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短歌八章 其三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二十七
山羵不追天马驰,翡翠不逐苍鹰飞。
桐枝篁叶满春院,有虫只伏苍苔栖。
苍苔之绿虽不如篁与桐,篁叶飘飘堕苦雨,桐枝飒飒惊悲风。
邵二云编修题童二树山人画梅二首 其一 癸卯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六
金石平生契,杈枒老干存。
怀人临野水,斜月挂孤村。
白石兰亭姜白石兰亭,得之碑驿童道人。)青藤瓦券论(二树所藏晋太康瓦券,见《徐文长集》。)
山阴风雪路,窗影又黄昏。
邵二云编修题童二树山人画梅二首 其二 癸卯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六
二云思二树,花作故人看。
古镜圜泉谱,春流曲水湍。
性情难写照,骨格本高寒。
欲访遗文录,东风费倚栏。
除夕墨卿所得宋拓怀仁集圣教序兼寄怀桐阴毅堂戊午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
签仿黎惟敬,吟思长物斋。
浓春重榻对,真赏几人皆。
瑶石精灵在,华阳翠墨怀。
因君穗城宿,为讯药湖鱼门三长物斋所藏旧本,今归毅堂也。因仿此黎瑶石题签而及昔与桐阴访瑶石所摹刻鹤铭,欲属墨卿重访之。)
邵二云典试广西庚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一
感旧炎洲十载心,美人兰茝伫盈襟。
西江渡口应相讯,南涧题名不可寻。
风急三湘泉漱玉,秋高八树抽金。
四愁谁识张平子,惆怅琅玕满桂林。
上元后一日二云两峰未谷味辛墨卿敬堂同集谷人寓斋送述庵司寇青浦二首 其一 丙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八
蚕尾休誇小洞庭香山到处写仪形。
岂惟望重云司句,更切恩深寿杖铭。
茗碗上元新岁首,画图三泖九峰青。
城南拟借僧寮宿,一枕江湖话细听。
上元后一日二云两峰未谷味辛墨卿敬堂同集谷人寓斋送述庵司寇青浦二首 其二 丙辰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八
曹史南天各一涯(仲、赤霞。),眼明复得见青侪
商量诗说皆经说,缱绻苏斋郑斋
今夕英奇联袂集,老年兄弟对床怀。
寄园仍梦挑灯处,多少精微辨订偕(予与述庵同寓寄园旧址,今三十五年矣。)
邵二云所藏童二树写生册四首(童名钰,号树道人。) 其一 丙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如此兰亭始逼真,生香交翠墨池
山阴意谁曾见,童道人今树道人(用姜白石遇童道人事。)
邵二云所藏童二树写生册四首(童名钰,号树道人。) 其二 丙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墨梅底用追王冕,泉谱还闻辨顾烜。
容易残缣自裒辑,一枝巢影写凉暄。
邵二云所藏童二树写生册四首(童名钰,号树道人。) 其三 丙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亦有江翁善写生,天涯金石几盟。
箧中古币归何处,邗上新碑怅望情去年闻童君所藏古泉将归江蔗畦,今蔗畦亦下世,其嗣君方来乞铭也。)
邵二云所藏童二树写生册四首(童名钰,号树道人。) 其四 丙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二
老友姚江手一编,画梅诗画又三年。
从来臭味论千载,多在知音淡处传。
德州驿舍三首(前一首得镇堂书作,后二首林汲过访作也。) 其三 丙午 清 · 翁方纲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三
挑灯怀我侣,屈指(姬川。)二云。)子田。)
出处虽不同,所恃同此心。
惓念西郊诗,野圃坐秋阴。
十年感摇落,题叶托苔岑。
况闻河汾老慕堂。),卧疴怀远林。
动静各有适,定力无浅深。
所赖金石性,止水观浮沉。
试拈净名义,为君张玉琴(林汲精内典。)
野云所作同游法源寺小帧后丙寅 清 · 翁方纲
 押皓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
朱老邗上来,袖出法源藁。
兀彼金焦梦,印此鼓钟考。
五六杖屦朋,缔言王徐造王述庵徐邻哉皆时寓此寺庑。)
后先纪严吴,饯筵禅榻扫(纪心斋、严道甫吴谷人南归,皆于此分韵赠行。)
寮西丁子香,掩映红棠好。
覆幢深绿中,凭槛写幽抱。
老钱诗髓拈,戴子音均讨东原。)
邵君孙奭订,惜未睹遗草二云。)
忽复四十,镬去高槐老(寺有大铜镬,今不存。象虽入拈题,亦已非旧。)
窗钟耳根业,池水纸坊捣。
况忆老侍郎,邻屋清尊倒(记乾隆辛未香树先生钟山房看花小集,今五十六年矣。)
寄讯小罗生,缣幅苦不早(昔尝拟邀两峰画此未果,而今两峰子画颇知名,故及之。)
痴仙无闷草堂遗集谒明延平郡王 清末 · 苏大山
 出处:此诗收于苏大山《红兰馆诗钞》之《婆娑洋集》。
我家刺桐之城南,距王之家相隔七十里。
五马奔江一马回,蜿蜒到海山隆起。
维舟岁暮霜满天,寒潮龁石利如齿。
手携村酒酹王祠,耳门旁启破碣峙。
凄凉父老话墙东,道是铁锁双扉二百祀。
今我鼓轮渡海来,红羊再换天地圮。
长白山头风雨哀,鸱鸮无声予室毁。
忍把江山付与人,似此亡国创局真。
僪佹不如当年弃掷一珠厓,人心弗逐草鸡死。
箫鼓纷纷报赛忙,争掬寒泉荐兰芷。
崇王之德报王功,危檐切日云凝紫。
振衣我复谒王祠,独立苍茫凭故垒。
饶舌贯一扬枯灰,起年灭年双甲子。
讵真神怒触羊山,胡虏之福天相尔。
又非龙碽偶不灵,荡决百战终难恃。
乃叹天心人事不可知,金陵之役甘洪战败楼船燬。
画牢江戒弗奋飞,投书痛哭还苍水
成败英雄休更论,大笑区区羞得雉。
回忆焚罢青衣哭庙时,斗血磅礡冲冠发怒指。
桃花山上起誓师,子弟藤牌多才技。
峨峨金厦两门高,奈何踣鹿争角犄。
二云已殉稚山焚,南来慷慨无奇士。
云根汉影石且沈,腥膻莫涤河山耻。
崎岖辟地毗舍耶,挥戈一怒驱彼荷兰之人如羊豕。
生聚十年倘可期,或者捲土重来报一矢。
胡为垂天翼折鹏不还,徒使风冷扶摇终南徙。
古来英雄无命鼎以亡,况王之年三十有九耳。
持此东都尺地比田横,岛上五百头颅空掷矣。
低徊往事百感纷,河清再见知难俟。
汉腊未应遗老忘,中原谁念轩辕纪。
梨洲特笔自森严,始末一篇非信史。
亭林海上空表哀,愁杀夷门频拊髀。
惟有牧斋和杜秋兴诗,风人妙得春秋旨。
功狗宁知非种锄,论定诛心追祸始。
靖南竖子未足谋,卖汝腊丸之中书片纸。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
不则朝廷猜忌靖海方正深,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天命虽云有所归,相公事业毋乃鄙。
吁嗟乎,宋人灭宋弘范张,我欲援例大书光地杨永智编校)
岁草怀人二十四首 其七 邵侍读晋涵 清 · 洪亮吉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关岭冲寒集
苦忆馀姚卲夫子,授徒却待勘经回(君兼百经国史二馆下直即复授徒)
殊师肯啖公羊饼(君擅榖梁学),绝业谁营尔雅台
忆共五陉连榻住,也同六郡校文来(谓在朱笥河先生安徽学使署)
青山回首应惆怅,断送高张几许才(谓同幕高东井张方黄仲则诸人)
邵进士晋涵益然大师塔不得 清 · 洪亮吉
大师裹足蹁跹衣,佛手曾杀千熊罴。
飘然来归竹窗下,野鸟入掌呼晨饥。
浮云白日忽一转,粥鱼声长鬓毛短。
缘床鼠怯剑气腥,隔竹猿窥箭瘢满。
旄头星落白虎倾,亘亘宇宙当消兵。
海滨招鲁岂同调,午日吊屈斯平生。
呜乎男儿生为冤禽死作佛,生忆名山死归骨。
天都成云荡胸热,上升为星下作石。
枯残姓氏何足惜,自与此山同始卒。
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白楼咫尺不得上 清 · 洪亮吉
 出处:箬岭授经集
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
因之酒人无酒饮,空向酒仙楼畔歇。
沉思往事心内伤,陈刘应徐均已亡(谓三十年前学使署及沈太守业富署中诸宾客邵学士晋涵高孝廉文照汪明经中诸人)
我前同公谪夜郎,意外复得还江乡。
眼中千里与万里,只坐沙洲慵不起。
忘机雅有忘机伴,鹎鵊鹭丝飞不巳。
君不见江源亦出昆仑中,往者险欲探奇踪伊犁去昆仑䓤岭皆不远)
岂知劳人家住海东岸,江水过我始得东朝宗。
奔驰岁月方三载,江水未移青鬓改。
竹帛偏怜壮志虚,乾坤剩有诗名在。
二更月出断厓口,远道呼童复沽酒。
花时虽无杏花,且向原南折新柳
山房与卲侍讲晋涵话旧兼呈曹侍御锡龄刘检讨锡五张运判道渥 清 · 洪亮吉
 出处:五陉联骑集(辛亥壬子)
忆昨从君游,青山谢公宅
五更摇梦醒,君苦行不得。
出门残月尚在墙,照见四野黄花黄。
傍花前行衣袂香,绿鬓欲与花争光。
看山百度花千度,镜里朱颜已非故。
五岳虽成汗慢游,一春每被风光误。
洪厓仙人宁足誇,君亦懒种青门瓜
云山无意忽相合,且拾山果烹溪茶。
对床七辈今谁似,可惜三人巳前死壬辰三月同游青山七人今朱竹君先生张上舍方海黄二尹仲则并下世)
学士才名上舍诗,还馀李峤真才子。
今日张颠有替人,曹刘联辔出风尘。
青松白石谈遥夜,艳李夭桃订好春(时约明岁三月重游)
岁暮饮酒诗十篇 其四 清 · 洪亮吉
 押先韵 出处:五陉联骑集(辛亥壬子)
学士不能饮,而时负酒钱法时帆喜招客)
侍讲久辍诗(卲二云,独喜客赠篇。
孝廉耽宵吟(王愓甫),日出拥被眠。
广文退食迟汪剑潭,负券愁逼年。
皆隔十里遥,谁能比唫肩。
欢悰杳难寻,俗累苦复牵。
惟应孙比部渊如,时闯笙歌筵。
本欲诣武昌以驿道迂回不果行次建阳驿三鼓得尚书师急递以适欲至襄阳阅兵为先期行二日约相会于钟祥涂次时亮吉巳越行二百馀里势不能回车再图握手夜起不寐辄成长句一篇却寄壬子 清 · 洪亮吉
 出处:黔中持节集
从公十年游,八年居幕府
离公祇两载,月仅二十五(余自己酉春武昌计偕北上至壬子三月尚书入觐都门复得握手统计别时仅二十五月耳)
昨年公入觐,复得旬日从。
自喜师弟缘,时可意外逢。
慈恩纵愧传衣钵,幸出公门早持节
盘盘百驿敢厌遥,更喜路从荆沔出。
才过新野县,已得鄂渚笺。
櫜鞬一何雄,控马拜道边。
襄阳日访闲僧寺,两日待公书不至。
酒酣上马懒出城,纵有岘首愁重经。
大堤南去方逾夕,夜宿荆门建阳驿。
三更门外递急邮,失喜读罢翻成愁。
偏怜此度缘难巧,急递书迟我行早。
自悔王尊叱驭忙,欲从墨子回车好。
细思会合亦有期,公待入相光纶扉。
同门数子各清要(谓卲二云孙渊如,我亦官满归京师
城南奕奕鸣珂里,早侍趋,朝归邸。
三馆雠书我定随,百篇脱稿公应喜。
此时忆公因不眠,起视落月行檐前。
瞢腾却梦旌麾过,只隔武陵山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