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送瞿稼轩黄门应召北上 明 · 董其昌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瞳矇日丽大明宫,妙选才贤应诏同。
凫舄旧标循吏传,凤毛洵美谢家风。
昌辰瑞草尧阶上,首路梅花古驿中。
献纳久怀天下计,封章一出掖垣空。
归兴诗 其一 明末清初 · 张萱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余既为秘书郎,仅七月,即欲以病免。客有谓余利齿儿,余笑而不答。久之,得请,乃不能具办装钱。客曰:“子固虑饿欲死耳!”嗟,嗟!十五年青衫,扑遫道路,弗获博一第。今且被拔擢,避世金马门,犹能弄笔砚人主前,可幸无罪。亦何必坐拥百城,窃民膏脂自润,求田问舍以骄妻妾,令所识穷乏德我?余故起田间,先大夫官止一令,辄垂橐归。母夫人旦夕拮据,尚不足佐伏腊。兄弟二三人,出且无常衣。即余及仲,幸公车续食,犹数令布衾木枕,时入子钱家不少休。贫固不忍弃余,余又何忍弃贫也?今母夫人七十有四矣。先大夫捐馆,余及仲方困待公车,季弟稍胜丧,即从地下。至以未亡人哭少子,几不欲起,遂善病。故年来膝下欢,惟余及仲。今仲方拥青毡括苍山中,不可自拔去。而余复羁宦京国,隔绝万里外,能朝齧指而夕奉舆乎?宜归一。被服为儒,屈首功令。然每读博士家言不终卷,辄欲伸足合眼。性故书淫,往家金陵,亦稍稍能畜书。常窃愧鬼且夜哭矣,宇宙如许,奈何东西京后,辄令盲公腐史寂寂笑人。因尽取二十一史删润之,补缺略,正缪戾,冀成一家言。十且五六,计其卒业,尚须十年。一行作吏,便当高阁。千古盛事,人寿几何?宜归二。孔门四科,不如明朝一第。余有是言,世亦应尔。今头颅可知,眉目若此,犹能从项领儿童,揄揶鬼子,作老孀倚门妆乎?即当事者,稍为刻画,亦当别具一脊梁。是以道傍苦饤筵,适棘人喉吻耳。宜归三。质乏鮀朝,连非金史,合置丘壑,误婴簪绂。故过鲜辍轭之客,恩寡下堂之遇。侧耳向人,辄闻鸮响;出门举步,动涉羊肠。污不受人怜,亦复谁怜之者?宜归四。亡妇,四儿履霜幸免,脱襁学语,各授一经。陈门羔雁,非所希冀;陶家梨栗,或谓过之。父既远游,儿当失学。熊丸虽和,鲁庭谁立?故厉之生子,犹恐类己;柝薪弗荷,能不挂怀?宜归五。夫朝登赤舄,野被缁衣,欲附风云,何甘薮泽?况余林不择木,豆尚恋栈,奈情难中辍,计不返顾,是归犹为晚,且兼兹五者。故常以此官为张生添足,乃欲以张生为此官弄影乎?客亦笑而不答。余遂戒途,因得诗三十章,以见归兴如此。知我罪我,不复有云。
释蹻初逢主,垂衣正右文。
金函宣䌽笔,玉案护彤云。
步接夔龙武,心期麋鹿群。
陈情今得请,温语日边闻。
麦浪 明末清初 · 全湜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沙西先生文集卷之一
雨过南郊生晚风,层波十顷起田中。
渔翁枉了持竿出,却对农夫话岁丰。
西又西(余壬戌岁起田间,左廷关西,癸亥又移粤西,风云力少,山水兴长,西而又西。) 明 · 邓云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秦城回首塞云黄,又挂征帆入瘴乡。
松菊无缘留我住,海鸥应更笑人忙。
戈船下濑愁闻笛,函谷听鸡忆履霜。
却怪长庚太无赖,年年邀客到西方。
江上寄别旧牧尹仲素(履之)移按湖西 明末清初 · 李植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泽堂先生集卷之三
清心宾榻要留连,行到江村却惘然。
近侍即今还浪迹,使君从此足藩宣。
已闻岐麦欢谣早,遥想甘棠惠化偏。
堪笑腐儒乖世务,欲寻馀润理秋田(时骊州有五岐三岐麦。人以为惠政之应。仲素常以伯略自负。朝廷荐升方伯行。且见其施措矣。)。
柬瞿起田二十二韵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咏怀堂诗卷四
汉庭褒异绩,周室宴嘉宾。
四牡乘轺至,双鱼折柬频。
自惭旋豹尾,未敢逆龙鳞。
病已同司马,耕将问子真。
庭萱长入梦,箧草久生尘。
独树风惊鸟,空床月照人。
乡书千里隔,药裹六时新。
顾腕疑多鬼,论心倍有神。
梧垣需剑履,芝宇限城闉。
萧寺经行寂,空囊旅况贫。
倒衣难命驾,得句每书绅。
涕泪榆关事,支离瓠落身。
喜峰虞勒马,乐浪不为臣。
揭揭徒看日,滔滔莫问津。
杞忧虚慨慷,桑土竟逡巡。
庙算恒多阙,封章肯厌陈。
松筠瞻劲节,糠秕愧前薪。
紫塞馀蛇豕,青蒲获凤麟。
补天君炼石,钓海我垂纶。
鸥狎清江渚,莺啼别墅春。
蒹葭人倚玉,芳树月如银。
白社依开士,青山作逸民。
著书馀岁月,壤击大江滨。
东皋揽胜 明末 · 瞿式耜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天成位置绝形容,何处移来卓笔峰?
雉堞西城连北郭,楼台暮鼓及晨钟。
月摇水面流金粟,雨过山腰界玉龙。
柳外凭高穷目望,梅塘帆影更重重。
注:东皋:园林名,在常熟东门近郊,明参议瞿汝说所构,其子瞿式耜增拓,作《东皋三十景》诗歌咏之。 雉堞:虞山城墙,由西门(阜成门)跨山而至北门(镇海门)。 梅塘:梅李塘的简称,起东门城濠东,北抵梅李、浒浦的河道,今亦称常浒河。
东皋草堂歌 明末 · 陈子龙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一
东皋草堂者,给谏瞿稼轩先生别墅也。丙子冬,奸民奉权贵意讦钱少宗伯及先生下狱,赖上明圣,越数月而事得大白。我友吴骏公太史作《东皋草堂歌》以记之。时予方庐居,骏公以前歌见寄,因为属和,辞虽不工,而悲喜之情均矣。
虞山岩水飞不息,虞山先生高卧日。
黄门从此亦拂衣,东皋平田二顷微。
翳然林木草堂静,单衣白帽娱金徽。
高谈王霸神清竦,江风猎猎水云动。
当时有口每借人,公业倾家非自奉。
应是清流同调多,岂关失职交相重。
江湖何与中书堂,当门厌尔多芬芳。
田鼢久欲更廷辨,朱并居然来上章。
十年放逐念京雒,可怜入国双锒铛。
岂惟松桂无颜色,长安城中烟雾塞。
金吾吏向閤门归,告密人从丞相揖。
但令深文一狱成,何难钩党千家及。
君王神圣挥太阿,此曹深计空蹉跎。
左掖门边十步地,那知一往如流波。
旧疾虽痊留不得,七月秋风下潞河。
道旁小儿戟手骂,掩耳莫听吴人歌。
大街陈尸谁氏子,相公杀汝可奈何。
呜呼,男儿全身良不易,自称骑虎终难事。
可怜数载黄扉人,未识千秋青史字。
何如草堂突兀山之阳,七桧偃蹇云苍茫,飞觞乐圣凌沧浪。
吾闻槛车开一匡,胥靡霖雨兴殷商。
生平报国殊未央,草堂何得常徜徉。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一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忽漫竟成别,悽惶无奈何。
巳知当饮饯,不忍唱骊歌。
水国春风晚,离亭落日多。
暮年容鬓在,且莫叹蹉跎。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杨柳萦离思,桃花绽祖筵。
不堪临远道,况值好春天。
言别俄分手,相留忆判年。
匆匆来又去,错莫总堪怜。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三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南浦渔湾畔,东亭水阁前。
眼犹牵解缆,心欲刺归船。
离绪多春草,愁怀黯夕烟。
若论畴昔事,小别巳千年。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四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婉娈将分袂,苍黄欲洒衣。
送君伤水绿,怨别诅花飞。
樯燕违兵气,竿乌见息机。
白头波浪里,安稳布帆归。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五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吴粤升平地,携家信短蓬。
船窗杨柳月,帆背杏花风。
兵火愁眉外,江湖冷节中。
羽书频阻绝,停楫问邮筒。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六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屈指行藏计,君其问水滨。
东游还有伴,西笑更无人。
泛艇随渔婢,浮家逐雁宾。
扁舟谁省记,南斗一孤臣。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七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指点归帆地,春浮百亩园。
水天为界限,云树作篱樊。
夜雨萧斋静,秋声竹径繁。
相思何处切,初月在东轩。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八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来往无多地,经过不速期。
蹇驴溪女笑,藜杖野人知。
应氏樵苏日,庞家作黍时。
春盘生菜好,节物重相思。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九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南国无衣赋,中原板荡忧。
临河能不叹,蹈海亦堪羞。
生计东风菜,前期夜雪舟。
还须凭快阁,极目揽神州(快阁在太和县黄鲁直诗云快阁东西倚晚晴)。
太和萧伯玉自白下过访假馆稼轩西园过从促数且有判年之约忽焉告别骊驹在门扳留不皇分张多感赋诗十章以当折赠云尔 其十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五
古人嗟赠处,斯义在今朝。
马肆长宜闭,羊裘莫浪招。
时清危部党,世难稳渔樵。
共饱残年饭,音书慰寂寥。
早发雄县次稼轩韵 其一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一
并著南冠亦偶然,何妨酌醴复烹鲜。
孤花自缀三春后,病树犹居万木前。
失路马行枯麦里,飏空尘起大车边。
戴盆莫怪频瞻望,也是城南尺五天。
早发雄县次稼轩韵 其二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十一
畿南赤县夕烽连,边鄙曾蒙胡虏怜(元结诗序云贼攻永州破郡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盖蒙其伤怜而已)。
秸赋萧条仍禹贡,桑林焦灼又汤年。
作霖谁副兴云望,繁露空翻致雨篇。
何日南山理芜秽,荷锄同种豆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