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对茂才异等策 中唐 · 杜元颖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四
问。大禹求贤而夏德长茂。
文王多士而周道缉熙。然则为政在人。
人存政举。朕德薄化浅。
嗣膺宝业。夙兴寅畏。
若涉大川。求思至谟。
庶答天诫。子大夫志行修洁。
学术通赡。储思于天人之际。
研精于大道之极。俨然就辟。
良用嘉焉。乃者夷夏多虞。
烽鞞屡警。因之以荒馑。
生人荡析。比屋榛芜。
今八表甫清。万兵未戢。
朕恭承丕绪。实济横流。
期致和平。惟新制度。
成汤受夏。周武定殷。
刘矫嬴弊。魏乘汉俗。
以乱为理。以安易危。
必有至政。存乎令典。
同符今日。可举而行。
精辨所长。著之于策。
禹谟之六府三事。周法之八政五纪。
有守有为。是彝是训。
经纶远古。用彰得失。
国志详载。天官必书。
成务济时。莫斯为急。
并宜明敕功利。别白条流。
较圣王之损益。揆今代之用舍。
沿革之要。茂对所宜。
今欲废关市之征。轻什一之法(一作赋)
归踰年之戍。罢无事之官。
则国用靡资。军食尚歉。
人多胥怨。边有侵轶。
匠无良画。明示谋谟。
其法令或不便于时。吏人将未适其任。
贤士见沈于负俗。遗纲有补于化源。
可以均沃瘠于原田。便工商于市肆。
改制徵物。釐创见正。
务官曹。澄清流品。
使朝有济理之仕。边有死难之臣。
而返俗廉隅。还风朴略。
必书效实。指陈利害。
授简之外。尚有令图。
各罄所闻。备申谠议。
虚怀固久。勿隐予违。
对。臣元㯋案周易。
君道下济。臣志上通。
谓之泰。其繇曰。
小往大来。臣历观书契以还。
君德定位。未有遗斯道而能达聪明目光极鸿业者也。
伏惟陛下诞膺明命。克敷文德。
亲降大问。询于微臣。
愚臣智识庸鄙。经术短浅。
不足以充明诏之言而隐罪大矣。敢不俯罄愚衷。
谢万一。制策曰。
朕躬承丕绪。实济横流。
期致和平。惟新制度。
成汤受夏。周武定殷。
刘矫嬴弊。魏乘汉俗。
必有至政。存乎令典者。
臣闻革夏。政野以质。
武革殷政鬼以文。秦暴以亡。
汉宽以矫。此皆古王之令典也。
东汉既衰。皇纲幅裂。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汉法以取威权。
中原粗平。遂偷神器。
其政刑典礼。舛駮前世。
固非画一。文景更令之比也。
虽曰革命。固无足采。
陛下承匕鬯以取大器。赫雷电以扫偫凶。
功高一戎。业定再造。
欲维新制度。以救生灵。
幽明动植。罔不称庆。
实天下幸甚。然臣之私心。
有愿献替。不惮斧钺。
以干龙鳞。伏惟陛下少留意焉。
臣闻自古王者。易姓受氏。
告成于天。则维新制度。
以改人视听。所以示亡王之骄僻也。
所以扬造邦之耿光也。其馀少康复夏。
武丁兴殷。武王兴周。
光武绍汉。则皆举用旧典。
以昭其先朝之休德淳茂也。以辨其凶逆之滔天干纪也。
以志其昭前之光而纂修其德也。我高祖勤恤人隐。
始除暴乱。而建王业。
太宗叶赞经纶。增辉先圣。
皇天眷祐。祚以名臣。
于是酌之人心。参之典礼。
立我王度。为万代业。
陛下诚宜恭以守之。勤以行之。
克配彼天。立我人极。
矧乎周秦汉魏造邦之事。非臣之所宜言也。
臣又伏见去岁徵臣等诏书。圣旨殷勤。
忧天谪见。今制书首章则曰求思至谟。
以答天诫。次曰期至和平。
维新制度。下曰改制徵物。
釐创建正。臣伏念圣上岂不以彗有布新之道。
明欲承顺天意。旌于国章乎。
臣愚以为自古灾眚多矣。大者天地震裂。
次者日月薄蚀。小者星辰变谪。
皆或应或否。系于其君之德也。
夫严风不能凋翠叶。凝寒不能冰醇酎。
何则。不当凋者。
风则何有。不当冰者。
寒亦胡为。然则灾眚者。
天道之常。无德者当之。
不为有道者害。亦已明矣。
陛下若欲寅畏上天。大为恭禦。
则德为之实。而禳为之华。
居其实不居其华。此社稷之景福也。
制策曰。禹谟之六府三事。
周法之八政五纪。有守有为。
是彝是训。经纶邃古。
用彰得失。国志详载。
天官必书。成务济时。
莫斯为急。宜明敕功利。
别白条流者。臣闻夏禹之弼成五服也。
肇谟六府三事。周武之诞敷明命也。
实陈八政五纪。语其功利。
其六府者人仰以生。三事者德据以成。
八政为经国之用。五纪为岁天之道。
别其条流。则曲直木也。
从革金也。水以润下育物。
火以炎上同天。土顺则五稼阜滋。
谷登则烝人乃粒。直已以正德。
理财以利用。务本以厚生。
此九功所以惟叙也。八政。
食所以生人也。货所以聚人也。
祀所以仁鬼神也。司空平水土
司寇实诘奸慝。司徒实敷五教。
宾以叶多方。师以具七德。
此先王保乂万有也。周星者岁之纪。
合朔者月之纪。信旬者日之纪。
星辰以察乾象。历数以授人时。
此先王所以合德二仪也。得其道者王。
失其道者亡。古今虽殊。
其致一也。陛下执古之道。
驭今之有。降此彝训。
以及于臣。但禀师说。
难副睿问。制策曰。
较前王之损益。揆今代之用舍。
沿革之要。茂对所宜者。
臣闻贯古今蔽天壤而不可易者。道与德也。
时损益而皆便于理者。名与物也。
所以无体之礼。无声之乐。
倚道之主。莫不袭行。
其馀正朔服色。声名文物。
则三代已降。逮乎陈隋。
各从其所尚尔。伏惟陛下视其善者用之。
其不善者舍之。此沿革之要也。
制策曰。废关市之征。
轻什一之赋者。臣以征关市税什一者。
古今通典。苟不踰辙。
无害于人。诚宜取之。
以资国用。陛下明欲废之轻之。
以息黔首。甚大惠也。
然臣以为百姓之患者。不生于此。
生于法令不一。赋敛迭兴。
名目滋彰。杼柚皆尽尔。
王畿之内外地州县亦不当赋穟者。何有镇守团练等使。
数州又置节度度支使。皆多聚强兵。
增置部伍。车禾斗米。
皆出于人。计其诛求。
十倍王府。至于睚眦之际。
不戢自焚。杀长吏夷城郭者。
又亦多矣。卒然边陲有难。
羽檄交驰。必不得一人尺铁以资天讨。
伏望陛下下旷然之诏。使内地州县。
悉依平时。旧帅故老尽罢。
以息疲人。则天下赋税。
十减七八矣。制策曰。
归踰年之戍。罢无事之官者。
臣闻王卒以旧。楚子所以败也。
将骄卒惰。项梁所以亡也。
今缘边将士。功已高。
位已重。进不求赏。
退不畏刑。伏望申命将帅
言于军中。有思归者。
内以新卒代之。愿充军者。
复以师律整之。夫如是。
则军政必行。则边无侵轶矣。
臣又闻赏功以贵。任能以职。
古之道也。伏见比岁诏旨。
员外兼试等官。才者能者改授正员。
其馀并依本资数进。陛下已得八柄驭功之道矣。
微臣又何间焉。制策曰。
法有或不便于时。吏有或不适其任。
贤士见沈于负俗。遗纲有补于化源者。
此皆经国大体。则当与朝之众君子议焉。
臣位卑识寡。何足裨补。
然臣以为令合于经。而人悦之者。
可存也。令为救弊而作。
行已久而犹未安之者。可省也。
若乃申黜幽陟明之典。则吏人砥节矣。
遵弃瑕录能之义。则俊乂效职矣。
若王纲者。布于方册。
顾在陛下行与不行。何谓之遗矣。
制策曰。均沃塉于原田。
便工商于市肆者。臣闻土功。
因地利。所以惠众人也。
禁末作。绝奇货。
所以惠工商也。其要在于申明田令。
与不扰市人耳。制策曰。
改制徵物。釐创建正者。
伏以国家受命。向二百年。
宪章典礼。并吞千古。
今陛下嗣圣御极。孝理君临。
华夏既平。思欲改制。
此皆先圣旧典。臣窃惜之。
臣又闻夏以木德王而正以人统。殷以金德王而正以地统。
周以火德王而正以天统。孔子曰。
夏正为得天。此不易之道也。
制策曰。复务官曹。
澄清流品者。臣闻设官分职。
以蒇王事。犹列宿定位。
拱北辰也。伏见艰虞以来。
制使额。类官有二事。
人无底从。销钱销食。
十场十扰。今陛下欲使复务于官。
人志所底。此为政之本也。
臣闻政以贿成。则廉者贪。
匪直其道。则贪者廉。
此仕进之情也。今圣虑及此。
孰不洁其源而浚其流乎。制策曰。
朝有济理之士。边有死难之臣者。
臣闻舜举皋陶伊尹
则仁者至矣。今贤才夹辅。
俊乂扬庭。犹沧海之富珠玑。
昆山之积琼玉。但恐未察耳。
伏望听政之暇。引备顾问。
则十六相不专美于尧代矣。臣又闻子骄者不志孝。
臣骄者不志忠。伏望陛下训将帅以礼。
示师徒以义。则仗节犯难者。
孰变其功乎。制策曰。
致俗廉隅。还风朴略者。
臣以为非理也。其化也。
于朝廷公卿大夫。孰不尚退让。
崇节俭。而率土之士。
畴不从风而靡乎。制策曰。
授简之外。傥有令图者。
臣以为当今所务者。在于兴礼乐。
务耕稼。禁游食。
抑奢侈。其馀则诏书所以问。
臣纤悉矣。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