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伯韬招同诸公饮河舫次答伯严感事诗 晚清 · 范当世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八
尔我亦庸态,放怀弥可怜。
歌呼千日酒,杂沓一溪船。
灿烂成诸子,廉隅起大贤。
故人今满眼,馀地益萧然。
伯韬示我以寒夜坐吾室怀伯严之作余方读仁学戏答一首 晚清 · 范当世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八
一刹那间万劫回,何从芥蒂与徘徊。
君知此后成何世,佛说于今不住胎。
扰扰烟窗晴是幻,盈盈风烛泪成堆。
悬知根相消难尽,略向冰天问雪梅。
为伯韬原毁并示张伯纯四叠前韵 晚清 · 范当世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八
浮云那便无根蒂,蜚语从知有岁年。
已惧婴夫失鼢意,更争卢骆在王前。
冥心自展鹍鹏海,裂眦难窥蠛蠓天。
听彼悠悠终废罢,看君于我合随肩(伯韬少我五岁。)。
高阳台 清末 · 郑文焯
押侵韵
伯韬见过,将寻邓尉看梅之约。馀病未能,匆匆别去。念其白门寥落,赋以寄怀。
灯市星阑,桥浜雪老,伤春倦赋登临。
旧燕重逢,十年犹自巢林。
渡江柳眼青如许,见故人、江上愁心。
感前尘,珠箔寒飘,镜缕颓侵。
东风又绿离忧草,记捐芳楚佩,题泪吴襟。
梦冷铜驼,可怜人事俱沉。
五湖未了扁舟兴,怕乱愁、还比花深。
掩园扉,行药归来,一枕春阴。
烛影摇红 江雪残春,试灯初夜,有忆吴市旧游,和梦窗元夕微雨韵寄伯韬、彊村苏州 清末 · 郑文焯
押词韵第七部
雪黯江城,满湖岚气春寒浅。
上灯楼阁晚晴初,箫鼓谁家院。
蜜苣围香正暖,夜蛾愁,行云蘸遍。
旧情无奈,踏月歌沈,淩波尘溅。
转烛年端,雨声空切吴娘怨。
小梅落靥又东风,偏趁天涯看。
忆别皋桥酒散,寄横枝,江南梦远。
暗闻笛语,早晚归舟,花香篷捲。
瑞龙吟 袌碧先生和清真是阙见示,怀古伤春,高健处不减耆卿风格,继声报之 清末 · 郑文焯
押词韵第四部
西桥路,还认故苑飘花,小城攲树,悽悽江国年芳,怨红泪粉,魂销甚处。
悄延伫,休念旧狂清事,镂香题户。
悲来一曲回风,满汀堕蕙,零弦自语。
空度春光流景,引杯看剑,愁多慵舞。
肠断庾郎哀吟,知为谁故。
推烟唾月,何用惊人句。
伤心见、新亭老泪,临江遗步,转烛繁华去。
酒醒自理,悲欢坠绪。
年鬓催霜缕。
归梦绕、沈沈荒台云雨,楚天恨隔,夕阳飞絮。
题陈伯韬扇画湘绮楼因寄文叔问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出处:湘绮楼诗弟十三卷己丑十一月至乙亥
我昨东寻善卷洞,独游独归无好梦。
嘉客新从沅上来,烈日南风火云重。
虚堂延坐神清凉,茶烟不动槐影长。
已闻近到蓬莱岛,忽忆悲歌燕市傍。
江山才隽眼前见,万里分明如对面。
暮年老骥生壮心,使我身轻更彊饭。
宋张陈易于我亲,就中郑子才清新。
举杯南望呼我起,诗中画画楼中人。
中兴偃武昭文物,四方英妙彯缨绂。
郑盦尚书主坛坫,徐沈同朝但颦蹙。
伯澄虽老非要津,未免荆山遭刖足。
冯费文张取高第,老儒挟册填空谷。
君为楚士多秋声,廿年一鸣人不惊。
冷官犹令俗眼怪,触热强作平阳行。
嗟余窭薮不自顾,空向楼头看来去。
郑生捷径有美官,何忍苏台守霜露。
虎丘丹桂又欲花,桂华东望北斗斜。
南山白石何烂烂,与君共汎黄河槎。
东游宴集诗十首 其五 秦淮三宴(赵临江、李艺渊、瞿海渔、瞿茀侯、郑幼惺、夏进士皆主人。何诗孙、王梦湘、陈伯韬并来会。)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湘绮楼未刻诗
曲宴启河房,南都丽灯舫。
语君承平俗,期我桑中赏。
楚士信多悲(宾主皆湘人。),芜城久迷望。
縆瑟已生尘,桂钗非所量。
密坐促花筵,清谈谢妍唱。
娭光忽目成,衣香渡风飏。
岂伊留客情,将无狎閒放。
但恐朱颜妒,虚承素心饷。
兰泽有馀馨,江潮远弥漾。
寄柱尊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三
吾宗三学人,东南峙鼎足。
如宋之胡瑗,石介孙明复。
伯韬起象山,辈行最老宿。
舍旃强絷维,独寐忍弗告。
斠玄崛盐城,淮海气所毓。
看厌白下山,声教暨南服。
迢遥如八桂,山川久森肃。
柱也挺其间,破荒天雨粟。
著述各等身,万卷拄厥腹。
吾衰乃得此,吾道昌可卜。
伯韬从我游,谈艺卅载熟。
柱也与斠玄,尚阙谋面目。
柱将渡扶桑,日沐而月浴。
又将返桂管,树人如树木。
斠玄隔江海,一苇杭犹速。
柱也千万山,何术地可缩。
斠玄屡赠言,并题其新筑。
赠汝仅短章,字大不盈幅。
学人为诗人,况又汝所独(伯韬、斠玄罕为诗。)。
浩歌复沈吟,老怀劳转毂。
木兰花慢 送陈伯韬之官江左 清末民国初 · 朱祖谋
押词韵第三部
听枯桐断语,识君恨,十年迟。
正溅泪花繁,迷归燕老,春去多时。
相携。
梦华故地,怪单衣、无路避尘缁。
锦瑟看承暂醉,白头吟望低垂。
差差。
津馆柳成丝,离绪费禁持。
问何计消磨,夕阳宦味,逝水心期。
鸱夷。
旧狂漫理,已沈阴、江表杜鹃啼。
莫上吴台北望,斜烟乱水凄迷。
渡江云 沪上遇伯韬,旋复别去,歌酒相劳,声为此词 清末民国初 · 朱祖谋
押词韵第十四部
江风残酒夜,软潮半落,带梦卷回帆。
断镫春尚浅,溅泪看花,冷约背梅崦。
嘶骝罢跃,渐领略、荒雪江南。
吟望低,白头谁侣,照坐有颓蟾。
恹恹。
哀时词赋,送老关河,搅尊前百感。
休更将、危阑烟柳,分付何戡。
明朝照鬓秦淮绿,怕雨昏、风暝愁兼。
歧路语,重逢竟湿青衫。
瑞龙吟 其一 寓园饯春,伯韬和清真韵见贻,率酬一解 清末民国初 · 朱祖谋
押词韵第四部
吴皋路。
依旧翠槛交藤,露台临树。
年年寒食东风,怨罗恨绮,消春甚处。
倦吟伫。
珍重劝归啼鸟,恋人堂户。
天涯楚客能狂,对花对酒,低徊梦语。
无限浮云心事,短裾羞倚,摇杨狂舞。
归燕惯瞋空帘,人意非故。
涂妆晕色,凭写伤高句。
何曾见、云屏泪眼,香尘回步。
镜里千红去。
凭阑待理,黄昏断绪。
重叠愁成缕。
年事晚、沈沈镫花飘雨。
夜长漏促,一筝尘絮。
祭天神 送伯韬还武陵 清末民国初 · 朱祖谋
押词韵第四部
望楚天长短黄昏雨。
断行人、戍鼓声中啼雁苦。
悲秋佩,委衰兰,梦醒吴镫语。
背西风一卧,迢迢沧江暮。
莫漫触、蛟龙怒。
更凄绝、斜日新亭路。
山河异,风景是,举目成今古。
问何堪、沧桑危涕,兵火浮家,庾信生平,竟写江南赋。
望江南 其十七 清末民国初 · 朱祖谋
押侵韵
秋醒意,抱碧契灵襟。
生长茝兰工杂佩,较量台鼎让清吟。
欣戚导源深(王壬秋、陈伯韬)。
重泊湘潭叠韵赠陈锐训导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郭树昏云重,檐花细雨凉。
酒痕江缥碧,灯色岳纁黄。
赋莫陈豪士,踪原近漫郎。
相看未华发,壮意且篇章。
陈君伯韬寄诗和韵奉答三十四韵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四
麟凤踪何杳,龙蛇患未穷。
辙怀先圣迹,耕慕古人躬。
汉祚曾中绝,周宗亦内讧。
独遭皇路泰,早愧国宾充。
市骏将从隗,知鼮讵让终。
十年竿见景,万诟矢交丛。
有术忘枯菀,无心辨异同。
苏髯困磨蝎,李耳戒知雄。
此手犹堪役,吾头幸未童。
缴风思后羿,霸水愤共工。
欲待乌头白,佣骑凤尾红。
王城原浩荡,郎署且笼东。
自笑氋氃鹤,徒悲项领骢。
故人情恳恳,新句气蓬蓬。
款曲平生语,苍凉远道风。
遏云皆郢雪,贯日有秦虹。
丝合平原绣,纱宜梵宇笼。
良书珍墨翟,宝剑惜猿公。
岳麓江三面,书堂地几弓。
想君濡笔秃,高韵答钟洪。
秋色长沙国,斜阳马氏宫。
吟朋挈鸥鹭,钓侣问螭熊。
稷下争驰说,江都岂计功。
犹怜燕市客,兼感陆浑戎。
采蕨将肥遁,争桑正大隆。
归心托赪鲤,生计厌雕虫。
福地芝苓贱,湘天橘柚丰。
何须辨皇霸,底用论安穹。
偃息追干木,行歌喜陆通。
莫伤千岁变,免令百忧忡。
帝式当求欇,公琴必用桐。
皇皇迟载贽,咄咄漫书空。
美玉宁弹鹊,纯金好截鸿。
百年期努力,轩后在崆峒。
题和陈大伯韬酬湘绮丈寄郑叔问兼及于晦若张子苾宋芸子吊刘健卿之作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
一别故人如海水。
盈盈汤谷看濛汜。
东西南北不相闻,那信同居五洲里。
南归得登湘绮楼。
看君恰恰来潭州。
江山朋旧忽满眼,对此浑忘双鬓秋。
近年乡里轻文学。
佣贩乘时趾争错。
未可相逢无酒杯,犹能与世同哀乐。
怜余奉父未还家。
隙驷流光瞬已遐。
母墓慈乌绕树哭,皋鱼肝肺成槎枒。
高材各各能潦倒。
君亦泥涂困鳞爪。
念我平生携手人,飞花落絮知谁好。
箧里新吟一卷诗。
诗中感旧折琼枝。
昌门回首怨迟莫,已是承平年少时。
郑张不饱青䭀饭。
于宋踉跄仍策蹇。
独有刘生意气雄,一睡泉台梦安稳。
詹尹何从论短长。
人间冰炭日炎凉。
空怜昔日凭临处,华发青山共有霜。
我家百里与君接。
汜洲枉渚波重叠。
归访秦人入绿萝,年年看杀山中月。
表饵今时计已行。
终军无用请长缨。
明年寒食梨花下,纠理随身一酒鎗。
寄陈锐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集外诗
辛苦三年别,烦冤一纸书。
文章怜汝在,踪迹与人疏。
应世能多病,从今不好誉。
江湖忆颜色,愁断武陵居。
过伯韬出示所藏旧札有诗志感次韵答之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上
盈盈带水绕閒门,看作乌啼溪上村。
中有歌声出金石,更宜风叶与呼喧。
零缣细忆平生语,暗烛能温儿女魂。
那料携君供醉眼,放鸢城阙几人存。
次韵伯韬怀范大肯堂之作 清末至民国 · 陈三立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散原精舍诗卷上
梅坞閒飘三两花,凭扶雪色散谁家。
暮年怀抱白天壤,到处池台欺鬓华。
尘土一官迎燕鹊,梦魂万纸照龙蛇。
怀人落日满江海,解对琵琶微叹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