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井泉沈太守 其三 南宋 · 尤懋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灵源显晦岂无时,便有高人作已知。
赏识先从石湖老,发扬更赖隐侯(清顾湄虎丘山志》卷二)
游虎丘 南宋 · 范宜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山奇水秀碧交加,倚遍阑干眼力赊。
阁跨剑池飞突兀,路盘石壁转攲斜。
日移高塔桥边影,风送疏钟岭外家。
杰出人间清胜地,老僧终日卧烟霞(清顾湄虎丘山志》卷八)
偕伯氏周臣织帘先生故居同顾伊人访陈确庵夜宿 明末清初 · 王揆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草堂人去薜萝存,洒泪空招未返魂。
犹见康成遗故籍,忽思元亮老孤村。
青浮色秋间路,白照芦花月里门。
感旧愈难今夜别,追维生死对黄昏。
按:织帘先生顾麟士也。“康成故籍”,指麟士言;“元亮孤村”,指确庵言。确庵名瑚。两先生皆志节士。末句“追维生死”,死谓麟士,生谓确庵,一语总收二人。
题鸳鸯圹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崇祯末长洲杨氏妇者,其夫倪士义死,妇使工凿“鸳鸯”二字圹上,遂自刭。今合葬虎丘,称“鸳鸯圹”。太仓顾湄载其事《虎丘志》中,予览而感焉。
血溅良人墓,婵娟事可伤。
阖庐无此剑,紫玉不成香。
侠烈光吴岳梁张种常称虎丘为吴岳之神秀。),流传自野王陈顾野王有《虎丘山序》。)
千秋莲沼上,人见紫鸳鸯。
满江红·秦园遇歌者苏生,用顾伊人 明末清初 · 张夏
 押词韵第十二部
曾事通侯,酬郢曲、樽前红豆。
遇军变、江州烽火,洞庭遗叟。
万马东来流竟断,六龙南幸城如斗。
看三宫、卓幰发临安,伤心否。

峰第一,夸旧口。
泉第二,传新手。
掩春申珠履,孟尝鸡狗。
对我欲舒苏岭啸,当筵尚说元王酒。
桃花潭水殢行舟,汪伦又。
游虎丘 南宋 · 李韶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望中平坦独崔嵬,根跨沧溟浪打回。
不是巨灵潜擘与,祇应蓬岛暗飞来。
经坛烟染千株石,丹井云封万古苔。
翠色高通苏郡内,满城清雅绝尘埃(清顾湄虎丘山志》卷八)
游虎丘 宋 · 阮阅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踏石青鞋滑,西风系小舟。
浅塘疏水,高树老秋。
行柳乱馀兴,衰芜铺远愁。
萧萧晚城角,排日下林头(清顾湄康熙《重修虎丘山志》卷八)
顾伊人以尊公麟士先生织帘图见示索和原韵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二
开卷见茅屋,先生此闭关。
同心几白首,吾道在青山。
岁月穷经过,门庭避世閒。
祇今帘外月,犹照读书颜。
顾伊人过马殿闻园居小饮 其一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三
才返九峰棹,同寻太史庐。
喜无多布置,转觉自萧疏。
窗宿孤吟客,床堆旧读书。
看君閒亦得,金马兴何如。
顾伊人过马殿闻园居小饮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三
忆别风尘日,艰难发总华。
那知燕市酒,重集季常家。
诗思閒来进,谈锋老去差。
一轩临水坐,还拟看荷花
顾伊人赠诗述虞山知己之谊漫和见意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三
虞山学海冠江东,一代篇章算此翁。
笔有珠玑随意给,兴逢佳丽属词工。
春风自喜花间蝶,夜雨偏哀草际虫。
见尔赠言增感慨,论诗终未敢雷同。
顾伊人桃源图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二十三
桃源莫道津难问,便可移家不劝君。
愁煞此中孤陋甚,但言汉事即新闻。
游虎丘(明王宾虎丘山志》作题虎丘) 北宋 · 崔端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入寺山光峭倚天,剑池寒色锁危巅。
苍苔自老生公,新茗谁烹陆羽泉
楼阁下窥溟海浪,松篁遥接洞庭烟。
二难选胜真奇绝,留得芳名万古传(清顾湄虎丘山志》卷八)
北宋 · 李夷庚
生公曾说法,听石尚孱顽。
雁塔晴观海,松门夜闭山。
林喧群(下缺)。(生公台)
按:清顾湄宣统《虎丘山志》卷四
游虎丘 南宋 · 裴良杰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顾我江湖旧壮怀,家林终是事尘埃。
登临直到秋方好,行乐只因山远来。
剑石池边须笑适,花亭月下约徘徊。
自惭俗驾非名胜,窃恐山灵为勒回(清顾湄虎丘山志》卷八)
虎丘寺796年 中唐 · 张籍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望月登楼海气昏,剑池无底浸云根。
老僧只怕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门康熙顾湄《虎丘志》三《寺宇》)
虎丘西寺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吴王冠剑作尘埃,葬地翻为七宝台。
石砌百□光似镜,井轮千转响成雷。
昔年棣萼联枝发,今日莲宫并蒂开。
更有女郎坟在此,时时云雨试僧来康熙顾湄《虎丘志》三《寺宇》)
虎丘千人坐又名千人石 中唐 · 贾岛
五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上陟千人坐,低窥百尺
碧池藏宝剑,寒涧宿潜龙康熙顾湄《虎邱志》二《泉石》)
试剑石 南宋 · 释智愚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云骨深埋草莽中,竟传秦王试灵锋。
旧痕尚带春苔绿,一罅能生偃草风(以上清顾湄《虎丘志》卷二)
夏重龙洲道人墓三十二韵丙子 清 · 朱彝尊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十七
亭亭马鞍山,产石光莹莹。
其东势䃕礐,竹柏翠相映。
刘生昔栖迟,于焉日吟咏。
生耽岩壑幽,死爱水木净。
要知贤达心,义不陷俗阱。
一棺抱山阿,胜夹两婢媵。
倾崖屏荆榛,老树绝鸮鸋。
既鲜荛竖侵,亦免菜畦蝗。
乃知斯丘乐,匪藉青乌订。
我思南渡后,思陵失其政。
谋夫多去国,魏公执兵柄。
幕府盛宾僚,子弟谈性命。
弃师累十万,三败无一胜。
肆将功罪淆,第许心术正。
猛将反先诛,岂惟一桧横。
哀哉小朝廷,自此和议定。
金缯括脂膏,臣妾费辞令。
忍忘君父雠,宁计苍生病。
过也大布衣,慨慷本天性。
好游或渡江,嗜酒数中圣。
议论辛陈间,耻与馀子并。
歌诗存十卷,卷卷气雄劲。
静夜思中原,往往血泪迸。
厥后诣阙书,何减诤臣诤。
庶几国士风,合古之儒行。
我来百世下,适墓必生敬。
三年两经过,凉燠感时兴。
番番玉山顾湄,文史广援證。
思复东斋祠,暇日便眺听。
奠以桂浆,辟此鼯鼪径。
谁与能好事,率钱表名姓。
遗文并雕锼,足以播遥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