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和金伯豫先生赠陶社诗步原韵 清 · 祝书根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丙寅夏,与金君伯嵎重遇于南城怡园,距兰陵初见时逾十稔矣。世局靡常,诗文有价。君之来也,为饯前县长王公云裳。适逢大雨滂沱,犹见嘉宾络绎。君既为诗以纪兹盛,虽不敏,是不可不依韵和之,藉以释瞻韩之隐,而并以达 留寇之情云尔。
名园歌舞地,又见出群才。
丝竹欣瞻澳,黄金肯筑台。
不期流俗赏,自有故人来。
我亦投竿者,陶然共举杯。
赠祝丹卿吏部二首 其一 清 · 陆均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名园辟南郭,幽隐绝嚣尘。
花木欣繁茂,禽鱼悟性真。
怡情疑世外,乐事在天伦。
鸠杖随留憩,堪娱堂北亲。
赠祝丹卿吏部二首 其二 清 · 陆均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吏部家声旧,承欢建筑新。
莱衣迎竹径,白发步花茵。
馀兴培松菊,联吟洽主宾。
林泉初服遂,愿作葛天民。
和冶庵表阮怡园赏菊韵赠丹卿先生 清 · 陈崇牧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与升(季园)不作峨眉(曹园)逝,孰嗣骚坛一代雄。
幸喜持螯逢上座,何妨浮蚁对西风。
春晖东野慈躬健,秋实家丞造句工。
新叠蛮笺盈百幅,未应玉海逊张融。
游某(一作孙俊在诗,题作《游祝氏怡园》)氏园二首 其二 清 · 张洵佳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夕阳西下水东流,才阅春华岁又秋。
多少名园风景好,楼台半替后人修。
丹卿得余诗复以五律八首至再和一律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六
八首诗麇至,真惊八斗才。
长城且重屋,退舍更謻台。
逐疟辞药裹,围炉拨芋魁(偶食煨山薯。)。
河豚春半上,未卜可重来。
和放园用原韵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七
霜风吹好句,吹到近重阳。
白下荷垂尽(适游白下莫愁、玄武两湖。荷叶尚弥望。),江阴菊已芳(祝丹卿约往看菊。)。
病多愁戒酒,世乱逼离乡。
肯共看红叶,天平即射堂。
祝君丹卿介冶庵速往澄江赏菊将之以诗至则两宴别馆遍接陶社诸名流先后各有投赠先次丹卿二律韵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六
枝山才调播名区,腰腹堂堂七尺逾。
多种篱花追靖节,早辞囊粟笑侏儒。
搜罗掌故缪太史,序述诗钞李小湖。
并入澄江刊印本,岂徒文酒日欢娱。
祝君丹卿介冶庵速往澄江赏菊将之以诗至则两宴别馆遍接陶社诸名流先后各有投赠先次丹卿二律韵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六
江上名流鼎盛哉,邮筒雪片送诗来。
丛书持赠关文献,笔记成编见吏才(曹君远模以《古春草堂笔记》为赠,多记宰山东时事。)。
置驿传宾留下榻,攒眉入社却衔杯。
杜康墓与刘伶巷,访古还劳取次陪(墓与巷皆在江阴城内。)。
题怡园壁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七
江南天气杂冬春,春半梅花绕水滨。
我爱愚山似常熟,剑门一带共嶙峋。
赴丹卿招食河豚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七
梦想河豚五十年,江南久客更垂涎。
老来犹剩张苍齿,口腹累人开盛筵。
赴丹卿招食河豚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七
独步江东久啖名,老坡叹赏宛陵惊。
倘援羊酪莼羹例,北地熊蹯殆抗衡。
与丹卿诗翁相遇于无锡车站丹卿用余八旬老子尚犹龙旧句成辘轳体五首余不能和仅节犹龙句冠首成五绝句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八
敢云老子尚犹龙,不挈奚童不倚筇。
交臂相逢险相失,非关变尽旧形容(不见丹卿三年矣,骤遇,相隔远,几不相识,登车乃审。)。
与丹卿诗翁相遇于无锡车站丹卿用余八旬老子尚犹龙旧句成辘轳体五首余不能和仅节犹龙句冠首成五绝句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八
敢云老子尚犹龙,韩孟云龙逐太慵。
我尚两来君莫至,虎丘也足一支筇。
与丹卿诗翁相遇于无锡车站丹卿用余八旬老子尚犹龙旧句成辘轳体五首余不能和仅节犹龙句冠首成五绝句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八
敢云老子尚犹龙,对菊持醪兴尚浓。
只愧长鲸输吸饮,河豚刀鲚醉三钟。
与丹卿诗翁相遇于无锡车站丹卿用余八旬老子尚犹龙旧句成辘轳体五首余不能和仅节犹龙句冠首成五绝句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八
敢云老子尚犹龙,冒雨游山兴尚浓。
拟眺霜林访招隐,琅琊更听水淙淙。
与丹卿诗翁相遇于无锡车站丹卿用余八旬老子尚犹龙旧句成辘轳体五首余不能和仅节犹龙句冠首成五绝句 其五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八
敢云老子尚犹龙,牛首栖霞乍曳筇。
约我郊坰访碑去,延陵十字冠吴侬。
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比年祝丹卿颇事提倡谢幼陶力任编校印成顾氏江上诗钞又辑续钞搜访故家编印江阴先哲遗书亦成十馀种风气为之一振赠诗张之二首 其一 赠幼陶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乡贤著述夥遗珠,梨枣艰难惜道孤。
何幸羽陵收散佚,竟从筚路启荒芜。
编摩藏说李如一,校勘名家赵敬夫。
先辈风流今未远,会看纸贵比鸿都。
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比年祝丹卿颇事提倡谢幼陶力任编校印成顾氏江上诗钞又辑续钞搜访故家编印江阴先哲遗书亦成十馀种风气为之一振赠诗张之二首 其二 赠丹卿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列宿郎官感夙因,沧桑留得后凋身。
耽诗花萼追先集,营墅峨眉有替人。
已见钜编刊玉海,更搜遗献辑珠尘。
梓乡文物欣重振,端赖君扶大雅轮。
高阳台·怡园曲社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押侵韵
絮搅天愁,花随水去,冶辰分外惊心。
屧声喧廊,尘香到处堪寻。
薰风沸暖笙歌地,早瞢腾、一片藤阴。
昼沈沈。
不信欢场,不悟春深。
年时醒却华胥梦,笑閒招鹤侣,倦听鹃音。
木石心肠,吴儿那解新吟。
茶烟半向清池影,怕回看、浅鬓而今。
更谁禁。
万竹斜阳,笛破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