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末流之弊疏太和六年 曹魏 · 董昭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五
凡有天下者,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
魏讽则伏诛建安之末,曹伟则斩戮黄初之始。
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
执法之吏,皆畏其威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
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
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
合党连群,互相褒叹;
以毁訾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
附已者则叹之盈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
至乃相谓「今世何忧不度邪」?
但求人道不勤,罗之不博耳,又何患其不知己矣!
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
又闻或有使奴客名作在职,家人冒之出入,往来禁奥,交通书疏,有所探问。
凡此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虽伟之罪,无以加也(《魏志·董昭传》)
上疏谏吴主皓不遵先帝二十事 孙吴 · 陆凯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九
皓遣亲近赵钦口诏报凯前表曰:「孤动必遵先帝,有何不平?
君所谏非也。
又建业宫不利,故避之,而西宫室宇摧朽,须谋移都,何以不可徒乎」?
凯上疏曰:
「臣窃见陛下执政以来,阴阳不调,五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相扶,是陛下不遵先帝之所致(《江表传》载此表曰:「臣拜受明诏,心与气结,陛下何心之难悟,意不聪之甚也。」)
夫王者之兴,受之于天,修之由德,岂在宫乎?
而陛下不咨之公辅,便盛意驱驰,六军流离悲惧,逆犯天地,天地以灾,童歌其谣。
纵令陛下一身得安,百姓愁劳,何以用治?
此不遵先帝一也。
臣闻有国以贤为本,夏杀龙逢,殷获伊挚,斯前世之明效,今日之师表也。
中常侍王蕃黄中通理,处朝忠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
而陛下忿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
邦内伤心,有识悲悼,咸以吴国夫差复存。
先帝亲贤,陛下反之,是陛下不遵先帝二也。
臣闻宰相,国之柱也。
不可不强,是故汉有之佐,先帝有顾、步之相,而万彧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闼,于彧已丰,于器已溢,而陛下爱其细介,不访大趣,荣以尊辅,越尚旧臣。
贤良愤惋,智士赫咤,是不遵先帝三也。
先帝忧民过于婴孩,民无妻者以妾妻之,见单衣者以帛给之,枯骨不收而取埋之。
而陛下反之,是不遵先帝四也。
灭由妖妇,幽、厉乱在嬖妾,先帝鉴之,以为身戒,故左右不置淫邪之色,后房无旷积之女。
中宫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于中。
风雨逆度,正由此起,是不遵先帝五也。
先帝忧劳万机,犹惧有失。
陛下临阼以来,游戏后宫,眩惑妇女,乃令庶事多旷,下吏容奸,是不遵先帝六也。
先帝笃尚朴素,服不纯丽,宫无高台,物不雕饰,故国富民充,奸盗不作。
而陛下征调州郡,竭民财力,土被玄黄,宫有朱紫,是不遵先帝七也。
先帝外杖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是以庶绩雍熙,邦内清肃。
今者外非其任,内非其人,陈声、曹辅,斗筲小吏,先帝之所弃,而陛下幸之,是不遵先帝八也。
先帝每宴见群臣,抑损醇醲,臣下终日无失慢之尤,百寮庶尹,并展所陈。
而陛下拘以视瞻之敬,惧以不尽之酒。
夫酒以成礼,过则败德,此无异商辛长夜之饮也,是不遵先帝九也。
昔汉之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
今高通、詹廉、羊度,黄门小人,而陛下赏以重爵,权以战兵。
若江渚有难,烽燧互起,则度等之武不能御侮明也。
是不遵先帝十也。
今宫女旷积,而黄门复走州郡,条牒民女,有钱则舍,无钱则取,怨呼道路,母子死诀,是不遵先帝十一也。
先帝在时,亦养诸王太子,若取乳母,其夫复役,赐与钱财,给其资粮,时遣归来,视其弱息。
今则不然,夫妇生离,夫故作役,儿从后死,家为空户,是不遵先帝十二也。
先帝叹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
三者,孤存之于心」。
今则不然,农桑并废,是不遵先帝十三也。
先帝简士,不拘卑贱,任之乡闾,效之于事,举者不虚,受者不妄。
今则不然,浮华者登,朋党者进,是不遵先帝十四也。
先帝战士,不给他役,使春惟知农,秋惟收稻,江渚有事,责其死效。
今之战士,供给众役,廪赐不赡,是不遵先帝十五也。
夫赏以劝功,罚以禁邪,赏罚不中,则士民散失。
今江边将士,死不见哀,劳不见赏,是不遵先帝十六也。
今在所监司,已为烦猥,兼有内使,扰乱其中,一民十吏,何以堪命?
景帝时交趾反乱,实由兹起,是为遵景帝之阙,不遵先帝十七也。
校事,吏民之仇也。
先帝末年,虽有吕壹、钱钦,寻皆诛夷,以谢百姓。
今复张立校曹,纵吏言事,是不遵先帝十八也。
先帝时,居官者咸久于其位,然后考绩黜陟。
今州郡职司,或莅政无几,便征召迁转,迎新送旧,纷纭道路,伤财害民,于是为甚,是不遵先帝十九也。
先帝每察竟解之奏,常留心推接,是以狱无冤囚,死者吞声。
今则违之,是不遵先帝二十也。
若臣言可录,藏之盟府;
如其虚妄,治臣之罪。
愿陛下留意(」《吴志·陆凯传》)
黄龙大牙赋 孙吴 · 胡综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七
乾坤肇立,三才是生。
狼孤垂象,实惟兵精。
圣人观法,是效是营。
始作器械,爰求厥成。
黄、农创代,拓定皇基,上顺天心,下息民灾。
高辛诛共,舜征有苗。
启有甘师,汤有鸣条。
周之牧野,汉之垓下
靡不由兵,克定厥绪。
明明大吴,实天生德。
神武是经,惟皇之极。
乃自在昔,黄、虞是祖。
越历五代,继世在下。
应期受命,发迹南土。
将恢大繇,革我区夏。
乃律天时,制为神军。
取象太一,五将三门
疾则如电,迟则如云。
进止有度,约而不烦。
四灵既布,黄龙处中
周制日月,实曰太常
桀然特立,六军所望。
仙人在上,鉴观四方。
神实使之,为国休祥。
军欲转向,黄龙先移。
金鼓不鸣,寂然变施。
暗谟若神,可谓秘奇
在昔周室,赤鸟衔书。
今也大吴,黄龙吐符。
合契河洛,动与道俱。
天赞人和,佥曰惟休(《吴志·胡综传》。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于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作赋曰云云。《艺文类聚》六十以「黄武八年」一段为赋之本文,盖即此赋之序也。然不应直称权名,疑史家改窜。又见《初学记》二十二。)
中分天下盟文 孙吴 · 胡综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七
天降丧乳,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动夺国柄,始于董卓,终于曹操,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
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
而睿幺么,寻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
共工乱象而高辛行师,三苗干度而虞舜征焉。
今日灭睿,禽其徒党,非汉与吴,将复谁任?
夫讨罪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归。
是以《春秋》晋侯伐卫,先分其田以畀宋人,斯其义也。
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礼》有司盟之官,《尚书》有告誓之文,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
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故立坛杀牲,昭告神明,再歃加书,副之天府
天高听下,灵威棐谌,司慎司盟,群臣群祀,莫不临之。
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
若有害汉,则吴伐之。
若有害吴,则汉伐之。
各守分土,无相侵犯。
传之后叶,克终若始。
凡百之约,皆如载书。
信言不艳,实居于好。
有渝此盟,创祸先乱,违贰不协,慆慢天命,明神上帝是讨是督,山川百神是纠是殛,俾坠其师,无克祚国。
于尔大神,其明鉴之(《吴志·大帝传》。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三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士,以函谷关为界,造为盟曰云云,《胡综传》曰:「为盟文,文义甚美。」又见《艺文类聚》三十三)
伪为吴质作降文三条 孙吴 · 胡综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七
其一曰:「天纲弛绝,四海分崩,群生憔悴,士人播越,兵寇所加,邑无居民,风尘烟火,往往而处,自三代以来,大乱之极,未有若今时者也。
臣质志薄,处时无方,系于土壤,不能翻飞,遂为曹氏执事戎役,远处河朔,天衢隔绝,虽望风慕义,思托大命,愧无因缘得展其志。
每往来者,窃听风化,伏知陛下齐德乾坤,同明日月,神武之姿,受之自然,敷演皇极,流化万里,自江以南,户受覆焘。
英雄俊杰,上达之士,莫不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者也。
今年六月末,奉闻吉日,龙兴践阼,恢弘大繇,整理天纲,将使遗民,睹见定主。
武王伐殷,殷民倒戈;
高祖诛项,四面楚歌
方之今日,未足以喻。
臣质不胜昊天至愿,谨遣所亲同郡黄定恭行奉表,及托降叛,间关求达,其欲所陈,载列于左」。
其二曰:「昔伊尹去夏入商,陈平委楚归汉,书功竹帛,遗名后世,世主不谓之背诞者,以为知天命也。
臣昔为曹氏所见交接,外托君臣,内如骨肉,恩义绸缪,有合无离,遂受偏方之任,总河北之军。
当此之时,志望高大,永与曹氏同死俱生,惟恐功之不建,事之不成耳。
及曹氏之亡,后嗣继立,幼冲统政,谗言弥兴。
同侪者以势相害,异趣者得间其言,而臣受性简略,素不下人,视彼数子,意实迫之,此亦臣之过也。
遂为邪议所见构会,招致猜疑,诬臣欲叛。
虽识真者保明其心,世乱谗胜,馀嫌犹在,常惧一旦横受无辜,忧心孔疚,如履冰炭。
乐毅燕昭王立功于齐,惠王即位,疑夺其任,遂去燕之赵,休烈不亏。
彼岂欲二三其德,盖畏功名不建,而惧祸之将及也。
昔遣魏郡周光以贾贩为名,托叛南诣,宣达密计
时以仓卒,未敢便有章表,使光口传而已。
以为天下大归可见,天意所在,非吴复谁?
此方之民,思为臣妾,延颈举踵,惟恐兵来之迟耳。
若使圣恩少加信纳,当以河北承望王师,疑心赤实,天日是鉴。
而光去经年,不闻咳唾,未审此意竟得达不?
瞻望长叹,日月以几,鲁望高子,何足以喻!
又臣今日见待稍薄,苍蝇之声,绵绵不绝,必受此祸,迟速事耳。
臣私度陛下未垂明慰者,必以臣质穿仁义之道,不行若此之事,谓光所传,多虚少实,或谓此中有他消息,不知臣质构谗见疑,恐受大害也。
且臣质若有罪之日,自当奔赴鼎镬,束身待罪,此盖人臣之宜也。
今日无罪,横见谮毁,将有商鞅白起之祸。
寻惟事势,去亦宜也。
死而弗义,不去何为!
乐毅之出,吴起之走,君子伤其不遇,未有非之者也。
愿陛下推古况今,不疑怪于臣质也。
又念人臣获罪,当如伍员奉己自效,不当徼幸因事为利。
然今与古,厥势不同,南北悠远,江湖隔绝,自不举事,何得济免!
是以忘志士之节,而思立功之义也。
且臣质又以曹氏之嗣,非天命所在,政弱刑乱,柄夺于臣,诸将专威于外,各自为政,莫或同心,士卒衰耗,帑藏空虚,纲纲毁废,上下并昏,想前后数得降叛,具闻此问。
兼弱攻昧,宜应天时,此实陛下进取之,是以区区敢献其计。
今若内兵淮、泗,据有下邳,荆、扬二州,闻声响应,臣从河北席卷而南,形势一连,根牙永固。
闻西之兵系于所卫,青、徐二州不敢彻守,许、洛余兵众不满万,谁能来东与陛下争者?
此诚千载一会之期,可不深思而熟计乎!
及臣所在,既自多马,加诸羌胡常以三四月中美草时驱马来出,隐度今者可得三千余匹。
陛下出军,当投此时,多将骑士来就马耳。
此皆先定所一二知。
凡两军不能究虚实,今此间实羸,易可克定,陛下举动,应者必多。
上定洪业,使普天一统,下令臣质建非常之功,此乃天也。
若不见纳,此亦天也。
愿陛下思之,不复多陈」。
其三曰:「昔许子远舍袁就曹,规画计较,应见纳受,遂破袁军,以定曹业。
向使曹氏不信子远,怀疑犹豫,不决于心,则今天下袁氏有也。
愿陛下思之。
间闻界上将阎浮、赵楫欲归大化,唱和不速,以取破亡。
今臣款款,远授其命,若复怀疑,不时举动,令臣孤绝,受此厚祸,即恐天下雄夫烈士欲立功者,不敢复托命陛下矣。
愿陛下思之。
皇天后土,实闻其言(《吴志·胡综传》)
私改胡综太子宾友目 孙吴 · 羊道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一
元逊才而疏,子嘿精而很,叔发辨而浮,孝敬深而狭(《吴志·孙登传》注引《江表传》案:诸葛恪字元逊顾谭字子默谢景字叔发范慎字孝敬。)
传封诏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二
五等之封,皆录旧勋。
本为县侯者,传封次子为亭侯、乡侯关内侯亭侯关中侯,皆食本户十分之一(《晋书·武帝纪》)
归吴上书 曹魏 · 隐蕃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一
臣闻为无道,微子先出;
高祖宽明,陈平先入。
臣年二十二,委弃封域,归使有道,赖蒙天灵,得自全致。
臣至止有日,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见精别,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达。
于邑三叹,曷惟其已。
谨诣阙拜章,乞蒙引见(《吴志·胡综传》)
平吴后三月三日华林园 西晋 · 王济
四言诗
蠢尔长蛇,荐食江汜。
我皇神武,泛舟万里。
迅雷电迈,弗及掩耳。
思乐华林,薄采其
皇居伟则,芳园巨观
仁以山悦,水为智欢。
清池流爵,秘乐通玄。
修罾洒鳞,大庖妙馔。
物以时序,情以化宣。
终温且克,有肃初筵。
嘉宾在兹,千禄永年(《类聚》四引泛、里、耳、、观、欢、玄、宣八韵。《初学记》十四作王济从事华林园诗。引馔、宣、筵、年四韵。广《文选》八作华林园诗。引泛、里、耳、、观、欢、玄、宣八韵。《诗纪》二十三。)
玉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事类赋》卷九
古人有言曰:「君子于玉比德」。
若夫《周官》六器,大秦五色,赵之连城,晋之垂棘。
或瓘斝以禳,或苕华是刻。
爱一环而韩子受赐,纳十瑴而卫侯见释。
尔乃观瑟彼,玩温其,伟祁子之不佩,美襄仲之见辞。
虞卿受赐于赵国,楚相加辱于张仪
赠之则报其绣段,沉之则系以朱丝。
宁有馀而抵鹊,不蒙污以投泥。
至于温峤镜台,胡综如意,著兹五德,班斯六瑞。
坚而不蹙,廉而不刿。
白圭以夜光受赐,林回千金必弃。
瓮不汲而自盈,管方吹而有异。
斯皆攻以它山,而使之成器者也。
若乃山玄表德,白虹象天,先于驷马,假夫许田
或食之以禦水,或服之而成仙。
贾害见虞叔之志,不贪知子罕之贤。
尔其石变山中,瓜颓冢里,火出夜山,膏流丹水
燕人瑶瓮之遗,子玉琼弁之美,刘聪汾水之祥,吕光于阗之市。
亦闻德推旁达,质重方流,润木逾茂,辉山更幽。
采于龙首,出彼平丘,常山有命,灵昌载浮。
或登台而不取,或破石而斯求。
别有瀛洲酌酒,扶桑观日。
晋侯受之而容惰,邾子执之而礼失。
张伯怀之而见欺,亚父碎之而靡惜。
或类彼珷玞,或疑于燕石
得楚山而被刑,诣郑人而求直。
斯皆真伪混淆,而不精识也。
亦有齐之甗磬,鲁之璠玙,价逾十万,名重五都。
辨其䚡理,见此瑕瑜。
老聃之被褐,思穆满之披图。
复闻执则不趋,受之以掬。
钗留而阁号招灵,玦见而山名奚禄。
无故而岂可去身,待价而常宜韫椟。
观其黑如纯漆,白若截肪,玩之碌碌,佩以将将,曾城是植,海岛斯藏。
骇流虹之变化,讶积雪之消亡。
毁椟中而咎罚焉避,献阙下而诈谖以彰。
思滈池之反璧,想磻溪钓璜
纳怀曾闻于叔带,压纽更见于平王
当入用之时,气腾光禄
及焚如之际,火烈昆冈
别有汉武树之于前庭,周成陈之于东序
赤松服之而蹈火,羊公种之而娶妇。
虞舜之受昭华,齐侯之得龙辅。
赐虢公以五瑴,锡子家之双琥。
王莽潜奸于椎璏,宋人留情于刻楮。
仆窃之而来奔,胶鬲索之而不与。
取其象德,非宜改步。
既阅咸阳之宫,更睹玄菟之库。
识白首之老翁,见紫衣之神女。
斯天地精粹之徵,不能悉数。
皇太子辞免恩命第三表批答不允仍断来章天禧二年八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宋大诏令集》卷二五
省表具之。
国家钦承骏命,长发灵源,天地之丕祥,恢祖宗之淳耀,思崇大本,用建元良
况乃《礼》重承祧,《易》遵守器,惟亲是属,方册具存。
盖匕鬯以攸司,冀粢盛之式奉。
卿地居上嗣,象契明离,盛德日新,英猷天纵。
表温文于三善,允协姬经;
彰辉润于四重,克符□咏。
民有惬志,朕所注怀。
考百王不易之规,览群臣宜建之请,诞敷明诏,用示至公。
乃拜囊封,载陈扆坐,精诚尤至,冲让宜加。
然念邦国永图,皇王伟则,在昔先帝,固尝眷予,今兹徽章,是用命汝。
当遵鸿典,即断来章。
所让宜不允。
汉忠臣翟义传 宋 · 范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一、《范香溪文集》卷二一、《金华文徵》卷一七
汉忠臣曰翟义字文仲,永始丞相方进少子。
父任为郎,稍迁诸曹,年二十,出为南阳都尉
刘立曲阳侯为婚,又素名州县,轻义年少。
义行太守事,行县至宛。
丞相史在宛传舍,载肴酒,过谒丞相史。
饮未竟,而亦至,外吏,立语自如,内谒径入,乃下走。
既还,大怒,案主守盗十金,贼杀不辜,缚送邓狱。
掾夏恢以宛大县,恐见篡夺,白义可因随后行县送邓。
曰:「欲令都尉自送,则如勿收邪」。
载环市乃送,吏民不敢动,威震南阳
后为弘农太守,迁河内太守青州,所居著名,有父风烈,而劲正实过之。
徙为东郡太守
数岁,平帝崩,王莽居摄,义心恶之,乃谓姊子上蔡陈丰曰:「今摄天子位,号令天下,故择宗室幼稚者以为孺子,依托周公辅成王之,且以观望,必代汉家,其渐可见。
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强藩,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捍国难。
吾幸得备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汉厚恩,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欲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子孙辅而立之。
设令时命不成,死国埋名,犹可以不惭于先帝。
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
丰年十八,勇壮,许诺。
义遂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武平侯璜等,结谋举兵,为天子,自号大司马大将军
移檄郡国,言鸩杀孝平皇帝,矫摄尊号,今天子已,共行天罚,郡国皆震。
北至山阳,众十馀万。
闻之大惧,乃遣孙建王邑等,与会战。
败见杀。
呜呼,之乱汉酷矣,弑君窃国,罪贯浮于田阎,汉廷群臣曾无一以忠愤闻者。
刘歆刘宏皆宗室,至为国师将军,义兵之西,反为屯宛,反为将兵。
刘氏若此,它姓臣复何望哉!
闻义起师,会汉群臣,宣言周公摄政,禄父畔周事,以刘信比之。
汉群臣皆云,不遭此变,不章圣德。
其佞媚乃尔,又岂复有以忠愤兴者乎?
于斯时也,独一翟文仲,能凭区区东郡,建倡大义,欲戴汉宗,为国诛逆,功虽不遂,其意象为如何?
抑又闻义兵初兴,三辅人霍鸿辈并起应,谋攻长安,众至十馀万,亦不可谓无人助也。
方惶惧,至不能食,日夜抱孺子,告祷高庙,放《大诰》作策,班行天下,谕当反政孺子意。
使此时得一战胜,则戮元凶如摧枯,复明辟如反手,功必成矣。
不幸至于遽败,犹宜录其忠义大节,标表而旌明之。
班氏作史,既不为特书,而附见于方进传后,又讥不量力以陨其宗,《春秋》褒贬之旨,固如是乎?
义言「死国埋名,犹可以不惭于先帝」,情辞慷慨,固以陨宗殉国自期矣,不量力而死,孰与事汉贼而生乎?
固之评于是为大失,因补其遗,作《汉忠臣翟义传》。
东宫劝读杂录(凡八段)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七
万里读《通鉴》,至魏太武崔浩多所连及事,极论魏法之虐。
既就坐,詹事葛邲曰:「历代仁厚未有如本朝者」。
因及小人欲害君子,必指为朋党,为诽谤,祖宗未尝罪焉,不过窜谪而已。
陈东以谏死,既而光尧悔之。
万里曰:「此事非光尧之意,盖权臣汪、黄之意也。
汪、黄恶其发己之奸而诛之,而其谤及光尧尔」。
太子曰:「所谓党者,即类之谓也。
君子小人各有其类,岂得以党为罪哉」!
又曰:「尝读《骨鲠集》,见陈东上书,其意甚忠,但汪、黄视之以为雠,故杀之也」。
既退,万里赞葛詹事曰:「陈东之论甚佳」。
曰:「此是大节目,不可使东宫不知」。
一日讲读毕,葛邲因款语及一朝臣中风暴卒者。
太子曰:「何至遽卒乎」?
万里曰:「风者,虚之极也。
如木无根,遇风则拔,如花无蒂,遇风则落。
士大夫以声色斲丧其根本,故至于此」。
太子曰:「人之根本在元气,岂可不自爱」?
葛邲曰:「老子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太子曰:「枯槁之士无可欲而不乱者易,富贵者有可欲而不乱者难。
人皆能知之,皆能言之,顾行之难耳,可不戒哉」!
万里因举及仁宗用谏疏首黜梳头夫人事,及仁宗时故事。
端午日,宫中必奏乐一日。
是日召对一士大夫,未对间,一宦者持幅纸呈奏乐故事,仁宗掷之地。
既对而入,宫嫔有问者,仁宗怒曰:「何辱我!
我方见一贤士大夫,而乃作此,彼闻之,必谓官家在宫中只取快活,不忧勤天下」。
端午罢奏乐,自此始。
人主何必远师
自有本朝
葛邲又因举及仁宗时宫嫔一日群请递迁,仁宗不可,曰:「外廷必不肯」。
坚请,曰:「此事在官家,何问外廷」。
仁宗不得已,命各取金笺一幅,御笔书曰某人可美人,某人可才人,某人可婕妤,以遗之曰:「此即王命,可宝藏之」。
众皆谢。
他日有司给俸钱,皆如故。
众又请曰:「某等蒙迁秩,而有司不增俸,何也」?
仁宗曰:「吾固尝语汝,汝不信,今宰相台谏果皆执不可,奈何」?
于是众默然退,而取御笔缴纳。
太子钦叹不已。
谕德沈揆讲《尚书》,至「不迩声色」,万里因举其说曰:「适见沈揆义云:『迩,近也。
不迩声色者,不近之之谓也。
近之且不可,而况耽乐之乎』?
此论甚佳」。
太子亦曰:「甚佳」。
万里读《陆宣公奏议》,至陆贽窦参等三状,太子曰:「,此全非私意,全是公义」。
又曰:「之奸邪而相之,此德宗无知人之明也」。
淳熙十三年正月朔,北使在庭锡宴,知大宗正赵不息建言云:「皇太子赐酒,方立饮于前,而皇孙平阳郡王安坐于后。
父立子坐,非是,请改定其仪」。
上下其议,太子笑曰:「尊无二上,在君父之前,则某父子皆臣子也,安得致私敬?
平阳与从官坐席再重,未赐酒,则偕坐,平阳安得独立乱班」?
时论服。
皇太子有学,且知礼。
汉州太守贾伟秩满还奏事,因言及道径鄂州大将郭杲掊克军士状。
上遣人廉其事,伏军中榷酤非法,他皆不伏,且白尝以布三千疋鬻于军,不受,故怨而谮,请与辨。
上以其事付太子议,裁决以闻。
太子曰:「将臣固不可以一言动摇,亦不可以言罪,罪伟则言路自此壅于上闻矣」。
朝议韪之。
丙午九月下浣暄甚,晦日大雪
十月二日至讲堂,讲读既毕,太子曰:「忽暄骤寒,此阴阳升降之理也」。
詹事葛邲曰:「阴阳之升降,盖阴阳之消长也。
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君子小人亦然,《否》、《泰》二卦是也」。
万里曰:「治乱安危亦然」。
太子曰:「且如宣和之治,所宜备豫,而小人赞之以奢侈,赞之以边功,非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也」。
万里读《三朝宝训》,至祖宗不杀羔羊,不食水禽,及裤纹倒侧等事,太子曰:「祖宗之德,仁俭二字而已」。
万里读《三朝宝训》,至唐末孟昭图朝上疏,暮不知所在,万里执牙篦曰:「唐僖宗宦官田令孜、陈敬瑄同处议天下事,左拾遗孟昭图上疏谏,田令孜屏不奏,矫诏贬昭图嘉州司户,沈于暮颐津」。
太子愤然曰:「至矫诏,则唐事无可言者」。
万里曰:「唐自高力士以后,宦官用事,至于唐亡」。
太子曰:「高力士以后,宦官至三千人。
仇士良谓天子不可使观书、亲近儒生」。
万里曰:「此仇士良致仕,其党送归,求其教,士良诲之曰:『天子观书,近儒生,见前代兴亡,则我辈疏斥矣。
当以田猎声色玩好娱悦之,则我辈亲矣』。
其党皆拜谢而去。
士良自称定策国老,谓文宗为负心门生天子。
文宗不胜其忿,遂与李训、郑注谋欲诛之。
甘露之祸,诛戮大臣,流血殿庭,文宗饮恨以没。
宦官岂真不可去乎?
盖是时老成有裴度,谋臣有李德裕文宗不与君子图小人,而与小人图小人,此其所以败也」。
太子曰:「然(《诚斋集》卷一一二。)」。
佳:原缺,据四库本补。
论人辩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四、心史·杂文
欲观其人,先观其行,然后观其志,复观其气,使其气不伟则卑矣。
或曰:行者,观人之本,奚以其志、其气乎?
曰:其行虽可取,苟非我徒,宁舍之。
小人夷狄之中,岂无有行者存焉?
揆其名则非。
古人论人品甚严,先以定其分,复以闲其别。
古者凡民之秀曰士,今之名曰士者,未尝不读书能文,实则非我徒,其志其气卑,行乎万物之下,屑为物之御,幽幽囚囚,梦杪忽之,欲独私其天。
不见圣人之道,广大弘深,渺无津涯,果何时天开而春融耶?
志者,入道之始;
气者,成人之终。
志不高不足以入道,气不充不谓之成人。
圣贤之气,浑浑然如太极,昭昭然如天地,粲粲然如精金,岩岩然如泰山
是气也,道义之充也,不可以外假。
今之曰士者,知是气也盖寡,岂能观是气?
又岂能养是气?
论人品之法,悉委于无传,故我之论人,始以论人品,终以观其气。
目照一世,廓兮其空,终身独行,亦宜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