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剧暑不可耐戏作冷语排之呈国威同舍兄 宋 · 林宗放
 押阳韵
云师怒挟风伯狂,排山立海恣披猖。
斯须委雪一丈强,杀气吞日埋扶桑。
平时身热号炎荒(自注:身热山,见《西域传》。),冰山亦复连穹苍。
翔风健儿材武良,堕指十五半在亡。
岩谷不问歼虎狼,冻合瀛海蛟龙僵。
苍生似落冰蚕乡,一气如缕何可长。
翻思蹈火勇赴汤,谁能排云挈太阳,稍与万物回精光。
客来徵此疑荒唐,乌有先生投予方。
端居炎赫汗反浆,试想幻境生清凉(以上元汪泽民宛陵群英集》卷三)
不是路 明 · 屠隆
 出处:六十种曲 昙花记 第二十一出
鸾镜翠蛾轻。蝉鬓玉钗横。
宋祎翾风。歌舞分行逐队行。
弦初整。玉人指冷怯银筝。
唤卿卿。花毡绣毯安排定。
罗袜香尘莫暂停。袅婷婷。
红绡白纻旧知名。为谁承应。
集句联 清 · 黄奭
对联 押侵韵 出处:楹联丛话
翔风膏雨;左书右琴。
车遥遥 元 · 刘永之
车遥遥,行渐远,男儿徇名不计返。
前年客邯郸,去年出秦关。
今年驱车复入燕,燕城巍巍十二门,龙楼凤阁起中间。
大道通衢容九轨,狭邪岐路相钩连。
壮哉佳丽地,王气若浮烟。
四海为一家,天下方晏然。
列侯皆藉先人业,丞相偏蒙太后怜。
兄弟几人乘画毂,父子七叶珥貂蝉。
贵者自复贵,贱者自复贱。
剧辛乐毅徒为尔,奇谋异画不得荐。
翔风吹沙欺黑貂,拔剑愤叹起晨朝。
上林三月花正满,帐饮东都攀柳条。
金尊酒尽客言别,扬鞭复驾车遥遥。
车遥遥,向何许,千里行行至单父
因从鲁诸生,横经折今古。
束带缨儒冠,折节耽文事。
十载芸窗自读书,人言词赋比相如
车大马消散尽,寂寞衡门驾鹿车。
苕叶二章 其一 清 · 姚燮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八
苕叶江南剪剪青,疏灯楼阁梦疏星。
云明绮段和花织,玉腻春簧隔燕听。
好束娟魂怜翡翠,未𢬵弱翅怨蜻蝏。
箔阴不借梧桐密,密护翾风有画屏。
绮碧四章示从军诸友 其三 清 · 姚燮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一
花海晴翻精卫鸟,鱼天凉挂美人虹
游丝网户萦鲜翠,腻雨屏山拭断红。
蜀国幺弦愁宠妹,齐奴珠斛妒翾风
锦江芳树多萧飒,华峤琪林自绮
稚子以瓦盆养金鱼 清 · 姚燮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九
蚕眉蝉翼天池种,金翠衣裾可六铢。
井华灌之玉沆瀣,研山绕以石菖蒲。
粉勾明月扇中画,影蹑翾风掌上躯。
莫笑纤微供玩狎,刀砧不入五侯厨。
水仙花四章 其二 清 · 姚燮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三十四
金谷翾风抱弱躯,何从镇胆乞犀株?
三天慧业宜禅榻,六代华妆谢锦襦。
大地任增黄落感,小名合称素馨呼。
飘来帐角珊珊影,手撚鬟丝可系无?
虞美人 其三 石榴花 明末清初 · 尤侗
李家妹子陶家姊。甘逐封姨死。
石家房老剩翾风。好把小名醋醋换红红。

艳妆底事心如火。生日逢重午
萧郎笑插玉人头。问道留侬侬去若为留。
宿僧舍 清 · 戴亨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访衲过精舍,身轻翠蔼中。
云根泉吐月,松顶鹤翔风
欹枕浑无寐,清心闻夜钟。
悄然思古德,垂老半归空。
厉云官李宗许鲲东园还道谒史阁部墓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九
新蘼一剪如湘绿,贴水楼台气华缛。
翾风含媚宋祎舞,麝幛珠尘压金谷。
忽交低干乱当路,乍有横枝远窥
挼摩日气益秾厚,爱惜春心犹蕴蓄。
孤亭迥出万花上,六代江山得归束。
置身霞杪寻禽语,绀影浮浮动巾服。
八貂列座宴明月,谓昔文章著名宿。
阑珊鹤背霜天篴,一鬨倾城聚车毂。
纷纷舆皂杂呵詈,安得清樽洗花辱?
相将舍去觅幽邃,咫尺忠祠在城曲。
墓门落日满苔棘,亦有疏花汎林玉。
撑云铁骨老弥劲,饮露冰魂瘦难斲。
空庭凄尔无人问,谁荐寒泉等秋鞠?
园丁矍铄面垣立,手把长镵种薹菔。
我来看花兼吊古,摧恻南朝失偏局。
高刘有灵或未死,应愧公前丐残馥。
隔烟回望东园路,尚拥簪裙似汀鹜。
安知昊宰真消息,不寓纷繁寓沈穆。
惜湘奴己丑秋,余得佳制为箫,字曰湘奴。十馀年来尝左右焉,忽自裂,诗以惜之。)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九
湘奴兮湘奴,尔既不叶清庙明堂之疏瑟,复不为王门豪座之滥竽,从我十年牢愁抑郁寄尔声呜呜。
沧江秋高明月孤,莲洋一箬飘瀛壶。
或则下三十六陂,泛七泽,游五湖。
以尔作天风海涛之引,若有金支翠葆冰夷龙伯跳掷来嬉娱。
胡马夜驰,河冰如铁,燕关朔风飞大雪
以尔作伉傸激楚之音,高如胡笳,下如觱篥。
能使当筵壮士冠缨彯彯,仰面酣歌,以手击节破愁结。
维扬阊门多酒楼,美人红雪楼上头。
春水为曲珠为喉,引尔以清商子夜之别调,但觉如断如续,低徊宛转,一声一息相绸缪。
湘奴兮湘奴,尔岂以知音之人不易得,将投空山,敛尔之声屏尔息,弄玉不语湘娥愁。
白凤青鸾折其翼,寒蛩兮唧唧,鸣雁兮雍雍。
清露滴筱风吹桐,暮闻击柝朝听钟。
繁声杂籁相彷佛,吾欲呼吸而宣泄之谁为从?
龙门昌黎青莲白石难复作,若有纡回不可告人之意吞吐在龈,尔今已矣安所托?
湘奴兮湘奴,以尔一尺八寸三分之,于我牢愁抑郁十年寄尔声呜呜,我之待尔亦不辱。
但未挈尔方壶圆峤蓬莱巅,一奏翾风之吟而歌白云曲。
娭鸟篇赠李姬素代古定情篇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三
娭鸟摛烟结萝带,一镜千峰洗昏黛。
红绡身世愁玉钗,未肯蝉嫣借鸾态。
当年嬉春城北楼,画桃旖旎双琼钩。
四棂烛气怜烧梦,半剪鬟云羞上头。
上头时节年三五,燕子生涯隶歌部。
照屏灼灼六郎花,背笛潇潇二娘雨。
鸭雏黄毛绿阴,芙蓉江天开绣衾。
魂随絮软真宜水,薏到珠攕难语心。
相依如素无恩怨,两命同巢得天眷。
未使桃根送逝潮,敢教班女悲团扇
杜鹃沿山唱柘枝,紫蔷渐褪赪桐肥。
薄醺枕瑟婢扶去,小病淹晨娘唤归。
潇湘波荡晴碧,倚桁薰笼炷遥夕。
细拈雪瓣补莺衣,静撷风丝缚蟾魄。
素儿家住文溪城,鹦鹉关山署艳名。
茂陵司马三年渴,星渚牵牛七夕盟。
七夕星期喜重遘,病影迎灯各惊瘦。
谁防痴语引酸啼,不耐深凉逼残漏。
十洲绮榭连桷甍,阑干上层花下层。
马时芳草船时月,百万缠头十万筝。
军鞞一声胡蝶乱,鬼骑东来将西窜。
喧传烽火已临关,倾泼卜萄不终宴。
几人金屋誇阿娇,陌路漂零泣软腰。
敝衫束镜依伧卒,窄履缠罗走棘蒿。
脱襦易饼难求死,鲗誓凭谁谳公子?
野塍觅食逢灶姑,秋鬓彫蓬认邻姊。
素儿解慧知预防,愿充箕帚随匿藏。
布荆要践青山福,珠翠甘抛黄竹箱。
哀角空营大旗赭,落日残蘼匝城下。
长弰聂隐射宜鸿,细骨翾风驮无马。
灵𧉮矮髻蒙絺纱,襟斜掩胸衵花。
提灯巧赚守闉虎,拔砦潜冲压阵鸦。
女床夜黑仙云掠,一朵芬陀掌心落。
败荷暗泽泣鸳鸯,密铩高林逃鳷鹊。
荥阳潘生方悼亡,忍抚幺弦慰恻伤。
窈窈乍停水仙袜,凄凄恐断海棠肠。
句东晓载鸱夷舸,四百山心觅霜笴。
剔麝评香纸阁清,贴蛩试杼芦篝妥。
欲天秘咒忏摩登,从此痴猿解缚
琼箫梦里阳春满,铁甲人间惨雾凝。
易安才调香君侠,岂是寻常画眉妾?
珍珠一串宋祎奁,俪券三生婉妗牒。
乔松兔丝相缠绵,古欢聊写定情篇。
回文织得茱萸锦,护尔莲房到底圆。
同年吴学使七云 其二 清 · 戴亨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忆昔同攀月桂枝金山玉海识丰仪。
大鹏奋翮淩霄劲,孤雀翔风接翅迟。
养志莫酬甘旨愿,怀亲空诵蓼莪诗。
青云已作帡幪覆,锡类应捐紫陌悲。
金孝廉棕亭兆燕诗册丙子仪徵作) 清 · 戴亨
高天明星丽东壁,照临下土司文章。
精华陊地化才子,上与朝日夕月同辉光。
大块不语赖宣泄,灵奇窅眇咸森张。
冥搜造化入阃奥,陶镕万象分否臧。
但觉毫端百灵集,谁知呼吸通天阊。
篇终有时一吟啸叶肃,天地震惊鬼神夜哭。
波涛倏忽翻江湖,蛟龙腾踔摇山谷。
诗人之笔隐显变化乃如此,岂与蛙吟蝉噪争申缩。
何人颓其风,相趋入樊笼,遂令风雅大道埋没荆榛丛。
我欲鼓洪钧、煽大冶,铸万石之金镛,登高一撞惊群聋。
又欲高泻黄河之水昆崙峰,洗伐毛髓之疲苶浩浩元气流心胸。
自顾才气短,老马力尽日复晚。
吁嗟乎吁嗟,万钧之任谁能挽。
金子逸才真出群,身骑鸾凤翔风云。
行将上界朝紫氛,丰隆列缺纷来宾。
口吹昭华云璈之玉琯,手执金支翠羽之朱竿。
指点英奇导仙路,担当巨任将属君。
呜呼担当巨任将属君,慎勿降心屈节希悦乎凡耳之听闻。
陇西太守张仲治诗(仲治。广《文选》作正治。《诗纪》同。) 西晋 · 潘尼
 押东韵
二八由唐显,财以多士隆。
群灵感韶运,理翮应翔风
张生拔幽华,苹蘩登二宫。
未几振朱锦,剖符抚西戎
及子仍同僚,赠言贻尔躬。
威刑有时用,唯德可令终(○《类聚》三十一。广《文选》十。《诗纪》二十八。)
怀退赋 西晋 · 潘尼
 出处:全晋文
伊畴昔之怀愤,思天飞以远迹。
望循涂而投轨,逆翔风以理翮。
翼云雾之可凭,希天路之开辟。
何时愿之多违?奄就羁以服役。
困吴坂之峻岨,畏盐车之严筴。
嗟游处之弗遇,奚郁悒之难任?
背宇宙之寥廓,罗网罟之重深。
常屏气以敛迹,焉游豫以娱心。
傅释板以亮殷,望投竿而相姬。
穷独善以全质,达兼利以济时。
时安志于柱史,由抗迹于嵩箕。
理殊涂而同归,虽百虑其何思?
敢因虚以托谈,遂逡巡而造辞(《艺文类聚》二十六)
岂遁世之独立兮,庶北门之在兹。
归幽岩之潜穴兮,托峻岳之崇基(《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
相风赋 西晋 · 孙楚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
伊圣皇之高烈,美治道之穆清。
兼乾坤之普覆,齐三光之朗明。
犹恭己以劳谦,迄日昃而不宁。
虑听政之有阙,诫祸福于无形。
建殊才于辰极,树相风于紫庭。
尔乃神兽盘其根,灵乌据其颠,羽族翩飘罗其侧,翔风萧聊出其间(《艺文类聚》八十一)
四体书势 其一 古文 西晋 · 卫恒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乌迹以兴思也。
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
一曰指事,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老、考是也。
六曰假借,令、长是也。
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
象形者,日满月亏,效其形也。
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
会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
转注者,以老寿考也。
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
黄帝至三代,其文不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
汉武时,鲁恭王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以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
汉世秘藏,希得见之。
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
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
太康元年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冢,得策书十馀万言,案敬侯所书,犹有仿佛。
古书亦有数种,其一卷论楚事者最为工妙。
恒窃悦之,故竭愚思,以赞其美,愧不足厕前贤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
古无别名,谓之(案有脱文)云。
「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
纪纲万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质文著世。
爰暨暴秦,滔天作戾。
大道既泯,古文亦灭。
魏文好古,世传丘坟。
历代莫发,真伪靡分。
大晋开元,弘道敷训,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其文乃耀,粲矣其章
因声会意,类物有方:日处君而盈其度,月执臣而亏其旁;
云委蛇而上布,星离离以舒光;
禾卉苯䔿以垂颖,山岳峨嵯而连冈;
虫跂跂以若动,鸟似飞而未扬。
观其错笔缀墨,用心精专;
势和体均,发止无间。
或守正循检,矩折规旋;
或方员靡则,因事制权。
其曲如弓,其直如弦
矫然特出,若龙腾于川;
森尔下颓,若雨坠于天。
引笔奋力,若鸿雁高飞,邈邈翩翩;
或纵肆阿那,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
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
就而察之,有若自然。
信黄唐之遗迹,为六艺之范先。
籀篆盖其子孙,隶草乃其曾玄。
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晋书·卫瓘附传》,《魏志·刘劭传》注引《文章叙录》。)
怨诗 西晋 · 翾风
 押支韵
王子年拾遗记曰:石季伦有爱婢曰翾风。魏末于胡中得之。年十五。无有比其容貌。最以文辞擅爱。年三十。妙年者争嫉之。退翾风为房老。使主群少。乃怀怨而作诗。
春华谁不美,卒伤秋落时。
突烟还自低,鄙退岂所期。
桂芳徒自蠹,失爱在蛾眉。
坐见芳时歇,憔悴空自嗤(○《太平广记》二百七十二。《诗纪》三十。又万花谷十七引时、嗤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