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山中咏橘长咏 北宋 · 陈舜俞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包橘古云美,扬州地所宜。
名存夏后贡,颂见楚人辞。
云梦分膏沃(自注:《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璇星散陆离(自注:《春秋运斗枢》云:璇星散为橘。)。
洞庭仙壤接(自注:《水经》云:震泽包山林屋洞天,与洞庭湖相近(四库本作通),故震泽山中亦有洞庭之名。),震泽水烟被(四库本作披)。
柚酢徒然早,柑黄岂厌迟。
封君千户等,老囿(四库本作圃)万奴随。
秀萼瑶琼缀,青阴幄幕垂。
朱衣霜傅采,素里露含滋。
弱干金丸重,繁条火齐累。
瓜生先作瓣,蚕老不成丝。
爽味钟寒律,殷姿照夕曦。
清香掩兰杜,真液贱楂梨。
拣选收藏日(自注:采橘日以冬至前二十日为候。凡得霜后及有西北风后,天色晴霁时,则家家采而藏之,无过冬至前十日者。过则为寒所损,亦损明年树矣。),辛勤种接时。
壤须来处美(自注:树皆用小舟买于苏、湖、秀三州,得于湖州者为上,亦莫能语其由也。),移怕树同知(自注:《齐民要术》云:移树无时,莫令树知。)。
朱绿争珍旨(自注:有朱橘,有绿橘。),荆湘辨等差(自注:橘有荆南种,有湘州皮者。)。
蹊深比桃静(自注:一无纤草,爽洁成蹊。),岁晚与松期(自注:岁寒不凋。)。
坛甃龟鼋石(自注:种树傅山为级,以石砌之。龟、鼋二山,在太湖中。),园裁(四库本作栽)枳棘篱。
讨虫烦钻凿(自注:树有蠹则实不蕃。春夏用小钻凿取而杀之,谓之讨虫。),科冗付蒸(原作蟊,据四库本改)炊(自注:采橘后即芟去小枝不能结实者,谓之科树。)。
穿井防天旱(自注:橘树夏遭旱则冬不耐寒而死。人家皆凿井于树旁,贵负荷之近也。熙宁七年大旱,井泉竭,山中担湖水浇树,有一家费十万钱雇人者。),禳瘟甚岁饥(自注:橘忽有坚小而青黑者,谓之青瘟、黑瘟,往往祝祭禳祈焉。)。
向阳删密叶(自注:橘得日则色赤深而味甘。),伐木树低枝(自注:橘繁则树枝为之折。)。
有义曾分客(自注:山中橘熟时,见客来者无不为赠。),无偷不禁儿(自注:小儿习见厌食,不复为偷。)。
㲏(自注:普高切。)嫌连雨长(自注:雨多则皮虚而大,不可久藏,谓之㲏也。),老要劲风吹(自注:见上注。)。
满把留长蒂(自注:采橘必留枝蒂,成一掘(疑当作握)三指,所以养橘。否则易乾。),盈箱藉短茨(自注:破竹为笼,藉用短茨。)。
入仓宁愧稻,出汗仅同医(自注:采橘先置地板上,堆之数日,谓之入仓。微覆用草使汗出,然后入笼,谓之出汗。否则味酢。)。
雅俗传珍惜,深林或弃遗。
稍收先落子(自注:橘生花至繁,初结实多落,收之堪淹藏为药橘。),争晒已残皮(自注:山中人言:东西两山卖乾橘皮,岁不下五六千秤。)。
趁市商船急,充庭使驿驰。
公筵荐魁磊,内合送瑰奇(自注:贡柑有径围之限,大者不敢以进,虑不可常也。唯官府公筵,负担至京师,卖之贵家,最为大矣。)。
寄远曾非选(自注:寄惠远,唯未甚熟而小者乃不坏,既黄而大(四库本下有者字)不能久矣。),熏藏品最卑(自注:橘之小者,谓之脚橘。山中作土窖,熏用烟而收之,谓之熏橘。)。
善生唯计亩(自注:种橘大姓不复计树若干,但云有几亩。),视价旋论赀(自注:每一百斤为一笼。或得价笼一千五百钱,下价或六七百,不可常也。)。
薄探酬来(四库本作春)赏,精尝侑举卮。
他年修果谱,应载野人诗。
次通守韵题和政堂 南宋 · 王质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搀天高柳意堂堂,柳外山长水亦长。
百尺冰壶清彻底,一川云锦烂生光。
暂看属玉摇波影,速驾麒麟入帝乡。
宣曲宜春骖辇路,上林风味薄沙棠(自注:《上林赋》:沙棠栎槠。《吕氏春秋》:果之美者,沙棠之实。)。
道山题名记 南宋 · 郑性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闽中金石略》卷六、《乌石山志》卷六
嘉定改元,上既更化,郑自诚、孙德舆、黄桂联冠进士第,于是同年陈道卿、曾梦得、林少从、邓复、叶棠、赵汝诚、郑斯立、黄顺卿、徐范、赵汝宠、周霖、陈子是、陈有声、许应龙、黄燮、陈时举、赵必兴、杨公衍、陈震、赵繇夫、高子升、赵彦仞、郑阐珍、朱伯旻、赵缜夫、□綖夫、赵崇萃、任一震、陈元震、赵彦徭,以仲冬戊戌,会之于道山,刻石邻霄,以志吾闽之盛。开封郑损以乡进士预焉。
按:合沙刻石陈全。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一 明 · 方孝孺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屡承佳果之赐偶尔成句并述所见以寄下情谨录进上伏惟宥察
涪州丹荔擅时称,翠篚来庭色尚新。
献罢未曾登玉案,先教颁赐与群臣。
爱日堂为陈编修全赋 明 · 王称
押词韵第三部
羲和整六辔,昼夜无停机。
青阳方届候,朱火倏已驰。
壮士感芳岁,佳人惜流晖。
怀我孝子心,视景起徘徊。
奉觞庭闱趍,喜惧恒共之。
去日不可留,来日方在兹。
中堂弦管清,疏房帏幄垂。
谁挥鲁阳戈,为我驻四时。
谢郑葛山(谷)朱李,香柰二果之赠 其一 明 · 朴兴生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菊堂先生遗稿卷之一
碧玉红珠间作堆,摘将香露寄邻家。
晴窗辟睡犹閒事,盛着瓷盘竟日誇。
谢郑葛山(谷)朱李,香柰二果之赠 其二 明 · 朴兴生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菊堂先生遗稿卷之一
珍果分来玉一堆,从知至自郑君家。
吾园烂熳还多愧,酸小如梅不足誇。
阜阳陈果之爱日堂 明 · 王恭
押侵韵
慈竹隐疏幔,慈乌巢近林。
春阳发众汇,寸草齐倾心。
懿彼堂上人,辛勤嗣徽音。
至恩谅莫酬,廓然天地深。
以兹常爱日,承颜竞分阴。
常虑日苦短,徂年易骎骎。
皇天锡难老,菽水当在今。
何必太行颠,望云伫层琴。
客游阜阳墅,闻风感微忱。
谁持大手笔,以著贤母箴。
南陔久不作,为君起讴吟。
书陈果之阜阳亭 明 · 王恭
阜阳山水多佳致,亭子幽幽翠微里。
雁池梓泽不须论,绿野平泉只如此。
平泉绿野多乔木,未胜君家阜阳曲。
书幌遥临雪海青,饮缸倒浸南山绿。
石门沙岭竹边房,同谷方池映橘霜。
霜煎夕照松声远,云际飞泉月影凉。
耕童牧叟閒来去,草衣笋笠还朝暮。
主人尚拟鹿门居,坐客都迷辋川野。
羡君三十著儒衣,潇洒亭中独下帷。
殷勤且毕青云事,他日还应画绣归。
龙龛龙集并序 明 · 王恭
新宁有佳山水而龙龛又山水之尤佳者也搢绅钜公往往辈出由清淑扶舆钟秀所致也今年夏浮梁丞陈思孝服阕将赴天官余走送海上因造兹山丞乃率其族人赍酒馔蓦香炉峰憩望海亭抵水乐堂遂觞余金仙之居少长咸萃凡十馀辈既酣丞昆季果之卫之举酒属余赋诗辞不获已遂书于壁聊纪一时之会时永乐甲申六月十又四日也
莲宇最高处,青萝隐丹梯。
钟鸣海色动,四壁闻天鸡。
簝竹苍梧野翠分,石林阴洞未归云。
香炉峰小开窗见,水乐声寒隔坐闻。
回风飒飒吹松栝,落日澄潭见毫发。
龙眠水底呼不醒,千岁寒漦雨苔滑。
而我发遐想,兴来随所之。
缘云踏鸟道,披荒上天池。
天池色映黄姑水,手接飞藤洗双耳,鬼谷仙源杳霭间,雁荡天台只如此。
望海亭中载酒来,石楠花气拂金杯。
葛衣醉倒翻经榻,纱帽狂歌施食台。
龙龛法似心无垢,宴坐禅扉说空有。
玄度难酬支遁词,凿齿曾于道安厚。
浮梁少尹欲朝天,群从相看惜别筵。
遥想五云双阙下。
时时飞梦绕林泉。
题高漫士为果之绘阜阳别墅 明 · 王恭
吾爱龙门子,解作无声诗。
今为玉堂客,留此粉墨奇。
满堂山水多佳处,何限清辉阜阳曙。
百道泉声缥缈间,几片云来欲飞去。
石门沙径逗微曛,飞红沓翠长氤氲。
仙人炼处丹梯近,野衲行边鸟道分。
房栊正对钟山色,龙龛苍茫岱溪白。
槃谷重逢李愿居,辋川复见王维宅。
主人兄弟俱好奇,酌酒鸣琴更下帷。
客至频移剡溪棹,兴来或赌山阴棋。
龙门绘事今无价,千里相思五云下。
我是林泉一布衣,为尔翻为有声画。
阜阳陈全果之将赴春卿远来索别遂作长句兼简郑林三二先辈 明 · 王恭
新宁造士谁最奇,阜阳说诗多解颐。
散帙长歌小山桂,垂帷或梦金明枝。
凉秋别我游乡试,寸晷风檐初得意。
垂棘悬黎又远投,淡墨毡书拟高第。
腊雪飞花满路岐,送君南浦亦凄其。
古来离别生亲爱,若问傍人那得知。
仙舟几宿经吴楚,水绿蘋香酒如乳。
扬子空江晓上潮,白门远树春含雨。
冠佩纷纷集凤台,千人角斗骋雄才。
宫花拂帽琼林醉,银烛朝天紫禁回。
君家大阮春坊客,宗弟金门早通籍。
退食应悬霄汉心,趋朝好献天人策。
一别云泥怅望深,看君此去得联簪。
倘逢梅雪凭相问,若得浮丘道远心。
编脩陈果之话别 明 · 吴实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二
火云六月腾赤霄,人间大地皆炎歊。
连峰飞鸟不容越,君行别我如旋飙。
知君久作家林别,堂上双亲鬓成雪。
九重诏许暂承欢,千里驰驱不知热。
我家桑梓旧连阴,夙昔交情最独深。
十载同吟泮池水,有时共醉东溪林。
青霄高步君先着,愧我年来尚萧索。
离别长怀夜月吟,故情不道秋云薄。
君自长才意气豪,桂林先得一枝高。
玉堂天上魁黄甲,金马门中赐锦袍。
伊予蹇劣知何用,也学云霄逐鹓凤。
积水长天恨远心,青山故国悬空梦。
玉堂相见即成欢,却念人生会合难。
更无儿女分离态,但作家林醉里看。
二月七日寿约庵先生有园桃暗结长春果之句后十九日先生得孙诗以贺之仍用前韵 明 · 顾清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先生七十五春秋,始抱兰枝第一筹。
来晚恰符园果谶,名成须著锦标头。
家书便合添千卷,身世真堪老一丘。
却望寿筵无几日,酒杯重叠费公酬。
九月朔兵宪董公召饮以腹病不获参侍几席相邀改期已而石汀豸史冒雨先至遂尔命觞且辱肴果之赐感念良晤谈对无缘口呈奉博一笑 明 · 边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华泉集卷六
病思何如酒思狂,闭门高卧雨浪浪。
兵曹恰许移芳宴,骢马先传系绿杨。
壶外矢声翻急雨,烛边花影媚重阳。
知君似少金华酝,不遣清尊到客堂。
蒙庵陈君六十始举子诗以贺之 明 · 罗洪先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念庵文集卷二十二
年周六十初生子,白首初谙襁褓方。
间齿翻从先甲数,肖形应共大年长。
门前父客犹多健,架上儒书已久藏。
不独晚成古器使,显名正待掌珠光。
游莲花岩 明 · 林调鹤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自浪石西行约三里至岩邑,得道者蒋大士涅槃处也。岩口石如屋宇,炬而后入,足下流响淼幽沁脾,嚣烦顿涤,仰见石累累,乘如菡萏,如舒萼,如坠菂,如鬼工镂划,岩之名,或以此耶,石瀡滴沥如澍,积日月还复为石,晶莹冰雪,光射眸,石势飞动,倚伏大小,高下争奇,呈像肖形,随人意方物皆似,迎屐齿皆石也。忽石穷土见,则阡陌井井,人从亩上行焉。稍憩,复进,忽水石皆穷,对面峭石壁立,乃折而左,双扉陡绝,攀陟得丘壑结聚处,则大士證果之别一洞天也。前此炬行半里皆黑,至此石擘一罅透入光明,照见石室宏坦,天然蒲团,面壁地也。石潭淙碧,投之以石,声滃滃然。如钟,听之万虑皆清,屏息徘徊,久之,不复有人世想。石笋直插摩顶五丈许,层叠如浮图,大士圆寂之日,飞身于最上一层,委蜕趺跏,俨如莲座焉。岩之名,又或以此耶。意自有天地,以有此岩。以有此石历千百年,若悬以待。此人耶,意未有此岩,未有此石,先有此人,历千百年偶一出世,而现身于此岩,此石耶。独意此石不坏,则此身亦不坏,即闭幽壑千百年,正得清净,何为复显现于人间,而龛宇之,而尸祝之,正复不得清净耶。岂大士有意于此耶。抑有大不得已于此耶。
登高期此日,释绁一寻秋。
随云叩灵关,云飞沆瀣流。
洞口觅胡麻,披襟坐清幽。
洞中自光明,不与世目谋。
燃炬始得照,诡秘任旁搜。
领要妙来会,耽奇意必周。
我欲穷其源,直于最上头。
元扃另开辟,巑岏鬼斧修。
维摩丈室净,莲花塔影浮。
天地为结撰,真人托此丘。
一悟万境寂,究非神所留。
观者忽沉冥,无复尘世求。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永州府部
领议政鳌城府院君赠谥文忠李公墓志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九
万历戊午五月十三日。白沙李相公卒于北青谪所。其年八月。归葬抱川之辛向原。返几筵于东冈旧庐。维时廷龟待罪郊外。既以数行文字。表公之墓颜。又以一千三百馀言为文。哭以祭之。粤十二年己巳。以太学士张公维之状。叙而铭之。其叙曰。公讳恒福。字子常。其始有李谒平者。以沙梁部大人。拥立罗祖。为佐命元功。遂为鸡林大姓。至丽有讳齐贤。谥文忠公。世称益斋先生。入我朝。讳延孙。工曹参判。生讳崇寿。佥知中枢府事。生讳成茂。安东判官赠吏曹判书。生讳礼臣。进士赠左赞成。生讳梦亮。议政府右参赞赠领议政。即公考也。历仕三朝。以清俭节孝闻。娶全州崔氏县监崙之女。讷轩李公思钧之外孙也。生公于嘉靖丙辰。始生不啼。家人异而举之。甫数期。岐嶷出凡。沈默寡笑语。识者已知其伟器。八岁。参赞公命以剑琴作骈句。公应声对曰。剑有丈夫气。琴藏千古音。闻者吐舌。九岁。参赞公弃世。公执丧如成人。蔬食终三年。十四五。已疏财喜施。负气谊。不事细行曲谨。尝着新襦。人有衣弊者。见而欲之。公即解与之。归白大夫人曰。不忍见人寒而惜一衣也。善角抵喜蹴跼。会大街分曹贾勇。诸少年莫敢捋。大夫人闻而切责。公泣受教。即其日已之。折节读书。痛自检束。崔夫人卒。秉礼愈刻苦。啜粥庐墓。毁几灭性。服除。游学宫屡魁轮制。声名蔼郁。权相国辙闻之。归以孙女。庚辰。擢文科。补槐院正字。选史局检阅。宣庙将讲纲目。命预拣才臣可备顾问者。栗谷李文成公举公等五人。赐内藏纲目一帙。且命勿烦以事。寻赐长暇读书。选入玉堂为正字。论李泼交结汝立状。大忤当路。引疾三告。宣庙教曰。李某不可离玉堂。其辞章勿入。自博士移授奉教。升典籍正言。用荐拜吏曹佐郎知制教。历修撰、正言校理。复入天曹为正郎。己丑逆狱。公为问事郎厅。敏捷如飞。辩给如神。宣庙亟称高才高才。每事必呼公名。他僚拱手耸观。但啧啧叹。每大臣议谳。公周旋其间。多所平反。升应教荐检详舍人。庚寅。录功以问事劳。锡推忠奋义平难功臣之号。升典翰。尝入筵。宣庙呼公前。说鞫狱时事。亹亹不已。俄命准秩升直提学。又特加通政。进同副承旨。将以大用也。魁文臣庭试。赐厩马。辛卯。递为户曹参议。莅任阅月。事以办治。库藏充牣。判书尹公斗寿曰。不料文翰士能治钱谷乃尔。真通才也。孽臣洪汝谆谋捏松江郑公澈。一代士类。流窜殆尽。仍榜示松江罪目。揭于朝堂。谓公以承旨缓于奉行劾罢。夏。叙拜承旨。逞憾者搆公又甚。将置重辟。会李公元翼为都宪。力救乃止。序升都承旨。壬辰。贼报至。公夙夜在公。誓以身殉节。衙退处外舍。禁无以家事关我。病妾求一面诀。不许。去邠日。天雨夜黑。百僚未集。中殿独与女侍数十人。步出仁和门。公执烛前导。是夜车驾渡临津。担夫皆散。公步泥淖中召集。扈行三更达东坡驿。召公入侍。且趣召大臣及尹斗寿问计。公首言我国兵力无以当此贼。唯有西赴乞援天朝耳。上曰。予意本如此。到松京。特升公吏曹参判。封鳌城君。命护王子。先诣平壤。又教曰。予素知寅城府院君郑澈。有忠孝大节。其令与卿等同护王子。驾至平壤。教曰。李某志虑贞亮。宜升擢委以重任。俄拜刑曹判书、大司宪。与汉阴李公德馨入对。更请亟奏天朝。又建请三调度管军兴。以济天兵粮饷。再造之业。实基于此。拜兵曹判书弘文馆提学、知经筵、春秋馆、同知成均馆事、世子左副宾客。临津失守。群议请幸咸兴。公与尹相斗寿言此城不可守。则当幸宁边。若一踰北岭。便隔上国。更何望乎。贼逼浿水。汉阴请乘船。见贼将玄苏、调信谋缓兵。事若不谐。暗带勇士。斩二酋来。公止之曰。堂堂国家。岂可行盗贼谋计。遂已。驾到宁边。公请赴辽东求援。汉阴亦请自往。沈公忠谦言李某方判中兵。不可去。遂遣德馨。公送至西门。解骖与之曰。兵不出。君当索我于重获。汉阴曰。兵不出。吾当弃骨于卢龙。闻者易容。江滩军溃。宣庙夜召群臣议内。附教曰。父子同渡鸭水。国事无可为。世子宜奉庙社主分往。予带若于臣僚入义州。从予者谁。群臣莫对公泣曰。臣既无父母。又无疾病请从。上动色。次博川。平壤陷报至。促驾夜发。扈臣多道亡。会天雨晦暝。公虑有仓卒。疾驱先导。上益重之。至定州。公请住数日以待贼报。先发一使。慰谕义州父老。且移咨辽广。备陈贼势。皆从之。至义州。人民惊散。公请修扫公廨。示久驻意。数日稍稍还集。得成行宫模样。公又言汉南诸路。必谓车驾已渡辽。煽动思乱。宜急发使。谕以起兵勤王。自此朝廷命令。得通于湖岭。官军义兵。颇修奔问。国势赖振。时辽左讹言。谓我导倭入寇天朝。兵部遣黄应旸来觇。始甚疑之。公在京时已虑及此。自赍辛卯倭酋慢书以来。及是示之。黄见书扣膺大痛曰。贵国为中朝递被兵祸。反受恶名。归报石尚书。痛陈实状。东援之议始决。天将祖承训将三千兵先至。朝廷倚之。公独言祖将躁而无谋。军必败。俄进兵平壤果败遁。反诬我助倭。公请遣大臣陈辨。且请催发大兵。提督李如松克复平壤。京城贼亦退。公力请回銮。十月车驾还京。百官虽依墙壁。而军情倚公为重。行人司宪奉敕来。公为远接使。迓于中途。天朝敕谕世子进理全庆军务。公以大司马辞傧任。陪世子南行。湖西逆贼宋儒真反。诸官欲奉世子上京以避贼。公上劄曰。鹤驾南下。民皆引领。今因潢池小丑。未有召命。颠倒西上。非计也。宜宣布德意。率励士众。速图讨灭。无贻君父之忧也。贼既平。株连者械系相属。公启言逆贼非如鸟兽鱼鳖处处恒产之物。岂有若是之多乎。闻者韪之。乙未。吏曹判书兼两馆大提学。天朝遣使册封日本。副使杨方亨愿得公为接伴。上许之。辞朝解东铨文柄。拜右参赞。方亨敬礼公曰。东国有人。丁酉。复拜中兵。杨经理领大兵东行。要见户、兵、工判书。公逆于九连城。应对周敏。经理嘉奖。公凡五长兵部。内抒国难。外应天将。才略中机宜。沛然有馀地。铨注公明。武弁弹冠相庆。恒畜万匹布以应需用。经理遇难事。必称李尚书。赞画丁应泰构诬我国。上奏参劾。宣庙震惊。闭閤不视事。群议大臣当往陈辨。首相柳公成龙不即请行。宣庙特拜公右议政。为陈奏正使。余为副使。疾驰进奏。皇帝并下应泰疏。命五府、六部、九卿、科道一并看议来说。公与一行诸官。日诣东阁。操文陈说。辞语剀切。多官耸叹。覆奏痛湔国耻。皇帝命革丁应泰职。为民回籍。赐国王敕奖谕。宣庙大悦。锡土田臧获。时议政柳相成龙主和。公上章自劾。以为曾赞和议。不敢倖免。遂引疾。章十四上乃递。宣庙教曰。与人同事。终乃反覆者。李某之罪人也。庚子。拜都体察都元帅。宣抚湖岭诸路。上安民防海十六策。夏。以领相召还。奉懿仁王后丧诣山陵。宫人夜半失火。烧灵幄。公指授礼官。襄事如仪。不爽毫发。建酋通书请和。公曰。此奴受爵天朝。本国义无私交。且必为后日忧。请谢绝其使。宣庙命录扈从功。以公为元勋。公上劄固辞。宣庙谕以孤忠劲节。实祖宗之忠臣。赐忠勤贞亮竭诚效节协策扈圣功臣之号。壬寅。奸臣嗾郑仁弘。使其徒文景虎上疏。谓成牛溪浑构杀崔永庆。交章请罪。公闻而瞿然。上劄极陈。以为崔永庆之被逮也。成牛溪在坡州。移书力救之。景虎之疏。构也非实。状劄未上。奸人承柄臣指。上疏击公。谓公郑澈之党。公遂引告。七上章乃免。公虽去位。宣庙礼遇不衰。大事必咨。甲辰。因上劄极论阙失。岛酋义智。诈械二死囚。称壬辰犯陵贼。来献求和。公欲诛之境上。柳永庆欲自功誇诩。力请讯问。竟无所得。有金稽者受嗾。疏请追封德兴大院君。上下其事。公议曰。此事行之者。哀、安、桓、灵。非之者。周、程、张、朱。群议乃定。临海君年最长。居地逼。家聚无赖。会盗杀宰臣柳熙绪。捕盗大将边良杰。以穷治其狱坐谪。首相李公德馨疏救。忤旨罢相。公代为领议政。上劄累辞曰。良杰之谪。臣实心伤之。特未及言耳。德馨即已言之臣。臣即未言之德馨。章八上乃递相。戊申。乐祸之辈。煽讹飞钳。中外疑惑。仁弘之疏入矣。光海袭位积疑又甚。集兵卫阙宫门。当昼不开。三司将密启临海不轨状。谏长来问于公。公曰。服丧王子。形迹未著。胡遽寘辟其人。然公言而亦不能止。狱将具。公与首相李公元翼。力陈全恩之意。临海遂窜乔桐。言者目为护逆。遂为搢绅间祸本。山陵既卜。奇自献得妖术欲改之。公上劄痛陈。四月。拜左相兼都体察使。三司请诛临海。公执前议。郑仁弘上劄攻之。公亦再上劄乞解。不许。仁弘上疏。诋先正晦斋、退溪不当祀文庙。太学诸生。上书讼辨。仍削仁弘儒籍。其徒朴汝梁诉之。光海命禁锢首倡儒。多士捲堂去。公闻而愕曰。亡国之举也。再上劄陈之。仁弘一队大衔公。乃以体府兵权太重之说。必欲陷之死。公又乞免。辞甚危迫。章凡二十上。犹不许。壬子。金直哉狱起。公侃侃守正。随事匡救。诗人权韠。坐诗语逮系。公离席泣谏。竟不从。术士李懿信疏请迁都。公独献议。破其妖说。事遂已。癸丑。凶徒阴訹死囚朴应犀上变告。延兴府院君金悌男。诬以谋逆。阖门被杀。武人郑浃。辞连逮系。公以曾荐浃边倅。出郭待罪。使者三辈宣召参鞫。永昌大君。甫八岁。三司指为逆魁。交章请诛。政府独不廷请。群小磨牙。祸且不测。有二宰臣连夜造公所。胁以祸福。公曰。我受先朝厚恩位台鼎。岂忍屈志负君。自亏名义。两司长官扬言于鞫厅榻前曰。群议以大臣不伏閤为非。不敢不告。公退出。汉阴随出曰。廷议至此。吾辈当先及祸。子将如何。公曰。礼云内乱不与焉。何必为永昌死也。若止出置城外。我当屈意从之。必如三司之议。不得不立异。首相汉阴。遂会百僚。以本仁断义。出置阙外为辞。柄臣大望掌令郑造、尹讱。遂发废母之论。公曰。吾得死所矣。为永昌死则伤勇。为母后不死则伤义。今人诬引春秋。我当引经据义。段段攻破。进一劄。仍及永昌不可加罪之意也。是夕至第。不解朝衣。坐外廊瞠视不语。子弟问故。公曰。三纲灭矣。我以大臣。宁惜馀命。大司宪崔有源来见公。公曰。万代瞻仰。在此一举。有源素敬公乃定议。与李志完、金止男。贰于造、讱。其论之未即行。公之力也。公具劄将进。郑浃就服。献纳柳活劾公误荐请罢。公即日一奴鞚马出东门。僦居东郊。大肆志于坟典。暇则倘徉山溪间。疏粝不给。晏如也。台官累启削黜。只递相。拜西枢。仁弘疏请加罪。不报。丁巳冬。废后之论已定。公忼慨不食。忽大雷撼屋。公曰。天其戒告之矣。俄而。枢府郎来收议。公方病扶起。奋笔书曰。谁为殿下画此计者。非尧舜不陈古之明训。虞舜不幸。顽父嚚母。常欲杀舜。浚井涂廪。危逆极矣。号泣怨慕。不见其有不是处。诚以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故春秋子无雠母之义。况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诚孝之重。夫焉有间。今当以孝治国家。一邦之内。将有渐化之望。此言奚为至于黈纩之下哉。为今之道。体舜之德。克谐以孝。烝烝乂。回怒为慈。愚臣之望也。议至。见者泣下。邸吏草公议。手战不能定笔。三司请绝边围篱安置。凡四易配所。将配三水。命窜北青。戊午正月到配。五月感疾。梦宣庙宣召。既悟。叹曰。吾其不久乎。闻奴酋犯辽广。我兵不赴援。涕下曰。国其不竞矣。粤二日卒。春秋六十三。公尝谓家人曰。我以大臣获此恩谴。死勿以朝衣敛。只用深衣大带。是岁八月四日。窆公于抱川先兆。远近承讣会哭者。守宰边将持赗赴吊者。士夫之操文酹奠者。不记其数。或有不相识而千里来哭者。北青暨抱川诸生。建祠宇俎豆之。时议禁之而终不止。讣闻。光海命复爵礼葬。中外闻者。莫不悲痛涕洟。至有失声哭者。公孝友敦睦。出于至性。居家处行。迥出古人。少悦一妓颇溺情。忽念留恋害心。会诸友为诗以绝之。自后一切不近声色。立朝四十年。出入将相。累登勋籍。而家无甔石。朝廷党比相倾。世无完人。以公一意扶正。故或未免标榜。而公自超然特立于是非之外。为文章。以气为主。以俊逸为宗。意到立成。若不构思而自出机杼。语多惊人。人得片言只字。多藏去以为珍。疏奏骎骎两京。笔法尤豪有法。少时汎滥诸家。既博通其义。又不肯竟。晚喜濂洛群书。亦不规规于笺注之末。既静居沈潜。益有自得之趣。尝著涵养铭、耻辱、书床、养夜、戒昼警夕五箴书诸壁。其自治之功又然也。所著诗文若干卷、朝天唱酬录一卷、奏议启辞各二卷、四礼训蒙一卷、鲁史零言十五卷行于世。少号弼云。晚号白沙。太常议易名之典。赐谥曰文忠公。公娶都元帅权慄女。生二男一女。长曰星男。次曰井男。壬子司马。皆仕为郡守。女适士人尹仁沃。侧室生二男二女。曰奎男。癸丑司马。次箕男。女适学官权侙。一女幼。星男初娶判书权徵女。生一女一男。女适进士崔煜。男时中。继娶判官金季男女。生三男四女。女适士人李廷焕。次适士人南斗相。男时挺。馀皆幼。井男娶参议尹顗女。生一男一女。男时术。女适士人郑知和。奎男生三男一女。男时行。馀幼。箕男生三男二女。皆幼。噫。公光明之表。简洁之操。如祥云瑞日。人得而睹之。柱天高勋。忠孝大节。经济之业。正大之论。为国家蓍龟。为士林冠冕。旂常纪之。太史书之。声名溢于华夏。德泽在于斯民。奚待余寂寞腐语。方可揄扬。顾余与公风期契许三十馀年。始为郎中为僚相与周旋左右于庙朝之间。平居但见言笑怡怡。一团春和。至大议论大是非。毅然壁立。万牛不可回。既又同膺使命于危难之日。癸丑之祸。我遭缧绁。公又罢相。至于戊午。公先谪北。我逐郊外。其艰难险阻与夫道途羁旅。闲居散适之际。游从最久。其豪风爽气。杰句清谈。随遇溢发。使人惊倒。盖有独契而钦叹者。试记其一二。公之在芦村。余携儿明汉。佩酒往访。则公欣然迎谓曰。吾欲赏道峰川石。未有会心人。君适至矣。仍以道巾芒鞋。骑驴而去。历遍诸胜。同宿枕流堂。三更月上。余方困卧。公蹴余曰。月色如许。何睡耶。携出川上。忽愀然不语。仰天长吁。使明汉诵出师表。又诵赤壁赋。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想。逮丁巳冬。凶论益张。请废之疏。四面而起。陈好善、全滢等请先诛公及余。余匹马晓出城。访公于东冈曰。火色甚急。吾等当先见收矣。今日之事。异议者死。不议者不至于死。吾受禄在职。理难得免。公既去朝。病不收议。例也。公掀髯笑曰。死生命也。且上必不能办杀吾等。或南或北。不相远则幸矣。余知公意决。口号短律赠公。有斜阳数行泪。立马穆陵村之句。公曰。以此为诀足矣。遂握手而别。居数日而公之议上。粤一月而公谪矣。此皆状中所不载。而独余知之。故并记之。风流文采。宛然如昨日。而公之墓树。已可材矣。俯仰人世。安得复见斯人。呜呼。不得复见斯人也。铭曰。
沙梁千载,益斋倡业。
聚精降灵,公又挺立。
我公之生,天具众美。
旷乎拔俗,粹然离滓。
威凤之祥,兼金之贵。
绝人才猷,盖世豪气。
镇物之量,凝远之姿。
海不可穷,山不可移。
爰自释褐,望若神仙。
维时宣庙,励精求贤。
谓公见晚,暇以读书。
一部纲目,汝其佐予。
盛之玉堂,不役以吏。
遇事刃发,亦公暂试。
运属艰虞,擢公中兵。
只手扶天,黄道重明。
中兴伟烈,卓冠今昔。
万务盈前,谈笑扫却。
如云过空,不留一氛。
乃主文盟,乃登师垣。
入焕皇猷,出宣戎略。
乃秉国钧,仪刑百辟。
国有大礼,时有大议。
公一言决,引经传义。
遇坎则止,不俟终日。
弊屣万钟,萧然衡泌。
事又大谬,天纪沦夷。
公虽遁荒,为国喑噫。
其言卓卓,立万世极。
群凶鼓吻,累公于北。
穷谷奔波,争先迎见。
走卒何知,愿识公面。
公安于谪,视世秕糠。
钧天无人,帝遣巫阳。
公去翩然,若有所期。
骑龙上天,谁得以羁。
适来时也,适去天也。
世之荣辱,公何与焉。
维兹正气,日揭星明。
不昧千秋,凛凛犹生。
次韩子送澄观韵。书以赠性能大师 清 · 蔡彭胤
出处:希庵先生集卷之九
性能大师既镌大华严经。修头流山丈六宝殿。已树鹫山浮图碑。西至汉京之南洞。乞病居士一转语为别。遂次韩子送澄观韵书以赠之。且以解小果之讥云。
西方妙法元无为,世人见师疑背驰。
人天有路到兜率,试看迦叶亦是谁。
贝叶千言皆胜大,波罗五劫歘雄奇。
爱师功德有宗风,苦心归依非借资。
西趍南走不暖席,来见山青去叶赤。
镌成海藏充栋书,架出琳宫去天尺。
百年御墨照山门,千道蛮灯射瑶碧。
自言梦见文殊圣,环寺神兵排狼藉。
慈藏引置高座下,称是独园旧长者。
鹫山古刹盛缁徒,袈裟指骨灵有无。
高僧去尽龙不至,浮图有阁坛无记。
山哀湫悲久待人,吾师一过为之新。
天街向南三行柳,南客伏枕罢栉巾。
风雨穷斋访幽独,相对忘形两枯木。
论交但过支许前,笔衰我无千古权。
秋风袅袅渡汉水,飞锡别我心茫然。
我亦从此适乡郡,岭海何由一相问。
凉城更鼓声逢逢,坐想檐前冰雪容。
南江歌别权汝经还七松亭 其三 清 · 崔昌大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滩村先生遗稿卷之八
碧玉葡萄颗,香消紫色梨。
慇勤东海上,何以谢安期(右谢二果之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