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南长拍 明 · 单本
 出处:六十种曲 蕉帕记 第三十六出
挤挤豺狼。
挤挤豺狼。
纷纷魍魉。
何日脱他罗网老:弟子诸氏。问师父讨个终身结果。
崦嵫日短。
更兼鸡骨久支床旦:弟子胡氏。敢问师父。
未弄瓦和璋天上
石麒麟他日可得下分褓襁净:弟子胡连。苦恼子。苦恼子。苦难相求。
作过从前都莽戆。
望饶恕我蠢皮囊生:弟子龙骧
试问取几年劳攘。
敢卢生一梦。
饭煮黄粱
锦溪子龙 明末清初 · 金尚容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仙源遗稿下
一落天门不尽飞,十年湘渚露沾衣。
龙湾扈韠今谁录,麟阁图形梦也非。
湖榭新成甘送老,玉楼催记遽忙归。
金村石室松楸近,死者如知倘可依。
复斋传笔歌 明 · 申钦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象村稿卷之五、河西先生全集附录卷之二
金河西麟厚生九岁。见复斋奇先生遵复斋目逆而知其为大器。亟称之。遂以一管笔授之。河西受而不敢亵用。藏之终其身。河西殁。其子孙犹传宝之。至壬辰兵火之后。河西之孙某改题河西木主。始用此笔云。盖距复斋传笔之初已八十馀年。非唯物之存亡为可感。两先生传授之际。足以使人激砺。若其赍志没地。俱不得见容于时。则又不能不慨然。而为来今当世道者之鉴戒。援笔为歌。
复斋手里笔,言授河西公。
河西才九岁,丱角未成童。
已知复斋贤,诱掖感其衷。
拜受若增惕,宝与天球同。
肃恭不敢亵,十袭巾笥中。
岂伊物之美,为挹先生风。
河西既云亡,厥声何沨沨。
陵谷几变迁,世事浮云空。
此笔独宛然,可敬还可恫。
家传近百年,护持弥见隆。
三世若一日,子姓能有终。
兵火犹莫坏,意者神明通。
呜呼两君子,道义众所宗。
生质固精粹,素养亦已充。
卓学表流俗,溥博而高崇
抱负将达施,契合动昭融。
致君心,耿耿贯昊穹。
柰何时命舛,萧艾互蔽蒙。
北塞作孤累,南荒为野翁。
志士本少成,视天真梦梦。
唯有一不律,迄树斯文功。
存乎目击间,奚待相磨砻。
知己谅难遇,遐想起盲聋。
芳闻满人耳,旷轨倾海东。
渺余仰冲襟,直愧坐倥侗。
丙午岁。以朱,诏使迎慰来此。说之为黄冈子龙为西伯。舍弟亦无家患。故往来俱有赏心之乐。今年以刘,熊两使迎慰又来此。则说之兄弟皆递去丁忧。舍弟丧室。悄悄相迎。信乎世间多忧少乐。仍赋黄冈行。以记昔游 明 · 申钦
 押尤韵 出处:象村稿卷之七
故人昔在黄冈州,迎我共上黄冈楼。
黄冈之楼实寡仇,绿窗丹槛敞林丘。
杯盘杂还迭献酬,哀丝豪竹兼歌讴。
座中邂逅尽朋俦,剧谈可以宽羁忧。
酒酣睥睨凌八区,世上何物为
更阑烛跋不知休,握手欲别仍迟留。
迩来倏忽几春秋,纷纷世故令人愁。
我今重到悲旧游,春怀离恨同悠悠。
龙湾千里路苦脩,乡园迢递空回头。
夭桃未脸未抽,荡漾江波初泼油。
安能拂衣归菟裘,盟尔沧浪白鸥
口占赠子龙,望久二上舍雅契 明 · 李民宬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敬亭先生集卷之九
长夏寥寥抱病馀,何来二妙过吾庐。
开颜共酌杯中酒,论画因披箧里书。
老子情怀殊滞郁,诸君谈笑且踌躇。
暮年所嗜唯文墨,更望相将为起予共观赵松雪碑刻故及之)
续哀乙酉之变,予有《哀江南》诸诗,今在旴江,闻松江之难及传南中诸死事甚悉,因为《续哀》《广哀》以纪之。)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藏山阁诗存卷九
节义云间盛,陈登志更悲。
九旬存大母,五世得孤儿。
意气同人尽,株连一死迟。
虏廷无血溅,长啸逐鸱夷(陈给谏子龙字卧子华亭人崇祯丁丑进士。历绍兴推官,举天下廉卓第一,擢给事中子龙才气豪遘,所著诗、赋、古文宗汉魏,骈体精妙,徐、庾弗能过也。门人同邑王沄字胜时,才誉早著,有入室之目。子龙死,收葬之。)
日本杂事诗 其六十九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西条书记考文篇,曾入琳琅甲乙编。
道学儒林寻列传,东方君子国多贤。
注: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著于《四库·五经总义类》目中,颇称许之。芸台相国校勘五经,所称足利本,即此也。物徂徕云:“昔在邃古,吾东方国冥冥乎 罔知觉。有王仁氏而后民始识字,有吉备氏而后经艺始传,有菅原氏而后文史可诵,有惺窝氏而后人人知称天语圣。四君子者,虽世尸祝乎学宫可也。”盖日本之 学,源于魏,盛于唐,中衰于宋、元,复兴于明季,以至今日。自原肃始为程、朱学(肃,字敛夫号惺窝,播磨人)。师其说者凡百五十人,尤著者,曰:林信 胜(一名忠字子信号罗山西京人)、林春胜(一名恕字之道号鹅峰。信胜子)、林信笃(一名戆字直民号凤冈,春胜子)、林衡字德铨号述斋, 本岩村城主,嗣林氏,为信胜八世孙)、木下贞干字直夫号锦里西京人)、新井君美字在中号白石,江户人)、室直清(字师礼号鸠巢,江户人)、柴 野邦彦字彦辅号栗山,赞岐人)、那波觚(字道圆号活所,播磨人)、山崎嘉(字敬义号暗闲斋西京人)、浅见安正(字纲斋,近江人)、德川光国(字 子龙号常山,水户藩主)、安积觉(字子光号澹泊斋,世仕水户藩)、贝原笃信(字子诚号益轩,世仕筑前藩)、中井积善(字子庆号竹山,大坂人)、佐 坦(字大道,号惟一斋,江户人)、尾孝肇(字志尹号二洲,伊豫人)、古贺朴(字纯风号精里,世仕佐贺藩)、古贺煜(号侗庵,朴子)、赖襄(字子 成,号山阳外史,安艺人)。为阳明之学者凡六人,中江原为之首(原,字惟命号藤树,近江人)。其徒之善者,曰熊泽伯继字了介号蕃山西京人),又有 伊维桢字源佐号仁斋西京人),不甚喜宋儒,而讲学自树一帜。其徒七十人,尤者曰伊藤长允(字元藏号东涯维桢子)。物茂卿(获生氏,名双松,以 字行号徂徕,江户人)之学,由《史》、《》而上求经典,学识颇富近伊,而指斥宋儒空谈则过之。门徒六十四人,尤者曰:太宰纯(字德夫号春台,信浓 人)、服部元乔(字子迁号南郭西京人)、龟井鲁(字道载号南冥,筑前人)、帆足万里(字鹏卿号愚亭,世仕日出城主)。更有古学家专治、唐注疏, 共六十人,尤者曰:细井德民(字世馨号平洲,尾张人)、中井积德(字处寂号履轩,大坂人)、一正字子定号幽谷,水户人)、田彪(字斌卿,号 东湖一正子)、会泽安(字伯民号正志斋,水户人)、崎复(字明复号慊堂,肥后人)、安井衡(字仲平号息轩,世仕饫肥城主)、盐谷世宏(字毅侯号宕阴,江户人)。说经之书,自《七经》、《孟子》考文外,有《论语解》、《四书古义》(伊维桢著)、《论语徵》、《大学解》、《中庸解》(物茂卿 著)、《论语古训》(太宰纯著)、《大学新疏》、《周易广义》、《论语广义》(新井君美著)、《学庸解》、《论语乡党翼解》(中江原著)、《朱易衍义》、 《孟子要略》、《孝经刊误附考》(山崎嘉著)、《易诗书仪礼戴记春秋语孟绎解》(皆川愿著)、《九经谈》(太田元贞著)、《七经雕题》(中井积德著)、 《冢注四书》(家田虎著)、《论语大疏》、《孟子精蕴》、《周易象》(太田元贞著)、《四书辑疏》(安部井聚著)、《论语语由述志》(龟井鲁著)、《论 语辑说》、《左传辑释》(安井衡著)、《善身堂一家言》)(龟田兴著)。备志之以劝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