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思忠王德修草堂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龟巢稿卷四
曲塘杨柳苏堤,编户菑畬比郑陂
春日莺花图画里,秋风鸡黍故人期。
开樽许共倾蕉叶,出妓应教舞柘枝。
老我杖藜慵出入,草堂遥望为题诗。
太史丞许芝上符命事议 曹魏 · 晋宣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侍御史郑浑、羊秘、鲍勋武周等言:「令如左。
伏读太史丞许芝上符命事,臣等闻有唐世衰,天命在虞,虞氏世衰,天命在夏;
然则天地之灵,历数之运,去就之符,惟德所在。
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今汉室衰,自安、和、冲、质以来,国统屡绝,桓、灵荒淫,禄去公室,此乃天命去就,非一朝一夕,其所由来久矣。
殿下践阼,至德广被,格于上下,天人感应,符瑞并臻,考之旧史,未有若今日之盛。
夫大人者,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时已至而犹谦让者,舜禹所不为也。
故生民蒙救济之惠,群类受育长之施,今八方颙颙,大小注望,皇天乃眷,神人同谋,十分而九以委质,义过周文,所谓过恭也。
臣妾上下,伏所不安(《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青城山诸观功德记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二
真诰云。
大天之内。
有十大洞天。
中有日月伏根三辰之精。
光照洞中。
明并二景。
皆金城玉阙。
真仙所都。
青城即第五宝山九室之天也。
宁君居之。
黄帝乘飙车。
受龙蹻之道。
拜君为五岳丈人。
司掌偫岳。
辙迹坛址。
于今尚存。
岳神于绝岩之上。
六时洒水。
以代晷漏。
西极总真王君。
又领万仙。
镇兹洞府。
自然神灯。
照烛林壑。
值雨增焰。
因风散化。
其峭壁复崖。
矗如雉堞。
赩若飘霞。
谓之赤石城。
亦名为天国
同体异称。
盖一山耳。
昔汉祚陵迟。
人鬼交杂。
鼓氛吹毒。
代杀生灵。
太上命正一真人三天张君。
自渠亭鹤鸣。
顿驾兹岭。
行明威之法。
清涤林泽。
折冲万里。
鬼城鬼市。
刻石为天地日月羊马台三师坛。
命魔幢以誓鬼神。
各司昼夜。
丹笔画山
青崖中断。
笔迹在焉。
经图攸载。
绝顶曰上清宫
首冠诸峰。
秀出云表。
傍有天池。
旱潦如一。
下曰接龙桥
石梁悬架。
信灵仙之窟宅也。
常道观顷为僧所夺。
开元十二年甲子
特敕移归山内。
旧所御碑存焉。
诏赐丈人真仪。
以祠宇为观。
是日仙云成盖。
甘泉泫空。
洎天宝西巡。
望山祷醮。
卿云散郁。
灵蛇效祥。
中和辛丑岁
僖宗驻跸成都
封希夷嘉号。
驿骑降止。
龙吟涧中。
寻以灵应
謺申斋荐。
神钟自响。
仙炬遍山。
肉角金蛇。
具于坛上。
枯棕再茂。
六干重生。
符瑞骈罗。
咸编青史。
景福元年壬子
址峰之上。
石逆泉飞。
危殿岿然。
当流不坏。
自此一派。
隆冬弗衰。
注于中厨。
无烦汲引。
非造化至神。
孰能与于此也。
山中有丈人常道威仪洞天诸观。
岁祀绵远。
颓毁者多。
前宰博陵崔正规渤海吴廷休。
并加缮饰。
将复旧基。
旋属辇辂省方。
部邑供亿。
不遑缔葺。
渐至斁隳。
虽芝检奔驰。
星车旁午。
十年之内。
无所增修。
癸丑岁
县令南郡莫公廷乂。
奉敕常醮。
躬行奠礼。
阅其胜异。
痛此榛芜。
不率私财。
不侵公用。
二年注意。
两观鼎新
福地山祠。
各设其位。
刻石为像。
用图永年
观其虹缭回廊。
翚飞广殿。
缀乌兔。
色笼烟霞。
云栋风窗。
金碧交映。
虬檐鸯溜。
丹翠相辉。
俱斥淫奢。
克全大壮。
复命赐紫大德张素卿
九江五岳之主。
十山四渎之神。
妙极丹青。
弥加焕丽。
或周天展醮。
或黄箓开坛。
报国为时。
惟严与敬。
固可以会真灵而福邦国也。
又老君观宸容暴露。
栋宇倾摧。
示懋厥功。
创为兴置。
夫自然之化。
无为之风。
宏之者至人也。
勤之者上士也。
勤宏不怠。
惟公得之。
相国司徒王公安抚副使张公。
佥以青城处二江上游。
为一川剧县
赋舆殷会。
水陆兼资。
非能政全才。
难膺慎择。
飞上章奏。
而授于公。
既至。
则恤孤茕。
抚嫠弱。
惩奸宄。
戢豪强。
冤讼平。
逋窜服。
彰善瘅恶。
徇公灭私。
期月而人称公理
亦犹卓茂在密仲由为蒲之化也。
剽燔之馀。
廨宇未立。
经始营创。
惟新其谋。
工以子来。
用以农隙。
曾不越月。
巨绩告周。
大厦森沈。
虚庭宏敞。
不踰制以僭上。
不媟卑以偪下。
非务矜后。
允执厥中。
亦犹叔孙一日必葺之志也。
县临大江
岁有水患。
漂泛昏垫。
常人苦之。
公遐眺波心。
揆诸水脉。
截为堰。
移江趣东。
数载之中。
无复浸溢。
亦犹金堤竹落之防也。
常年渠埭。
修必后时。
拥耒将耕。
尚俟培筑。
公方授矩。
甫腊罢功。
元正大田。
潏流□注家有积谷。
境无惰农。
亦犹任延垦田龚遂佩犊之劝也。
列邑租赋。
此县居多。
菽麦炭之征。
粮帛刍薪之税。
事无虚月。
纳不旷旬。
每岁所徵。
半为逋欠。
虽捶扑交至。
靡能济之。
公严令其下。
始自局吏。
后及居人。
常限未终。
先期已毕。
禁束胥属。
不入乡闾。
里有歌民。
门绝喧鹊。
至于遐乡远部。
细户贫民。
必设法代输。
不施槚楚。
时相国师九陇摩垒逾年。
飞挽刍粮。
轮楫相望。
督发泉货。
络绎道途。
办无后期。
动必成集。
亦犹公沙穆神明之政也。
辟荒招户。
政务所先。
谳狱祥刑。
国章斯重。
公怀人以德。
决狱以情。
襁负胥来。
尽垦将芜之地。
幽冤坐雪。
再生就戮之魂。
亦犹郑浑诱民虞经审法也。
温恭待士。
南北如归。
谦敬下宾。
吐握不倦。
由是轻车高盖。
争趋义风。
芰服鹑衣。
共奔仁惠。
亦犹郑元之门孔融之席也。
夫功德者。
在道则功及幽明。
德兼覆育。
在儒则功捍大患。
德禦大灾。
公修于道则如彼。
行于政则如此。
功德盛矣广矣。
加以廉洁明达
立事立功。
瑞麦两歧。
则抑而不顾。
嘉禾盈亩。
则蔽而不言。
方之于今。
罕侔全德。
必俟回翔云路。
步武明庭。
下福烝黎。
上赞昌运。
岂止银章朱绂百里一同而已哉。
光庭早熟馨芳。
初窥崇葺。
辄书事实。
非敢谀词。
乾宁二年乙卯九月二十日癸酉
杜光庭记。
蠲恤贫民诏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三
春颁秋敛,万邦所以惟怀,柔远能迩,兆民所以允殖。
郑浑宰邑,因姓立名,王睿剖符,户口殷盛。
今产子不育,虽炳常禁,比间所在,犹或有之。
诚复礼以贫杀,抑亦情由俗淡。
宜节以严威,敦以惠泽。
主者寻旧制,详量附定,蠲恤之宜,务存优厚(《南齐书·武帝纪》)
郑浑水部员外郎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一
敕。朝散大夫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郑浑
族华才俊。风韵朗然。
礼以约已。学以润政。
常在清选。久于持纲。
廉平直。甚有名望。
旧制尚书郎缺。以殿中执法次补之。
服我新命。用循阶历。
可守尚书水部员外郎散官如故。
汾阳王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 中唐 · 杨绾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鹊巢配德。
合好之义深。
象服建封。
宠光之致极。
况动循法度。
躬事蘩。
揭四德而表仪高门。
秉一心而辅佐君子。
则有夫人王氏。
唐元辅汾阳王之伉俪。
本其盛族。
著于太原
高祖长谐
左武卫大将军秦州都督平原郡公
荆州大都督
陪葬献陵。
曾祖德元
银青光禄大夫唐州刺史
士会
河南府陆浑县
父守一。
宁王府掾
兖州大都督
或勋阀可称。
或理行尤异。
积仁储庆。
奕叶联华。
夫人即兖州府之长女。
敏悟生知。
孝慈天性。
诞含柔范。
光起韶仪。
亲执组紃。
备详图史。
女宗之美。
灿然有光。
年既及笄。
礼从纳币。
言告师氏。
归于汾阳
汾阳时宠禄未崇。
盛业犹晦。
夫人循节俭之行。
服浣濯之衣。
祇事舅姑。
恪恭朝夕。
视庖主馈。
未尝假人。
下气怡声。
率由至性。
生既极其养。
殁又过乎戚。
慎徽众善。
敦叙六宗。
睦娣姒以仁。
接中表以义。
由是闺门以穆。
妇道有闻。
天宝中
汾阳分镇河中。
策勋王府。
夫人从夫之义。
封琅琊县君
寻又进封太原郡君
其后寇盗横厉。
风云元感。
汾阳乃首启戎行。
宣力王室。
出则统一师旅。
入则燮赞台阶。
元勋既崇。
殊赏斯至。
内训之功。
其子或位列通侯。
或室嫔贵主。
姻连右戚。
荣冠中朝。
通河汉之津。
地成冠盖之里。
每令节嘉赏。
长筵高会。
青紫照庭。
佩环盈室。
薰灼人代。
莫之与京。
然约已尚柔。
从夫体顺。
服仁不倦。
守礼无为。
总是具美。
允膺多福。
亦尝排凤阙。
谒龙颜。
及承制曰。
汾阳郡太原郡君王氏。
婉娩淑德。
斋庄令容。
禀训姆师。
友于琴瑟。
作宾君子。
宜尔室家。
克著艰难之勋。
实由辅助之力。
可封霍国夫人
汾阳受命东征。
长驱河朔
夫人处于西土。
三徙其居。
导诸子以义方。
规众女以典则。
用能聿遵礼度。
伊加等之顾问。
奉殊常之宠锡。
容止合度。
威仪可观。
帝嘉其贤。
尤所称重。
宜其阜昌盛业。
蕃衍华绪。
恩渥于上天。
保荣耀于当代。
而夫人蕴高世之度。
抱出尘之节。
以为致盈必损。
理有固然。
誓弃浮华。
愿归正觉。
于是损其服玩。
斥其爱染。
思契理于胜因。
将息心于了义。
乃舍京城西别业。
奏置法雄寺。
又于法云寺写藏经。
修塔院。
置经行之室。
立禅诵之堂。
景福所凭。
斯焉茫昧。
遐龄未及。
奄尔薨殂。
享年七十三。
大历十二年正月辛未
终于平康里之私第。
皇慈兴叹。
中使临吊。
汾阳以睽偕老之期。
深遗挂之恨。
抚襟长恸。
悼亡何及。
即以其年六月二日
卜葬于万年凤栖之原。
恩诏赠赙。
率加常典。
哀荣之盛。
今昔罕俦。
有子六人。
长曰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詹事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曜。
次曰开府仪同三司左散骑常侍赵国公晞。
次曰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吏部司封郎中上柱国乐平郡开国公晤
次曰银青光禄大夫殿中监驸马都尉暧。
次曰银青光禄大夫殿中少监曙。
幼曰朝散大夫秘书省著作佐郎映。
有女八人。
长女适成都县卢让金。
次女适鄂州观察使吴仲孺
次女适卫尉卿张浚
次女适殿中少监李洞清。
次女适司门郎中郑浑
次女适(一作汾)别驾张邕。
次女适和州刺史赵纵
幼女适太常寺丞王宰。
并衔恤在疚。
是崇窀穸。
帝女降天人之贵。
从主妇之仪。
手制衣衾。
亲临祖载。
自宫徂野。
徒行号擗。
此又盛德所感。
明灵永慰者也。
汾阳属当出镇。
瞻望不及。
思刻金石。
以纪徽猷。
绾顾无赞美之能。
虚承叙德之命。
式扬茂实。
以副永怀。
铭曰。
赫赫崇勋。
郁为元臣。
峨峨淑德。
奄有方国。
夫贵妻尊。
恩深宠极。
聿修阃政。
以懋嫔则。
妥自中年。
嘉声克宣。
鱼轩昭曜。
翟茀婵娟。
嫔从如云。
歌钟沸天。
永言浮世。
载悟真诠。
元夜何速。
青鸟斯卜。
恻怆笳箫。
苍茫陵谷。
惟贞石之不朽。
庶斯言之可复。
辛亥夏邳州桃源决事感作 其二 清 · 施曜庚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捧檄长征正麦秋,利民愧少郑陂谋。
舟车往复三千里,明月清风伴我游。
张尚书行状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五、《宋景文集》卷六二、《皇朝文鉴》卷一三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四、《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五四、《曹南文献录》卷七四
张咏字复之,年七十。
惟公禀尊严之气,凝隐正之量,粤在羁丱,不偕儿曹,嶷然志向,高自标置。
始就外傅,即览群经。
书必味于义根,学乃知于言选。
家贫无以本业,往往手疏坟史。
每有属缀,辄据庭树槁枝而瞑。
茍不终篇,未尝就舍。
磥若多节,默表大厦之材;
居然晚器,弗示良工之璞。
太原王搏名知人,见公𢥠然异之,独谓公曰:「唐魏文公本生此乡,故老有言,后五百年复出一佳士。
元精回复,祭酒当之矣」。
公谢不敢。
兴国四年,始游邺下,与故上谷寇公准推毂引重。
时属乡里命秀,方国试言,府将雅钦公名,议为举首。
夙儒张覃者,悃愊有行,疏略少文,公即以檄谒府,盛称其长。
终得荐,公为之下。
汇茅有吉,爵砥相先,让夷之风,一变河朔
明年,进士及第
释褐大理评事、知鄂州崇阳,尤厉风节。
大江之南,民裕文敝,囚以手而上下,狱为人而重轻。
公廉知其状,痛绳以法,精力于职,擿伏如神。
洗其锲薄,镇之忠厚。
吏乐其职,多一笑而归休;
民协攸居,或减年而从役。
就改将作监丞著作佐郎
解秩,授太子中允,关掌麟州军事。
夏台弗靖,西戎方强,公缮起亭障,精明烽火,坐赞叔敖秉羽之策,多嫖姚穿域之乐,伐谋取胜,四鄙以安。
端拱纪元,天田躬耤,转秘书丞
明年,充礼部考试官
已事,复倅相州
一惧之年,宜为亲解;
百斤之牍,终以恳辞。
乞董濮上市征,以便迎养。
诏可其奏。
月馀,召赐五品服,知浚仪县
俄为荆湖北路转运使
事不诿上,世咨其清。
劾罢太守奸赃疲愞者十数,悉条所部废格抏敝者百馀事,棱威所振,吏皆股栗。
廉使上其理状,玺书褒美。
三年,迁太常,为郎中
再旬,乘驿赴觐,加锡金紫。
翌日,迁虞部,为郎中
再旬,授枢密直学士,赐钱五十万,判银台通进司门下封駮事、兼三班院
河东大将张永德小校犯法,因笞而死。
诏按其罪,公即封还制书,白上曰:「永德为国牙爪,居天下劲兵处,若以一部曲摧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
上不纳,因不关银台而下书谯让。
未几,果有营兵胁讼军侯者。
公复争前事,上辄优容谢之。
会贼顺缘间,坤维摇乱,偏师数万,鼓行而西。
太宗以为潢池弄赤子之兵,荆棘生大军之后,畴咨上辅,崇简守臣,参预武功。
苏易简白上曰:「某甫可属大事,当一面。
若奉将威命,降谕剧贼,陛下高枕,永无西顾之忧矣」。
乃命公知益州,揆日占谢,赐白金一百四十斤。
鸿卿出郊,不复内御
子颜引道,初无办严。
朝家方以大师未集,留之半岁。
公潜簿所赐,上还长府。
其秋,遂诏赴部,公终不复言。
至道二年,改兵部,犹为郎中
会丁新昌郡太夫人之丧,恩诏夺服。
《阳秋》之义,不以家事为辞;
《礼》经所执,亦推顺变之大。
真考嗣历,迩臣均霈,即拜谏议大夫
归朝,还给事中、户部使
七旬,拜御史中丞
咸平二年知贡举
杜绝书谒,时称得人
,改工部侍郎、知杭州
五年,移京兆
明年,转刑部,复为枢密直学士,再知益州
寻加吏部,犹为侍郎
景德三年,罢归,领三班登闻检院奉朝请
先时,生疡于脑,至是弗损,归家第,赐环中造,适移状言上,酷请外藩。
寻知金陵江南安抚使
岱宗成礼,改尚书右丞
升人以秩满,愿留,即拜工部
汾脽饮至,又进礼部,皆为尚书
疾剧还台,求访高手,荐剡需头之奏,愿遂角巾之游。
魏舒之先行后言,人无知其去位;
平津之何恙不已,诏益勉于存神。
依违半年,必于得谢。
上不获已,出公知陈州
大中祥符八年八月一日,齐终于理下,享年七十。
呜呼!
景命弗究,宗工其萎;
如仁均哀,歼我何赎!
邦人改祠而为讳,道路举音以过丧。
真宗闻讣震嗟,追赠尚书左仆射
天禧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权窆于陈州宛丘县孝悌乡谢村焉,从宜也。
公始娶夫人唐氏,卒。
继室以太原郡夫人王氏,即河阳节度使显之女,允执妇道,以佐君子,后公三年而殁。
子从质,以父任,累迁至卫尉丞,居公之丧一月,以毁而夭。
女一人,适故内相王公禹偁子嘉祐。
母弟诜,以公延赏,今为虞部员外郎
孙四人:曰约、曰综、曰绰、曰绅,咸以忠厚世其家。
公阶至正奉大夫,勋上柱国,爵开国公,食封户三千七百,实户四百,其大较也。
公姿宇爽迈,谋谟沈敏。
道驾俗表,气笼霄极。
任节侠,已然诺。
不窕不槬,如玉如莹。
修词立诚,博见强志。
篰书兼两,宾盖成阴。
佐郡被边,遭时右武,入蚁封而试马,回策若萦;
张狸步以射侯,舍矢如破。
总物纤密,绝人远甚。
司封駮,则详言粹议,有任隗之沉正;
台宪,则摧奸触佞,有傅咸之刚简。
治益部也,宿师屯结,县官乏食,掾吏搏手,狂狡启心。
公乃贱售盆盐,翔贵囷米,留迁钟豆,讽告乡县。
民或妄言沮公,公斩之以徇,自是见粮大集,战士倍气矣。
自不逞挺乱,重城晏闭。
主帅王继恩上官正顿师入保,埋根不进,坐失脱兔之拒,居若贾胡之留。
公以为将不亲行,众不可使,乃劝自当一队,以贾群勇。
许诺,行有日矣,公虑其不进,于是椎牛宿帐,具出饯之礼,中坐酒酣,亲举属军尉曰:「尔曹俱有亲弱在东,蒙国厚恩,恐无以塞责。
此行当直捣寇垒,尽其噍类,平定之日,东向以报,目见朝廷,举万年之觞,岂不快耶!
若犹老师逸囚,疲民旷日,即此地还为汝死处也」。
正由此东行深入,诡道兼进,殊死鏖战,尽俘凯旋。
公乃出车劳勤,摐金大会,以次论获,先命行赏。
皆伏公气决,不敢迎视。
继恩帐下卒缒城夜逸,吏执以告,公恶与继恩不协,即命絷投眢井,一府无知者。
先时,劫掠之际,诬染尤众,胁从有状,归诉无阶,各保营壁,共怀猜贰。
公以为鹿不择音,既亡生路,虫入其腹,惧益厉阶,亟下移符,镌说魁宿,宥其枝党,纵归田里,譬以大恩,讫无敢桀。
及再任也,属六骡南牧,灵旗薄伐,公虑远夷为变,欲出奇以胜之。
因取盗贼之尤无状者,磔死于市,凛然人望,遂臻靖嘉。
每吏牍便文,久不得判,公率尔署决,人皆厌伏,罚既值罪,按无廋情。
蜀中喜事者,论次其词,总为《诫民集》,镂墨传布。
张敞之为京兆,时时越法纵舍;
黄霸之守颍川,人人知上意,无以过之。
馀杭也,遘民荐饥,方蜡不启。
稻蟹无种,原田若艺,民挟盐利以冒公禁者,日数百辈。
公一切笞遣,不徇彝法。
逻戍入启曰:「法乱如是,人将安禁」?
公劳之曰:「馀杭十万户,饥者七八,弗挟盐利,无复生意。
若暴禁之,彼将圜视衡击,以扰居者,则为祸大矣。
尔曹第忍之,俟其岁定,则太守复以三尺律从事矣」。
是年虽歉,人无泛命者。
富家子与婿分财不协,诣府廷辨。
婿曰:「彼先子有治命,婿七子三」。
因出遗札,子不能举其契。
公索酒酹地曰:「彼父,智人也。
当死之日,子方冲孺,托养于婿。
茍子有七分之约,则亦死于婿手矣。
今当七分归子,三分归婿」。
于是二人号恸,以为神明。
公之操决,率是类也。
原其遇二圣也,以功名自任,故力与命偕;
显八座也,以方格见信,故言与行危。
本乎直清,贯以忠恕,无乞灵徼福,无人非鬼责,履重刚不险,临大节不夺。
葵藿弗采于猛兽,山川宁舍于骍角。
若夫安世之恨谢,翁归之灭私,《大有》之文明,《小雅》之恺悌,公皆兼有其美。
惜其未极柄用,遽愆腠理。
上欲以为相者数矣。
天之不憖也,悲夫!
公雅好著文,深切警迈,以不偶俗尚,自号「乖崖」。
公尤善诗笔,必覈情理,故重次薛能诗,序之曰:「放言既奇,意在言外」。
议者以公自道也。
生平论著,仲氏诜集之,成十卷,以行于代。
内外埽之日,无掐膺之妾,无杂吊之宾,终齐事而乃瞑,取禅书而颂德。
汉廷诸老,恨王骏之不侯;
天下人之,为陇西而流涕。
斯非遗爱遗直、立功立言之极欤!
敢摭令猷,以须史阙。
谨状。
湖苏二郡语南部新书,咸通末郑浑之为苏州督邮谭铢为鹾院官,钟辐为院巡,皆广文生。时湖州李超、赵蒙为代,俱状元及第,二郡人为语曰。) 唐 · 不详
 押尾韵
湖接两头,苏联三尾。
黄典幕修筑堤防 明 · 王恭
 押词韵第四部
君不见召公埭白渠,叔敖郑浑功最殊。
年丰粒米多嬴馀,闽州属县沧海隅。
筑海为田农力劬,炎风赤日秋草枯。
漫漫斥卤连荒芜,民饥不足供王租。
我公到来人复苏,鸠工筑防备不虞。
滨涧严湖水可潴,污邪瓯窭变膏腴。
禾黍油油接桑榆,公田有谷兵有储。
春风二月花满途,村北村南开酒垆。
黄堂白叟但劝娱,驯雉不惊雄哺雏。
红莲宝幕莹冰壶,玉树掩映青珊瑚。
讼庭无事鞭用蒲,功归令尹名不沽。
政成秣马朝京都,便当发轫青云衢。
愿作霖雨霈九区,非但小邑蒙沾濡。
广运潭铭 南宋 · 崔敦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宫教集》卷一二
唐天宝纪元之九年,陕郡太守韦坚有请治汉隋运渠,起关门抵长安,以运山东之赋,有诏从之。
乃绝灞浐,并渭而东,至永丰仓,复与渭合,又凿潭于望春楼下以聚舟。
二年潭成,天子临幸,嘉焉,锡名「广运」。
窃惟唐都长安,左崤右蜀,沃野千里,所出虽多,所用滋广,故常转漕东南之以足关中
然历三门底柱之险,多风波覆溺之虞,杨务廉议凿栈之役而人被其害,李齐物建开山之请而舟卒不通,裴耀卿议置诸仓而北运亦艰,厥费尤甚。
至是乃用坚请,既复旧渠以兴遗迹,又凿巨潭以聚众艘,连樯挟橹,舳舻并进,珍奇宝货,错杂布列,吹笛鸣鼓,辐辏楼下,都人士女耸观,可谓伟已。
当是时,如崔成甫徒知制得宝之曲,而未能勒铭章以示不朽,回视郑陂之颂,新丰之碑,得无愧与?
敢因阙文而为之铭曰:
唐受天命,长安
国用不给,东南是输。
开元太平,费日滋益。
惟是漕渠,议者罔识。
有臣曰,是究是图。
爰得遗迹,起汉讫隋。
乃浚治之,以便粮道
役无淹辰,渠以成告。
南绝灞浐,并渭而东。
循环周流,会于永丰
层楼屹然,下瞰天府
凿潭其旁,漕舟所聚
是经是营,大输东南。
万艘并下,舳舻相衔。
篙工柁师,芒屦短袖。
连樯挟橹,鳞次辐辏。
有尉成甫,制歌以扬。
和者百人,鲜服靓妆。
鸣鼓吹笛,来凑楼下。
都人驾肩,欢舞叹讶。
天子望见,喜形于颜。
爰赐嘉名,曰广运潭。
时惟耀卿,是兴北运。
历时浸久,人以为病。
粤有齐物,凿山为门。
舟不能入,水益怒奔。
猗欤此潭,克绍前古。
我作铭诗,勒之岸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