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次丛石亭诗韵 元 · 安轴
 押冬韵 出处:谨斋先生集卷之一
千条怪石成奇峰,苍崖烟霏水墨浓。
鲸涛起海雪霜涨,蜃气浮空楼阁重。
模糊字没太古碣,瘿瘦根蟠何代
矶边箬笠坐相揖,月下羽衣招可逢。
怅望仙徒已雨散,厌看俗子如云从。
若为亭前伴鸥鹭,扫却人间尘土踪。
按:亭在通州北二十许里。有横峰㟮然闯海者是也。峰之悬岸条石。栉立如方柱。石周方各尺许。高可五六丈。方直平正。如以绳墨削立。无大小之异。又去岸十馀尺。有四石柱。离立水中。称为四仙峰。皆以条石为体。合数十条为一峰。峰上有矮松一株。根干老蹙。不知年纪。自四峰小北。而石状又变。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欹或横。或积或散。实皆奇怪异常。此非巧匠锤琢之功。盖天地剖判之始。元气所钟者也。其赋状之巧。若是之异。吁可怪也。其所以名丛石者得之。昔罗代四仙。常游是亭。而其徒立碣石志之。石犹存而字剜不可识。余乘小舟。绕峰遍览。以谓。兹石之奇怪。实天下所无。而亭之所独有也。或者曰。子未曾遍览天下。焉知天下无此石乎。余曰。凡四方山经地志。记者穷天下之物而载之。末闻有石之如是者。凡古之奇屏宝障。画者穷天下之物而摹之。未见有石之如是也。按此则余虽未曾遍览天下。亦可以坐知之也。或者然之。夫斯亭。虽万物俱备。然山水之美。风烟鱼鸟之类。东海之滨。尺地寸步。无处不然。岂斯亭之所独专哉。惟石之奇怪。乃亭之所独有也。而记斯亭者。未有特称兹石。而与山水间众物泛论。余窃怪焉。故特评之如此。
观吴孟周司训真草书谱 元末 · 方行
古来书学宗史籀,竹简遗文象科斗
钟张真草更入神,片楮至今藏不朽。
先生下笔绝代无,鸣玉绾结青珊瑚。
况闻篆隶太倔强,百金一字传东吴
墨池浸没玄兔颖,魑魅反走空堂静。
金戟交撑日月轮,银钩倒画龙蛇影。
欧虞褚薛真出群,精妙只数王右军
英姿老气欲飞动,悬珠快剑相纷纭。
呜呼百世谁复识,我今作歌重刻石。
莫同茧纸旧兰亭,閟入昭陵永难得。
送于遵道 元末明初 · 陶安
 押寒韵
学以师古为贤不以戾俗为迂也往圣立心修道酌于大中嘉谟盛行经纶事物炳炳方策间儒者务学法此而已古学寥阒士习乃降干时媚众饵近利猎虚声靡然莫知其所止当是时也闻有古学之士其不骇然而笑也几希无怪乎斯文之微矣以予所知若遵道于君之学其师古者欤来录学事于姑孰忘其素富独寓空斋闭门终日攻讨理致纂述忘疲居不泛交暇不出游澹泊其心坚定其志侃侃论辩不改方直况味恬寂若与世忘不求合乎今而求以师乎古士类贤之世俗迂之予与遵道同时泮庠交契深厚诗以赠别并序作诗之意云尔
东南钜都会,龙虎形桓桓。
文献萃其间,群方耸听观。
之子邦之彦,高情寄儒冠。
词林被膏润,华实美以完。
筮仕司纠录,官与毡俱寒。
坐忘粱肉味,甘此苜蓿盘
斋居谢宾客,灯窗夜漫漫。
道契三古心,笔意宗
秩满动行色,送别江之干。
西风吹白云,心目遥生欢。
相期敦古道,力行谅非难。
勖哉追前修,万里高飞翰。
凤阳府斯文诸君子 其十一 孟周 明 · 郑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延陵季子最风流,琴剑飘飘上国游。
每把篇章夸李杜,时将波磔辨虞欧。
诸生讲下齐襟佩,具庆堂深肃膳羞。
闻说黉宫新币聘,西风遥想菊花秋。
金通判(名镐字孟周尊公名砥国子典籍与先君官舍隔壁而甚相得于不肖过蒙与进孟周在官亦有声予为大书冰壶二字以贻之) 明 · 吴与弼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少小为邻今老夫,淮阴重喜话冰壶。
男儿肯负平生志,正好明时展壮图。
燕山辞三叠 其一 明 · 姜希孟
 押灰韵 出处:私淑斋集卷之五
夫士之操守。不可以言语求。士之才能。不可以形貌知。是以。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同事。至于同事则其人心术之微。莅事之能。足以详知其奥矣。景醇筮仕以后。出入南宫三十有馀年矣。屡面崔君于诸舌人中而心之矣。或有誉君者言方直而有干能。然亦无一日之雅。未敢深知其为人。岁辛丑春。圣天子敕赐王妃诰命,章服,礼币,加等。时郑,金两大监衔命而来。殿下拜感皇恩之罔极。命臣某傧于国境。馆待比旧有加。某念惟宾主交际之间。导宣德意。达我诚款。则专在乎舌人。其任固不轻也。筹其人而不得则乃以崔君为请。偕至于境上。崔君稽古证今。先意导之。多所裨益。及乎应对之际。言辩而貌和。礼恭而心正。毅然有儒士之风。加以学问精熟多能。又至于善诗。人杰也。同事往来。一年之中。至于再四。则虽谓之详知其奥可也。竣事还朝之后月。崔君来辞于余曰。今正朝之行。殿下特命臣为通事官。今将行矣。盍赐一言以侈吾行。景醇尝许君之为人。苟无言以赆行。非情也。遂作燕山辞三叠赠行云。辞曰。
燕山缥缈兮黄金堆,五云深锁兮藏蓬莱。
今君贺正兮去悠哉,朔天飞雪兮雁号哀。
觐天子兮达下怀,完使事兮好归来。
正言赠都承旨金公神道碑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七
隆庆庚午春。金公启出按黄海。以例赠厥显祖考佥正府君承旨。祖妣尹氏淑夫人。爰树神道之碑。以表恩命。求铭于德水李珥。其求也不以文。异乎人之求也。故辞不获已。谨按行状。金氏为扶宁著姓。高丽平章事宝文阁大学士文定公丘之四代孙。知古阜郡事讳光叙(一作叔)。以丽朝世家。丽亡。大归贯乡。子孙仍家焉。郡守生大护军讳珰护军司酝直长讳怀允直长延安望族县监宋光善之女。生讳直孙字子胤。是承旨公也。正统丁巳。为初度之载。幼有局度。长通经史。中癸未司马,己丑文科。由承文院。选入艺文馆历官弘文馆博士,司宪府监察,司谏院正言兵曹佐郎正郎。出外通判庆州。守韩山郡。为养慈亲也。还朝。拜司䆃寺佥正以卒。寿五十七。时弘治癸丑十一月六日也。葬于席洞山先茔之侧。公端悫方直。悃愊无华。持身清白。一毫不妄取与。治邑以简。吏畏民怀。见义果决。人不可夺。庆州时。以罪笞府人。因病而毙。公曰。古人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者。吾安可一日苟居。即自坐所。翩然弃归。其无系累如此。时去丽季未远。丧纪紊废。虽士大夫。鲜克由礼。乡人尤甚。公前后居丧。考證典礼。一遵古仪。情文俱尽。乡人多效之。配尹氏。系海平府院君硕之后。吏曹参判思永之孙。司宪府监察登峻之女也。性严。治家循蹈规矩。教子女有方。养姑致孝。承君子以顺。助成清德。嘉靖乙酉二月三日。以疾终。寿八十。合葬于席洞山。有二男一女。男长曰锡弘。以进士荐遗逸。官至郡守。次曰锡沃。癸酉生员。女适进士权士衡。锡弘有五男。曰瑞云。县监。曰瑞星。擢文科。阶通政。曰瑞辰,瑞奎,瑞璧。锡沃之季子乃启也。以贵荣厥先人。有兄三人。曰喜,善,坫。铭曰。
赋才司命,不二其机。
才丰命啬,莫研厥几。
人众虽胜,天定孔微。
有种于初,必穫于终。
扶安维金,累善积功。
显显清誉,秩秩家法。
祥发孝孙,恩自天锡。
蓄厚施轻,未艾厥福。
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提学世子副宾客,行通训大夫宪府掌令郑公墓志铭(并序○前稿) 明 · 申钦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三
我圣上即位之初。(即宣宗大王也)砺精图治。朝廷清明。邦域无虞。才无巨细。方轨而进。娴饰淬磨。见功称能者。指不可殚屈。而至其洁清方直。秉持风裁。则咸推诸掌令郑公。公讳以周字邦武一字由盛号惺斋。系出光州。东方右族也。有讳臣扈。仕高丽。官殿直。寔生讳允孚。入本朝为开城尹。寔生讳龟晋。江原道观察使。以文名世。寔生之夏。司宪府掌令。于公为高祖。曾祖讳缵禹。清道郡守。赠议政府右赞成。祖讳纯仁牙山县监。赠通礼院左通礼。考讳褧。进士。赠承政左承旨。妣曰平康蔡氏。高丽判典医渊之裔。赠淑夫人。承旨公负气义。弃举子业。自放江湖间。亲戚之在相位者强之仕。承旨公恨其不相知。后乃谢之。闻者韪之。畜德钟美。至公而发。公以嘉靖庚寅生。少聪朗力学。稍长华问日邵。而顾困于公车。戊午始中生员,进士两科。妖僧普雨鼓异惑众。乙丑。中外章甫抗疏论列而不能得。末乃用公疏抵法。戊辰。捷文科第三名。除义盈库直长。旋补艺文馆检阅兼春秋馆记事官。由甲科直长膺此选者。国朝以来仅二人而公其一也。寻转承政院注书,成均馆典籍,礼,刑,工三曹佐郎。赞价朝京师。竣事东还。虽书籍亦不以自随。悉出行资。以其馀逮下曰。列郡馈赆。为万里行。今既旋矣。尚安用剩储为。拜正言。正色立朝。遇事敢言。棘棘不诡随。有一外戚登第。上躬御殿受贺。将唱名。多官争后拜。公独不动。遂见忤为平安道都事。未几。擢授司宪府持平。朝议将用公也。居铨席者要藉公清名为重。凡三踵门而公不一谢。递迁直讲。历刑,礼,户曹正郎。国家大举籍兵。而岭南素号豪窟。设财役贫。官不能制。上以公有威望特遣之。公受命而行。即搏击大猾。剔抉潜隐。于是皆惴惴听约束恐后。称神明不可欺。人为谏官者折节来见公。冀公庇己。公故为峻语风之曰。如君处从班者。亦复尔耶。谏官色沮首过。乃举其所冒占良丁。附籍而去。而内深衔之。阴嗾台官谋去公。上问大臣曰。郑某刚直。予知其不畏强禦也。大臣对以无他。台评不果行。而公已以病辞矣。所签兵额亦毁。识者至今惜其未究。以巡抚再赴岭南岭南豪慑于威风。至有先自撤其屋之踰制者。入为献纳。时朝绅朋比倾夺。公力主镇定之议。而间有不逞。乘巇偏攻者。公止之。议竟寝。升掌。移奉常寺佥正,司艺司成,司赡寺正京畿江原御史,敬差官。出为定州使。公前后为正言者三。持平者四。献纳者一。掌者六。颓纲肃而百僚惮。卒以此见挤。公从台省左除而不鄙夷之。询求民瘼。祛弊兴化。徵布关税。尽革罢之。萎暍膏醒。民用大和。岁时记存。必先其亲旧之穷孤。而不及于贵近。暨去官。见行具有新造者。辄辍而焚之曰。无使一物添归装也。至家称贷举火。俄返庄舍。有终焉之志。万历癸未春捐馆。享年五十四。是年五月。葬于加平郡南负艮之原。公之卒十八年庚子。长男赐湖为列卿。赠公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文馆提学世子副宾客。公资禀颖悟。仪度端严。简默自持。接人以礼。人无亲疏。俱望而敬之。自卯巳士祸以来。世以学为讳。公独笃志奋发。探讨性理书甚精。尝与许草堂晔同为师儒。草堂公闻公讲义。瞿然叹曰。不图今日得见斯儒也。公平生不以关节加人。人亦不敢干公以非义。慎许可寡将迎。公退之馀。却扫一室。书画花竹。翛然自适。环堵萧条。不蔽风日。未尝以一亩田为子孙地。庭训脩饬。子弟必晨兴唱喏。洒扫给侍。如遇祀事。沐浴斋戒。躬执滫瀡。疾病不废也。雅性无嗜好。而晚好玄琴。时寄意焉。公之夫人郑氏。东莱望阀。蓬原府院君昌孙五代孙也。考曰应瑞。行副司果。祖曰键。行副护军。曾祖曰奏咸。司宪府监察。夫人慈仁有德惠。人卜其有后。赠贞夫人。壬辰。避寇温阳甲午夏。疾卒。年六十二。因乱不得返葬。窆于清州。生三男一女。长即赐湖。文科。今为黄海道观察使。次明湖。文科。承文正字。早殁。次云湖。荫仕洗马。女适县监郑晦观察初娶进士蔡无畏女。后娶参奉俞必英女。生一女。侧室男一人幼。正字娶司艺金士铦女。生一男曰斗源。洗马初娶忠义卫李纯仁女。后娶幼学康允女。郑晦有二男。彭卿,斗卿。斗源娶判官沈悌谦女。生一男幼。钦少则闻诸长老言。言及公。必啧啧以为不可及已。又历仕郎署则闻诸胥史言。言及公。必津津称某公非诸公可及。见有勇敢刚果。力于公事者则必拟诸公。久而犹然。钦每识而不忘。而然不敢藉耳闻为信。而寻常私自语。安所得公实迹以徵之。乃按公行状。不觉蹶然以叹曰。当公之齿诸生。为诸生望。释褐而登于朝。为望郎。入台为真谏官奉使真御史治邑为贤墨绶。处心如弦之。律已如水之。穷达不能渝。势利不能怵。若公讵非全才也乎。世不容公。殁于下僚。而天且不与以年。人才之用舍。系世道污隆。固亦无如何焉。而抑世之间间琐琐者。亦犹致位卿相。誇诩矜衒以自足。其视公何如也。铭曰。
为卿为相,胡不宜而公止斯。
艾焉耋焉,彼亦得而公中折。
天耶人耶,不可必者耶。
归庆于后,祚胤其昌
唯名不朽,所存者长。
九峰歌二十韵题文彭刻冻石砚山章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
武夷名实著汉书,九曲之称自朱子
一曲必有一峰环,九峰之名由是起。
蔡沈遂以号先生,注书不出晦翁轨。
用是名者亦已夥,舆志不可数偻指。
独兹九峰砚山,复刻为章创文氏。
想其灯光遇四筐(见印人传),老坑珍物获累累。
未必一一中章材(刻章必取方直或圆椭峰形则不可也),异想天开忽为此。
一曲勒马耸临溪,二曲玉女凌云峙。
三曲揽石何砐硪,四曲高岌嶬。
五曲窈窕称大藏,六曲城高赤城拟。
七曲苍屏更殊致,八曲鱼磕其石埼。
九曲最深号灵峰,俯括厥八子孙视。
上为砚山下即章,兼施并用成双美。
或纪岁月或识言,寿承于是意深矣。
玉箸金剪无弗具,巧勿伤纤含至理。
或云闽难缩地,盍想山石名所始。
一卷原可概万峰,须弥微尘为其柢。
春风䢴上咏九峰甲辰南巡过扬州九峰园有三径原宜句九峰列作图之句),日月爝火诚小耳。
置我砚南静对之,活画不言契妙旨。
吴公子札品周乐,吾于斯亦云观止
高丈赠砚壬戌 晚清 · 许传霈
东林有孤雏,落日啼清啭。
道旁少行人,归鸟齐飞倦。
我来淮水清,相依灵光殿。
秋露深蒹葭(丈住蒲葭巷。),无以飘零念。
田园辟荒芜,野草愁行蔓。
碧溪疏春流,和风动纨扇。
群卉已歇芳,柚橘实庭院。
老枝非不辉,弱小偏眷恋。
朝朝饫德音,饥渴平生愿。
内直与外方,相持一片砚(丈有直方砚铭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赠砚形亦方直。)
少有金石癖,遗编思网罗。
何期走豺狼,乡里挥兵戈。
父书不能读,相去天一涯。
荡然焚笔砚,岁月其蹉跎。
中流砥柱,特立何巍峨。
游子爽然归,中夜闻谴呵。
温润光可鉴,坚确志不磨。
砚兮其蕴结,之子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