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春山图赠德常己酉 清 · 黎简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集外诗辑佚
春雨初晴山色妍,山村林麓碧含烟。
草堂有客眠刚起,香鼎瓶花对古篇(予始学为画时,恒居村舍,德常大兄即时时相过看挥毫矣。今回首几三十年,此道始成,而相视各髭髯镊白,岁月如流,可胜慨想,然犹幸各皆无恙,是则造物之厚意也。为作此图奉赠,以示二家子孙。己酉五月廿三日,予生朝也,黎简记。)
黄鹤楼1869年 晚清 · 越南阮思僩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清代
七月初一日,偕黄云亭黄鹤楼,楼在城西平湖门外少北。
凤凰山回抱城北转而东,横亘至城西,名黄鹤山,楼建于山嘴临江处,故亦以黄鹤名。
年前毁于兵,去冬使舟经过,辰方重新之。
今回期,朱栏粉壁,焕然改观。
楼六角,飞阁两重,上层正中俸费仙骑鹤弄笛像,下层中间刻毕沅黄鹤楼铭,左右悬楹联数四。
李督宪鸿章联云:“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
公暇一凭栏,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
我来重访鹤,沧桑几度记曾经”。
丁粮道守存联云:“三千里再印鸿泥,太白才华输绝调;
二十年重寻鹤梦,令威城郭记前缘”。
武昌知县黄昌辅联云:“仙迹重新,不见云中来鹤影;
江城如旧,还从笛里听梅花”。
存古人笔迹,不胜尽述。
是日也,天晴日朗,风物和美,夏秋之交,众水泛溢。
凭栏四顾,江汉二水,弥漫千里,几乎不辨涯岸。
汉阳县城,半倚山郭,半横水汀,鹦鹉州仅露中流一线。
沙土上有三五颓垣败屋,隐隐于波光烟树之间。
汉口百万列肆,如在海岛中。
连滩接渚,帆樯林立。
辰见西洋火轮船,出没其际。
西南诸山,献奇列秀,无不拱绕楼前。
城中亿万人家,如蜂房,如棋拜。
江水渔舟花舫,三三两两,宛然毕集楼下。
近观远察,目畅神怡,鞴轩揽胜,真不可多得之遏。
惜乎寻常题咏,不足以称登高能赋之选,司勋题诗,太白搁笔,只堪以此自解尔。
既下楼,遍历台榭亭观诸胜,多有新构未完者,其结构布置,类依山架石,有亭亭云表之势。
楼东稍南,有前湖北抚臣胡林翌祠。
[注]:作于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
《燕轺笔录》
更涉上人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落尽中庭叶,秋山失一僧。
壁悬身外影,窗锁定中灯。
海大生新月,林空散旧
此时前路尽,知尔上方升。
本朝乐曲 金 · 完颜雍
 出处: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首上
猗欤我祖,圣矣武元。
诞膺明命,功光于天。
拯溺救焚,深根固蒂。
克开我后,传福万世。
无何海陵,淫昏多罪。
反易天道,荼毒海内。
自昔肇基,至于继体。
积累之业,沦胥且坠。
望戴所归,不谋同意。
宗庙至重,人心难拒。
勉副乐推,肆予嗣绪。
二十四年,兢业万几。
亿兆庶姓,怀保安绥。
国家閒暇,廓然无事。
乃眷上都,兴帝之第。
属兹来游,恻然予思。
风物减耗,殆非昔时。
于乡于里,皆非初始。
虽非初始,朕自乐此。
虽非昔时,朕无异视。
瞻恋慨想,祖宗旧宇。
属属音容,宛然如睹。
童嬉孺慕,历历其处。
壮岁经行,恍然如故。
旧年从游,依稀如昨。
欢诚契阔,旦莫嗟若。
吁嗟阔别兮,云胡不乐。
注:臣按此诗世宗御撰谓之本曲金史云大定二十五年四月帝幸上京宴宗室于皇武殿饮酒乐上谕之曰今日甚欲成醉此乐不易得也昔汉高祖过故乡与父老欢饮击筑而歌令诸儿和之彼起布衣尚且如是况我祖宗世有此土今天下一统朕巡幸至此何不乐饮于是宗室妇女起舞进酒毕群臣父老起舞上曰吾来故乡数月矣今回期已近未尝有一人歌本曲者汝曹来前为汝歌乃命宗室子叙坐殿下者皆上殿面听上歌曲道祖宗创业艰难及所以继述之意上既自歌至慨想祖宗音容如睹之语悲感不复能成声歌毕泣下数行右丞相元忠暨群臣宗戚捧觞上寿皆称万岁于是诸老人更歌本曲如私家相会畅然欢洽上复续调歌曲留坐一更极欢而罢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 其二 左车二章之一 唐 · 顾况
四言诗 押敬韵
左车,凭险也。震为雷,兄长之。左,东方之师也。凭险不已,君子忧心,而作是诗。
左车有庆,万人犹病。
曷可去之,于党孔盛。
敏尔之生,胡为波迸
故朔方河中晋绛邠宁庆等州兵马副元帅河中绛邠节度度支田观察处置等使元从奉天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咸宁郡赠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八
天地䜣合。以生万物。其成岁功也。则有肃杀震曜之助焉。君臣保乂。以熙百志。其讲武功也。则有经纶翼戴之辅焉。龙蛇起蛰。山泽通气。与运相值。有开必先。斯太师所以宣力四代。稽谟七德。煇曜威灵。勤身濯行。霆击风行。乃缉熙于光明。故雕戈淑旂。以严师律。黄旒元衮。以正台曜。湛露彤弓。以觉报宴。纳书追命。以荣恤礼。蕃锡始终。如公之功。公讳字某。其先夏姒之后为淳维。汉刘之代为浑耶。或强为与国。或分以保姓。贞观中。开置州壤。就加官师。曾祖元庆。皇豹韬卫将军灵邱县开国伯。祖文寿。皇太子仆。赠尚书左仆射。考释之。皇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御史中丞宁朔郡。赠司空。惟灵邱绍先公之职。居次卿之重。仆射以积厚克家。宁朔以伟才雄边。贵仕崇勋。乃列茅社。流光追远。是加密印。回复介祉。閒生元臣。功昭于前人。德合于大君。建中癸亥。翠华西狩。公以大司马艰贞翼从。部勒戎车。揣摩杀机。勤劳行内。为上心膂。登坛授律。誓命交感。如汉拜淮阴侯故事。而又加焉。乃进左揆。遂参大政总赋舆而为之师长。恢王略而以之北伐。凶党尽锐。壁于武亭。公以事钜师老。则伤威重。正合奇胜。在于疾力。奋寡击众。鼓行无前。歼夷溃溺。如建瓴水。中坚席胜。又复于咸阳。长毂启行。既门于延秋。会西平王以东诸侯之师。清宫献捷。公乃抑其贾勇。须彼成功。窒士心之剋伐。息兵火之气焰。然后穷追斩级。寇孽以平。备法从于清跸。捧大明于黄道。告类荐功。登拜上台。抚封尹正。复与虏确。时北平王出大卤收绛台。而公已总成师左辅。于是缉忠力。扬奇锋。复离宫。拔坚垒。衡阵压境。傅于蒲津。金鼓之声气相合。山河之表里皆复。渠魁授首。师帅协附。安流以济。方轨而前。士不罹伤。工不易肆。殄寇正刑。四方咸和。论道进律。乃平水土。秉谊靖人。以修班制。休嘉贲于草木。利泽逮于鳏寡。言为军志。动为吏师。贞元景子。政成一纪。进掌邦教。遂居左弼。十五年寝疾。十二月辛未。薨于理所。享年六十四。皇上悼叹。不视朝五日。册赠太师。赙襚吊祠。有司备物。大僚襄事。明年二月甲申。葬我太师于万年县洪固原太常迹其功德。奏谥曰忠武。礼也。初公年十一。以将门子仕于边部。未弱冠。五迁至左骁卫将军。始从朔方之师黑山。次从陇右之师摧石堡。又尝西出临洮。夺昆夷之善地。而为之壁垒。北绝大漠。破猃狁之坚甲。而焚其庐帐。又从汾阳王临淮王讨反虏于山东。南攻赞皇。北取真定。射其突将李立节。贯于左肩。毙之。又五迁至太常卿。皆以功次。其閒开地于河曲。以静九蕃。宣威于陕西。乃定三川。凡王师之所以剋获都邑。元老之所以发扬蹈厉。公必居其先偏。而当其勍剧。故以御史中丞灵州左司马。以御史大夫邠州刺史。以工部尚书单于大都护。专征上郡榆林之地。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又以户部尚书晋王出车之重。自时厥后。投艰感慨。能纳大忠。以恤大事。理蒲十六年。再陟公台。以司空侍中。以司徒中书令。大凡历官二十八次。真食千八百室。居节制者五。副元帅者四。材力绝人。始封楼烦。方内洽平。乃建咸宁。凡汾阳王九代之勋。公皆左右。四履之地。公皆践历。悯册师礼法谥尊名。公皆如之。所不至者。寿而已矣。惟公厚性宽中。智谋深静。秉仪类以赋明命。植端诚以纠王慝。讲功述职。远意长利。执德之柄。蹈礼之舆。致其用以格天。启其心以沃圣。协建皇极。为宗工元龟。雅好左氏春秋班氏史。得考父之恭。范宣之让。骠卫之功略。黄韩之教化。又尝慕太史公自叙。著行纪一篇。词不矜大。而事皆明备。有子五人。曰殿中少监鍊。太子中允镐。太子司议郎钜。栎阳钢。云阳鐬。著位于两宫。以奉朝请。试吏于县内。以修事任。食德而才。禀训而忠。皆以纯孝。致其哀敬。令弟辅国大将军右领军卫将军武当郡。与诸孤等推烝彝景钟之义。因识表以闻。有诏词臣。刻石传信。乃采其赞书侯表。作神道碑。铭曰。
北戴斗极,阴方尚武。
元金朱轓,锡命都府
太师閒代,感会云雨。
四征庇人,九合尊主。
昔未成童,则能肆勤
卓行深入,致果忘身。
弱冠摧锋,环列南军。
中兴之后,书社策勋。
援枹两河,转战三秦。
灵朔郇邠,所居必闻。
出统蕃卫,入司徼巡。
时丁阨难,节冠偫伦。
逋诛煽结,狂秽宫阙。
西平鞠旅,公亦授钺。
既临延秋,如火烈烈。
休士退舍,时惟不伐。
祲沴濛濛,蒲津未通。
北平释位,公实抚封。
胥命长春,克成厥功。
开壁劳军,靡有不公。
以律则臧,在和而克。
时惟太师,有严有翼。
乃敷仁泽,乃布条职。
时惟太师,有功有德。
三公二府,是奖是陟。
襚印易名,以尊以饰。
材官介士,卤簿悽恻。
大隧鲜原,终南之北。
万邦作宪,永代是式。
追琢馨香,与唐无极。
重过白水瀑河 清 · 王定柱
 押歌韵 出处:鸿泥四录
我游腾越叠水河,雷声玉色云盘涡。
斜日睨射虹腾波,喷雾十丈湿轻罗。
啮崖脂滑凝黄玉,恨不蹑险三摩挲。
毗卢小阁竹树胜,隐窗一眺时狂歌。
将谓奇观宇内绝,王官庐埠安足多。
九年重到雪浪渡,神惊魄动留岩阿。
帝遣犀龙晚天汉,晶帘悬洞眠无讹。
珠跳玉溅真宰泣,山髓落涧霹雳过。
叠水一叠此六七,叠叠尽卧生蛟鼍。
山盘岸束皆鬼斧,方之回赐非同科。
一见一新一叹诧,观澜观海重长哦。
莫遣徐凝更题壁,谪仙之后惟东坡
率题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七
率题非为少心情,吴越燕齐早遍评。
肯拟西昆寄花柳,所欣南亩协阴晴。
勾消春色篇中足,分付秋光塞上迎今秋将行围木
两日停吟閒不惯,挥毫顿觉腕嫌生(南巡历览风土暇辄吟咏临池之功稍间今回跸将入直境留题殆遍画长多暇濡毫遣兴略逊曩日得心应手之乐故云)
哈萨克使臣至令随围猎并成是什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四
伊古从来化外蠲,间关驰使远朝天。
不知中土岁月日,乃隔长安万二千。
塞野便教预猎喜,山庄旋与锡恩骈。
即今行国多天马,附会谁穷太史(哈萨克在汉为西域地史汉所记丐奴在北西南夷在西南西域诸国在西为最辽远相传哈萨克为古大宛史记言大宛为城郭之国则正今之揶尔奇穆哈什哈尔吐鲁番一带回部非哈萨克也哈萨克虽亦回教而实行国与布鲁特同俗又所称大宛苜蓿葡萄今哈萨克亦绝无徒以产马与大宛相似然西北诸部何处不产马耶盖汉时大宛乌孙康居奄蔡月氐捍罙于阗诸国统为西域大宛部落强盛附庸者多哈萨克在彼时当是其部中之一国耳史称大宛东北则乌孙土鲁番之东北即厄鲁特诸部乌孙者蒙古语谓水也厄鲁特逐水草而居史所谓随畜与丐奴同俗者也且今哈萨克在尼鲁特之北是又不同矣史称大宛东则捍罙于阗捍罙音韵与今之哈密为近史记之捍罙汉书作扜弥又或作拘弥而史记所载为最先汉书之扜弥或因字画偶误相沿不改展转讹谬至云拘弥则益失之远矣且于寘于阗音声迥异二者之间必有一误于寘绝无可考于阗产玉历代相传今回部之和阗水多美玉当为于阗故地也益知大宛非定哈萨克明矣或又以哈密为古伊吾引历代开田屯兵建设州郡为据然焉知非汉占伊吾之地屯田设戍而捍罙乃西迁近于阗而居乎又安知非中国浸微而捍罙仍来其故处乎在昔夷汉言语绝不相通所传不免悠谬今文武将吏往来西域与行内地无异则史所谓大宛乌孙康居奄蔡月氐捍罙于阗诸国与今之厄鲁特哈萨克布鲁特揶尔奇穆哈什哈尔其同异大小皆可以次而徐考且历代传记西域诸国所云胜兵数百者其实不过如今之准噶尔廿一昂吉之一回部赛里木阿克苏等小城有一酋长即可称一国之类耳设以今所定准噶尔哈萨克及回部相较则史所称西域三十六国者不啻九牛一毛矣必执史汉为据则司马迁班固并未身历其地即至其地而语言不通文字不晓其传讹有必然者故注其大略如右)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报通省得雪沾足复得雨泽诗以志慰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六
冬雪霙既屡沾,省城属郡复同渐(巴延三奏太原所属及通省各州县于正月初五初八日得雪四五六七寸不等又十三十四两日复得雪四五寸至七八寸不等十四日省城又得雪四寸)
麦秋可预夏收卜,晋地遥知民气恬。
更悉甘膏三寸被十八日得雨三寸省城及各处普遍沾渥麦苗一望青葱高下田畴亦俱可翻犁播种),能无慰志几分添。
然其日即起程日山西十八日得雨正值此间谒陵起程之日至今回跸八九日间竟未得雨为之愧恧),逮反仍孤望愧兼。
栖云楼叠去岁韵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一
清晓山园莅驻舆,栖云例以据床居(每至香山必先于此憩息)
萧疏林麓真宜夏,搆筑轩庭此最初(是楼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乾隆十一年子初游香山时所建也)
肤寸何当即(去声),及时庶可润新畬。
章嘉忽忆谈禅处,结习难忘自笑予(向年驻静宜园必于此室召见章嘉国师谈禅讲经今回忆曩时情景不免怆然亦自哂未忘结习耳)
天津回跸之作乾隆甲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八
五日为期詹六日(廿四至天津墅行宫驻跸五日每清晨必斋心虔叩庶几遄得甘膏乃迨今回跸已阅六日仍孤所望瞻仰之忱益深急切矣),惕乾望雨竟成孤。
民商率与缓征遍(此次巡阅淀津沿途小民迎跸欢欣踊跃趋事深可嘉尚节次降旨分别蠲免历年积欠缓征钱粮并本年应征赋税不下数十万两俾闾阎益臻饶裕天津地方商人等咸以安享升平贸迁获利亦各点缀排当效申衢祝因一并加恩将该商等应交帑项量予缓征用昭体恤),官吏惟惭赐食无(向来巡幸驻跸之日必召扈从之王公大臣及畺史等于宫门赐食所以示慈恤众此旧例也今年因甘霖未霈不宜饮食宴乐是以但分别优赉而不举赐食之典)
游豫今番诚是愧,流连古训戒非诬。
崇禧观驻跸舆叩,曷惠群黎霈泽乎。
陆治四时蔬果卷十六首(各种颇多但取文徵明王宠王谷祥彭年诸人所曾咏者题句亦旁及未经者) 其十 蒲萄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四
有苞无核亦奇哉,绿玉琼浆到口开。
堪證汉书非大误,移根新自叶羌来(蒲萄始张骞移自西域汉以下无异词独蒙泉杂言引本草已具神农九种及魏文诏称中国名果云云为不自西来之證然考腹地蒲萄别种虽多而色绿无核者绝无其产今回部胥定叶尔羌诸城岁以充贡并命移条植之则汉书所传自为有据)
咏尤通刻犀角乘槎杯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八
照渚幸而逭温氏,刻杯仍此遇尤家。
河源自在人间世,汉使讹传星汉槎。
按:汉书张骞传天子使穷河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而集林及荆楚岁时记遂谓寻河源乘槎经月至一处见织女牵牛支机石后至蜀问严君平云某年某月客星犯牛女又载得石示东方朔云此织女支机石云云历来诗文承用沿讹袭谬莫有指称其非者然其说实支离不经河源自在人间焉得上通天汉乎昨岁遣侍卫阿弥达祭河源至星宿海归奏星宿海西南一河名阿勒坦郭勒者蒙古语黄金河也水色黄实为黄河上源至昆仑在今回部诸水皆东注蒲昌海即盐泽其水入地伏流而大河之水独黄非昆仑之水伏地至此为河渎而何因赋河源诗加按明辨旧说之讹又著读宋史河渠志文一首详加订正并谕令馆臣编辑河源纪略一书以昭传信今此犀角杯款刻尤通作乘槎式雕镂精巧生动按无锡县志称尤氏以犀角饮器名即尤通也因所刻杯上乘槎事复为辨识如右
正月廿八日永宁寺由大西门外取道至泉宗庙传膳因而进宫触目即事得诗八首 其二 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
慈舆恭送返前园(丙年新正庆节已过恭送为常慈宁驾返畅春园每岁遵行遂例),五十岁前例视原(尔时年方壮初不介意也)
近六旬常意不舍(余年近六十时每心圣母寿望八庆节之后将奉向年慈与返畅春园怀恋恋是以壬辰诗有原是行惯例迩来祗觉意拳然之句今回思即此不舍之意亦无所之施矣),而今不舍向谁言。
赋得日长一线得斋字八韵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二
乾德贞元运,阳回万物佳。
添斯一绵缕,殊彼八砖阶。
典数杜诗始,复看羲象排。
讹因立竿候,甚至服巾乖(按杜甫小至诗云刺绣五纹添弱线是指女工之加增以为晷影添长之验若元氏掖庭记所云刺绣亭边有一线竿至日命宫人把刺以验一线之功虽云述杜却太著相至又云春阳一线巾为方士所进更涉不经矣)
暖阁迟刀尺,节辰进履鞋冬至献履贡袜乃汉旧仪见魏曹植进表)
莫非教孝敬,讵是表裙钗。
不远占元吉,惟增叶大谐。
南郊迓初祉,颙若惕心斋。
铁机梵音更涉诸子 南明 · 释今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芝焚谢自多情,情尽如何感又生。
巨海已看摧劲楫,法门频复坏长城
六群但执中边议,五部惟争大小乘。
宁似此时荒谬极,辩才高论惜群英。
八声甘州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五部
子芾出观其室曾季硕画瀛洲图,图长径丈,奇笔也。子芾自题词言某岁与同舍生十八人送学使南皮公于新都县桂湖,公曰,此瀛洲也。今十余年矣。公久督两粤,子芾犹淹留吴下,属余题和。因出己意以广之
向虚堂唤酒展生绡,风云画图开。
想龙颜帝子,虬髯妹婿,几辈雄才。
瀛洲缩成方丈,佳气郁葱哉。
师友君臣感,旷古同怀。

世事都如画耳,怅三巴故国,百粤高台。
剩佣春织畚,踪迹似梁莱。
幻空中指弹楼阁,怕神仙将相总尘埃。
还输与万桃花树,偕老天台
附:原作 张祥龄子芾
看从龙俊彦郁云兴,天策帝门开。叹山川衮衮,诸公洒落,都是仙才。老子婆娑风月,俯仰亦雄哉。却笑高阳佞,负却清怀。 记得柳边旌旆,正雨清四野,日落高台。喜渊云伴侣,携手住蓬莱。卷长江雪涛千岭,向横空万里洗尘埃。今回看海鸥波阔,月朗三台
安昌绝句六首录二首 其一 清 · 吴雯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莲洋诗钞卷七
庚申夏仲余方抱安仁之痛更涉奉倩之疾薄游安昌情思拂郁行药郭门辄成小诗六章触兴不一难责伦次聊存楮墨以备岁月云尔
蒲叶青青夹堰齐,残云掠雨郭门西。
绿杨尽是伤心树,只遣黄鹂一个啼。
河源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二
惟岳曰有五,惟渎曰有四。
四渎河居一,宏功赞天地。
金堤护九曲,迩年每有事戊戌年仪封十六堡决口庚子年睢宁之郭家渡考城之张家油房掣溜均在南岸昨辛丑秋仪封青龙冈漫口则在北岸)
瓠子计已竭,灵源致虔祭。
因遣侍卫(豫省青龙冈漫工因屡次合学龙未就于本年二月内命大士阿桂之子乾清门侍卫阿弥达前往务穷河源告祭河神事竣复命并据按定南针绘图具说呈览所奏星宿海情形有旧图未备之星宿海蒙古语鄂敦绰尔鄂敦即星宿绰尔即海也星宿海有泉千百涌出俱绿水惟西南一河名阿勒坦郭勒蒙古语阿勒坦即黄金郭勒即河也此河实系黄河上源其水色黄从南流更折而西北回旋三百馀里穿入星宿海因会诸绿水黄色微淡自此合流东下屈曲千七百馀里至贵德堡挟沙激浪水色全黄始名黄河向以星宿海诸泉为河源虽未穷至阿勒坦郭勒之上源而河由星宿海以行谓之源亦不至大相径庭云),穷源命必至。
归来新图呈,旧图称未备。
旧云星宿海,便即河源是(叶)
蒙古语鄂敦,鄂敦星宿谓。
此固非差讹,然河其南寄。
因更向西行,溯洄川益邃。
色赤作黄金,别流无敢厕。
询以蒙古名,曰阿(勒字两字作一读后仿此)坦郭勒(叶)
(勒)坦谓黄金,郭勒则河义。
更西得巨石,询蒙古名字。
(勒)坦噶达素,北极星名意(阿勒坦郭勒之西有巨石高数丈亭亭独立名阿勒坦噶达素齐老阿勒坦噶达素蒙古语北极星也齐老石也惟此一石峰其崖壁乃土作黄赤色更无草木壁上为天池池中流泉喷涌酾为百道皆作金色入阿勒坦郭勒实黄河之真源也)
司水见道经,不约今古契。
再上则赤壁,壁端天池积(叶)
酾泉作金色,真源信无二。
山土胥金色,更无林木翳。
东南流折北,屈注三百里(叶)
穿星宿海东,色微淡以易。
东至贵德堡,遂作纯黄色(叶)
向称星宿源,亦未大差致。
集林云有人(未书其名),见妇浣纱异。
张骞支机石,更述荆楚记。
或到星宿海,傅会传奇伪。
统天一所生,轩图旨早示。
考订志其详,惟吁安澜赐。
按:班固汉书张骞传天子使穷河源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而赞乂谓使大夏之后穷河源恶睹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于是邓展遂谓河源出于积石是皆拘墟未见颜色之言盖千古以上中国以外纪载已舛言语不通而欲定其确实何异北辕适越考元史始有星宿海之名而以为河源蒙古也鄂敦即星宿彼时讹译为火敦则汉人不通蒙古语耳此为近之今则更溯以上遂得真源然昆仑之语亦不为无因盖昆仑在今回部中回部诸水皆东注蒲昌海即盐泽也盐泽之水皆入地伏流青海始出则星宿海诸水皆是也而大河之源独黄色为灵异更在星宿海之上非昆仑之水伏地至此以出而挟星宿海诸水为河渎而何济水三伏三见此亦一證矣独汉书所云采玉则因昆仑出玉未免牵就询之阿弥达则称河源皆土山无石无石安能有玉夫非精通蒙古语及汉书更问之亲履其地之人率欲定此事体大而地远理博之事不亦甚难乎于甚难而得决疑传正亦一大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