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清泉院记嘉熙四年五月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七、《竹坡类稿》卷二
清泉院在歙县西三十里,按《新安志》,唐大中二年建,入我朝,宣和癸卯释常照始建法堂。
建炎戊申,释常富稍迁而西。
绍兴丁巳庚午间,佛殿钟楼次第以举,皆富之为也。
至淳熙壬寅,得释广净、惠脩、惠宗,而僧堂、藏室、仓库、庖湢俱备焉。
绍兴壬子释广璿撤方丈而新之,轩窗玲珑,藻绘茜绚,寺至是始盛。
丙子释了初、惠讷又建诸天阁于门,益雄伟。
释绍隆与崇灯实踵其役,谓诸天里中寺在在有之,将易为五百罗汉。
仿闽浙梵刹,环四壁,列岩洞,高下重复,嵌空苍翠,杂以松柏,横以桥梁,佐以青虬、白象、狻猊、于菟之属。
要使是五百人者离尘出俗之姿,缥缈骞腾于其上,间见层出,金色照耀,行住坐卧,各各自在,如居天台雁荡山中。
规模位置,已有端倪,行又为一寺胜概。
盖自宣和至是几百三十年,释子相继辛勤缔创,以成此屋庐,为西乡招提冠,良不易易。
故俊秀多琢磨于斯,乡邻多合成于斯,士女遇时节而嬉,官吏以公事而出,亦多憩饮于斯。
友人方山甫家连端,相去二百里而近,好学喜宾客,有燕集亦必朝会于斯。
如是者三世矣。
近来访马城寓舍,曰:「君与灵山寺仅有一日雅,便效白乐天香山为之记。
清泉,君旧教游,乃阙传远之刻,独无意乎?
且灯之锐志于阁也,君尝惠以疏文,邦之名公钜人若善知识见辄乐施。
顾工役艰大,未即既事。
愿并著一语,坚其勇猛,毋有退转,亦成人之美也」。
予念是寺实邻外家,自孩提距今周一甲,予与诸舅亲朋不知几到焉。
每见于影茂密,野水萦纡,墨妙淋漓于壁间,钟声悠扬于木杪。
楼宝屋,互相辉映。
禅房丈室,各极清幽。
往往留至信宿,徘徊不能去,而璿之徒又皆相稔。
今诸舅亲朋与璿零落殆尽,予亦老矣,宁不感叹?
向使其法衣无传,肯堂弗念,梁桷摧剥,庭木彫阙,废前功而羞乡闾,岂不令人重感叹哉?
兹闻轮奂欣荣,视前有加,当如何!
夫释氏、老子之居,其兴废何与我辈?
然缘人情以交际,乐成事而纪咏,则亦有不容已者。
韩昌黎于二氏欲火其书,庐其居,及遇大颠,则留连缱绻,殆不忍舍。
泗滨浮图跨虚突兀于扫地一空之馀,亦为澄观摛张发挥无靳辞,非所谓缘人情以交际,乐成事而纪咏者耶?
予曩记紫极,近记灵山,亦庶几昌黎之意而已。
然则慨清泉兴建之勤,思畴昔追游之旧,奋笔书之,以从山甫之请,可不可乎?
寺本以方丈有泉,故号玉泉,是乡之里亦以玉泉名。
自寺稍迁,其泉故在,今寺后蔬圃中宛然也。
然僧俗相承,寺不曰玉泉而曰清泉云。
嘉熙庚子夏至日,里人朝请大夫、新知全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紫吕午记。
玉髓真经总序绍兴六年 南宋 · 刘允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一、《静嘉堂秘籍志》卷二五、木樨轩藏书题记及书录
余年十四五,知嗜天文地理之学,片文只字,动与收录。
及其壮也,积累数箧。
天星卦座、宗庙地轮、禽宿官曜、玉楼宝照、红鸾九曜、青鸟白鹤、青丝玄脉、八斧九轮、梅花芦花、花心八脉,自唐以来诸家龙穴钳诀、名字难以具述。
浩汗繁委,虽皆可取,终无要妙简明之说。
晚得五星峦头文字,心酷喜之。
贯千百而归诸五,不为不简;
即五星而鉴千百,不为不明。
然峦头取象甚浅,切疑要妙未尽。
继得开国师张子微所传其徒,前后三卷,与前五星相合,中间形象玄奥,已非他书所及。
然又疑宗传之际,或有口授指要,惜其徒党不能详演其秘,以惠后人,自恨不得与之同时也。
最后漫浪金陵,登览茅山之胜概,遇道士郭守一,自称为景纯之后,亦以地理自许。
听其议论,亹亹可采,意其必得异书,有于诸家文字传载之外者。
然倾盖方新,未容尽扣。
又十一年,自湖而淮,自淮而江,复至金陵,再访守一,相顾感叹,各已皓首。
命酒哦诗,意气相得,而地理之论,有非尘埃烟火中语,余益大骇。
古以年序,余齿为长,然韩文公有云:其生也后乎吾,其闻道也先乎吾,从而师之。
年虽云迈,朝闻夕死,夫亦何憾?
因纳质北面,愿究其学,始获其书,乃张子微《玉髓经》也。
受言藏之,又恐泯坠仙学,后人见之,或例以为地理文字,因为之序,表而出之,且出平生所得己见,释其深秘难晓之处,庶几有补于将来。
绍兴丙辰长沙刘允中序。
按:《玉髓真经》卷首,明嘉靖二十九年福州府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