆可达。
是为彼岸舟,孰能轻剥夺。
修为如达摩,面壁犹不辍。
其意竟何如,因梦求解脱。
入梦犹入定,要以静为诀。
本相欲自持,诸色须隔绝。
深探意识源,直至无我穴。
慎去心之魔,不然适自灭。
六如梦最先,圆满在坚决。
或问速成方,佛云不可说。
我闻罗睺罗,密行称第一。
世尊为乃父,真传当不失。
其后此派中,高僧代代出。
流播数千年,至今存藏密。
雪域人性淳,信仰至诚实。
山水颇无垢,天然中戒律。
欲寡易为功,廓开见大日。
但得指引人,在生成活佛。
其事人尽知,其秘人莫悉。
三密固有因,非为诡其术。
授受俱单传,师徒闭一室。
道浅赖护持,慧根恐未茁。
一旦心生魔,真气欲四溢。
师者不动身,守中莫使逸。
功成追本尊,精神御物质。
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
嗟彼善信行,终身只素食。
到头堕轮回,仍迷相与色。
谁知菩提根,乃在无意识。
荣格启其端,今为道人得。
梦是天生桥,直通向异域。
苟能随所欲,飞升免双翼。
所以有高人,委蜕知时刻。
所以黑甜乡,有时如古国。
一花一世界,何止千万亿。
物质岂能穷,光速难终极。
驾梦方自由,往来莫能测。
星际可交通,随念在瞬息。
广收宇宙能,成我龙象力。
只此能量团,交流而未蚀。
大象任遨游,灵台光不熄。
是为涅槃境,闻者休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