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汪大经”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秀水汪秋白佘山某家园林得残石二片洗视是山谷王周彦诗六十一字拓以见赠并属和己酉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七
江安滩上元符年,笔如渴骥快赴泉。
草书独许颠及素,知音岂在指与弦。
戎州偶住颇知命,此君传神实自镜。
华阳法外万钧力,玄师禅参一声磬。
蜀刻几日来吴门,小祇园仍号此君。
槎枒势入道眼證,绿雾青峰一白云。
匡庐真面知交旧,佘山贻我兰笋秀。
古文科斗非借言,石骨筼筜同一瘦。
江雨浪浪春二月,天籁处处空音说。
光芒万丈扶屋椽,拨镫傥乞摹本传。
文衡山小帧钱谷周天球王稚登张凤翼献翼文嘉、肇祉题。)庚申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四
精能纤豪末,溟涨叹笔力。
吴下粗文语,沉思乃造极。
剑池石湖间,烟翠收咫尺。
诗在小茆斋,横云点空碧。
混茫气所摄,留绢与题客
诸子后先游,相望并耆硕。
周郎独书年,回首感今昔(题者数人,年皆耆耋,而周公瑕独书己卯九月补题,时公瑕年六十六矣。)
鹅群与棐几,陈迹来接席。
浑厚兼秀润叔宝得文画之浑厚,士贞得文画之秀润。),天然非两格。
双桐玉磬声,月印水云白。
檀栾室读书图为胡秋白范小湖查梅史屠琴坞殳积堂五君题(以下续集) 清 · 吴锡麒
 出处:浙西六家诗钞卷之六
青山如几江如带,拦住白云人境外。
一林但放身高,万卷能撑屋大。
郭儿井耕旧禅居,瓶钵萧条历劫馀。
门掩夕阳惟鸟下,陇荒寒菜少僧锄。
坏墙一读五君咏,始叹宾朋往时盛。
弥勒禅邀酒客参,浪仙佛展诗人敬。
殷兄张丈熟缘多,短李髯孙过即哦。
狂剧学为苍鹘舞,豪来唱出夜叉歌。
三间净埽藤萝里,醉日扶持此君徙。
相非食肉俗状捐,文有弹蕉直声起。
满窗凉气风飕飕,簟纹贴地湘波流。
徐摇书叶千番绿,直接潮声一片秋。
影里凤皇青不改,缥缈谁知故宫在。
铜驼早泣玉华门,老树徒传建炎载。
梵字幢前绣绿苔,即今过此重徘徊。
钟残饭罢阇黎去,月上天寒措大来。
当年峦嶂层层裹,日拥百城南面坐。
得争千古定输君,悔不十年同住我。
展卷苍茫想见之,云烟咫尺路迷离。
煮茶但莫忘前约,煨芋终须践后期。
按:【评】起便得势,后半首忽入故宫四句,更觉局势开展不同,应酬题图,卓然可诵。
翠楼吟汪秋白大经游塔射园邀主人张远春与镛同作 清 · 吴锡麒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有正味斋词集卷二
夕照看山,新凉弄水,寻诗许频来否。
藕花香不断,是风露、洗头时候。
疏林回首。
渐塔影埋云,钟声催久。
愁孤负。
抱枝蝉语,较人吟瘦。

泖口。
引到烟波,看半迷烟草,半和烟柳。
鲈鱼滋味好,道只待、诗人归后。
栏干招手。
问燕子年年,记谁歌酒。
新蟾又。
一庭如水,绿阴窗牖。
秋晚访述庵司寇三泖渔庄因同访圆津禅院慧照上人即放舟游佘山适云閒汪西村张坤厚金冶昆仲亦至偕入王氏园皆山阁久之复至天马山登周氏山舟堂还抵万寿道院道人雪帆留饮归途得诗四首 其一 清 · 钱大昕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潜研堂诗续集卷六
石湖乍报范公归,容得溪翁昼款扉。
为秋深香更厚,蟹当霜后味偏肥。
文章真到欧曾垒,经术还传郑服衣。
一榻高斋留小住,剪镫话雨重依依。
秋晚访述庵司寇三泖渔庄因同访圆津禅院慧照上人即放舟游佘山适云閒汪西村张坤厚金冶昆仲亦至偕入王氏园皆山阁久之复至天马山登周氏山舟堂还抵万寿道院道人雪帆留饮归途得诗四首 其二 清 · 钱大昕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潜研堂诗续集卷六
沧江共载米家船,咫尺东佘一宿缘。
萸沜椒园粗结构,棕鞋竹杖小留连。
银钩犹榜尚书字,秘笈谁探处士编。
颇喜参寥偕入座,闻香且證木犀禅。
秋晚访述庵司寇三泖渔庄因同访圆津禅院慧照上人即放舟游佘山适云閒汪西村张坤厚金冶昆仲亦至偕入王氏园皆山阁久之复至天马山登周氏山舟堂还抵万寿道院道人雪帆留饮归途得诗四首 其三 清 · 钱大昕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潜研堂诗续集卷六
客来不速恰三人,天马峰前共泛䑳。
杜老酒徒招旭白,苏门文字得黄陈。
山如秋意含冲澹,诗有天机到朴淳
重过山舟旧池馆,雪鸿指爪话前因。
秋晚访述庵司寇三泖渔庄因同访圆津禅院慧照上人即放舟游佘山适云閒汪西村张坤厚金冶昆仲亦至偕入王氏园皆山阁久之复至天马山登周氏山舟堂还抵万寿道院道人雪帆留饮归途得诗四首 其四 清 · 钱大昕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潜研堂诗续集卷六
行窝随处足裴回,鸟语铃声次第催。
丈室静翻经贝叶,羽庭留酌酒螺杯。
谁能荣世兼名世,公是仙才又佛才。
涑水纵题园独乐,不妨真率故人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