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兼侍中文惠陈公神道碑铭1044年10月3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一五、《黄氏日抄》卷六一、《文编》卷五八、《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七一、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颍川公既葬于新郑,其子尚书主客郎中述古等七人,具公之行事及太常之状、祁伯之铭以来告曰:「唯陈氏世有显人。
我先正文惠公,历事太宗真宗而相今天子,其出处始终之大节,可考不诬如此。
故敢请以墓隧之碑」。
予为考其世次,得其所以基于初、盛于中、有于终而大施于其后者,曰:信哉!
陈氏载德,晦显以时。
其畜厚来远,故能发大而流长。
自公五世以上,为博州人
高祖翔,当五代时,为王建掌书记欲帝,以逆顺祸福譬之,不听,弃官于阆州西水,遂为西水人
皇曾祖齐国公讳诩,皇祖楚国公讳昭汶,皇考秦国公讳省华,皆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
自翔已下,三世不显于蜀。
至秦公,始事圣朝,为左谏议大夫
其配曰燕国太夫人冯氏。
公其次子也,讳尧佐字希元
进士及第,累迁太常丞知开封府录事参军
用理狱有能绩,迁府推官
以言事切直,贬通判潮州
自潮还,献诗数百篇,而大臣亦荐其文学,得直史馆,知寿、庐二州,提点府界诸县公事。
丁秦公忧,服除,判三司都勾院两浙转运使,徙京西河东河北三路,纠察在京刑狱
天禧三年,编次御试进士,坐误差其第,贬监鄂州茶场
未至,丁燕国太夫人忧。
明年,河决滑州,天子念非公不可塞,乃起公知滑州
乾兴元年,作永定陵,徙公京西转运使以办其事。
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副度支,拜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同知天圣二年贡举,知通进银台司
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知审官院开封府,拜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
七年,拜枢密副使
其年八月参知政事
居三岁间,凡三请罢。
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行过郑州,为狂人所诬。
御史中丞范讽辨公无罪,徙知庐州,又徙同州,复徙永兴,又徙郑州
累官至户部侍郎
景祐四年四月,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为人刚毅笃实,好古博学。
居官无大小,所至必闻。
其仁足以庇民,智足以利物,忠足以事上,诚足以信于人。
潮州恶溪,鳄鱼食人,不可近,公命捕得,鸣鼓于市,以文告而戮之,鳄患屏息。
潮人叹曰:「昔韩公谕鳄而听,今公戮鳄而惧,所为虽异,其能使异物丑类革化而利人一也。
吾潮间三百年而得二公,幸矣」!
在潮修孔子韩公,率其州民之秀者就于学。
寿州,遭岁大饥,公自出米为糜以食饿者,吏民以公故,皆争出米,其活数万人。
公曰:「吾岂以是为私惠邪?
盖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而使其从之乐也」。
钱塘江堤以竹笼石,而潮啮之,不数岁辄坏而复理。
公叹曰「堤以捍患而反病民」,乃议易以薪土。
而害公政者言于朝,以为非便。
是时,丁晋公参知政事,主言者以黜公,公争不已,乃徙公京西
而笼石为堤,数岁功不就,民力大困。
卒用公议,堤乃成。
河东地寒而民贫,奏除石炭税,减官冶铁课岁数十万以便民,曰:「转运,征利之官也。
利有本末,下有馀则上足,吾岂为俗吏哉」!
太行山河东河北两路之界,公以谓晋自前世为险国,常先叛而后服者,恃此也。
其在河东,凿泽州路,后徙河北,凿怀州路,而太行之险通。
行者德公以为利,公曰:「吾岂为今日利哉」!
河决坏滑州,水力悍甚,每埽下湍激,并人以没,不见踪迹者不可胜数。
公躬自暴露,昼夜督促,创为木龙,以巨木骈齿浮水上下,杀其暴,堤乃成,又为长堤以护其外。
滑人得复其居,相戒曰:「不可使后人忘我陈公」。
因号其堤为陈公堤
开封府京师,公以谓治烦之术,任威以击彊,尽察以防奸,譬于激水而欲其澄也。
故公为政,一以诚信。
每岁正月,夜放灯,则悉籍恶少年禁锢之。
公召少年,谕曰:「尹以恶人待汝,汝安得为善?
吾以善人待汝,汝其为恶邪」?
因尽纵之,凡五夜,无一人犯法者。
太常博士陈诂祥符县县吏恶其明察,欲中以事,而诂公廉,事不可得,乃欲以奇动京师,自录事已下,空一县皆逃去,京师果諠言政苛暴。
是时章献明肃太后犹听政,怒,欲加以罪。
公为枢密副使,力争之,以谓罪则奸人得计而沮能吏,由是获免。
公十典大州,六为转运,常以方严清肃莅下,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过失,则多保佑之,故未尝桉黜一下吏。
公贬潮州,其所言事,盖人臣所难言者。
共平生奏疏尤多,悉焚其稿。
其他文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野庐编》、《潮阳编》、《愚丘集》,多慕韩愈为文。
与修《真宗实录》,又修《国史》。
故事,知制诰者常先试其文辞,天子以公文学天下所知,不复命试,自国朝以来,不试而知制诰者,惟杨亿及公二人而已。
公居官,不妄进取。
太常丞者十三年不迁,为起居郎七年不迁。
自议钱塘堤为丁晋公所绌,后晋公益用事,专威福,故人子弟以公久于外,多勉以进取,公曰:「惟久然后见吾守」。
如是十五年。
今天子即位,晋公事败投海外,公乃见召用。
公初作相,以唐刘蕡所对策进曰:「天下治乱,自朝廷始,朝廷赏罚,自近始。
之所究言者,皆当今之弊。
此臣所欲言,而陛下之所宜行,且臣等之职也」。
天子嘉纳之。
公在相位不久,其年冬雷地震,星象数变。
公言王随位在臣上而病不任事,程琳等位皆在下,乃引汉故事,以灾异自责,求罢,章凡四上。
明年三月,拜淮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
康定元年五月,以太子太师致仕,诏大朝会立宰相班,遂居于郑。
其起居饮食,康宁如少者。
后四年,年八十有二,以疾卒于家。
公居家,以俭约为法,虽已贵,常使其子弟亲执贱事。
曰「孔子固多能鄙事」,作为善箴,以戒子孙。
临卒,口占数十言,自志其墓。
公前娶曰杞国夫人宋氏,后娶曰沂国夫人王氏。
子男十人:长曰述古,次曰比部员外郎求古主客员外郎学古,虞部员外郎道古,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博古,殿中丞修古,秘书省正字履古,光禄寺丞游古,大理寺丞袭古,太常寺太祝象古。
秦公三子。
长曰尧叟,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季曰尧咨,为武信军节度使
皆举进士第一人及第。
三子已贵,秦公尚无恙,每宾客至其家,公及伯、季侍立左右,坐客蹙蹜不安,求去,秦公笑曰:「此学子辈耳」。
故天下皆以秦公教子为法,且以陈氏世家为荣。
公之孙四十人,曾孙二人。
合伯、季之后,若子、若孙、若曾孙六十有八人。
女若孙、曾五十有四人。
而仕于朝者,多以材称于时。
呜呼!
可谓盛矣。
铭曰:
陈氏高节,在污全洁。
閟德潜光,有俟而发。
其发惟时,自公启之。
英英伯季,踵武偕来。
相车崇崇,武节之雄。
高幢巨毂,四世六公。
惟世有封,秦楚及齐,尚书中书仪同太师
祖考在前,孙曾盈后。
公居于中,伯季左右。
惟勤其始,以享其终。
惟能其约,以有其丰。
休庸显问,播美家邦。
其贻,有大其继。
刻诗垂声,以质来裔。
韩公 北宋 · 孔武仲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曾持金节抚淮壖,磊落英姿正少年。
万里风鸿看振翼,一时毫素冠凌烟。
新祠更慰舟人望,遗像仍从幕客传。
精爽威容俱不泯,今骑箕尾在青天。
宋 · 李南阳
 押微韵
冯玉几言犹在,夜启金縢事已非永熙挽词)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 《春明退朝录》: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旬假,太宗犹对辅臣。至夕,帝崩。李南阳永熙挽词云云。
画竹为(为韩侍御题)侍御韩雍 明 · 李时勉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八 兰竹类
渭水过千亩,幽居只数竿。
清阴连野外,翠色上云端。
不是全高节,如何耐苦寒。
风霜时净扫,尘俗可能干。
重恩堂为韩雍都宪 明 · 薛瑄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有子乘骢秉宪钧,疏封几度到双亲。
才颁龙敕奎文动,又锡鸾封䌽诰新。
命服屡膺逢盛世,华筵频启庆长春。
重恩堂上恩方至,更笃忠贞答紫宸
集句寄慰韩永熙宪副 明 · 祝颢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吴都文粹续集卷五十一
故园高士日相亲,何用浮名绊此身。
独在异乡为异客,世情谁是旧
韩都宪 其一 明 · 倪谦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予昔奉命校文京闱精于去取一秉至公权臣有因子故不获售其私者大为所恨遂妄生媒蘖中以奇祸必致死地以快其忿时则有都宪韩公持正不阿力为脱解始得减死谪戍边城感刻无极呜呼悲夫顷者公亦奉敕临边喜获二天之庇权臣积恶贯盈殒于非命报亦烈矣惟公知予诬枉之详蒙惠顾复以诗见慰殊增感怆谨步严韵二章岂敢言诗聊以泄不平之气与夫怀德之衷云耳
身婴缧械出君门,远谪穷边泪暗吞。
触祸只应当薄命,含污何以雪沈冤。
未言息壤宜投杼,欲诉旻天惜戴盆。
感荷力全垂死际,拊心恒愧莫酬恩。
韩都宪 其二 明 · 倪谦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肯为权奸启倖门,祸机阴中只声吞。
南冠独受羁囚苦,东海谁明孝妇
直道不容还似,小才见杀已如盆。
丈人何幸怜枯鲋,呴沫时沾勺水恩。
再和前韵荅韩都宪 其一 明 · 倪谦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昔承诏狱下黄门,五百严刑气若吞。
虐焰相陵将致死,皇威虽近敢称冤。
女生不见门悬帨,妾殒空怜坐鼓盆。
幸得投荒离虎口,北行深荷九重恩。
再和前韵荅韩都宪 其二 明 · 倪谦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边塞穷居荜作门,举家脱粟强须吞。
千金剑利甘遭折,六月霜飞苦抱冤。
堕地何殊星化石,洗天惟待雨倾盆。
安能释系归田里,没齿衡茅颂圣恩。
再和前韵荅韩都宪 其三 明 · 倪谦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待漏曾陪紫禁门,气豪云梦羡胸吞。
持平难解奸臣忿,忍耻常怀逐客冤。
望眼空悬栖凤阁,澡身欲借洗头盆。
喜逢伯乐能知己,朝夕能忘国士恩。
韩都宪秋夜雨有感 明 · 倪谦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欹枕无眠夜气深,绵绵积雨异商霖
空阶滴沥侵双耳,孤馆萧条搅寸心。
短焰此时惟对烛,清声何处忽闻砧。
离怀赖有诗能遣,坐拥寒衾谩自吟。
韩都宪永熙致仕 明 · 倪谦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指麾诗将耀天戈,百粤苍生属抚摩。
峡渠魁皆剿绝,蓬门士女尽讴歌。
胆摧素仰韩忠献,威震今闻马伏波
名遂功成归故里,碧山之乐奈公何。
凯歌十首(时韩雍断藤峡贼) 其一 明 · 丘浚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三
红日中天万国明,戴盆魑魅尚偷生。
神机睿略如天运,一怒能教岭峤平。
凯歌十首(时韩雍断藤峡贼) 其二 明 · 丘浚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三
三军奋勇气横秋,石裂烟消水不流。
一夜山灵惊失险,回头不见九层楼。
凯歌十首(时韩雍断藤峡贼) 其三 明 · 丘浚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三
万山矗矗石层层,千仞穹崖百尺
朝野传闻总惊讶,将军直是解飞腾。
凯歌十首(时韩雍断藤峡贼) 其四 明 · 丘浚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三
捷音晓日奏龙墀,圣主当轩亦解颐。
借问古人谁得似,汉家充国宋家琦。
凯歌十首(时韩雍断藤峡贼) 其五 明 · 丘浚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三
山韩未足谓奇勋,此日都输马服君
怪得成功如反掌,元戎能武又能文。
凯歌十首(时韩雍断藤峡贼) 其六 明 · 丘浚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三
今日军中又一韩,功成只在笑谈间。
由来名下无虚士,从此威声振百蛮。
凯歌十首(时韩雍断藤峡贼) 其七 明 · 丘浚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三
水陆舟车处处通,三军饱食不妨农。
相逢尽道兵威壮,谁识萧何转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