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 其二 左车二章之一 唐 · 顾况
四言诗 押敬韵
左车,凭险也。震为雷,兄长之。左,东方之师也。凭险不已,君子忧心,而作是诗。
左车有庆,万人犹病。
曷可去之,于党孔盛。
敏尔之生,胡为波迸
本朝乐曲 金 · 完颜雍
 出处: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首上
猗欤我祖,圣矣武元。
诞膺明命,功光于天。
拯溺救焚,深根固蒂。
克开我后,传福万世。
无何海陵,淫昏多罪。
反易天道,荼毒海内。
自昔肇基,至于继体。
积累之业,沦胥且坠。
望戴所归,不谋同意。
宗庙至重,人心难拒。
勉副乐推,肆予嗣绪。
二十四年,兢业万几。
亿兆庶姓,怀保安绥。
国家閒暇,廓然无事。
乃眷上都,兴帝之第。
属兹来游,恻然予思。
风物减耗,殆非昔时。
于乡于里,皆非初始。
虽非初始,朕自乐此。
虽非昔时,朕无异视。
瞻恋慨想,祖宗旧宇。
属属音容,宛然如睹。
童嬉孺慕,历历其处。
壮岁经行,恍然如故。
旧年从游,依稀如昨。
欢诚契阔,旦莫嗟若。
吁嗟阔别兮,云胡不乐。
注:臣按此诗世宗御撰谓之本曲金史云大定二十五年四月帝幸上京宴宗室于皇武殿饮酒乐上谕之曰今日甚欲成醉此乐不易得也昔汉高祖过故乡与父老欢饮击筑而歌令诸儿和之彼起布衣尚且如是况我祖宗世有此土今天下一统朕巡幸至此何不乐饮于是宗室妇女起舞进酒毕群臣父老起舞上曰吾来故乡数月矣今回期已近未尝有一人歌本曲者汝曹来前为汝歌乃命宗室子叙坐殿下者皆上殿面听上歌曲道祖宗创业艰难及所以继述之意上既自歌至慨想祖宗音容如睹之语悲感不复能成声歌毕泣下数行右丞相元忠暨群臣宗戚捧觞上寿皆称万岁于是诸老人更歌本曲如私家相会畅然欢洽上复续调歌曲留坐一更极欢而罢
宿桐华寺感怀。呈牧伯(并小序) 明 · 韩浚谦
五言律诗  出处:柳川遗稿
己巳春。余年十三。随先君读书于是寺。俛仰之间。忽已廿三年矣。今回牧伯之招。始乃重来。当时之僧。尚有存者。悲感之怀。宁有极耶。时适风雨晓作。遂挑灯信笔以书。
少日幽栖地,重游岁月赊。
山深犹积雪,春半未开花。
感奋心如碎,伤时鬓欲华。
孤灯仍不寐,风雨晓来多。
铁机梵音更涉诸子 南明 · 释今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芝焚谢自多情,情尽如何感又生。
巨海已看摧劲楫,法门频复坏长城
六群但执中边议,五部惟争大小乘。
宁似此时荒谬极,辩才高论惜群英。
更涉上人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落尽中庭叶,秋山失一僧。
壁悬身外影,窗锁定中灯。
海大生新月,林空散旧
此时前路尽,知尔上方升。
安昌绝句六首录二首 其一 清 · 吴雯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莲洋诗钞卷七
庚申夏仲余方抱安仁之痛更涉奉倩之疾薄游安昌情思拂郁行药郭门辄成小诗六章触兴不一难责伦次聊存楮墨以备岁月云尔
蒲叶青青夹堰齐,残云掠雨郭门西。
绿杨尽是伤心树,只遣黄鹂一个啼。
古北口提督马进良以年老辞去朕念当日鹰扬百战挽强执锐自守紫塞内外恬静皆因宿将老成之所致今回林泉深所惜也故赋五言特记不忘疆场旧事也 清 · 玄烨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四集卷三十三
勇贯先锋气,鹰扬后阵威。
秦关提宝剑,沙碛历天旗。
白发秋霜肃,丹心皎日辉。
饯饮军民别,恩崇赐御衣。
点绛唇 前过江浙桃花已放今回銮至津门复见桃花盛开 清 · 玄烨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三集卷四十六
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
回銮才到。
疑似两春报。

锦缆仙舟,星夜盼辰晓。
情飘渺。
艳阳时袅。
不是垂杨老。
泛海丙戌 清 · 李海朝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鸣岩集卷之三
舟人夕来告曰。风色渐好。而舟胶浅渚。潮退则难动。二更可发船。到甫吉岛。更占风便而进退云。余依其言。与子翼兄剧饮五六大白而分手。登船跳波。缺月微照篷窗。棹歌角声。呜呜互答。船头岸上。黯然相望。别怀不禁悽恻。风利船驶。须臾出十里浦口。北岸人已不可辨。平波亭仅如黑子矣。舟人俄报曰。此是甫吉岛。舟行已百馀里。而朝旭才上一竿。乘风可直抵济州。仍举帆放船。余时困且醉。但答唯唯。过午睡一饷。问舟人则已过楸子岛。方入大洋矣。余始褰篷纵目。天海相接。四无涯涘。汉挐一点。远浮波涛间而已。风势不甚猛。而舟中犹荡漾掀簸。眩甚不能久坐。垂篷倚枕。合眼静卧。日未下舂。微闻南岸铙角声。倏忽间已泊朝天馆下。唤杯微醺。扶上柁楼。楸子大小火脱诸岛。如覆盂。如抽笋。依微点缀于杳霭之间。而八百里风涛。能抗一苇。尽是极危极快事也。俄而。日曛红妆。蜡烛前导。入馆解衣。乍憩。杯盘杂进。已忘来时之艰险。而回望归程。不觉心寒矣。人传蔡湖洲曾陪光海入此岛。留连纵饮曰。男儿无地不可居。吾何更涉鲸波乎。久无还意。主牧不敢强。因其醉甚风利。担舆上舟。未曛已泊彼岸。湖洲酒始醒。舟人告其故。湖洲欣然笑曰。吾之曩言。政欲使尔办此故也。此亦可为海外一剧谈也。
波亭晓角咽行船,千里江陵过瞥然。
大地虚无皆积水,片帆飘忽远浮天。
鱼龙恍惚飞樯外,吴楚微茫落照边。
直欲穷源溯银汉,瀛洲何必问神仙。
记前岁秋首日。有三绝句贺崔丈经暑无事。分寄陶芸。是日今回。而夫子适去。秋之气本悲。而今日尤似悽惨。诗社旧事。不忍公亡便废。略述悼怀。先示陶芸。及灵座之未撤。寄陈于前 其一 清 · 赵裕寿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后溪集卷之四
知已新秋到,桐间晨露流。
如何二如阁,怀似丧应刘。
记前岁秋首日。有三绝句贺崔丈经暑无事。分寄陶芸。是日今回。而夫子适去。秋之气本悲。而今日尤似悽惨。诗社旧事。不忍公亡便废。略述悼怀。先示陶芸。及灵座之未撤。寄陈于前 其二 清 · 赵裕寿
五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后溪集卷之四
社例新秋贺,如前廿字题。
已知无寄处,犹写属溪西。
记前岁秋首日。有三绝句贺崔丈经暑无事。分寄陶芸。是日今回。而夫子适去。秋之气本悲。而今日尤似悽惨。诗社旧事。不忍公亡便废。略述悼怀。先示陶芸。及灵座之未撤。寄陈于前 其三 清 · 赵裕寿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后溪集卷之四
新秋尚炎热,诗社独悲凉。
人似残蝉在,凄清咽夕阳。
率题乾隆辛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七
率题非为少心情,吴越燕齐早遍评。
肯拟西昆寄花柳,所欣南亩协阴晴。
勾消春色篇中足,分付秋光塞上迎今秋将行围木
两日停吟閒不惯,挥毫顿觉腕嫌生(南巡历览风土暇辄吟咏临池之功稍间今回跸将入直境留题殆遍画长多暇濡毫遣兴略逊曩日得心应手之乐故云)
哈萨克使臣至令随围猎并成是什乾隆丁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四
伊古从来化外蠲,间关驰使远朝天。
不知中土岁月日,乃隔长安万二千。
塞野便教预猎喜,山庄旋与锡恩骈。
即今行国多天马,附会谁穷太史(哈萨克在汉为西域地史汉所记丐奴在北西南夷在西南西域诸国在西为最辽远相传哈萨克为古大宛史记言大宛为城郭之国则正今之揶尔奇穆哈什哈尔吐鲁番一带回部非哈萨克也哈萨克虽亦回教而实行国与布鲁特同俗又所称大宛苜蓿葡萄今哈萨克亦绝无徒以产马与大宛相似然西北诸部何处不产马耶盖汉时大宛乌孙康居奄蔡月氐捍罙于阗诸国统为西域大宛部落强盛附庸者多哈萨克在彼时当是其部中之一国耳史称大宛东北则乌孙土鲁番之东北即厄鲁特诸部乌孙者蒙古语谓水也厄鲁特逐水草而居史所谓随畜与丐奴同俗者也且今哈萨克在尼鲁特之北是又不同矣史称大宛东则捍罙于阗捍罙音韵与今之哈密为近史记之捍罙汉书作扜弥又或作拘弥而史记所载为最先汉书之扜弥或因字画偶误相沿不改展转讹谬至云拘弥则益失之远矣且于寘于阗音声迥异二者之间必有一误于寘绝无可考于阗产玉历代相传今回部之和阗水多美玉当为于阗故地也益知大宛非定哈萨克明矣或又以哈密为古伊吾引历代开田屯兵建设州郡为据然焉知非汉占伊吾之地屯田设戍而捍罙乃西迁近于阗而居乎又安知非中国浸微而捍罙仍来其故处乎在昔夷汉言语绝不相通所传不免悠谬今文武将吏往来西域与行内地无异则史所谓大宛乌孙康居奄蔡月氐捍罙于阗诸国与今之厄鲁特哈萨克布鲁特揶尔奇穆哈什哈尔其同异大小皆可以次而徐考且历代传记西域诸国所云胜兵数百者其实不过如今之准噶尔廿一昂吉之一回部赛里木阿克苏等小城有一酋长即可称一国之类耳设以今所定准噶尔哈萨克及回部相较则史所称西域三十六国者不啻九牛一毛矣必执史汉为据则司马迁班固并未身历其地即至其地而语言不通文字不晓其传讹有必然者故注其大略如右)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报通省得雪沾足复得雨泽诗以志慰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六
冬雪霙既屡沾,省城属郡复同渐(巴延三奏太原所属及通省各州县于正月初五初八日得雪四五六七寸不等又十三十四两日复得雪四五寸至七八寸不等十四日省城又得雪四寸)
麦秋可预夏收卜,晋地遥知民气恬。
更悉甘膏三寸被十八日得雨三寸省城及各处普遍沾渥麦苗一望青葱高下田畴亦俱可翻犁播种),能无慰志几分添。
然其日即起程日山西十八日得雨正值此间谒陵起程之日至今回跸八九日间竟未得雨为之愧恧),逮反仍孤望愧兼。
栖云楼叠去岁韵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一
清晓山园莅驻舆,栖云例以据床居(每至香山必先于此憩息)
萧疏林麓真宜夏,搆筑轩庭此最初(是楼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乾隆十一年子初游香山时所建也)
肤寸何当即(去声),及时庶可润新畬。
章嘉忽忆谈禅处,结习难忘自笑予(向年驻静宜园必于此室召见章嘉国师谈禅讲经今回忆曩时情景不免怆然亦自哂未忘结习耳)
天津回跸之作乾隆甲寅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八
五日为期詹六日(廿四至天津墅行宫驻跸五日每清晨必斋心虔叩庶几遄得甘膏乃迨今回跸已阅六日仍孤所望瞻仰之忱益深急切矣),惕乾望雨竟成孤。
民商率与缓征遍(此次巡阅淀津沿途小民迎跸欢欣踊跃趋事深可嘉尚节次降旨分别蠲免历年积欠缓征钱粮并本年应征赋税不下数十万两俾闾阎益臻饶裕天津地方商人等咸以安享升平贸迁获利亦各点缀排当效申衢祝因一并加恩将该商等应交帑项量予缓征用昭体恤),官吏惟惭赐食无(向来巡幸驻跸之日必召扈从之王公大臣及畺史等于宫门赐食所以示慈恤众此旧例也今年因甘霖未霈不宜饮食宴乐是以但分别优赉而不举赐食之典)
游豫今番诚是愧,流连古训戒非诬。
崇禧观驻跸舆叩,曷惠群黎霈泽乎。
陆治四时蔬果卷十六首(各种颇多但取文徵明王宠王谷祥彭年诸人所曾咏者题句亦旁及未经者) 其十 蒲萄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四
有苞无核亦奇哉,绿玉琼浆到口开。
堪證汉书非大误,移根新自叶羌来(蒲萄始张骞移自西域汉以下无异词独蒙泉杂言引本草已具神农九种及魏文诏称中国名果云云为不自西来之證然考腹地蒲萄别种虽多而色绿无核者绝无其产今回部胥定叶尔羌诸城岁以充贡并命移条植之则汉书所传自为有据)
咏尤通刻犀角乘槎杯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八
照渚幸而逭温氏,刻杯仍此遇尤家。
河源自在人间世,汉使讹传星汉槎。
按:汉书张骞传天子使穷河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而集林及荆楚岁时记遂谓寻河源乘槎经月至一处见织女牵牛支机石后至蜀问严君平云某年某月客星犯牛女又载得石示东方朔云此织女支机石云云历来诗文承用沿讹袭谬莫有指称其非者然其说实支离不经河源自在人间焉得上通天汉乎昨岁遣侍卫阿弥达祭河源至星宿海归奏星宿海西南一河名阿勒坦郭勒者蒙古语黄金河也水色黄实为黄河上源至昆仑在今回部诸水皆东注蒲昌海即盐泽其水入地伏流而大河之水独黄非昆仑之水伏地至此为河渎而何因赋河源诗加按明辨旧说之讹又著读宋史河渠志文一首详加订正并谕令馆臣编辑河源纪略一书以昭传信今此犀角杯款刻尤通作乘槎式雕镂精巧生动按无锡县志称尤氏以犀角饮器名即尤通也因所刻杯上乘槎事复为辨识如右
正月廿八日永宁寺由大西门外取道至泉宗庙传膳因而进宫触目即事得诗八首 其二 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
慈舆恭送返前园(丙年新正庆节已过恭送为常慈宁驾返畅春园每岁遵行遂例),五十岁前例视原(尔时年方壮初不介意也)
近六旬常意不舍(余年近六十时每心圣母寿望八庆节之后将奉向年慈与返畅春园怀恋恋是以壬辰诗有原是行惯例迩来祗觉意拳然之句今回思即此不舍之意亦无所之施矣),而今不舍向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