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朱碧山银槎歌陆硻士侍郎席上作甲辰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九
羽仙星使与太乙,此槎奚取吾弗悉。
退谷荔裳秋玉,此槎孰真吾未卜。
但记至正以来四百年,甫借辍耕一语传。
国朝王朱施宋辈,一时竞酌登诗筵。
腾虹吸月相后先,巧工重噪梅里边。
柯庭居士世藏物,古香楼椟分隶镌。
汪家此宝不轻付,侍郎去岁梅里旋。
一片槎枒忽飞到,浮空不似玉井莲。
槎头老仙顾君笑,袖底海气吹翩翩。
银潢屈注来万里,词源倒泻倾百川。
随君复上蓬瀛侧,吾辈匝坐秋灯圆。
拓铭难罄字满腹,支机宛见石一卷。
侍郎高斋数椽,张丑之舫米芾船。
晴窗半日剔款识,更作画帧铺吟笺。
不知王朱诸公曾否同此乐,那须更拟天历虞柯篇。
银河作卮笑乾𦠆,宗懔且莫稽张骞(唐人有酒杯名曰银河,见《乾𦠆子》。)
陈子章先世所居剡源九曲图后 元末明初 · 王逢
 押虞韵 出处:梧溪集卷五
陈氏为奉化著姓粤自始祖棠在季唐使吴越遭中国乱就吴越奉化卜居剡源乡乡介剡县东距奉化二舍群山夹嵩溪溪发源大雷岩谷中一曲曰六诒右军尝宅是晋徵之凡六遗庙石研尚存二曲曰黄沙水合奉化子文雅以潜学称吴越忠懿王枉驾顾之地因名跸驻后文雅仕宋至殿中监三曲分两湖厓壁翠峭林壑绣错有石幞头状而阔潭靓湜鱼巨细毕见号小盘谷焉臼坑石怪状不一穴而深者井若洼而露者臼若此四曲也五曲循莲叶峰峙三大石溪浒既而三峰插云一石室可坐数十百人其上字二曰丹霞殆类朱书中辟一洞尤冥窈莫测识即云笈七签所云丹霞赤穴之天者下乃陈文简公显故第六曲渚则奉化公始筑之所七曲会于班溪八曲至于高㠗于雪窦于公棠公棠者由孙兴公植棠而名于是九曲尽矣溪与山绵迤北东百馀里直抵鄞江其佳陇膴田入陈氏十五六陈历廿世四百年族蔓衍四方实唐相夷行后至今昆仍多才德若朴其一也朴文简公六世孙祖秘监著负直节贾似道忌之遂弗仕伯父深沆洽与父泌并仕元儒学官讵非山川所钟造德泽所深厚而得蕃且久耶朴字子章最友善遭世运屯归耕愿阻因道地里家世特详俾序咏图后以摅孝衷云耳诗曰
庆门日滋德,后昆代承儒。
匪惟守成绪,将以宏前模。
三辰迭晦韬,群雄相剪屠。
始甘瓶居井,中骇矢脱弧。
矧复丧乱绵,常与忧患俱。
葵叶卫本根,鸟悲恋故都。
东风几变,落景寻照
青山在在佳,白云悠悠孤。
金石保遗体,诗书传阿符。
予交二十霜,情谊骨肉踰。
思酿栗里秫,各厌松江菰。
载舟剡源图,重为吾道吁。
秋日陈鸿渚查岩门周松霭游北寺观石刻五百罗汉记因过放生池西庵用壁间韵二首 其二 戊寅 清 · 王又曾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十六
城隅草乱夕阳侵,水竹幽扉䆗窱寻。
长老休谈前世果(主僧话陈文简旧事。),清泉聊印在山心。
云连粳稻岁还熟,霜染枫槠又深。
携手忽惊沧海上,晚晴钟鼓带潮音。
小寒夜香涛肯夫麟伯编修温味秋赞善董岘樵兵备王信甫员外偕饮长沙周学士新居作辛未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白华绛柎阁诗壬
学士高斋启玳筵,红炉银烛小寒天。
梅花格峻宜宫体,兰芷香多怨楚弦。
千里风烟清辇下,百年文献属尊前。
江湖席帽龙钟客,强侣金貂趁玉鞭。
陈氏安澜园叠旧作即事杂咏六首韵 其三 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七
盐官谁最名,陈氏世传清。
讵以簪缨吓,惟敦孝友情。
春朝寻胜重(去声),圣藻赐褒明(原任大学士陈元龙请老时恭奉皇考书赐林泉耆硕额以宠其行今园楼正中)
来日尖山诣,祈庥尽我诚。
董其昌柳公权禊帖乾隆庚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六
香光禊帖仿诚悬,一乃二之谁所然。
幸具董文仍在后董其昌柳公权兰亭全诗并缀自跋于卷末本为完好后不知谁何割裂以四言五言诗分为二卷置张照诸人跋于四言诗卷尾而董跋仍与五言诗相为附丽因详加订正通装一卷俾还旧观),讶移张识反居前高士奇陈元龙张照三跋割裂为二卷举张以概其馀四言卷先获故云前)
无分可识初无合,得半欣于两得全。
题什艺林传盛事,那能书法悟离坚(见香光识语)
注:内府董其昌真迹不下百数十种所临柳公权兰亭诗其一也裒集既多未暇悉为题品虽同入石渠上等亦第以寻常董迹视之兹复得其兰亭诗临本忆与旧藏有相类者因出香光临卷校之则旧卷乃临兰亭四言诗十一人并孙绰后序新卷临五言诗十一人卷后董自有跋两卷纸幅宽窄正同且与戏鸿堂帖所刻书首尾次序无弗吻合其为全临通本而割为两卷无疑即董自跋止辨此书非诚悬不能而深许其离坚合异之妙未尝致歉于得半足为全卷左證又旧卷后有高士奇陈元龙张照三跋历叙字卷流传始末而不言其曾有缺佚且两卷押缝处士奇竹窗张长卿二印上下相间无少参差可见卷在张照家尚为全璧不知何时析而为二而以后三跋置前半卷尾此可怪也夫物之显晦离合固有定数二卷之离不知几年使非前后并入内府则亦无由终合乃余见而疑疑而校校而复合有不知其然而然者岂墨池片楮亦默有司其契者乎盖凡人精神所聚必有不能泯没者董此书殊自矜贵诸人藏跋亦极为宝重谛视之果其用意之作精神既注其不终于掩晦固宜向使两卷不离则亦仍以寻常董迹视之岂暇为之详悉审定是则因有昔日之离乃成今日之合为墨禅轩(见董自跋)增一因缘庸渠非是卷之幸耶既为订易合装并书以识异
大学士于敏中补书柳公权兰亭诗帖版缺书者诗以志事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一
公权楔帖早称神,一脉香光得髓真。
镌刻戏鸿惜漫漶(戏鸿堂帖所刻柳公权兰亭诗多有缺笔兹命于敏中就刻本漫漶缺画者因其边旁补成全字并仿董其昌临本意书之其原刻本及董书所无之阙字阙句则仍其旧并以董临之卷及余所临卷钩摹上石各为一册亦艺林一段佳话也),补填卧虎付丝纶。
董书幸聚丰城(其昌所临兰亭四言诗卷先弆石渠后复得其五言诗取而较之则实系一卷析而为二且移高士奇陈元龙张照诸跋于四言卷而留董原跋于五言卷中盖张照收藏时本属全璧其身后为人窃取割裂分售因命移接重装汇成全卷俾复旧观幸而俱入内府离者得以复合此亦翰墨因缘莫知其然而然者乎)迹应全合浦珍。
艺也当知系乎道,可忘笔谏乃其人。
唐寅溪山八景册 其八 柳州诗意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三
桃花庵里閒挥笔,殿以孤舟钓雪溪
内翰拈吟各抒兴,薄家独藉董家题(册中题者自陈元龙以下八人皆康熙年间内廷翰林对景拈毫各乘兴会独薄海所题宿雨初收晓烟未泮云云乃直写董其昌语以当题识彼文笔故不如上诸人所谓欲盖弥彰故戏及之)
白桃花乾斋侍读 清 · 王丹林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相逢不信武陵村,合是孤峰旧托根。
流水有情空蘸影,春风无色最销魂。
开当玉洞难知路,吹落银墙不见痕。
多恐赚他双舞燕,误猜院绕重门。
按:无剪刻痕,有天然趣,一时和者皆出其下,辇下诗人钞写几遍。
乾斋再赋白楼花重和 清 · 王丹林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亚水仍宜晓涨时,似无姿处最多姿。
融融和露逢三月,皎皎临风见一枝。
缟袖未依秦隐士,蕊宫休遇汉偷儿
红尘拂面何曾染,枉赋刘郎紫陌诗。
陈广陵扈从北征图八首 其二 清 · 张英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文端集卷三十三
绝徼纤尘迅埽除,毡裘君长拜穹庐。
圣人神武清沙漠,才子高吟在属车。
陈广陵扈从北征图八首 其三 清 · 张英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文端集卷三十三
邹枚笔札奉传宣,金凤时分五色笺。
撰就铙歌天上曲,夜深待奏幔城边。
陈广陵扈从北征图八首 其四 清 · 张英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文端集卷三十三
六军万骑阵云屯,豹尾清班不动尘。
卢橘江南传塞外,旌门拜赐及儒臣。
陈广陵扈从北征图八首 其五 清 · 张英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文端集卷三十三
梦入乌孙天外碛,手扪青冢路傍碑。
龙沙柳色榆关月,亲见唐人出塞诗。
陈广陵扈从北征图八首 其六 清 · 张英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文端集卷三十三
明驼宝马翠云裘,羽箭雕弓赋壮游。
谩道词臣无武略,佗时孙子羡兜鍪。
陈广陵扈从北征图八首 其七 清 · 张英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文端集卷三十三
春风三月历秦关,豹袖貂褕往复还。
京洛黄莺啼柳絮,雪花如掌是天山
陈广陵扈从北征图八首 其八 清 · 张英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文端集卷三十三
鹓鹏健翮气摩空,雏鴳随飞度朔风(时廷瓒亦同扈从)
为恃深恩忘远别,翠华黄幄紫云中。
陈广陵扈从北征图八首 其一 清 · 张英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文端集卷三十三
书生遥控铁连钱,队入黄沙万幕烟。
却笑龙门誇纵览,止从域内见山川。
广陵夜行明日次宝应怀王方若 清 · 陈廷敬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午亭文编卷十九
竹西歌吹罢,湾口残春
何处金钗涧,相思玉局人。
五湖犹在梦,三𤱔可同邻。
浩荡烟波里,沙鸥已自驯。
淮安城广陵以春见赠 清 · 陈廷敬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午亭文编卷十九
春华秋实总含情,金橘和枝露染成。
珍重过淮为枳意,相逢今夜泊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