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重上表 晋 · 姚嵩
出处:全晋文
臣言,奉赐还诏,诲喻周备。伏寻之日,欣踊无量。陛下爰发德音,光阐幽极,拓道义之门,演如来之奥,冥宗隐而复彰,玄扉掩而再敞,文外之旨,可谓朗然幽烛矣。夫理玄者不可以言称,事妙者固非常词之所赞。虽欲心口仰咏,亦罔知所尽,由臣愚钝,而猥蒙陛下褒饰之美,诚复欣戴殊眷,实增愧赧。比仰味微言,研咏弥至,其为蒙悟,岂唯过半之益?但臣仍充外役。无由亲承音旨,望云遐慨,实在罔极,不胜延系,谨以申闻,臣嵩言(《广弘明集》二十一,又《十六国春秋》六十。)。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 唐 · 张说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
撰夫总四大者。成乎身矣。立万始者。主乎心矣。身是虚哉。即身见空。始同妙用。心非实也。观心若幻。乃等真如。名数入焉妙本乖。言说出焉真宗隐。故如来有意传要道。力持至德。万劫而遥付法印。一念而顿受佛身。谁其宏之。实大通禅师其人也。禅师尊称大通。讳神秀。本姓李。陈留尉氏人也。心洞九漏。悬解先觉。身长八尺。秀眉大耳。应王伯之象。合圣贤之度。少为诸生。游问江表。老庄元旨。书易大义。三乘经论。四分律仪。说通训诂。音参吴晋。烂乎如袭孔翠。玲然如振金玉。既而独鉴潜发。多闻旁施。逮知天命之年。自拔人閒之世。企闻蕲州有忍禅师。禅门之法允也。自菩提达磨天竺东来。以法传惠可。惠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宏忍。继明重迹。相承五光。乃不远遐阻。翻飞谒诣。虚受与沃心悬会。高悟与真乘同彻。尽捐妄识。湛见本心。住寂灭境。行无是处。有师而成。即燃灯佛所。无依而说。是空王法门。服勤六年。不舍昼夜。大师叹曰。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命之洗足。引之并坐。于是涕辞而去。退藏于密。仪凤中。始隶玉泉。名在僧录。寺东七里。地坦山雄。目之曰。此正楞伽孤峰。度门兰若。荫松藉草。吾将老焉。云从龙。风从虎。大道出。贤人睹。岐阳之地。就者成都。华阴之山。学来如市。未云多也。后进得以拂三有。超四禅。升堂七十。味道三千。不是过也。尔其开法大略。则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其入也品均凡圣。其到也行无前后。趣定之前。万缘尽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持奉楞伽。近为心要。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久视年中。禅师春秋高矣。诏请而来。趺坐觐君。肩舆上殿。屈万乘而稽首。洒九重而宴居。传圣道者不北面。有盛德者无臣礼。遂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仰佛日之再中。庆优昙之一现。混处都邑。婉其秘旨。每帝王分座。后临席。鹓鹭四匝。龙象三绕。时炽炭待矿。故对默而心降。时诊饥投味。故告约而义领。一雨溥沾于众缘。万籁各吹于本分。非夫安住无畏。应变无方者。孰能焉尔乎。圣敬日崇。朝恩代积。当阳和会之所。置寺曰度门。尉氏先人之宅。置寺曰报恩。轼闾名乡。表德非拟。局厌諠辇。长怀虚壑。累乞还山。既听中驻久矣。衰惫无他患苦。魄散神全。形遗力谢。神龙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夜中。顾命趺坐。泊如化灭。禅师武德八年乙酉受具于天宫。至是年丙午复终于此寺。盖僧腊八十矣。生于隋末。百有馀岁。未尝自言。故人莫审其数也。三界火心。四部冰背。榱崩梁坏。雷动雨泣。凡诸宝身。生是金口。故其丧也。如执亲焉。诏使吊哀。侯王归赗。三月二日。册谥大通。展饰终之义。礼也。时厥五日。假安阙塞。缓及葬之期。怀也。宸驾临诀至午桥。王公悲送至伊水。羽仪陈设至山龛。仲秋既望。还诏乃下。帝诺先许。冥遂宿心。太常卿鼓吹导引。城门郎护监丧葬。是日。天子出龙门泫金衬。登高停跸。目尽回舆。自伊及江。扶道哀候。幡花百辇。香云千里。维十月哉生魄明。即旧居后冈安神起塔。国钱严饰。赐逾百万。巨钟是先帝所铸。偫经是后皇所锡。金榜御题。华幡内造。塔寺尊重。远称标绝。初禅师形解东洛。相见南荆。白雾积晦于禅山。素莲寄生于坐树。则双林变色。泗水逆流。至人违代。同符异感。百日卒哭也。在龙华寺设大会。八千人度二七人。二祥练缟也。咸就西明道场。数如前会。万回菩萨乞施后宫。宝衣盈箱。珍价敌国。亲举宠费。侑供巡香。其广福博因。存没如此。日月逾迈。荣落相推。于戏。法子永恋宗极。痛慈舟之遽失。恨涌塔之迟开。石城之叹也不孤。庐山之碑焉可作。窃比夫子贡之论夫子也。生于天地。不知天地之高厚。饮于江海。不知江海之广深。强名无迹。以慰其心。铭曰。
额珠内隐,匪指莫效。
心镜外尘,匪磨莫照。
海藏安静,风识牵乐。
不入度门,孰探元要。
倬哉禅伯,独立天下。
功收密诣,解却名假。
诣无所得,解亦都舍。
月影空如,现于悟者。
无量善众,为父为师。
露清热恼,光射昏疑。
冀将住世,万寿无期。
柰何过隙,一朝去之。
嗟我门人,忧心断续。
进忆瞻仰,退思付嘱。
尽不离定,空非灭觉。
念兹在兹,敢告无学。
皇兄右骁卫大将军雷州刺史宗晖可怀州团练使皇兄右骁卫大将军白州刺史宗辅可磁州团练使皇兄右骁卫大将军琼州刺史宗衮可温州团练使皇兄右骁卫大将军连州刺史宗晟可光州团练使皇弟右骁卫大将军藤州刺史宗博可楚州团练使皇弟右骁卫大将军龚州刺史宗琼可真州团练使皇弟右骁卫大将军横州刺史宗愈可饶州团练使皇弟右骁卫大将军汀州刺史宗隐可隰州团练使皇弟右骁卫大将军漳州刺史宗绰可虢州团练使制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南阳集》卷一七
敕:昔尧亲九族,舜惇叙之,化流于天下,朕甚慕焉。具官某某,禀明哲之姿,服信厚之教。志尚儒术,克有成德;躬蹈礼节,讫无流志。惟休嘉之问滋著,而褒显之义未称。其升团练之领,用壮盘维之望。益务忠笃,以承休显。可。
皇叔祖安康郡王宗隐加食邑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苏魏公文集》卷二一
门下:天载无声,虽备物不足称其德;父尊莫抗,非陟配何以昭其功?故仁祖所以躬太寝之祠,神皇所以专一帝之奉,逮此三年之报,率遵二圣之谟。奠玉祼圭,既毕仪而升燎;垂缨委佩,多显相之在庭。宜举庆条,首褒宗戚,告于朝寀,用广神休。皇叔祖保信军节度使、庐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庐州诸军事、庐州刺史、上柱国、安康郡王、食邑七千八百户、食实封二千一百户宗隐,挺质端良,处躬循谨。衍天源之流润,为邦族之尊宗。早分列郡之封,位兼王爵;继荷陟坛之拜,秩视公台。执礼不愆,乐善无厌。经籍文史,常置于巾箱;车马舆台,不踰于科品。有大而能谦必豫,位高而受命益恭。属禋祀之庆成,推涣恩而自近。井田真食,保增锡于户封;将相重侯,故优崇于命数。酬勋有典,赋禄非私。于戏!天祐我家,宗戚固多于贤懿;祭有大泽,宠章实异于等伦。勿替竞修,以永终誉。可。
閤门赐嗣濮王宗晖郡王宗隐宗愈国公宗楚宗祐加恩告口宣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一、《苏魏公文集》卷二五
有敕:总章禋祀,翕受纯禧;端阙颁常,即孚霈泽。眷宗藩之尊属,加采邑之户封,就赐恩书,用昭礼遇。
赐皇伯祖嗣濮王宗晖皇叔祖华原郡王宗愈安康郡王宗隐巩国公宗祐郧国公宗楚上第一表辞免加恩不允批答口宣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一、《苏魏公文集》卷二五
有敕:祭有惠泽,命已告庭,眷彼宗英,进加封户。何其谦挹,而欲逊辞?虽嘉乃诚,难从所欲。
皇叔祖保信军节度使宗隐男仲䙼等可并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制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六、《彭城集》卷一九、《皇朝文鉴》卷一三九
公族之子,属近爱至,未及有知,膺受光宠,非以祖庙之隆庆,朝家之惇叙耶?副率之贵,是惟通籍。勤身戒事,以就长立。
皇叔宗隐保信军节度使加恩制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八、《宋大诏令集》卷四四
门下:周用宗强,独高三代之历;汉以族辅,外折诸侯之谋。兹先王已试之远猷,而有国遹循之大典。方褒懿属,诞布徽章。具官某清明冲和,博大惇裕。濮园流祉,早膺世系之休;文考尚亲,夙厚天伦之爱。自居留务,浸易岁华。属兴感慕之怀,宜极褒崇之典。高幢巨毂,壮瑞节于中军;元衮介圭,锡苴茅于西屏。陪之多井,衍以真封。于戏!亲而不疏,盖王者强宗之道;满而不溢,乃戚藩谨度之心。往服训言,益茂成烈。
皇伯宗隐移保信军节度开府检校司空加恩制(元丰八年三月庚申)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一、《宋大诏令集》卷四四
门下:受命之君,继天而王。虽礼有损益,事殊质文,至于崇建懿亲,保安皇绪,考之百世,皆出一涂。矧予冲人,获绍大统,申褒宗戚,孚诏治朝。具官某行愿而恭,履和而至。阅义理之学,盖求光大之知;循法度之中,独远纷华之习。进总戎车之重,遂疏王社之封。适属纂承,理当尊显。是用按图舆地,易节大廷,拥便镇之钺旄,陟隆名于将相。视秩空土,衍食爰田。于戏!唐册五王,奕世之休孚于永;汉启九国,异姓之势不能陵。尚肩乃诚,以辅予治。
皇叔祖宗隐加恩制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九、《宋大诏令集》卷四五
门下:朕刺六经之制,躬三岁之祠。奠斝琳宫,将以迎至神之贶;执圭阳馆,所以企上帝之临。奉承闳休,敷锡庶位。肆颁明命,先奖近亲。具官某屏翰之贤,宗戚之望。拥旄帅路,常折难于未然;受册王家,益协恭而不懈。宠荣滋至,谦毖浸闻。属缉百王之文,躬修九室之祀,迄由显相,用底思成。衍食爰田,陪输真户。于戏!礼乐明备,以逆三神之釐;枝叶扶疏,兹为万世之策。往膺异数,永介多祥。
钤辖赵公墓志铭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二、《诚斋集》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公讳不独,字彦亲,濮安懿王四世孙也。曾王父宗隐,赠太师,润王。王父仲癸,赠少师,莘王。父士谭,赠武胜军节度使。公自总角,仪观秀杰,端重寡言。以五月五日生,莘王每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以荫补左班殿直,政和三年授成忠郎,添差西京永宁县酒税。建炎元年光尧登极,转忠翊郎。二年,以京西北路制置司辟命,权知西京永宁县事,兼总辖军马。时胡骑南牧,所在盗起,永宁当贼冲,公毅然以维城为己任,缮修战械,峙粮立壁,振作士气,屡立战功。邻邑相继不守,公境独全。绍兴三年,内外阻绝,西京遂陷,公与弟不庶、不忙,率公族及乡里豪杰各堑山为砦以拒,贼来则御,去则袭。一日伪齐步军太尉王胜大军倏至,远近震扰,公挺身与战,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天子嘉叹,赉予优渥,特转四官,令吏部授优异职。未几,转武节郎,又转武德郎,授建康府兵马都监。制曰:「赵某忠义可嘉」。又曰:「以劝臣节」。公在建康,威名焯著,盗敚屏迹。留守晁谦之倡诸公间论荐,章交公车,转武功郎,历抚、吉、南康、临江兵马都监,官吉者再。公屡总材官,习熟李法,操切吏士,威信斩斩,匹马夕掫,狱市宁壹。偷儿相戒曰:「是尝赤手执虏,何可犯也」!三十年,转武翼大夫,衡州兵马钤辖。上即位,转武经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后转武节大夫,吉州兵马钤辖。再迁武德大夫。光尧圣寿七十湛恩,转武功大夫。公虽帝王子孙,而少历行阵,精骑射,善用兵,孙吴之书口讲心计,洞达奇正,沈涵策谋,临机料敌,冰解雪释。每诵贾生语曰「何不试以臣为属国,请必系单于、笞中行说」,辄太息北向,发上冲冠。及南北罢兵,公亦老矣。戎马之气浣以诗书,群居燕閒,黄帽野服,投壶奕棋,一觞一咏,市书充栋,用训子弟,风流文雅,翩翩佳公子也。天性仁厚,方在洛,金虏所过必屠,遗胔横道。公见之,躬取蔂梩掩之。虽在兵间,不忘爱物,严不重伤,胜不多杀。晚喜浮屠,昒爽盥漱,清坐斋如,诵其语必万周。淳熙三年九月辛未卒,年七十一。十一月某日,葬于吉州城北螺子山女冠平之原。配徐氏,累封安人。男善撙,秉义郎、监潭州南岳庙。皆先公卒。女二人:长适成忠郎、新岳州平江巡检管镕,次早世。孙男四人:长曰汝弼,承节郎、新监潭州南岳庙;次曰汝谐、汝贤、汝翼,皆以公荫补官。孙女四人:长适李纯,次许嫁徐洪、王珏、王希尹。汝弼以公族子善滂所论次行实来谒铭,铭曰:
维嵩之苍,维洛之茫。鞠为狄乡,赵公之茕。不粒不兵,身作之城。有倬者节,有烨者烈,日光玉洁。位不功侔,名不风休。诗于兹丘,贲彼柏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