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请筑长城表 北魏 · 高闾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
臣闻为国之道,其要有五:一曰文德,二曰武功,三曰法度,四曰防固,五曰刑赏。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荒狡放命,则播武功以威之;
民未知战,则制法度以齐之;
暴敌轻侵,则设防固以御之;
临事制胜,则明刑赏以劝之。
用能辟国宁方,征伐四克。
北狄悍愚,同于禽兽,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
若以狄之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内逼。
又狄散居野泽,随逐水草,战则与家产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不赍资粮而饮食足。
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
历代为边患者,良以倏忽无常故也。
六镇势分,倍众不斗,互相围逼,难以制之。
昔周命南仲,城彼朔方;
赵灵、秦始,长城是筑;
汉之孝武,踵其前事。
此四代之君,皆帝王之雄杰,所以同此役者,非智术之不长,兵众之不足,乃防狄之要事,其理宜然故也。
《易》称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丘陵,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长城之谓欤?
今宜依故于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如其一成,惠及百世。
即于要害,往往开门,造小城干其侧,因地却敌,多置弓弩。
狄来有城可守,有兵可捍。
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必惩艾。
宜发近州武勇四万人,及京师二万人,合六万人为武士,于苑内立征北大将军府,选忠勇有志干者以充其选。
下置官属,分为三军,二万人专习弓射,二万人专习戈盾,二万人专习骑槊。
修立战场,十日一习,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使其解兵革之宜,识旌旗之节,器械精坚,必堪御寇。
使将有定兵,兵有常主,上下相信,昼夜如一。
七月发六部兵六万人,各备戎作之具,敕台北诸屯仓库,随近作米,俱送北镇
至八月,征北部率所领,与六镇之兵,直至碛南,扬威漠北。
狄若来拒,与之决战,若其不来,然后散分其地,以筑长城。
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若一夫一月之功,当三步之地,三百人三里,三千人三十里,三万人三百里,则千里之地,强弱相兼,计十万人,一月必就,运粮一月,不足为多。
人怀永逸,劳而无怨。
计筑长城,其利有五:罢游防之苦,其利一也;
北部放牧,无抄掠之患,其利二也;
登城观敌,以逸待劳,其利三也;
省境防之虞,息无时之备,其利四也;
岁常游运,永得不匮,其利五也。
又任将之道,特须委信,遣之以礼,恕之以情,阃外之事,有利辄决,赦其小过,要其大功,足其兵力,资其给用,君臣相体,若身之使臂,然后忠勇可立,制胜可果。
是以忠臣尽其心,征将竭其力,虽三败而逾荣,虽三背而弥宠(《魏书·高闾传》、《北史》三十四。又见《通典》一百九十六,作「皇兴中征南将军刀雍上献文帝表」,其文全同。据《传》,乃上孝文帝表,并非为刁雍代作也。今从《传》,编入《集》中。)
吴明彻豫州刺史太建五年十月丙辰 陈朝 · 陈顼
 出处:全陈文卷三
寿春者,古之都会,襟带淮汝,控引河洛,得之者安,是称要害。
侍中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平郡开国公明彻,雄图克举,宏略盖世,在昔屯夷,缔构皇业,乃掩衡岳,用清氛沴,实吞云梦,即叙上游;
今兹荡定,恢我王略,风行电扫,貔武争驰,月阵云梯,金汤夺险,威陵殊俗,惠渐边氓,惟功与能,元戎是属,崇麾广赋,茂典恒宜,可都督豫合建光北徐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增封并前三千五百户,馀如故(《陈书·吴明彻传》)
右将军魏哲神道碑670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经天纬地之帝。求制礼作乐之才。
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继韶夏而崇谥号。非无阵战之风。
披皇图而稽文武。或用干戈之道。
故能弥纶宗庙。弹压山川。
苞四海以为家。一六合而光宅。
是以二十八宿。悬列将而察休徵。
三十五星。聚天军而赫符彩。
吕望垂竿于渭涘。道峻匡周。
张良授策于圯桥功崇佐汉。
乃有心如铁石。气若风云。
洛谶书名。河图秘象。
青丝电烛。历大块以三休。
碧羽霜凄。倚浑天而一息。
岑彭许允。征南镇北之名。
冯异王昌。大树中军之号。
太行泥函谷。猛气无前。
戮封豕而斩长鲸。雄图不测。
元戎十乘。驱卫霍于前军。
士三千。列孙吴后殿
秋风白露。执金鼓而齐六军。
泰山黄河。折铜符而光百代。
建庙堂之策。为社稷之臣。
孰能与于此乎。在我右将军矣。
公讳哲。字知人
钜鹿阳曲人也。七代祖靖非。
前秦征北大将军。镇北地上郡
其后子孙因居于宁州襄阳县。开国承家之始。
诞姓命氏之源。大名发于本支。
当涂峻于层构。三辰郁郁。
天街分毕昴之都。九野茫茫。
地险列山河之境。丞相以万机论道。
匡大运以震威严。尚书以八座当官。
赞金行而标领袖文昭武穆
方驾齐驱。公子王孙。
朱轮华毂。大鹏垂翰。
风伯而指南溟。天马腾姿。
云师而集东道。祖唐。
天水郡河阳都尉瑶林琼树
擢标格以千寻。圆折方流。
委波涛而万顷。雄飞有望。
岂惟京兆之丞。阴德不愆。
何直丹阳之尉。父宝。
皇朝通议大夫总管府司兵参军事。东家孔子
至德生于上天。南国申侯
明灵诞于中岳。君朝翊赞
道先王之法言。公府弼谐。
对上天之休命。若夫圣人作而万物睹。
元首明而庶事康。日月粲其光华。
山川郁其云雨。则有英灵间出。
丹陵谐白兽之祥。符瑞庭生。
黑帝感苍龙之杰。隋珠一寸。
魏后扬眉。千金。
秦王动色。颜生殆庶。
闻于竹马之年。扬子参元。
发自铜车之岁。建情峰而直上。
疏笔海以横流。彫墙则百堵皆兴。
峻宇则千门并列。可大可久。
无忘简易之途。为子为臣。
率由忠孝之境。郭林宗之披雾。
岂敢名言。孔文举之钦风。
每相推荐。若乃五材并用。
谁能去兵。七德兼施。
止戈为武。出师于九天之上。
暗合兵书。取睽于十日之前。
悬符射法。固以文武之道。
揄扬满于域中。将相之才。
籍甚闻于海内。贞观十五年起家补国子博士
乔林扫日。惊白凤于词条
璧水澄天。骇雕龙于义壑
班超慷慨。常怀万里之心。
季路平生。每负三军之气。
十六年敕授左翊卫北门长上。禄赐同京官。
仍令为飞骑等讲礼。邓司徒之旧事。
马上读书。祭征虏之前闻。
营中习礼。宫花如锦。
还临拜将之坛。槐叶成帷。
复对阅军之市。自皇王眷命。
大帝应期。运璇衡而制八方。
调玉烛而临四极。元兔白狼之野。
来奉衣簪。蟠桃析木之乡。
尚迷声教。太宗文皇帝操斗极。
把钩陈。因百姓之心。
三韩之罪。胜残去杀。
上凭宗庙之威。禁暴戢奸。
下藉熊罴之用。公丹心白刃。
本自轻生。六郡三河
由来重气乌江讨逆。
项籍于五侯。鹿野惩奸。
蚩尤四宰二十年诏除游击将军武候
信义右果毅都尉长上如故。
显庆二年以内忧解职。痛深吴隐。
哀极颜丁。蹐厚地以崩魂。
诉高天而泣血。紫泥垂涣。
频降玺书。墨缞临戎。
遂从金革。三年诏除左卫宫府左果毅都尉
寻圉谷府折冲都尉。并长上如故。
又以应诏举对策甲科迁左骑卫郎将。于时长榆历历。
烽火犹惊。高柳依依
边风尚急。关山夜月。
遂为丹徼之。西北浮云。
翻作穹庐之景。四年诏公为铁勒道行军总管
陈兵玉塞。按节金微。
常山之蛇。拟丽谯之鹤。
钟鼓嘈囋。上闻于天。
旌旗缤纷。下蟠于地。
伏尸百万。因瀚海而藏舟。
辟地数千。即燕山而筑观。
武臣雄略。气慑西零。
神将宏图。威加北狄。
武德元年诏迁左骁骑中郎将。寻检校右监门左武卫将军
本官如故。昔者封禅陟云亭之后。
七十二君。图书出河洛以还。
三千馀岁。振兵释旅。
方崇荐帝之仪。道洽功成。
必致禋天之礼。粤以皇家辟统之五十年。
今上开基之十七载。登封告禅。
玉牒金绳。建显号而施尊名。
扬英声而腾茂实。华夷辑睦。
皆承万岁之恩。朝野欢娱。
咸奉千年之庆。乾封元年诏加明威将军
本官如故。大风遗孽。
叛涣青邱。小水残魂。
凭陵碧海。率百官于文祖。
尚兴彭蠡之师。会万国于涂山
犹有防风之戮。是岁也。
诏公为辽东道行军总管。军营对日。
兵气横天。开玉堂而按部。
金城而勒阵。阙巩之甲。
犀兕七重。艅艎之船。
舳舻千里。驾鼍梁圣海
秦皇鞭石之威。泛鳌钓仙洲
愚叟移山之力。然后风行电卷。
斩将屠城。塞丹浦之遥源。
伐黑林之奥本。王孙公子。
名沾皂隶之臣。深谷大山。
境入樵渔之囿。二年诏加上柱国
检校安东都护。导之以德。
齐之以刑。威振六官
风扬五部。兵戈载戢。
无劳候之虞。桴鼓希闻。
宁有穿窬之盗。仰太阳而晞湛露。
方预四朝。临逝水而急寒风。
俄悲一去。齐孟尝之下泪。
高榭曲池鲁司寇之悲歌。
颓山坏木。长安杳杳。
还符日近之言。京兆悠悠。
竟绝天高之问。生入
自判无期。绣服晨还。
竟知何日。总章二年三月十六日
遘疾薨于府第。春秋五十有四。
呜乎哀哉。诏赠左监门将军
礼也。唯公被服忠孝。
周旋礼乐。仁者见之谓之仁。
智者见之谓之智。研几册府
金縢玉版之书。索隐兵钤
女黄公之法。每建旟推毂。
三令五申。躬擐甲冑。
亲当矢石。军井未建。
如临盗水之源。军灶未炊。
似对嗟来之食。由是南驰北走。
东讨西征。运之无旁。
按之无下。戴筐宫里。
遥登大将之坛。飞阁星边。
独列中军之位。虽龙泉匿字。
薰歇光沈。而鳞阁飞名。
天长地久。夫人扶风马氏。
濠州刺史圆之孙也。五松春艳。
牵少女之祥风。八桂秋荣。
降仙娥之宝魄。谢家之子。
歌柳絮而知惭。刘氏之妻。
椒花而自耻。三从按礼。
无亏内则之风。四德扬蕤
载阐中闺之训。宿盘龙于月镜。
早没鸾床。矫飞翼于霞楼
先沈凤穴。珠星璧月。
终陪季子之阶。金鼎银樽。
竟列齐侯之寝。以贞观十五年五月五日
终于某所。越咸亨元年某月日。
祔于某原。长子瓜州司仓择木次子右卫亲卫元封等。
门传万石。庭列双珠。
花萼争荣。兰蔼秀。
天经地义。钦承避席之谈。
日就月将。虔奉趋庭之教。
变槐檀而沥胆。木石悲酸。
代霜露以崩心。幽明感动。
葬之以礼。祭之以时。
生人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
孝子之事亲终矣。于是门生故吏。
共缉家声。才子文人。
思传盛德。庶使蔺相如之生气。
历千载而犹存。随武子之馀风。
九原可作。其词曰。
文王受命。毕公馀庆。
玉树连芳。金枝叠映。
三分并列。七雄齐竞。
建国承家。重熙累盛。
功宣蹈舞。德流歌咏。
河洛垂文。山川出云。
骊珠育照。虹玉呈文。
直立孤耸。天然不偫。
栖迟胶塾。悦怿邱坟。
耻为儒者。自许将军
伊祁不怿。轩辕讨逆。
阵拥辽河。兵屯碣石。
班超投翰。扬雄执戟
弓合三材。刀长四尺。
爰清尉候。载澄疆埸。
得人者。失人者亡。
皇恩俾乂。帝曰明扬。
幽桂含馥。滋吐芳。
承天待诏观国宾王。
茂绩斯远。英声克彰。
鹏池淼漫。鸡山祸乱。
出阃辞家。夷凶静难。
金微瓦解。玉亭冰泮。
扈驾天门。陪祠日观
万邦胥悦。千龄启旦。
斗骨危城。占蹄举兵。
丸山雾塞。渤海波惊。
帝赫斯怒。王师有征。
虔刘北貊。戡剪东明
导以文𮜿。宣其德刑。
太微上将。文昌贵相。
非熊非罴。令闻令望。
宠踰军幕。荣参武帐。
本谓来朝。何期返葬。
原野萧瑟。风烟悽怆。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风夜响。薤露晨歌。
秋月如练。春云似罗。
荣华灭后。寒暑经过。
青乌邱垄。白马山河。
越州长史李公墓志铭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一
大历己未八月癸丑
尚书比部郎中渤海李公卒。
享年六十。
十月某日。
权窆于某乡原。
呜呼。
公讳锋。
字公颖
蓨人也。
其先自后魏幽州刺史高城公雄四世至皇朝太常博士善信。
善信之孙曰文素。
以文章知名。
秀才
伊阙
文素生胜。
尉于冯翊之白水。
盖公之父也。
凤阁侍郎平章事武功公苏味道
其外祖也。
公器宇魁异。
英风明迈。
中立不回。
旁通多可。
初不以禄仕为意。
用朋酒自娱。
江湖閒。
交必一时之选。
言必可大之业。
相国张平原镐之镇江西也。
闻而器之。
表为协律郎
上饶
公用仁爱恤茕独。
刚明肃豪右。
不及一年。
上饶之人。
如热遇濯。
亦既报政。
彭城公刘尚书晏以状闻。
诏迁晋陵令
为治加上饶一等。
郡守李公栖筠尤重之。
待以宾礼。
时公以发硎之器。
连宰二邑。
征镇者聆其休风。
方招伫不暇。
陈宣州少游表言其能。
监察御史
参宣歙军事。
事无苛慝。
殿中侍御史
工部郎中从事
部无阙政。
因条奏至京师
当国者伟公之材。
将寘于朝。
公辞未复命。
遂以侍御史旋介。
本使东迁会稽
与公俱东。
永泰末
妖贼杀郡将以叛。
其帅败亡。
贼党诈服。
公以单骑往安其民。
一旦收隐慝三十人。
杀之以徇。
三衢之人。
道路相庆。
人到于今称之。
无何。
比部之拜。
乃兼越州长史
既罢。
归休于无锡私第。
道有所不通。
公淡然自居。
其志愈厉。
加以率性孝悌。
睦亲接士。
财必分人。
衣无常主。
和乐扇于闺门。
信让达于家邦。
其进也。
致身以从政
其退也。
卷怀以自牧。
其亡也。
知与不知。
皆为叹息。
向非懿识全才。
其风可怀。
则曷以臻此。
予忝从公游也久。
故录其实以纪之。
因用表墓志。
铭曰。
才宜处贵。
德宜受福。
允矣比部
曷其不淑。
融融和风。
绰绰旷度。
疏通且仁。
柔惠有裕。
登车持斧。
厥绩方茂。
力命暂乖。
阴阳已寇。
阅川不驻。
广厦摧构。
夜台阴阴。
何日复昼。
国太夫人符氏墓志铭1078年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夫人姓符氏,故尚书屯田郎中、赠给事中张公讳宗雅之妻,今宁州团练使驸马都尉敦礼之母。
元丰元年六月二十二日以疾终于京师昭化坊之第,讣闻,三宫继遣中使奠,遗恩典周渥,追封崇国太夫人
卫国长公主制齐衰服,朝夕哭临如礼。
其年九月二日,以一品礼祔葬于开封府祥符县开封乡马店村给事之茔。
按,符氏盖出于夏后氏之世,其初以蒲为氏。
晋征北大将军广川郡曰洪,与其孙坚,因改姓符氏
其后子孙居陈。
夫人高祖讳彦卿宛丘人也,仕五代之唐,太师中书令、封魏王讳昭原嗣,为后兴州刺史开宝中入朝,从征太原,攻幽州,官至防御使,赠太师
子讳承祐,赠左武卫将军
卫生讳惟忠閤门副使、赠左屯卫上将军,即夫人之考也。
屯卫娶故燕国惠大长公主女、长乐郡太君吴氏,实生夫人。
夫人幼而柔慧,长而端伟,事父母孝,称于族人。
尝侍屯卫汉唐史,听而悦之。
屯卫曰:「此女喜事,非如贵戚家子,异日当配儒士,以光吾族」。
给事方应科举,以文学游公卿,名称藉甚。
屯卫乃以夫人妻之。
未几,给事由乡贡以说书进士出身,人始谓符公知人矣。
给事幼为小官,家甚贫。
夫人居穷约中,甘心糗,怡然无不足色,而忘其世家贵侈之习。
每归宁膝下,独以儒素自尚。
屯卫益嘉其志,而知其器识之远也。
夫人归,尝以不逮事舅姑为恨,春秋享祀,必躬治藻,致其追奉之意。
凡亲戚之孤遗匮乏者,则嫁娶而周给之。
给事之欲,虽力不足,竭衣珥所有以资之,无所爱也。
给事居常与士大夫议论,夫人多窃听之,退而品第其人物贤否,无不曲当。
尤喜闻政事与狱讼之疑难者,悉能区别情伪,裁之义理。
给事所治有异政,号为良吏,抑夫人之助也。
给事捐馆之日,家无馀赀,夫人节俭廑身,以赡亲族,外终襄事,入训诸孤。
一日,召其子而谓之曰:「汝父以儒术起家,厥有馀构。
汝惟激昂自立,毋忝前人。
菽水之须,吾自有处,非而曹忧也」。
诸子涕泣承教,相与愤悱,出从师学,遂得卒业。
既而第三子敦礼以文行预贡王府,士论翕然推重,天子知其名,选尚卫国夫人
入见禁中,训辞优厚,进封延安郡君,仍锡命服,当世荣之。
上方敦叙睦姻,深惟《春秋》正本之义,必自贵近者始,尝饬诸长公主,下嫁当行家人之礼,以见舅姑。
卫国既归,祗循典则,庭闱温凊,闺阃肃雍。
佥以夫人义训之效、积德之致然也。
夫人慈俭庄淑,得之天性,其事人有礼,居家有法,待物有恩。
内以辅佐君子,始终顺睦,无须臾之失;
外以亲厚姻族,承上遇下,皆得其驩心。
给事之丧,哀毁踰制。
服除,屏去簪珥,终身不事华靡。
日课内典,求真如寂灭之趣,尤以杀生为深戒。
常曰:「彼之怖死爱生,其情一也。
如之何刲而食之?
忍人也」!
遂不复鲜食,閒居清净,不见喜愠。
奉养之具,不择丰约。
居富贵,不忘贫窭。
外物至,心无所撄。
殁之日,曲肱而逝,神色自若,可谓笃善令终。
夫人笄而归给事四十二年,享年五十七,以给事封仁寿县君,以燕国甥赐冠帔。
延安郡君进封夫人,皆特恩也。
永嘉郡太君吴郡太夫人,明堂南郊礼也。
崇国,凡六封。
子三人:敦仁,守将作监主簿,早卒。
敦义,山南东道节度推官
敦信,大理评事
皆有学行。
女五人:长适宗室右监门卫大将军唐州团练使仲铣,封永安县君
次适试将作监主簿燕琪。
次适大理评事钱景历。
次适光禄寺丞李士衮,先卒。
其次继室。
皆以妇道宜其家。
孙六人:秉渊,北京副使卫国子也。
璹,郊社斋郎
球,试将作监主簿
璠、琮、玠,皆幼未仕。
女孙十一人,长适右班殿直赵思行,馀未嫁。
都尉尝举进士,某时为考官,爱其文而荐之。
久与游,闻其亲之贤,旧矣。
都尉又以伯父工部宗益状夫人之行请铭,为铭曰:
晋有符氏,曰洪与坚。
其后魏王,乃家于陈。
皇祖二世,为我虎臣。
惟考屯卫,实生夫人。
夫人贤慧,燕国之甥。
志在图史,职司组紃。
既归于家,降志安贫。
惠施姻族,孝荐蘩
执夫之丧,居室辛勤。
诸孤卒业,令问日振。
昂昂都尉,简帝之闻。
王姬下降,天属联姻。
夫人入觐,帝有温言。
启封锡服,福祉便蕃。
遐寿,胡不畀纯?
三宫遣奠,崇国疏恩。
礼备一品,真归九原
德音不泯,昭此铭文。
司空侯安都碑记 宋 · 李渤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二、全宋文卷一五七九、光绪《曲江县志》卷六、民国《广东文徵》卷六三
客有游曲江者,始入境则望韶石之山,既至郡则瞻张公之祠,以为吾韶之美尽于此而已,曾未知直韶之西北四十里有桂山之峻、有侯公之伟。
予请言其略;
山之肇迹,自荆山南走千馀里,至于衡山,斗起为炎帝国;
又自衡山南走千馀里至于桂山,郁然为祝融祠。
区山之盘薄方广几百馀里,峻极崇高几五千仞,青峰碧嶂,云霞所栖,丹崖紫壑,神仙之宅,山下之庙则司空侯公故家也。
公名安都字师成,本末具《南史》。
工隶书,能鼓琴,长于五言诗,尤善骑射,为邑里豪雄。
陈武帝时,强梗数起,惟与公定计,称为侯,即未尝名。
侯景,擒王僧辩,破徐嗣徽,刺齐将,降萧孜,所向必克,其智勇之大略如此。
封富川县子,次授南徐州刺史,又进爵为侯,进号平南将军改封曲江县公,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又迁司空,又进爵为清远郡公,又加侍中征北大将军,其功烈之盛如此。
武帝崩,朝议未知所立,公独翼临川王,是为文帝,何其壮哉!
文武之士,云集门下,何其富哉!
公起布衣,提义众,乘风云之会,依日月之光,位极人臣,书勋竹帛,真所谓豪杰之士也。
师成以功烈为陈将军张子寿以德业为唐宰相,韶之曲江,所谓将相之乡也。
惜乎功大主疑,盛名之下,难乎其终,而子寿最为称显也。
余尝东游泰山,西登华岳,南观衡庐,顾未有以韶之桂山而不列祀五岳者,盖其远在南裔,自古帝王耳目之所不接故也。
至今里中习俗流风,慷慨犹存。
时或旱涝,四方来祈,未旋辄应。
公之英爽,千载之下,尚耿耿不磨也。
兹公之族子名晋升字德昭者,属余记之。
余敬述其概,兼作迎神送神之篇,以遗乡人,以为岁时祀事之歌也。
歌曰:
天作高山兮去天几何,翠岫巉巉兮与天相摩。
紫桂千寻兮上拂金波,飞瀑万丈兮倒倾银河。
宅灵气兮郁嵯峨,降生司空兮此山之阿。
入拔台城兮亲提义戈,百射百中兮战功居多。
爵位崇极兮人谁我过。
威名震主兮莫予敢歌。
斋中会客兮举趾逶迤。
擘笺点翰兮掉头吟哦。
昔时门巷兮今已张罗,当年富贵兮恍若南柯。
江南兮泪滂沱。
吊故里兮影婆娑,空馀古祠兮白云东坡
缅想陈迹兮清风荔萝。
奠桂酒兮伐鸣锣。
折瑶草兮席轻,灵纷起兮舞傞傞。
首红帕兮足绣靴。
神之来兮扬玉珂,芳菲菲兮杂芰荷。
神之去兮朱颜酡,杳冥冥兮驾蛟鼍。
西风瑟瑟兮吟黍禾。
暮雨潇潇兮湿钓蓑。
此方之气兮神人以和,此方之物兮天无荐瘥。
我作此诗兮匪商之《那》,俾尔遗俗兮慷慨而歌。
元丰三年正月朝奉郎、知白州乐昌李渤记。
按:同治乐昌县志》卷一一,同治十年刻本。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 其一 故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参军国事太傅中军右丞相征北大将军魏国中山徐武宁王达 明 · 王世贞
 押元韵
高皇挽天河,手欲洗乾坤。
烟尘既荡除,万古黄屋尊。
桓桓徐魏公,二十握櫜鞬。
唾手縳僣王,长驱定中原。
昼余耕地,夜绝殇鬼魂。
赫奕奏凯归,屏营杜军门。
勋超齐尚父德远韩王孙
两都对开国,高栋亚天阍。
飒爽见英标,蔼然眉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