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宿云门广孝寺三公南士分得灰字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排律 押灰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五十一
东晋标灵刹,西王竖法台。
山环双树入,门傍五云开。
丹槛连峰落,清溪逐路回。
竹房怀旧迹,莲叶得新栽。
林下寻支遁,桥边遇辩才。
安禅闻不住,妙义见如来。
石乳传甘露,金堂认劫灰。
晚风吹击钵,秋月濯浮杯。
佛课称三宝,吾生赋七哀。
离家还楚豫,入社羡
五术超凡谛,诸缘尽圣财。
垆烟分渺漫,灯影共徘徊。
斋碗擎黄葛经筵坐绿苔。
宵深钟磬寂,相对果悠哉。
四明雪窦八章录呈枫村太守兼寄雪堂僧 其一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舍却肩舆换竹兜,为探雪窦作仙游。
一峰才了万峰起,似上青天我欲愁。
四明雪窦八章录呈枫村太守兼寄雪堂僧 其二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秧针绿满寺门前,未见禅堂早见田。
几个高僧叉手揖,袈裟吹满稻花烟。
四明雪窦八章录呈枫村太守兼寄雪堂僧 其三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一条瀑布有声闻,喷出山腰认不真。
览胜须登峰绝顶,兴豪应让舍身人(瀑布旁有舍身崖,甚峭。)
四明雪窦八章录呈枫村太守兼寄雪堂僧 其四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中天卓立妙高台,穿破浮云眼界开。
四面山如儿女伏,一声呼唤定飞来。
四明雪窦八章录呈枫村太守兼寄雪堂僧 其五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狂客由来爱四明,果然风景似蓬瀛。
不知人世藏何所,但听传禽奏乐声。
四明雪窦八章录呈枫村太守兼寄雪堂僧 其六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上通恶像果超群,传说开山是此君。
伏地当时参佛祖,冲天可号大将军(相传上通禅师黄巢也。)
四明雪窦八章录呈枫村太守兼寄雪堂僧 其七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十日天晴岂偶然,舟车全赖主人贤。
黄堂便是西天佛,替了灵山会上缘。
四明雪窦八章录呈枫村太守兼寄雪堂僧 其八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
回首僧房紫竹床,难禁一宿恋空桑。
此身已落红尘去,还写云笺寄雪堂
偶得长句赠觉灯超凡两方丈即寄巨超卞山慧超摄山兼示首座真源知客僧若愚 清 · 洪亮吉
 出处:更生斋诗续集卷一
借庵从学诗,秋屏从学篆。
尤怜懒残僧,残夜镇相伴。
懒残之懒谁可方,佛火亦断炉无香。
至今卧病古寮下,粥碗倩客调方尝。
岘山诗僧绝孤冷,前后同居摄山(与慧超后主摄山方丈。)
幽居泉石我不忘,四面石峰如石井
华严楼阁云烟间(今与真源并居焦山华严楼。),正对黄鹤之南山
就中一僧双鬓斑,弃儒学佛甘痴顽(真源本凤阳诸生,弃而学佛。)
知客轩中澹和尚,诗笔居然亦相抗。
每闻清夜读诗声,知客西轩接方丈。
僧中数子并不凡,笔与山石同雕镵。
君不见山窗莫谓閒无事,读罢新诗看奇字(时巨超寄诗相质,觉灯复代余作篆。)
明日仍雨王超凡约游烂柯山午饮山寺再次前韵丁丑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晨兴作急装,县侯有夙约。
相携渡瀫水,共踏柯山石。
法筵张午饮,山雨满香积。
石梁卧云际,隐隐见城郭。
人烂柯地,木老风策策。
短世类横陈,从来蜡难嚼。
吾生几棋局,棋罢何所获。
多少旁观人,臧否纷涂泽。
惟将诗眼青,慰此顽山碧。
归路定轰传,县侯享吟客超凡方长衢县。)
沁园春峨眉山万年寺清音阁还止报国寺晚膳毕品茗作书夜阑驱车至伏虎寺秉烛独坐听疏钟催漏溪曲响幽处至静至寂之境爽然有超凡脱俗之慨因填是词一九八二年十月四川峨眉山伏虎寺作) 当代 · 金鉴才
 押词韵第十一部
蜀西来,一睹峨嵋,天然画屏。
诧倏然凉至,千山云起,霎时雨歇,四面峰青。
几杵疏钟,两三仙馆,都向天门高处迎。
风过了,任珠光乱日,万点金星。

匆匆又约归程。
且莫谓平生虚此行。
向龙吟阁畔,尘心尽洗(龙吟阁下涧流中有石形似牛心。俗名洗心石。),月明池上,蛙语亲聆(俗传万年寺月夜可闻蛙声不绝。)
栈道勾连,石梁横截,异日重来识屐声。
吟未已,任香茶消冷,漏转三更。
按:【卢青山评曰】上下二片。皆疏俊清健。佳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