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钱唐闻聪师诗集序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闲居编》卷二九
或问诗之道,曰:「善善,恶恶」。请益,曰:「善善颂焉,恶恶刺焉」。「如斯而已乎」?曰:「刺焉俾远,颂焉俾迁,乐仁而忲义,黜回而崇见,则王道可复矣。故厚人伦、移风俗者,莫大于诗教与」!于乎!风雅道息,雕篆丛起,变其声,耦其字,逮于今,亦已极矣。而皆写山容水态,述游仙洞房,寖以成风,竞相夸饰。及夫一言涉于教化,一句落于谲谏,则伟呼族噪,攘臂眦睚,且曰:「此诟病之辞矣,讥我矣,詈我矣,非诗之谓矣」。及问诗之道,则昂其头,翕其目,辴然而对曰:「人亦有言,可以意冥,难以言状,吾何言哉」?吁,可怪也!诗之道出于何邪?出于浮图邪?伯阳邪?仲尼邪?果出仲尼之道也,吾见仲尼之道也。吾见仲尼之删者,悉善善恶恶、颂焉刺焉之辞耳,岂如今之人谓之诗者,盈简累牍皆华而无根,不可以训者乎?噫,诗之道,其丧也如此。释迦氏闻聪师,字元敏,钱唐人也。道甚明,行甚修,偃仰闲居,不与庸者杂,事佛之馀力,则为歌为诗,以适性情。清贤钜儒必籍其名,由是为邦者必欲识其面焉。聪师与吾实有旧矣,虽一往一来,宵盘昼憩,而未尝言及诗道。吾初亦谓其昂头翕目、以诗自负者,患道之不同,虽熟其面,久其交,且不敢扣之也。去年冬,访吾于林下,袖出诗一轴。吾览之,悉古其辞者,研其旨,则向所谓刺焉颂焉之道矣。吾由是方知聪之道不类于悠悠徒。噫,聪师不我示,则吾几失聪师矣。适欲辨而序之,俄而曰:「今之世粗能耦其句、累其章者,非两制名臣之辞,则不肯求也,矧聪之道诗,岂欲吾林间一病夫之言乎」?遂止。今年夏,聪师复来访吾,缄其古今诗三编,且曰:「欲足下序之」。吾以去冬之意告焉,乃曰:「足下知我也,是故求知音而序之。谁能䏩肩俛眉,附会于有位,以茍其虚言乎?我非斯人徒也」。吾既辞不得命,遂直书于卷首,庶后之人知聪之道之辞之为人,于今之代实拔乎其萃、出乎其类者也。时天禧二年,龙集戊午,夏五月六日,于玛瑙坡叠翠亭序。
题澹宁堂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五
窗涵背水白,户对面山青。
触目乐仁知,因心契澹宁。
志明净波澈,远致耸峰亭。
交养动还静,相忘色与形。
取名缘蜀史,玩象在羲经。
敬忆含饴处,尧文此式刑(予十二岁时蒙中于畅春园内皇祖恩养育宫赐庐曰澹宁居)。
读书 其三 现当代 · 吴寿彭
押遇韵
中年稍审省,温故知新趣。
偶或穷渊源,劣能别澄污。
临老转跌宕,乐仁在守素。
净照相印心,宛与古人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