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谢知梓州到任表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净德集》卷七
臣陶言:近准告命。
伏蒙圣恩,除臣依前朝请大夫、充集贤殿修撰、知梓州军州事,已于三月十七日到任讫。
臣闻能官人者,尧之盛德,欲惠养于生民;
再为郡者,汉之名卿,颇光辉于前世。
盖知而善任,任则必能举其职;
故去而复至,至则有以慰其思。
乃君臣上下之交,亦古今贤圣之美,载之行事,可行而闻。
魏相之河南,以方严成治行;
黄霸之在颍上,以宽明得众心。
盗贼未平,愿寇恂之力;
儿童相庆,喜闻郭伋之来。
或体国以致忠,或宜民而立政,前功不替,后效愈明。
近代以来,斯人盖寡,未敢有起于废放,贲以宠光。
复从书殿之衔,仍领乡邦之寄。
苟踰其量,徒厚尔颜中谢。)
伏念臣学文不工,信道未笃。
丁辰于始衰之日,误涉迷途;
被罪于垂老之年,久栖裔土。
忽逢圣作,偶得生还,特出渊衰,悉叨旧物。
潼川之区域,乃益部之比邻。
尝绾郡章,尚传里诵。
江山如故,得陪父老之嬉游;
丘垄不遐,庶尽岁时之孝敬。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鼎新大政,萃聚众材。
用人如日之照临,正邪自辨;
成物若天之化育,小大不遗。
所以甄收,及于衰朽。
臣敢不持循素节,勉强暮龄?
广上德之宽仁,恤远方之凋瘵。
处耕田凿井之众,不失常生;
在垂衣拱手之朝,庶几小补。
荣事堂诗 宋 · 韩驹
安阳太守韩公子,晓带鱼符出卿寺。
一朝帝语传人间,转觉公家有荣事。
公家请从忠献论,高牙大册来疏恩。
往时醉白堂中醉,手自列戟留诸孙。
诸孙尽是璠玙器,悃愊无华汉循吏。
大钱方送使君归,竹马争迎细侯至。
公不见大小二郑公,五十年间风化同。
岂如五马来接武,作堂崔嵬刊帝语。
又不见韦家两世侯,父出传舍子入州。
岂如世作本郡守,坐令卓异惊千秋。
安阳遗民识忠献,眼见王孙四封传。
请公静夜占此堂,定有荣光属天半。
日食上疏 其一 东汉 · 郭兴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二
《春秋》以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人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
往年以来,谪咎连见,意者执事颇有阙焉。
案《春秋》「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传曰:「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官降物,君不举,避移时,乐用鼓,祝用币,史用辞」。
今孟夏,纯乾用事,阴气未作,其灾尤重。
夫国无善政,则谪见日月,变咎之来,不可不慎,其要在因人之心,择人处位也。
尧知鲧不可用而用之者,屈己之明,因人之心也。
齐桓反政而相管仲,晋文归国而任郤谷者,是不私其私,择人处位也。
今公卿大夫多举渔阳太守郭伋大司空者,而不以时定,道路流言,咸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则人位谬矣。
愿陛下上师唐、虞,下览齐、晋,以成屈己从众之德,以济群臣让善之功。
夫日月交会,数应在朔,而顷年日食,每多在晦。
先时而合,皆月行疾也。
日,君象,而月,臣象。
亢急则臣下促迫,故行疾也。
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天于贤圣之君,犹慈父之于孝子也,丁宁申戒,欲其反政,故灾变仍见,此乃国之福也。
今陛下高明,而群臣惶促,宜留思柔克之政,垂意《洪范》之法,博采广谋,纳群下之策(《后汉·郑兴传》)
郭侯前塘招饮白家园 明 · 王弘诲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芳郊景物此中幽,地主逢君郭细侯
系青丝留玉勒,花明白社泛金瓯。
向阳正对宜春树,得月偏临近水楼。
行客坐来清兴发,不妨秉烛夜深游。
叶祖洽 北宋 · 徐积
 押鱼韵
叶公有高义,常叩茅茨居。
不嫌杜微病,更附荆州书。
龚遂合驰传,郭伋方驻车。
海人受公赐,约在秋风初。
宣武郑尚书二十864年5月 唐末 · 罗隐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引用典故:仁风 箪瓢 庾监高楼 幕下莲花 一枝 作砺 骑儿逢郭伋 信陵 文翁
汉代簪缨盛,梁园雉堞雄。
物情须重德,时论在明公
族大踰开魏,神高本降嵩。
世家惟蹇谔,官业即清通。
翰苑论思外,纶闱啸傲中。
健豪惊䌽凤,高步出冥鸿。
履历虽吾道,行藏必圣聪。
绛霄无系滞,浙水忽西东。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四年将故事,两地有全功。
去去才须展,行行道益隆。
避权辞宪署,仗节出南宫。
雁影相承接龙图共始终。
自然须作砺,不必恨临戎。
幕下莲花盛,竿头㺗佩红。
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人地应无比,箪瓢奈屡空。
因思一枝,已作断根蓬
往事应归捷,劳歌且责躬。
殷勤信陵馆,今日自途穷。
代人上建守四首 其一 南宋 · 李吕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潜藩雄镇七闽头,亲睹贤侯利泽周。
不借寇恂颍尾,却教郭伋并州
重过完营。书赠主人令公 清 · 李匡德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冠阳诗集卷之一
巧匠风斤奋若雷,叠床何用汗颜才。
令尹政惭相告,郭细侯车误复来。
鱼鸟却应惊老大,江山可更着徘徊。
梧桐树顶迢迢月,惯是三年不照杯。
魏德源普慈二首 其二 南宋 · 李流谦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东梓名州最普州,蟆颐相望气横秋。
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马儿童识细侯
只有爱民心尚在,可能忧国泪空流。
摩挲疲瘵无多事,绿野家家剑换牛。
通新知平江府沈侍郎皞启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七、《后乐集》卷一六
伏审宠繇汉从,荐镇吴邦。
神爵颍川为多,以归黄霸
竹马并州之信,载迎细侯
和气素孚,先声愈伟。
恭惟某官两都循吏,元祐故家。
久入承明,宜布亲闻之德意;
昔试冯翊,具存已验之民功。
佩新渥之丝纶,植旧藩之牙纛。
尺五天之近,凛若威颜之不违;
十万户之间,驩然治理之亡恨。
翩哉惠肯,慰彼来思。
秩增自有于主知,履听将因于祖武。
某退安衰境,犹玷釐祠,无由伺朝市之音,遂亦阙缄题之敬。
忽聆求旧,光究惟良。
滕公之一廛,愧非薤本;
陶令之三径,益借棠阴。
是用微衷,倍深多庆。
奉赠桐冈郭侯考绩北上 明 · 王廷陈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梦泽集卷九
依依山郭枕江流,藉藉专城颂细侯
高士独过频下榻(公即竹楼为礼贤堂复扁其下曰下榻处),自公多暇一登楼。
深恩久结黄人爱,苦节真分汉主忧。
跃马忽看朝帝去,攀辕何计望君留。
袁立山 明 · 杨慎
五言排律 押有韵
有美袁州袁,无论柳州
刚方唐介俦,文藻坡仙后。
道是三黜馀,官仍一麾守。
云瑞重轮囷,山立小培塿。
赋别欲销魂,阅视那容口。
飞挽疲东征,穮蓘废南亩。
川涤斤伐枚,水涸星在罶。
竹马迟细侯,铜鱼怀杜母。
行春元有脚,援溺岂无手。
横目良可苏,渊衷期不负。
汗清垂华勋,轩冕复何有。
朱崇节河阳节度使 晚唐 · 陆扆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七
门下。
朕闻天垂星纬。
王者象之以设官。
地裂山河。
历代定之以建国。
所以咽喉中夏
藩屏皇家。
非威望不足以镇宁。
非仁惠不足以抚养。
其有勋劳夙著。
宜申胙土之恩。
韬略素精。
屡委殿邦之任。
二者兼备。
斯为得人。
国有彝章。
我复何爱。
昭义军节度使潞慈邢洺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司空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沛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朱崇节
雄略纵横。
忠诚贯直。
夙著总戎之术。
常韬靖乱之谋。
临危不屈于壮心。
多难益全其大节。
去病辞第。
誓彰钟鼎之勋。
王剪请田。
非为子孙之计。
日者平阳求瘼。
冯翊颁条。
隰川竟保于孤城。
汝海将绳其弊俗。
其后孟津分阃。
上党临戎。
智谋潜契于著龟。
义烈弥坚于金石。
拥众而出。
陈兵以行。
指挥而神气激扬。
叱咤而寇雠惕息。
今则乡闾顾慕。
士卒讴歌。
庑金咸伫于窦婴
马思迎于郭伋
是用再兼五教。
重委双旌。
既资董众之能。
仍举畴庸之典。
于戏。
功名易守。
自伐者必颠。
富贵可图。
怀骄者难保。
失道则祸生旋踵。
守义则福贻后昆。
勉尔令图。
服我明训。
可依前检校司徒河阳节度使
散官如故。
曹仁宪谨荣寿 其三 清 · 李春澄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此诗收于《百寿诗录》,陈墩厚藏本。
治行争推第一流,东瀛南北借宣猷。
人如生佛万家祝,座有清风满室浮。
为凛官方高节著,欲舒民困苦心求。
称觞齐庆华对祝,拟拜并州郭细侯(施懿琳编校)
李仲 宋 · 洪刍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宾客愿见韩荆州,部曲犹思郭细侯
可是孔鸾垂塌翼,行看骐骥踏长楸。
谢公已蜡登山屐范蠡难维泛海舟。
当复睽离还惜别,山中犹得从公游。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铜壶滴滴禁漏起,三十六宫争捲帘(《月》,以下《锦绣万花谷》)
斜阳古岸归鸦晚,红蓼低沙宿雁愁。
霜彫曲径寒芜白,雁下遥村落照黄。
恩威欲寄黄丞相,仁信先闻郭细侯
兵气此时来世上,文星今日到人间。
降因天下思姚宋,出为儒门继孔颜。
丹灶河车休矻矻,蚌胎龟息且绵绵。
驭景必能趋日域,骑箕终拟蹑星躔。
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山居百韵》,见《鉴戒录》)
韩子师朝路为小人无礼去国再来婺女 其二 南宋 · 姜特立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庭下棠阴七换秋,去思遗爱满东州
当年父老留大尹,今日儿童迎细侯
久别双溪劳梦想,重来八咏识风流。
故人再此相逢地,晓出衡门失旧愁。
郭郡公新筑东洲记 明 · 卢龙云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岭海千年胜,重逢郭细侯
狂澜回砥柱,王气结中流。
海浴双珠出,波涵半璧浮。
甘棠他日咏,文彩遍南州
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 南朝宋 · 范晔
 出处:文选卷五十
论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
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至使英姿茂绩,委而勿用。
然原夫深图远算,固将有以为尔。
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犹能授受惟庸,勋贤兼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赵之同列文朝,可谓兼通矣。
降自秦汉,世资战力,至于翼扶王室,皆武人屈起。
亦有鬻缯盗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势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
萧樊且犹缧绁,信越终见菹戮,不其然乎!
自兹以降,讫于孝武,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
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
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虽寇邓之高勋,耿贾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
观其治平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法,齐之以刑者乎!
若格之功臣,其伤已甚。
何者?
直绳则亏丧恩旧,挠情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弊未远。
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事相权。
故高秩厚礼,允荅元功,峻文深宪,责成吏职。
建武之世,侯者百数,若夫数公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其馀并优以宽科,完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
留侯以为高祖悉用萧曹故人,郭伋亦议南阳多显,郑兴又戒功臣专任。
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
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
故依本第,系之篇末,以志功次云尔。
林郡丞入觐二首 其一 明 · 卢龙云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佐郡一隅方展骥,朝天万里且鸣驺。
遐荒每藉承宣重,治行常从抚字优。
虎分猷劳暂摄,玉麟专使更何求。
赐金阙下仍增秩,遮莫儿童待细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