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筑室百子山寄冯相国鹿庵 其一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咏怀堂诗卷三
达生易为趣,考室向林泉。
道识渔樵泰,群怜鸟兽贤。
瞻蒲天若迩,纳稼地何偏。
攘攘观人世,閒心为恻然。
筑室百子山寄冯相国鹿庵 其二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咏怀堂诗卷三
寒岩穷结搆,自负隐情深。
众骛鲜危事,相欢闻野吟。
云常通井灶,月不释陵岑。
备此幽贞履,因风质所钦。
宴鹿庵相国西郊桴居 其一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咏怀堂诗外集甲部
朝英营物外,筑馆俯清泉。
理亦预疏凿,游能偕圣仙。
盘匜罗水碧,徒御动山烟。
不羡城南曲,空瞻尺五天。
宴鹿庵相国西郊桴居 其二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咏怀堂诗外集甲部
楼居升水气,澹澹映春丛。
顿觉耳目适,遂令心地空。
香光浮草树,刻画到霓虹。
胜地应千载,青山倚谢公。
宴鹿庵相国西郊桴居 其三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咏怀堂诗外集甲部
浩劫尘沙远,同时鱼鸟亲。
时书修我法,花水隐秦人。
润幄欣云至,遮檐验柳新。
酒醒坐磐石,迎月更垂纶。
宴鹿庵相国西郊桴居 其四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咏怀堂诗外集甲部
举目谁长物,轩开云满山。
洼田催种蛤,稚子嘱调鹇。
门馆无私觌,方书有大还。
青春称辟谷,仙骨讵今孱。
宴鹿庵相国西郊桴居 其五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咏怀堂诗外集甲部
上相驻柴车,村翁话起予。
乘春饭羸㹀,击水聚驯鱼。
静觉行生会,谁言经济疏。
翻愁渭滨猎,物色溷樵渔。
宴鹿庵相国西郊桴居 其六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咏怀堂诗外集甲部
烟水依依处,时看白鸟飞。
閒情云共卧,灵境世应稀。
登户泉声聒,映帘山色微。
江乡此何异,游客宛如归。
柬鹿庵相国 其一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咏怀堂辛巳诗卷上
赋就离居不问年,片云相望隔山川。
九仙骨抱还衣白,万卷书成自尚玄。
司马坚碑无仆日,蛰龙深抵入重泉。
閒来晞发招山鬼,吟遍秋潭橘柚烟。
柬鹿庵相国 其二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咏怀堂辛巳诗卷上
桴居乐圣近如何,遥忆卿云映雀罗。
新眷尚方传赐币,故人沙路复鸣珂。
定知月露难淹桂,不藉风雷为偃禾。
贡禹王阳双得路,野心何必厌渔蓑。
游仙诗寄鹿庵相国 其一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押先韵 出处:咏怀堂丙子诗卷上
楼桑有鸿隐,抱犊耕芝田。
一谢尘冕欺,蚤悟长生传。
白云手自锄,青山朝对眠。
游值若木憩,饥吸沧海烟。
有时排空虚,亲受王母诠。
使作尽青童,毛女尤婵娟。
仙音固缭绕,流铃亦铿然。
頫视虹䌽下,丘垤何连蜷。
桂树蠹不实,薤叶光且鲜。
哀哉下土人,寿命无一延。
生为霜露欺,死乞鸢乌怜。
游仙诗寄鹿庵相国 其二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咏怀堂丙子诗卷上
桴居立烟外,苍苍远人迹。
野坼南浦青,檐挂西山碧。
此中有至人,终年修羽翮。
勤翻玉斧书,慵发金縢策。
壑泉床下鸣,崖乳窗间滴。
空潭春雨过,百药苗盈尺。
沮溺谁能然,箕颍亦堪斥。
不识丹箓中,可注天台客。
玉篴弄江花,清琴响寒汐。
愿骑海鹤来,嗷嗷呼白石。
阅三朝要典 清 · 沈德潜
押阳韵 出处:归愚诗钞卷八
熹庙御极颓乾纲,疏远保傅亲貂珰。
茄花委鬼互纠结,薰天势焰何披猖。
守原之问史贬斥,况令妇寺紊朝常。
顾命老臣半诛戮,朝衣血裹投圜墙。
清流白马祸更惨,一网尽矣空岩廊。
颠倒是非著秽史,手翻三案词侜张。
词云挺击陷国戚,追论可灼诬先皇。
移宫哕鸾肆迫胁,康妃八妹奔苍黄。
更云笔削继孔圣,大书特书明王章。
永为人臣不忠戒,冠以御制文煌煌。
党与秉笔乱忠佞(顾秉谦、黄立极、冯铨等。),霾闭日月无精光。
同文馆狱画党籍,元祐君子遭摧戕。
二蔡二惇恣儿戏,竟使二帝幽穷荒。
此书千古同缪戾,力锄忠耿扶奸强。
从来事往有定论,青蝇白璧终显彰。
刑馀死骨斲身后,正士祀典脩烝尝。
所惜国本既剥丧,再传宗社旋沦亡。
小人勿用著圣训,承家开国须周防。
再临快雪堂帖装册成因题以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九
藏帖因名快雪堂,伯衡钩勒特精良(伯衡冯铨字铨此帖钩摹最精)。
两经临写知珍重,一晌对观祗惭(去声)惶。
十卷如何漏淳化(帖以羲之快雪时晴为冠因而得名其墨迹久入石渠实右军真迹淳化阁收二王帖甚多不知何以独漏此种),三希更以忆襄阳(快雪堂徒以一帖获名予三希堂既藏快雪并贮献之中秋王珣伯远二种遂以名堂刻帖因忆米芾元日帖中有临明星大令真者在前气𦦨怵人之句喜其嗜古牧谦故并及之)。
在前真者诚难似,笔谏惟思寓义长。
题快雪堂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
昨岁成堂方望雪,徒为记事未为诗。
即今正值时晴美,对景方知快雪奇。
石榻砌廊补木榻(昨岁杨景素进快雪堂石刻乃冯铨子孙鬻于闽之黄氏者因筑堂为廊嵌石旧有木刻三版并命补摹泐名俾较若画一其木版仍置堂中详见快雪堂记并题句),旧姿弆匣證新姿。
气求设有云龙应,腊瑞仍当此伫之。
重华宫茶宴内廷大臣翰林等题快雪堂帖联句并成二律 其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七
诗会例于养德宫,图书府正壁居东。
冯镌黄贳事已往(帖本冯铨所刻鬻于闽之黄氏),阁帖廊陈例取同(筑堂为廊以嵌石版从淳化轩例也)。
快雪为倡松雪殿(帖以快雪为冠殿以松雪诸帖),以斯始恰以斯终。
崇文稽古宁云此,待欲长言辄愧衷。
快雪堂得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二
补石砌廊更收板(己亥得冯铨快雪堂石刻中有木刻三板未为全璧因命补摹泐石筑堂为廊砌石其中仍将木板弆堂之西室以存其旧),明端类聚室之东(庚子复得明周王有燉摹刻兰亭叙及图画诗跋端石十四段其中亦有缺逸不全者嗣取益王续刻全拓本补摹刻之原石背面以石板长短不一难以砌廊因即置之堂之东室以从其类)。
似兹位置堪称妥,那识应(去声)求每致同(自名堂后数载以来每得雪益觉名实相副)。
松柏有花幻点缀,峰峦无玉不玲珑。
然予慰处渠(去声)祗此,润共心芽宿麦芃。
题快雪堂褚遂良临兰亭帖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五
房龄荐乃获萧翼,登善书因赐士廉。
数(去声)本那能无同异,多摹自致有洪纤(近得褚摹绢本兰亭叙即冯铨刻入快雪堂法帖者前后有铨图章其贞观御书标题及卷后董其昌跋分毫不爽似为真迹无疑惟较之向所刻兰亭八柱帖之褚临纸本其用笔结体有不同处盖此绢本前标第十九本纸本则未经标题无从定其次数要其所临模者不知其几也广川书跋谓褚河南欧阳率更临兰亭皆自出家法不随点画则前后临模多本洪纤之间岂必尽同耶)。
一时众命临原夥(唐太宗当时既获兰亭真迹命冯承素韩道政褚遂良等模赐王公一时传为盛事而米芾惟于褚本跋咏及之馀皆不置品题自因他本不概见也至其后高宗立后时能直谏者惟遂良一人是所临兰亭书法固佳而其实究亦因人以传也),他日独当谏不谦(按高宗欲立武昭仪遂良将以死谏谓长孙无忌李绩等曰太尉元舅司空功臣不可使上有杀元舅功臣之名遂良起于草茅无汗马之劳致位至此且受顾托当以死争云云此其风节凛然千载后犹有生气)。
究以人传非以帖,漫猜绢黑米家嫌(米芾题赠人帖有纸色黑显伪者之语此卷虽绢色黝然而字里行间墨光神采焕发似非登善不能正不必以米颠所嫌为疑耳)。
题宋高宗书马和之唐风图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九
重经偶令纂宝笈,一卷不期增学诗(内府旧藏宋高孝书马和之画诗经图甚夥遴其真者十二卷贮于景阳宫之后堂颜之曰学诗继复得闵予小子一什续入之近命内廷翰林续纂石渠宝笈适又得唐风一卷乃张丑曾载之清河书画舫冯铨摹其书于快雪堂帖予尝一再临写且为补采苓篇名者是卷二字具足后更有唐国十二篇五字洵为可珍亦仍弆之学诗堂以见延津之合)。
所好(去声)为君依古戒,历观刺晋絜今思。
成图其后谁双者,命笔以前神赴之。
兴至长言纪颠末,却多愧意鲜佳词。
快雪堂帖联句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七
堂成隔岁瀛洲镌石墨之华宴启先春绣野积丰年之玉名帖将镌给札坐起清风新韶试扫烹茶吟联白雪在昔榜题冯氏两字断章版勒涿州三行压卷宝藏东晋千馀年留一札之真品藻西清廿八字列三希之首瓣香好在鸿爪如新片羽堪珍鹅群肯换继兹而八十一牍方圆圭璧因形阅今凡百四十春变化烟云过眼属以疆吏陈词采自闽人遐购爰釐甲乙后先之次第重排更予裁量广狭之形模合度文清漫漶戈铓顿复初观石补奇零梨枣因之附录由是庭开西苑径朗周除仿淳化之成规踵石渠之韵事廊腰环砌俨新披笔阵之图轩额璇题待更和阳春之曲亲贤并赐瑶缄擎百笈之多卷册分装珠贯叶五声之序字霏琼屑家奉银钩由晋人以迄元人必衷二王之笔始快雪而终松雪适符三白之占昨朝正而衣点千官谁工谢赋今腊瑞而云同万里徵协汜书乃者景对时晴兆符嘉谷奏赓音于八伯数应经星申曲宴于重华润垂宝露行分珠玉庆兹均喜雨之亭泽普和甘勉矣跻卿云之陛
快雪堂成己亥年,三冬望雪正忧煎。
何期庚子霏元旦(御制),更喜嘉平浃大田(上年初冬至入腊连得瑞雪积至盈尺麦田融透允符三白之瑞)。
土德徵祥占凤纪,金穰普顺叶羲编(今岁𡷫干在辛岁支在丑)。
律筒气备两春应(正月十二月两度立春并溥春祺臣三宝),岁筦韶开十日前(十一日立春)。
太液莹冰环曲坐,重华晁旭肆长筵。
班齐紫阁名蕃集(臣英廉),仗转黄图宿卫旋。
吉语验丰民有庆,元音出震帝庸先(联句用一先韵)。
风回舞忆南荣敞(臣嵇璜),衣点情还左个联。
茶浥三清甘遍渥,诗程七字例仍沿。
书仓赓屡昌辰次(甲午以四库全书联句庚子以四库全书荟要联句臣福隆安),墨宝藏希典午传(王羲之快雪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因名所藏室为三希堂)。
翻拓咏吟难指屈(昔年曾将快雪帖摹入三希堂法帖中其墨迹历年题咏书册中殆遍),拈毫摹仿愧神全(内府旧有快雪堂法帖曾临写全部)。
忽看初刻冯家版(帖为涿州旧臣冯铨摹勒上石)。(御制),侧想曾移闽海船(此帖石刻冯铨子孙不能守鬻于黄氏航归闽中)。
抚缺任珍残枣勒(颜真卿苏轼米芾帖中有木刻三版尚未失真),剜讹终诮混珉镌(黄氏复将木刻翻勒石背颇有讹舛)。
尘封向乏操觚拭(臣和珅),毡裹凭教置驿遄(黄氏得是石后子孙不能守前督臣杨景素因贳之以献上以举关翰墨故弗之却)。
事计从头经再徙,帙披生面许重湔。
浮云过则诚多矣(臣永贵),永昼娱兹讵舍旃。
真迹弁因阅世久(冯铨所集诸帖始自义之快雪真迹因名快雪堂帖),嘉名锡为兆秋虔(圣上以快雪名堂寓绥丰之意仰见铨人于游艺之中皆关民事非如冯之仅以名迹宝重也)。
香融蝉翼霄垂露(臣蔡新),辉映红梁宿列躔(堂成排嵌命以石版廊壁)。
修短分行浑雁齿,纵横结体总鸾翩。
辑兼四代彬彬尔(此刻始王羲之终赵孟頫晋唐宋元名迹略备臣梁国治),序别五声秩秩焉(帖本五册以宫商角徵羽标序)。
廿有一斯人之数,八旬二乃帖其然(是帖自羲之以下共二十一人为帖八十有二)。
时晴自合为引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御制),晚热洵堪作比肩(晚热帖)。
理慰投缄豁幽思(自慰帖有理有大断其思豁之令尽之语),候寒枉札报佳眠(极寒帖云旦极寒得眠助反侧想小尔)。
月临夏首频行药(四月五日帖后继以追寻帖中有服散语臣德保),雨冷秋中乍擘笺(秋中帖雨冷足下各可耳)。
玉润笔端完幅在(前后羲之诸札颇多残阙惟官奴玉润帖首尾完善),珠光东里二书连(感情帖有得足下二书语)。
敕排乐毅鹅群俪(乐毅论小楷褚遂良奉敕排类臣曹秀先),疏习钟繇趸尾骈(羲之临钟繇力命还示二疏及丙舍帖)。
贞观赐贻中令本,永和会感右军篇(褚遂良临兰亭为唐贞观时赐高士廉本)。
评之或谓雄而秀(赵孟頫评羲之书雄秀之气出于天然臣周煌),刷处犹誇俊且妍(米芾书结体飘逸自谓刷字尤善临摹右军徽宗尝赏为俊人)。
泼沈三三追迅鹄(岳珂跋米芾临书如双鹄并翔今所临王羲之书凡九帖),锼琼两两摭零钿(王羲之十三行二本并列)。
艺师昙𥗝遵家学(是帖所载献之尺牍凡五帖臣周元理御制),翰综琅琊得妙筌(王洽仁爱帖王氏诸从皆能书洽为羲之从弟书断引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是也)。
叔洽草书观薤倒(承问帖系草书),世将飞白悟针悬。
参军法亦乌衣最(王廙甘雪昨表平复三帖廙字世将尝为太傅掾参军工草𨽻飞白右军之亚),信本真能赤帜搴(欧阳询字信本宣和书谱称询真书为翰墨之冠)。
论著卜商昭日月(卜商帖云书之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兴寻张翰韵林泉(张翰帖即叙季鹰秋风起思鲈鱼事有吾本山林间人语)。
潭州诣擅越州继(臣罗源汉),季海锋争渤海偏(欧阳询潭州人封渤海男徐浩越州人字季海)。
大理告身侪若讷(徐浩书试大理评事兼钟离令朱巨川告云敕左卫兵曹参军庄若讷等盖当时数人同一告也),元和新脚样公权(刘禹锡诗有柳家新样元和脚之语指柳法也)。
拾遗心正箴规切(公权为拾遗时常以笔谏穆宗有心正则笔正语臣阿肃),蒙诏词严嘱托捐(公权蒙诏帖云亲情嘱托谁肯响应)。
诸体平原推卓斝,萃函明远寄缠绵(颜真卿书首载明远帖其邹游帖亦兼寄明远)。
䢴沟夏镇游踪转(臣谢墉),采石秦淮阔思牵(䢴沟夏镇采石秦淮皆明远邹游二帖中记从游及叙别地又有佳制帖云不得重别情深惘然)。
赞检文殊陈乞脯(太保帖有乞鹿脯及细检文殊赞语),节逢寒食住征鞭(天气帖天气殊未佳定成行否寒食只数日得住为佳)。
旋风骤雨奇张阵(怀素高坐帖奔蛇走虺骤雨旋风诸语盖以自喻草书字势也臣董诰),律寺斋厨静悦禅(高闲此斋帖)。
南渡上皇唐国表(宋高宗书毛诗唐风),西台御史洛城宣(李建中为西台御史有洛阳城阙百花风诗帖)。
君谟棨戟诚超众(蔡襄字君谟宋四家书之首此帖有遣使持书棨戟之下辄邀行舸光临云云)。(御制),佥郡郊燔特致蠲(经年帖云郊燔甫近天气变寒书尾署致佥郡司门)。
壁上纱笼鸿没爪(苏轼天际帖书蔡襄等题壁诗),座间妆靓鹤梳烟(杭州帖记周韶事有胡楚诗淡妆轻素鹤翎红之句)。
归来登览陶辞续(轼尝和陶潜归去来辞兹登临帖亦有归老故邱语臣福长安),醉后淋漓旭技专(墨戏帖云承要墨戏须醉乃作)。
雾苦涛惊觇变化(怒涛帖苦雾收残文豹别怒涛惊起老龙蟠),泡空梦幻付因缘(伯诚帖盖慰季常者季常陈慥字)。
乳茶一臼试灯夜(展庆帖言上元夜游并借茶臼臣达椿),面酒双壶录别天(辱教帖送别廷平郭君其末云酒两壶以饮从者)。
携钵云根流水活(黄庭坚岳云帖云八德水清且美又云乱云根众峰里掬与斟随器耳),筑庵山麓剪茅圆(惟清帖云清于旧山筑庵独住)。
丹青御榻经营到(米芾书丹青引臣钱载),殿院家庖款接便(翼日帖致提刑殿院有来日家庖早饭之语)。
漫诧指挥呈省牒(复官帖中叙复官指挥),顿令眼界扩言诠(乌帽帖云静洗黄尘眼界花)。
交驰朝使将迎扰(诏使帖朝廷遣诏使将迎旁午郡县已不胜扰臣曹文埴),图绘天王翊拱阗(僧繇帖云收僧繇所画天王像)。
朱草金沙补其阙(三枝朱草出金沙云云为芾自题诗此帖与僧繇诸石刻俱阙易以木板因命内府选工补刻石版以成完善),丹阳闰月确乎颠(闰月帖为芾寓丹阳时上时宰书)。
左丞笺贺三出一(左丞帖与闰月及介至帖三种笔法相近盖一时所书也)。(御制),内翰刺留往复还(内翰帖不得披晤留刺云云)。
閤晚围炉怡逸赏,颖尖入剂发醲研(腊雪帖阅古南閤向火团古物赏雪又云笔如命纳二枝醲墨入之乃用)。
桐杉荫密偕椿柳(弊居帖环居桐柳椿杉垂荫一亩臣沈初),兰芷馨闻并蕙荃(九歌帖中兰芷荪蕙诸香草叠见)。
歌侑夫君巫祝楚,绩扬元舅碣铭燕(燕然山铭芾书惟九歌及此铭小楷工整夫君元舅皆见帖中)。
贽申翠榧雕奁小(张即之寿履帖云有微贽色线翠小榧各小掩臣汪永锡),讯附红蕖画帧鲜(薛绍彭欲出帖云芙蓉在从者出都后得之又云长帧即不愿看横卷即略示之)。
安抚改差迟郢境(吴琚附书帖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劄子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闲邪述德及漳阡(赵孟頫书闲邪公传云徙居彰德遂葬临漳)。
秋冬涉历供舒卷(赵孟頫临兰亭并十三跋跋中有秋冬之间及日数十舒卷语臣纪昀),叙跋参差定廓填(案孟頫携独孤长老所赠定武兰亭入都自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起至十月三日虎陂跋共十一跋同日复临兰亭一本后又有二跋一云余北行三十一日款云七日书计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恰三十二日是以兰亭临本在第十一跋之后也)。
越钜集枢识收四(帖中所收元以前书家跋语六人除柳公权赵孟頫各自有帖外周越程钜夫虞集鲜于枢凡四家),晋唐元宋岁逾千。
品裁每诩容台董(明董其昌精于赏鉴所刻戏鸿堂帖收前诸帖甚多是刻经董其昌题跋者凡有四处臣金士松),荟鉴难矜涿郡铨(谓冯铨)。
木刻何时终觉脆,石模此日较称坚(快雪帖石版长短宽窄不一且有木版三段因命内府善手重摹勒石前诗云渴损阴寒识颜笔怒涛苦雾见苏词漫誇朱草愧五色更诩珊瑚收一枝即檃括补刻诸帖中句也)。
原文匣弆存夫朔(匣弆木板既为题句仍置堂中复以快雪堂记并木版及补刻石版拓本联装成卷有补新用以成全部弆旧还教识此词之句)。(御制),睿藻霞标冠厥巅。
数典怀抒诗叠阐(由来御题叠韵七言长句二首有匣衍志数典廊围乍喜毕探奇之句),劭农实副记精甄(廑虑御制快雪堂记以时玉望殷民依而祥霙叠应恰为名实相副云)。
腾椷璀璨铓冲斗(臣倪承宽),展叶缤纷锦濯川。
胪案色增岩壑胜(帖成行宫颁发各处名胜陈设),袭装恩赉子孙延(王公大臣及圴内廷翰林外省督抚学政等蒙颁赐)。
轩罗众妙楹嵌琰(各家上以内府所藏法书自褚遂良以下勒石为墨妙轩帖臣陆锡熊),堂署三希额榜璇(晋三希堂法帖所刻唐以来墨迹甚夥)。
廊庋双钩揭蕴古(钦定淳化阁帖首题寓名蕴古四字),亭擎八柱肖承乾(兰亭八柱帖)。
聚兹体势循戈趯(臣陆费墀),式以型模逮椠铅(复内府向刻诸帖已集大成今是帖釐定完善用以津逮儒林嘉惠海内)。
工落林丞翚采焕,奏赍疆吏玉花娟(昨冬各省奏报得雪自三四寸至七八寸不等并有盈尺者普沾渥泽实兆丰登)。
吹豳什欲谐周雅(臣孙士毅),调琯声须协舜弦。
稽古犹虞邻玩物,抚今惟是凛临渊。
更思好恶尤宜慎,不胫致斯岂足贤(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