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重修刘史君庙记庆元三年三月 南宋 · 黄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七○
庆元三年丁巳春三月,余适留南徐,客有李谊者,故太师陇西开国公心之孙也,一日访余曰:「郡城之东北门曰利涉,内十许步有汉刘史君庙在焉,祀著令典。
祥符图经,旧称刘四郎,土人以郎非尊称,故称史君云
庙古无述,世系名爵莫可考,若厥著灵,耆叟具传。
今试诵其一二。
江流昼夜,万里而下,沧海溟溟,远混天青。
来帆去棹,飙疾浪激,戢戢黑头,命在瞬息。
一念有感,越畛而至,气寂宇定,讫安以济。
灵达于江于海矣。
惟兹邦民,凿田于山,五日不雨,苗瘠其颖。
守谒史祠,云兴车随,岁不为病。
伊神之敬,则灵升于云而化其土矣。
至若阴阳失和,民乃札瘥,弗药而平。
接壤连甍,凡史君所以安全斯人者率此类也。
眷言庙宇,岁久弊极,栋挠乎上,柱蠹乎下,岌岌然朽索之悬巨石,邦人惧其一旦倾覆,于神貌窃有未安也。
载思载理,以宁神止。
爰卜杯珓,以逆神意,曰:『一俯一仰,斯神之从』。
而卜辄弗协。
邦人退叹曰:『史君之爱我也,不至矣乎?
意毋庸役人以奉己乎』。
居数岁,庙屹然,虽震风暴雨,不少为动。
邦人益叹其灵,且怀其爱也。
因语邦人曰:『庙颓若是,神固无求于人,人宁无报于神?
不卜而修,功乃克收』。
众合辞称善。
乃与同志者赵时方、邓汝能帅众,得钱九万,不足,复捐己金十八万。
凡楹桷瓦砖若涂塈,悉视力而治。
于是朽者坚,窳者良,漫者鲜,庸以安妥神灵,式显我邦人依向之诚。
君其为我记之」。
余尝病夫佛、老氏以清静寂灭为教,而其徒往往宏其宇,严其像,穷人力以极世之侈丽。
岂二老子之意?
殆其徒自相矜衒者过也。
今夫身者人之寓也,合地水而象之者,又寓之寓也。
然见不达,鲜不惑寓以为真。
史君能援人于急难不测之地,而于寓则忘,毋乃爱人之一念运之不穷,而精神昭昭,固有如云行于天,无往而不寓者乎?
然何安何危之有?
余敬神灵,且达神意,又嘉李君能修报于神,不至如佛、老氏之徒之甚也,乃为之记。
按:《至顺镇江志》卷八,道光二十二年丹徒包氏刻本。
李宜之赵时廷疏 南宋 · 徐经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九○、《徐文惠公存稿》卷一
臣闻周官弊吏,以廉为本;
孔门为政,始于友于。
世未有不廉于身而能仁于民,不友于家而能忠于国者。
臣伏见承议郎、知梧州军事李宜之,虽有科名,全无廉耻。
其为成都漕官也,书拟公事,非贿不行;
边遽甫传,脱身先走。
及知富顺监也,寇至弃城,不知守土,反以封记行李诬富民以责偿,事至制司,竟遭拘管之辱。
他日沣州以不廉攻劾而归。
其弟袭之,持节湖南,为之置庐室,分俸给,亦可爱矣。
及袭之没,欺其孤寡,百计并吞,曾无手足之爱。
宪司特为区处后事,且述宜之无状之迹,至有「岂堪托孤」之判。
臣闻其生事不已,于是挈其遗孤,徙寓长沙,方获安迹。
苍梧去天甚远,宜之益无忌惮,千里生灵,岂堪朘剥耶?
奉议郎、差充浙西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赵时廷,发身宗庠,实无行检。
其任湖南帐管也,拟笔在手,政以贿成,凌铄同官,傲忽在任。
奉承漕使陈登,和籴取盈斛面,乾没籴本,自入己者凡八十馀万贯,见于台评。
其宰宁都也,讼无曲直,以贿之多少为曲直;
事无是非,以吏之可否为是非。
催科违法,百姓怨嗟,写其贪以民贼目之。
既遭案罢归家,黄白充斥,为其兄逊所鄙。
时廷使其客纳贿陈垓,诬其兄以不孝,致遭弹劾,人皆冤之。
奏陛下,律以「永不与亲民差遣」之旨,本不可入,夤缘辟书,可谓侥倖。
今其在任,故态复作,贪声著闻,是岂能尽使民之事耶?
欲乞睿断,将李宜之、赵时廷并赐罢黜。
李宜之永不得与州郡差遣,赵时廷遇赦未得放参注。
庶几不廉不友之人,自此知所惩戒。
民生幸甚,风教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