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大唐润州句容大泉寺三门 唐 · 姚谟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四
句曲之东。实曰崙峰。居峰之阳。厥生大泉。寺因泉而题焉。后刘宋升明二年。有邑令颜继祖。舍宅移寺。南去泉五里而遥。年代寖远。碑记埋没。粗所详者。乃颜氏十三代孙。今寺之惠诚也。太和初监寺僧惠明与寺僧道琳等见三门破坏。乃言于众曰。此教东流。设象为法。牢落如是。瞻仰何依。乃请今寺主僧常谊昔旅于是者。戮力誓心。募缘祈化。如响斯应。人咸归之。远近趋走。投施香积。算财度费。功用果足。乃革旧制。恢新谋。延袤纵广。中阈无改。自太和庚戌至于癸丑。凡四年。厥功告成。崇轩峨峨。三阖其门。飞檐翼张。丹栱霞焕。矧兹寺以重冈叠岭。罙入崖谷。行树葱翠。烟萝蒙密。云收雾卷。宛若仙阙。俾得道者同指归于觉路。由径者讵深著于迷途。非我师之志诚。其孰能逮于此。今天下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灵圣踪迹。往往而在。如吾党之依于孔门也。谊本郑人。冠岁因往游焉。遂剃发于五台金阁寺。元和再岁。乃于渭州龙兴寺依年具戒。振锡经行。见色相之皆空。识衣珠之无价。又六年始到江南。初止于近寺兰若。其明又之岭南。诣禅访道。酌水步云。心契如期。不远千里。十一年迁至兹寺。初寺每有僧俗大会。五十馀众。号曰龙华。常患锜釜之器。不周于用。物有所阙。人多告劳。谊乃发愿。铸一大镬。求布金之长者。得镕范之良工。归依一念之间。成就坚牢之质。濩落有用。硕大无朋。使天人毕会于龙花。香积普沾于法味。由此故也。寺众佥曰。谊实有力于寺者。非宿习德本。沾诸善缘。岂能诱掖偫心。终成喜舍。太和初岁。乃闻诸府邑。请隶名焉。繇是三门荐兴。功致一贯。则谊之行业前修。推可镜矣。人有语余于师为文者。谊因录所载。请识门焉。寺之备新记详矣。辞曰。
寺之兴。大泉是生。
觱沸犹在。既温且灵。
寺之移。颜氏之基。
宋室旧邑。桑野离离。
寺之终。谊实是工。
大鼎渠渠。三门崇崇。
烟霞栋梁。桂香风。
周匝岩壑。警迷其钟。
文入于石。播之无穷。
避暑山庄回跸之作乾隆甲寅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二
避暑起居适,罢围车驾旋(今岁驻跸山庄将及三月旸雨应时起居颇为安适以罢木兰行围仍依上年于中秋后五日回銮)
夏霖塞地洳,暖鹿期延(朕因前两年俱未入围今年自当举行狝典乃闻围中以夏雨过多道途沮洳而节气又较往年尤迟鹿性畏热彼时尚未下山因允众请仍暂罢止行围)
虽尚精神健,其如筋力绵木兰行围所以习劳肄武数十年以来率必举行朕今年登八十有四虽敕几理务自揣精神弗逊昔年而射猎之事全在筋力近于山庄内偶御火鎗辄即中鹿众王公等无不欢讶若围中策骑从禽自不及前此亦高年所不能强勉之事非予之敢弛武备也)
非予弛武备,允众养高年。
乙卯仍如此,丙辰拟述先明年乙卯虽停止中外臣民举行践阼周甲庆典仍在山庄过万寿节然既因筋力逊前自当仍不进围至丙辰年嗣皇帝受禅岂可不遵至木家法而朕于彼时亦无须亲行较猎乘坐轻舆同兰未为不可也)
围中弗御马,坐视憩营前(予年十二时随侍后问皇祖未曾见御马之来保称弗馀设御马者已五六年矣予幸邀坐野天眷寿登八帙幸至丙辰当循皇祖例营看城前亲观嗣皇帝率众行猎在遵养之道固所应然而稽古载籍亦诚罕觏之盛事矣)
荷屋侍御所藏吴匏庵沈石田溪山风雨诗卷同兰雪赋二首 其一 乙丑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九石画轩草二、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九
二老缘谁结,苏斋可庵
系匏无相著,白石即禅参。
树挟回溪响,云深对榻谈。
春灯摇影湿,风雨梦江南
荷屋侍御所藏吴匏庵沈石田溪山风雨诗卷同兰雪赋二首 其二 乙丑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九石画轩草二、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九
几得摩星,同来煮玉延
江湖邻未践,韵谁传。
梦借乌云幻,诗追听雨眠。
西村题跋在,还我汶阳田虞山七星卷、海月庵延亭卷,先生最著名之迹。卅年前尚在京师,今皆不知何往矣。吴匏庵进士后,未尝得久居吴门,而松陵史氏所藏石田雨夜过从诗画卷,闻至今尚在也。史氏尝刻坡公《天际乌云帖》真迹,其中匏庵手题尚未割去,予托吴门友人屡访未得。)
满江红 同兰史送何星俦之厦门 清末至民国 · 陈步墀
 押词韵第三部
谁赋同袍,匣不住、香城剑气
搔首问、天真无语,狂歌斫地。
铁舰竟成笳鼓会,金门应有鱼龙戏。
喜当途、函电正交驰,期君至。

工言语,端木赐
和书字,青莲李
寓干戈玉帛,书生戎帅。
一路平安如我祝,千秋功业从兹起。
挹兰言、舟次表心情,吾归矣。
袁浦同兰孙、绮秋买舟还江南 清末民国初 · 胡雪抱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故人情味别醰醰,虾菜扁舟载美甘。
笼眼烟波横钿镜,养身书画裹筠篮。
为伊楚泽芳怀合,赢我淮阴酒梦酣。
裙履天涯忘岁晚,冲寒江北转江南
同兰隐坐龙树寺戊申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道人偶示维摩,羡子能参法喜禅。
强步来寻龙树寺,点茶争记鼓山泉。
悬知黻佩非吾事,欲并冤亲结近缘。
倚遍石阑同一默,西山斜日若为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