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送曹远生进士左迁宜川典史 明 · 袁宏道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百叠青山亦起澜,虚空赞毁岂相干。
幸逢梅福称先辈,却唤陶潜作长官。
溪雨松风聊簿领,云心石面且衣冠。
何妨盩厔来仙尉,便作集贤校理看。
七夕招黄道元丘长孺陶孝若张伯寔王遗狂十弟平子饮小斋得衫字道元先以诗来率尔奉答道元永嘉人余时以仪曹改司封 明 · 袁宏道
七言律诗 押咸韵
掖门清露滴松杉,暮直归来口尚缄。
斜月乍临移酒盏,凉风忽起换蕉衫。
桐江我记从前路,雁宕君居第几岩。
官舍未容投辖饮,误将尘土换冰衔。
环翠楼曹平子吴平仲沈飞霞言别得送字 其一 明 · 袁宏道
押送韵
一别能几何,花蹊密成洞。
白石与朱栏,举首即成梦。
一种好心情,都为愁所送。
别意如水寒,六月溪云冻。
聚首复何时,思来当一恸。
环翠楼曹平子吴平仲沈飞霞言别得送字 其二 明 · 袁宏道
押词韵第一部
归思如奔马,千夫不能控。
溪飞潮雨凉,柳络烟条重。
来时皂盖迎,去惟白云送。
铜章聊一戏,已醒不重梦。
莫以潜之龙,而易衰兮凤。
舒城黄母胡太君挽歌辞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
夫讴来斥苦庄生引绋之章歌在挽留汉史吹箫之节则辞铭未尽藉以申哀碑碣难忘用彰遗德无他母仪已极显融史诵必开幽竁也黄母者龙舒黄畏庵先生之母平子先生之大母也阀阅攸传本娴家训英华所馀及闺则故谢家柳絮咏之庭前姬氏葛覃习诸壸内不惟扶风之诫旦晚堪型抑且德曜之光后先难纪宜乎经贻子而有丸熊之风砚与孙而具戴鳌之庆矣乃当先生出宰西陵忆太母咸来湘水潘郎西去共传板舆御母之文曹氏东征犹有农野安民之句虽莱芜介吏贫自生鱼奈浔阳哲帏力能封鲊以故人之称之者可谓使众以慈而已之推本之必曰伊予有母无如月蚀中闺星流古署玉棺降于邺下白帽裂之南徐陶侃自亡母浔阳二客欲冲天安石未还山江左遗民如丧妣故既礼夺苴麻节哀邳国权移金革屈职山涛然而灵旗摇曳于江令之祠丹綍牵援于许公之宅龙门虽远刍前酒多人马鬣未加石上留题有字返舒江而会葬发哀者定多武昌名士之车渡浙水而停绥留殡者岂无杜曲惊人之调况乎洛阳贾谊久著膝前江夏黄童并推孙子歌鹿鸣而嗣服骋龙驹于再传是则百药因大母命名文若以小孙起誉犹且心摧洗马不育于母而育于刘腹痛元卿不慈于亲而慈于祖四龄哺育口授毛诗十载艰难躬先颜训彼抚琴长恸本多罔极之思乃负柳将归又有陈情之请则仁人孝子安少蔡邕罔愧之辞晓盖晨辒可乏袁子难行之唱哉因作哀歌各成长句
涂车且勿行,刍马且勿追。
劝君摇大铃,听我歌挽词。
君不见尸乡从人惜朝露,白日婆娑郭东路。
又不见浔阳处士怨空水,湛湛春觞夜浮绿。
人生修短安足知,芳名要在能留贻。
不见舒城黄母今还归,輤帷缥缈江之涯。
江东士女咸哀思,不减伊吾执绋为。
歌词问母何以竟,得之母之扶桐倚。
车者曰萧之父母,躬导亲舆莅兹土。
墨绶垂来挂䌽凉,清泉煮就遗羹苦。
方春山县花满堂,后庭有母来称觞。
冰鱼自贮雕盘献,䌽凤还衔紫诰翔。
雕盘献膳接晨暮,䌽凤飞来倏飞去。
人云东海亡所师,我亦西州哭何怙。
冢孙平子对我说,四岁慈帏舍呱咥。
情苦难教李密陈,心慈早为元卿竭。
流离十载兵革间,旅茅断舶荒烟寒。
毛诗口授甫了读,蜀帽手缝犹未安。
我思太君初太息,更复闻言重唧唧。
贤哉有母长若兹,万载千秋似一日。
君不见将归召父不可求,一时台使争相留。
又不见膝前孝廉最憔悴,不作陈情亦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