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郭叔都 东汉 · 荀爽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七
陈季方才德秀出陈谌字季方颍川许人,实子,纪弟。),超世逸群,金相玉质,文章虎变,终军贾谊,诚无以加,宜遂贡之宰相,盛其龙光。
鉴车之骥,自非伯乐无以显名,采光剖璞,以独见宝,宝为足下利之(《北堂书钞》三十三,《御览》六百三十一)
陈寔 其三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八
维中平五年春三月癸未豫州刺史典,以褒功述德,政之大经,是易髭址饽字仲弓,含圣哲之清和,尽人材之上美,光明配于日月,广大咨乎天地。
辟四府,宰三城神化著于民物形表图于丹青,巍巍焉其不可尚也,洋洋乎其不可测也。
俭约违时,悬车致仕,徵辟交至,遂不屑就。
春秋八十有三,寝疾而终。
大将军赐谥,群后建碑,国人立庙。
先有二子,季方、元方,皆命世希有,继期特立。
季方盛年早亡,亦图容加谥。
元方在丧毁瘁,消形呕血,纯孝过哀,率礼不越,于时嘉异,画像郡国。
钦盛德之休明,懿钟鼎之硕义,乃树碑镌石,垂世宠光。
词曰:
于皇先生,冠耀八荒。
阐德之宇,探道之纲。
继期立表,以训四方。
惟亮天工,群生之望。
高明允实,有馥其芳。
载德奕世,休有烈光。
钦慕在人,旧有宪章。
过牧斯州,庶奉清尘。
歧予而迈靡瞻,靡闻。
嗟我怀矣,曷所咨询。
告哀金石,式昭其勤(本集)
何录事諲之诗十章 南梁 · 虞羲
四言诗
历历斗维,王畿所止。
滔滔灊汉,天步之纪。
金耀圆图,玉澈方汜。
蕴灵擢秀,载笃君子。(一章)

于穆君子,左角佩觿
从群竹骑,取俊游儿。
昂昂千里,宛宛长离。
同规同矩,异雄守雌。(二章)

早弃幼志,夙耽强学。
唯道是修,何土不乐。
将英竹箭,聊游稽岳。
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三章)

有德有行,如圭如璋。
乐山乐水,令问令望。
辞家观国,为龙为光。
唯兄唯弟,元方季方(四章)

汉北张生,洛阳贾子。
秩宗是佐,淑问不已。
佥曰允谐,肃恭帝祉。
于斯为盛,齐称得士。(五章)

如宿,上阁如云。
握兰正典,执笔司文
方瑜等润,比争芬。
能照时宰,绩著人君。(六章)

帝子南牧,孔殷是抚。
白水悠悠,青原庑庑。
贲之束帛,不日来取。
如马如枚,长裾上府。(七章)

咨余下走,中田获菽。
乃裹糇粮,遂去乡塾。
既曰觏止,朝游夕宿。
如佩,久知芬馥。(八章)

共化之选,古谓惟良。
能柔下邑,必惠上邦
大君有命,朱襮绣裳。
方同汲子,重卧淮阳(九章)

嘉命显承,方驾兰汜。
如彼飞鸿,抟风千里。
极目宁皋,劳心无已。
苏歌有慰,逖听倾耳(○文馆词林百五十八作南齐虞羲。)(十章)

伏波将军、骠骑府咨议参军陈诩墓志 隋 · 周彪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八
君讳诩,字孟和颍川许昌人也。
浚基浚序,有虞之苗□。
若夫姚墟诞圣,妫汭降神,四门穆穆,八表光禅。
商均不嗣,周婿胡公,封建于陈,因□命氏。
鸿胪元方,荣书魏册,徵士季方,高著先贤。
自下蝉联,并鞶绣言史。
僧亮,神情淡远,素风高奇,齐辅国府行佐。
父易攴,风仪峻整,雅有纲格,历至前梁仪同
君幼而聪敏,长而好学,博览百家,渔獦九部,悬梁刺股,手不释书,天才俊拔,思若有神。
文章□□,动成部帙。
景纯五色之笔,江淹用之丽藻;
王充五行俱下,都市称为□□。
有集廿卷,为世所重。
起家为岳阳王雍州西曹,转府记室
梁国蕃周,将佐送款。
武成元年,授帅都督
卫州东征,王师失律,军溃陷陈,同旅督将七十二人,并囚俘槛。
属陈相王昙顼初秉朝政,虐示国威,纵情好煞,于望国门并害诸士。
君于刑所,附启自陈,蒙答贳死,漏刃获生。
俄而释禁,策名预宦,授招远将军,加伏波将军,俄迁骠骑府咨议
□国云亡,总管秦王
招贤慕士,迎还并州
客礼厚遇,辞老还乡。
第二息孝骞,昆季男女,久违膝下,忽奉慈颜,悲喜不胜,如从天落,相率尽养,日膳常珍,则仪狄九酝,何曾百品?
恣□释心,意恬如也。
毕卓之酣歌,慕阮孚之任放。
达无遣有,识假归真。
所制终制,非秦始之高坟,是王孙之祼葬。
乃遗命送终,唯令俭薄,不许立铭。
开皇廿年九月廿四日,卒于檀溪里,时年七十六。
五男五女。
男则孝悌著闻,居丧过礼;
女则柔和显称,婉娩听从。
以其□□十二月丙辰朔十八日癸酉归葬高阳乡之旧山。
式镌序志,用传不朽(《古刻丛钞》)
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676年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南方火德。阳精赫雷电之威。
西陆金行。秋令毒风霜之气。
达其变。圣人所以定天下之文。
象其宜。圣人所以观天下之变。
或衣裳六合。舞干戚而扫虔刘。
或钟鼓八纮。用甲兵而诛暴乱。
若夫皇天失纪。彗孛飞流。
后土不纲。山河崩竭。
蚩尤食石。灾害于生人。
项羽拔山。凭陵于上国。
天子闻鼓鼙之响。思将帅龚行
将军属甲冑之容。揽英雄而决胜。
则风云潜感。豪杰挺生。
得七星之武曲破军。受五运之金多木少。
四时繁弱。射连尹嶅山
万辟太阿。杀颜良于官渡
然后达人知足。徒兴白发之歌。
烈士徇名。不受黄金之赏。
与夫弃其笔墨。汉家封万里之侯
称尔戈矛。周王命百夫之长。
岂可同年而语哉。君讳则。
字宏规。其先渤海人也。
后代因官。遂家于泾州安定县
神房阿阁泰山日观之峰。
金阙银台沧海蔽天虚之岸。
风土形胜。关河表里。
三分六州之大业。师尚父赞其经纶。
一匡九合之元勋。齐桓公拓其疆场。
高柴至德。藉东鲁之声名。
高凤沈研。盛西京之学校。
英才磊落而秀发。人物蝉联而间起。
三光不坠。察高星于太紫之宫。
八柱无疆。奠高岳于中黄之域。
曾祖冲。北齐鹰扬郎将
左屯卫宫府别将。成军夜火。
教战秋风。九天扬后一之兵。
六合拥前三之阵。张良入汉。
行观灭楚之徵。微子奔周。
坐见亡殷之兆。祖赦。
周褒郡南和县陶元亮摄官彭泽
道契羲皇陈仲弓历职于太邱
德符星纬。飘风骤雨
不入灌坛之乡。暴虎苍鹰。
潜出瑕邱之境。考才。
朝议郎上开府孙子荆之天骨。
亮拔不偫。王夷甫之道心。
神锋太峻。议郎清秩。
悬符处士之星。开府崇班
上接台阶之位。君雄心独断。
猛气无前。用兵书六甲于自然。
知射法三篇于性道。早图星象。
管公明怀察变之心。幼识旌旗。
陶恭祖有行师之略。属隋人板荡。
天下崩离。朱阳夹飞鸟之云。
紫极现雄鸡之象。陈兵争战。
窥玉策于中州。姚石坛场。
窃金符于宇县。我高祖黄云大帝。
白水真人。风雷海岳之纯精。
天地阴阳之正气。娲皇受命。
黑龙而定水灾。汉祖乘机。
斩白蛇而开火运。君夜观乾象。
昼察人情。审荧惑之歌谣。
嵩山之谶记。关中王气。
不劳甘德之言。沛国真星。
无待殷馗之说。贼薛举豺狼枭獍。
梼杌穷奇。守幽陇以行灾。
负关河而作孽。天王按剑。
出军于玉帐之前。猛将分麾。
受律于金坛之下。以义宁二年王师薄伐。
赵国公长孙无忌精兵若兽。利器如霜。
问君以帷幄之谋。待君以心腹之寄。
营当月晕。因八门之死生。
阵法天星。乘五将之关格。
荫华盖。历明堂。
以我和而制其离。以我直而摧其曲。
师于柏举。未足权衡。
执秦俘于崤陵。无阶等级。
此实君之功也。其年诏授朝散大夫
赐物三百段。排患而释滞
功成而不居。比疏傅而辞荣。
留侯以高蹈。三灵革故。
君子于焉待时。四海清平
谋臣以之归第。自太王基命。
隆玉版之图。高帝受终。
武盛金刀之业。家给人足。
天成地平。犹劳水旱之馀。
尚想京坻之积。咸亨三年春
奉敕于河阳检校水运使。搜都尉
河堤使者。铜桡铁舳。
苍鹰白鹤之船。竹箭桃花
贝阙龙堂之水。引红粟于淮海。
汎归舟于秦晋。遂使齐臣献纳。
先陈不涸之名。汉后丝纶。
即有常平之号。望千石之气。
可以疗饥。开万箱之储。
自然知礼。此又君之功也。
其年诏赐上骑都尉。嗟夫。
河流曲直。天道盈虚。
鬼神莫之要。圣贤莫能预。
高台下泣。孟尝君之恻怆可知。
梁木兴歌。孔宣父之平生巳矣。
上元三年春三月日。终于乐邑里之私第。
享年七十六。惟君魁梧动俗。
符彩惊人。忠孝天资。
温良日用。一门兄弟。
尽同钟毓之车。千里宾朋。
时命嵇康之驾。每至白云生海。
素月流天。未尝不顾盼山河。
抑扬琴酒。冯异大树
对诸将而无言。子夏之名山。
谢时人以长往。四林游刃
八水忘筌。能袪有漏之因。
早得无生之法。虽十年俱尽。
陆士衡之长叹有徵。而千戴犹生。
蔺相如之壮心恒在。即以冬十月丁酉
葬于安定东南二十里之平原。礼也。
陶公相宅。郭璞占坟。
面丹凤而背元龟。兆青乌而徵白马。
三百篇之后。卜筮何从。
二千石之荣。子孙无替。
长男仁睿中男仁楷少男仁护仁昉等。或体穷三变。
不足以升堂。或力敌万夫。
不足以扶毂。有元方季方之长幼。
传学诗学礼之门风。金友玉昆。
忠臣孝子。穷号积于心髓。
创钜缠于肌骨。星辰巳变。
昊天无报德之期。霜露潜移。
君子有终身之感。葬之以礼。
垂制度于三王。思之以时。
别蒸尝于四季。然后按韦贤之旧德。
潘岳之家风。戴逵北海
张昶刻西山之石。若使邓将军之一见。
自得嘉名。魏太祖之来观。
悬知绝唱。其词曰。
金阙千仞。银宫百常。
发挥雷雨。震动阴阳。
山水形胜。人神会昌
九州霸业。赐履勤王。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惊雷气候。大昴徵祥。
运属飞海。时逢吸霜。
中原逐鹿西岳亡羊。
汉起高帝周兴太王
乃披荆棘。即奉坛场。
国步犹阻。黎元未康。
将军不拜。使者相望。
阵合星斗。兵符玉璜。
歼夷叛逆。刷涤边荒。
化穆三代。时清九皇。
犹思礼节。尚试尧汤。
漕通淮海。水泛舟航。
苍鹰鹢轴。紫贝龙堂
功立身退。悬车杖乡
百年俄顷。万绪悲凉。
昔时华屋。今日元房。
平天惨惨。半月苍苍。
地谓西郭。山言北邙
曲池无处。松槚成行。
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碑711年3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府君讳骘
字成骘
范阳方城人也。
张祖曰挥。
帝轩之允。
肇勋弦木。
锡姓上矣。
诗有卿士孝友。
史有留侯世家。
八叶至东汉司空皓。
公子宇。
北平太守
始居范阳
四叶至西晋司空华。
公子韪。
散骑常侍
乃侨江左
昆孙太常
复归河洛。
河东有司空砦。
洛阳散骑里。
司空府君
十二代不失仁义矣。
王父讳弋。
周通道馆学士
考讳恪。
无禄早世。
府君茕生遗育。
四代单绪
家世尚儒。
不及伯鱼之训。
外祖为理。
遂读皋陶之书。
明法饶阳长子二尉介休主簿洪洞丞。
以所愿乎下事乎上。
以所愿乎上交乎下。
反身与人。
何往不顺。
台选贞白。
覆囚山南。
人谓是行有典刑矣。
昊天不吊。
年五十二。
调露元年十二月乙卯
捐背于县
夫人长乐县太君冯氏。
父威。
蓝田丞。
敬修法度。
践涉图史。
顾复幼孤。
将就成立。
家道不殒。
夫人是赖。
享年七十有二。
倾背于东都康俗里第。
光圭说不天。
夙遭闵凶。
又集荼蓼。
先王制礼。
不敢从灭。
景龙二年七月己酉
安厝于万安山阳祔。
从周制也。
惟先君不禄俸不奉亲。
不机杼不资身。
僚旧无鸡黍之接。
况非其类乎。
族姻无鱼菽之受。
况其人吏乎。
是全其高而善其独也。
过四十始阅六籍。
观诗得之厚。
观书得之恒。
观乐得之和。
观礼得之别。
观春秋得之正。
观易得之元
曰。
君子多乎哉。
事斯一言而已矣。
每诵道记。
三复三宝。
曰。
至人之心。
有以垂世。
又闻之太夫人云。
吾有子五十载。
非其疾无一日之忧。
先夫人亦云。
吾事夫子三十年。
耳无忤声。
目无暴色。
先君子之违世也。
其忧恋者。
尊门在殡欤。
圣善在堂欤。
我诸孤无日敢忘。
王母终养
二祖封崇。
亦尚克家成遗训矣。
若夫安亲孝也。
宜家义也。
翼子慈也。
轨迹隐乎含光。
故当代䍐耀。
馨香发乎潜德。
故明神终劳。
先大夫久而益荣。
没而不朽盖此。
景云二年
天子嘉侍臣之匪躬。
念前人之蕴德。
二月乙巳诏曰。
故官某。
毓德高迈
藏器下僚。
代载儒雅。
家传清白。
河东佐邑。
长不欺之风。
山南覆囚。
溢无冤之听。
徂谢永久。
邱坟不饰。
启兹令允。
贞事先朝。
宜崇追远之恩。
以表扬名之志。
可赠使持节丹州刺史
王泽漏乎泉壤。
国礼崇乎宗庙。
汉帝论士。
恨不见李牧之为人。
曾子思亲。
泣无逮楚王之厚禄。
道存运往。
痛矣馀悲。
缅寻前哲之所以闻无声于四海。
视不见于百代者。
匪铭颂欤。
桓麟蔡邕
其则不远。
呜呼。
霜露交积。
松槚滋深。
兄弟永怀。
相顾将老。
伯虎岂敢掩大人之清。
陈季方何足知家君之德。
小子衔恤
非曰能文。
莫假辞于他者。
务传信于我也。
铭曰。
猗严考。
用元妙。
体太和。
竭高志。
贞夫一。
戒其多。
孝于亲。
正于家。
形于训。
清厥心。
晦厥迹。
畏厥闻。
宝如何其。
谦俭孝慈。
皇哉褒德。
永世有词。
石伞峰 唐 · 王承邺
 押真韵
作镇得良牧,抚戎惭匪仁。
每观化,煦物如阳春。
政简似多暇,游从邀众宾。
鸣驺镜水畔,舍棹耶溪津。
偶兹逢胜境,顿觉离嚣尘。
丞相筑室在,季方结庐新。
登临经绝顶,瞩眺怡心神。
金章照玉伞,龙节陵松鳞。
笙歌入中流,声角闻城闉。
更吟琼瑶篇,愿言书诸绅。
按: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四
查公山 宋 · 查元方
大道贵知止,昔贤称二疏
今来我季方,退身兹有馀。
潇洒去桎梏,放荡狎樵渔。
疏泉离远窦,凿石构层庐。
溪禽拂窗牖,山花满庭除。
寒藤系舴艋,碧潭澄素舒。
睹兹尘𡏖外,始见仁智居。
痛哉方散适,溘然归丘墟。
恨不同老彭,其乐永只且。
自古千禄辈,知进不知退。
立事名虽扬,全身理何昧。
茂先赋鹪鹩,体物知显晦。
一旦祸自速,临刑无以对。
李斯恋富贵,下包周身智。
及忆东门犬,已弃咸阳市
平子归田渊明彭泽
后来区区人,谁复挂书册。
我喜从今云,吾宗有逋客。
山号查公山,嵽嵲云汉间。
山下查公冢,溪声长潺潺。
高台好怅望,绝磴堪跻攀。
他年谢簪绂,永此继闲闲宋罗愿新安文献志》卷五一上)
陈公悦足轩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词韵第七部
饥人未食长流涎,芋魁作饭腹果然。
八珍九鼎纷满前,鼎中一脔不下咽。
吐而去之惟欲眠,贪夫嗜利绝可怜。
牙箸(徐本作筹)落手喜若颠,家有窟郎无数钱
跨州连陌空多田,千头万尾不当缘(徐本作贤)
高台未倾金碧鲜,客食不下日十千。
(徐本作奇)祸忽起踵复旋,利激奴辈非关天。
太邱诸子图画传,元方季方两联翩。
元也作诗如涌泉,高歌大笑倾四筵。
只今为郎近日边,季也勇退高腾骞。
结庐庇雨无馀椽,栽花移竹今几年。
种谷只取田一廛,鸡肥酒熟客可延。
人生安分作(徐本作馀)当捐,眼前取足须随缘。
倩营菟裘将老焉,伯氏欲挂神武冠
归作两翁相对间,政看宝带黄金悬,未可便情(明抄校、徐本作惜)诗盟寒。
用前韵再简二首 其二 宋 · 张纲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二妙争开古锦囊,烂然佳句压群芳。
奉高遗德归临汝文范流风在季方
顾我挂冠宁复振,生儿附翼岂能翔。
愿公勉力跻云路,视草斯文要主张。
同七兄寄二李 北宋 · 傅察
 押先韵
昔我在淇水,二陆皆少年。
伯也气轩昂,丹鹤唳青田
季方文章士,摛华桃李妍。
力学乃未已,有如火始然。
相见一倾盖,便诵胶漆坚。
笑语玉麈折,登临蜡屐穿。
时时出秀句,洒若沈疴痊。
尔来踰十岁,自当冠貂蝉。
胡为屋下,寂寞尚草玄。
方今明堂构,收拾栋与椽。
安得刷羽翮,吹嘘送上天。
此志傥不遂,何用空言传。
不如李翰林,沉醉自称仙。
不如陶彭泽,归来谢尘缘。
但解琴中趣,何妨瓮傍眠。
富贵草头露,名誉空中烟。
子意竟何如,余心方寂然。
愿求真实语,莫作猾头禅。
陈察院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四、《盘洲文集》卷五九
伏审出綍法官振缨宪府
太史而为御史,四海耸闻;
元方而召季方,一门鼎盛。
辄财小牍,以述佥言。
恭惟某官乐奏九韶,光分五纬。
休扬令问,赫赫乎逐日以新;
刊落陈言,飘飘凌云之气。
远迩争传于师说,卷舒岂自于人为!
逢解瑟之清明,果著鞭而踔厉。
既登文石之陛,遂陟道家之山。
金马迭居,丕变上车之谚;
皂雕始击,具瞻冠豸之威。
少烦明目张胆于岁月之间,即见聚精会神于槐枫之上。
某摇心函丈,洗耳速邮。
伯夷之风,再三立懦;
贡公之喜,万一嘘枯。
梅花 宋 · 刘济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庄后庄前千万枝,元方题扁季方诗。
何当把酒对花树,坐到参横月落时清郑方坤《全闽诗话》卷五)
任季明见和池上诗再用韵奉简且识予拳拳怀向之万分也 宋 · 晁公溯
 押阳韵
甘泉洗心清,好风吹面凉。
循池步涟漪,澹然波不扬。
怀君佳弟兄,元方季方
正兹阻会集,恍若限渺茫。
顾欲烦飞廉,为子飘羽觞。
翔空浮河汉,上略参井光。
因思从之去,手攀蟾窟香。
结以飞霜佩,衣以袍赤霜。
俯问夜何其,未及庭燎央。
自笑乃默存,蘧蘧真坐忘。
刘粹中诗启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五、《嵩山集》卷二四
敢辱乃翁相顾之厚,见其二子焉;
因知其家甚艺而文,作者七人矣。
披诗书而载诵,叹词采之不凡。
某人出则趋庭,入则问寝。
盖尝闻于学礼,岂止尽于事亲。
共高乡党之评,实为庠序之秀。
元方难为兄而季方难为弟,皆可谓之才良;
贤人言如地而圣人言如天,更勉观于远大。
行射主司之策,益显亲闱之荣。
率尔占辞,聊以为报。
湖北傅提举1201年1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七、《诚斋集》卷一一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某伏以即日由元至人,犹寒已暄,恭惟提举寺丞登揽霜清,风采岳动,百吏震叠,群黎讴谣,天迪神保,台候动止万福。
某谨三肃九顿首奏记谒者,仰惟财幸。
某半生漫仕,十里九山常摧辀焉。
顾独有负恃而矜喜者,不曰尽交天下之名胜乎?
而其尤者,则未有过于草堂一家之父子兄弟间者也。
初与侍郎公同朝,一见如旧相识;
继与郎中公同朝,立谈到金石处;
最后与内翰公在朝则簉羽,在外则合符。
仆之于执事,事契似不薄也。
然有遗恨者,识机未识云,睹元方而未睹季方也。
搢绅先生曰执事诗似父,文似兄,德业节槩似二祖,其名位宜过之无不及也。
尚乘孟博之车,按寿昌之庾,宜乎否也?
执事小须之,时有求于执事者,非执事者有求于时也。
某老矣病矣,已弃人间事矣,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言天下之事矣。
然犹惓惓于执事而不能去者,诗人不云乎:「空馀见贤心,忍渴望梅岭」。
执事幸无忽。
某惶恐再拜,僣问列戟拂日之门,安期羡门之婘,即辰恭惟由尊及稚,茂介春祺
某也里居,庸讵无一事可以效牛马走之役者,愿承命戒。
某惶恐,致敬之初,不应及其私,抑闻之「菀彼斯,鸣蜩嘒嘒」,言大者之旁,小者无不容也。
第三男幼舆騃不更事,初学为吏,今充慈利监税之员,适有天幸,乃获走趋服事一世之先生长者。
谚云:「郑渠无旱亩,昆丘无矿土」。
前之说愿以徼福绣衣使者覆露之恩,后之说愿以沾丐文章巨公教育之恩,惟执事恻之。
巩仲至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九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四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陈寔传》曰:「字仲弓颍川许昌人。为闻喜太丘长,风化宣流。」《先贤行状》曰:「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也。所拔韦褐刍牧之中,执案刀笔之吏,皆为英彦。举方正,补朗陵侯相,所在流化。」),乃使元方将车(《先贤行状》曰:「陈纪字元方长子也。至德绝俗,与高名并著,而弟谌又配之。每宰府辟召,羔雁成群,世号三君,百城皆图画。」)季方持杖从后。
长文尚小,载著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张璠《汉纪》曰:「淑有八子,俭、绲、、焘、汪、爽、肃、敷。淑居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遂署其里曰高阳里,时人号曰八龙。」)
文若亦小,坐著膝前。
于时,太史真人东行檀道鸾《续晋阳秋》曰:「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所画陈、荀聚星事,若作两段,即前段当画太丘乘牛车在涂,而元方等侍行,后段当画叔慈应门,朗陵对客,七龙侍食。
又当重画太丘朗陵相对,而二子一孙侍立。
叔慈本在门外迎客,客既入燕,则又不当久立门外,亦须画其侍立于朗陵之侧。
此皆似涉重复。
两段之间,又须更作山石林麓,分隔前后,皆费注解。
若只画作一段,则但为太丘乘车到门之象,而叔慈在门外迎客,七龙扶侍朗陵出至庭中,而文若在其后,即免重复,亦有遗意。
但却不见对饮行食及坐文若于膝前事,有不备耳。
凡此未能自决,不知盛意如何?
更望相度,及与画者商量,取令稳当乃佳耳。
更考后汉处士冠服教之。
聚星亭画屏赞1200年1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六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五、《方舆胜览》卷一一、《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二五、《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续集卷四七、《明一统志》卷七六、嘉靖《建阳县志》卷六上、嘉靖《建宁府志》卷二○、康熙《开封府志》卷一六、乾隆《许州志》卷一五、民国《长葛县志》卷六、民国《许昌县志》卷一七、民国《临颍县志》卷一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按《世说》,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从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后汉书》曰:「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尝为闻喜,迁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后以党人连及逮捕,人多逃避求免。曰:『我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宦者张让权倾天下,父死归葬颍川,名士无往吊者,而独吊焉。后复诛党人,故,多所全宥。在乡闾,平心率物,或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党禁解,累徵不起。年八十四卒,谥曰『文范先生』。」又曰:「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州里称其知人李固李膺皆师宗之。举贤良方正,对策讥刺贵倖,梁冀忌之,出补朗陵侯相。莅事明理,称为神君。弃官而归,闲居养志。」又曰:「陈纪字元方长子也。至德绝俗,与高名并著。而弟字季方,又配之。每宰府辟召,羔雁成群,世号三君,百城皆图画。子群,字长文,为司空。」)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
文若亦小,坐著膝前荀淑有八子:俭、绲、、焘、汪、爽、肃、敷,居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遂署其里为高阳里,时人号曰八龙。」字叔慈,有至行,不仕,早卒,号曰玄行先生。爽字慈明,年十二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举至孝,拜郎中,对策陈便宜数千言,即弃官去。后坐党锢,隐遁十馀年。董卓用事,徵拜司空。爽以忍暴,终危社稷,多举才略之士,与王允等密谋讨之。未及而以病终,后乃竟诛。绲子彧,字文若,少时父以畏祸,为娶宦者唐衡女。后从曹操以为谋主,比之子房。及将受九锡,彧谏止之,遂为所害。「彧」亦作「郁」。)
于时,太史真人东行(《续晋阳秋》曰:「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考亭陈氏故有离榭,名以「聚星」,盖取《续阳秋》语。
中更废坏,近始作新。
适迩敝庐,因得相其役事。
既又为之本原事迹,画著屏上,并为之赞,以视来者云:
猗欤陈子,神岳钟英。
文渊范懿,道广心平。
危孙污隆,卷舒自我。
是曰庶几,无可不可。
献身安众,吊竖全邦。
烱然方寸,秋月寒江。
愿言怀人,曰我同志。
朗陵君,荀季和氏。
连峰对起,丽泽潜滋。
僾而不见,有黯其思。
薄言造之,顾无仆役。
独呼二儿,驾予以出。
青刍黄犊,布幰柴车。
策纪前卫,杖谌后趋。
所造伊何?
高阳之里。
维时荀君,闻至而喜。
顾谓汝靖,往应于门。
七龙矫矫,布席开尊。
靖肃而前,翁拜其辱。
何悟斯晨,得见清穆
命爽行觞,旅馈次陈。
献酬交错,礼度情亲。
载笑载言,罔非德义。
益迈乃猷,以辅斯世。
髧髦两稚,亦寘膝前。
原深本固,莫出匪贤。
维此慈明,特谢俦匹。
晚际国屯,敢惮濡迹。
赘旒之命,恃以少延。
邦朋之最,孰与为先?
郁乃附曹,群亦忘汉。
嗣守之难,古今共叹。
崇台回极,于以占天。
犹曰兹野,德星萃焉。
我寓有亭,旧蒙斯号。
今刺前闻,象仪以告。
高山景行,好德所同。
课忠责孝,独概余衷。
百尔窥临,竟考毋怠。
死国承家,永奉明戒。
石罅水仙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缁云浅拂衬中单,苏石蒙茸伴月寒。
欲与南枝分伯仲,为兄恐自季方难。
陶宣义士达二首(代恭靖兄) 其二 南宋 · 刘宰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季方当日缔华姻,曾款门阑列众宾。
一别清台频换岁,重逢上苑正回春。
白头自叹形容改,青眼相看笑语真。
回首不堪成永诀,西风吹泪堕衣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