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途中再用裳字寄清阴 其二 明 · 张维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溪谷先生集卷之三十
丈人才力一何长,黄鹄高飞绚菊裳
末路交期惟我辈,穷途离合又他乡。
江楼尽日应凭槛,岭峤何时定促装。
相忆不堪愁绝处,旅窗松火黯无光。
白雁辞。次堂兄休庵休庵吉州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清阴先生集卷之八
有鸟嗈嗈兮,翯翯其衣。
朔云将之兮,寒风送之。
既非建章之祥禽兮,耀菊裳太液之池。
又岂北海之书邮兮,带素字兮令皇知。
夔州峡里故国霜前兮,空使骚人迁客感秋思兮写苦辞。
冱寒尽兮阳春生,回翔反翼之不远兮,吾与尔期。
黄棣棠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茗斋百花诗
繁英纤刺吐平蒿,惊见金钿上玉搔。
锦石流黄花影乱,菊裳吹羽蕊飞高。
穿丛瓦雀争难辨,抱瓣壶蜂坐未牢。
一任閒庭自开落,纷纷缃绮碎吴刀。
俞大文 清 · 叶燮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已畦诗集卷之五
价重无双满日边,锦袍犹著上方还。
阁中授简分三管,壁里遗经正几篇大文修《阙里志》。)
车果掷残喧独璧,马蹄踏遍识遗鞭
通门旧接趋庭,相望柴桑共黯然(尊公君升与予同出史子修先生门,君升时亦居里。)
又次同官史鹤龄 清 · 张英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文端集卷一
朱樱历落蔼春融,总在琼霄雨露中。
万颗衬来新叶碧,满筐擎出上林红。
最宜果熟明光殿,未许莺衔长乐宫
赐食更馀筠笼带,诸雏咸沐圣恩同。
康熙十二年十月十二日特赐讲官紫貂白金文绮时同赐者学士熊赐履侍读学士杨正中杜臻陈廷敬侍讲孙在丰编修叶方蔼史鹤龄(臣)英八人 其一 清 · 张英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文端集卷一
霜华晓日映龙楼,讲幄帘开玉殿头。
温语九天传凤诏,轻寒十月赐貂裘。
颁从御府香云绕,衣傍炉烟紫气浮。
冰雪顿忘皆圣泽,阳春偏荷主恩优。
康熙十二年十月十二日特赐讲官紫貂白金文绮时同赐者学士熊赐履侍读学士杨正中杜臻陈廷敬侍讲孙在丰编修叶方蔼史鹤龄(臣)英八人 其二 清 · 张英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文端集卷一
清班日侍禁庭阴,温饱无求本素心。
珥笔方惭糜重禄,承恩况复赐南金。
九龄曾上千秋鉴,蕴古还陈大宝箴。
自愧涓埃全未答,但镂银管效讴吟。
康熙十二年十月十二日特赐讲官紫貂白金文绮时同赐者学士熊赐履侍读学士杨正中杜臻陈廷敬侍讲孙在丰编修叶方蔼史鹤龄(臣)英八人 其三 清 · 张英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文端集卷一
紫殿披香带晓开,青缣内府出新裁。
山龙幸际垂裳盛,缝掖惭无濯锦才。
宫绣缤纷云外捲,天章璀璨日边来。
愿将俯念诸臣意,衣被苍生遍九垓。
忆昔 清 · 张英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文端集卷二十七
杏园犹忆昔年春,齐到蓬山十五人。
松院壶觞时并入,槐厅镫火夜相亲。
回头半是凋残客,屈指稀逢强健身。
我较诸君良厚幸,岂容更恼鬓华新康熙六年时同入翰林者缪念齐彤张礼存玉裁董默庵讷夏邻湘沅史子修鹤龄西宁谢瞻在兆昌储玉依振潘起岱翘生唐偕藻朝彝丁次兰蕙王子厚曰温杨简人仙枝刘苕水泽溥泊予十五人今礼存邻湘子修子厚简人苕水皆物故)
八哀诗 其四 史编修鹤龄 清 · 张英
 押支韵 出处:文端集卷七
古人善体物,濯濯春柳姿。
我友濑江客,风度恰如斯。
清才照艺圃,习习香风吹。
落笔秀天下,蚤被人主知。
分来金凤纸,真草恣所为。
学士如堵墙,观君临墨池。
须臾百幅尽,墨沈看淋漓。
春殿开讲席,我与同追随。
共拜紫貂赐,偕进朱樱诗。
一朝返江浒,风折琼树枝。
屡邀当宁叹,宠恤偏恩私。
还使素心人,五载泪如丝。
史子修编修归省 清 · 陈廷敬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午亭文编卷十一
十载词臣省觐归,直庐初罢讲筵违。
牙签绨几辞天上,䌽袖垆香出禁闱。
岁月暂虚南史笔,兵戈犹见老莱
承欢纵说天颜喜,宵旰于今未霁威。
忆旧游 清 · 改琦
 押词韵第三部
九月十二日,偕菊裳、十峰、卿常登虞山,遍游三峰、剑门维摩诸胜。归途过桃源涧看红叶,以长短句纪之。
趁梯云蹑屩,负日乘蓝,寻到招提。
引入清凉境,喜松风十里,吹绿山眉。
壁间翠光浮动,流影石梁西。
看雨后跳珠,潺潺拂水,湿了僧衣。

忘机。
澹无语,任鼎沸茶声,鬓飏烟丝。
更上三层阁,送萧萧残响,梅叶横飞。
远空数行新雁,寒色荡斜晖。
笑渔父重来,仙源咫尺红树迷。
菊裳以其先人麟轩太守冬夜课子图见示索题余与方氏邻里世好近事多可感者怅然有作 晚清 · 吴汝纶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桐城吴先生诗集
一经那敌满籯金,千载儒冠误到今。
但看万言值杯水,何须尺璧校分阴。
翁能炳烛娱衰齿,晚有佳儿抗古心。
往日幅巾堂上客,夜阑把卷泪𩃬𩃬(公自注:「时太守已没。」)
菊裳同年苏站待车 清末至民国 · 曹家达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渺渺清秋眺望馀,秣陵天远滞来车。
野烟不动閒云过,鸟抱斜阳落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