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狸首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曾孙侯氏。四正具举。
大夫君子。凡以庶士。
大小莫处。御于君所。
以燕以射。则燕则誉(○礼记射义。大戴记投壶。《诗纪前集》九。)
礼记郑注曰:狸首。诗篇名。射义所云《诗》曰曾孙侯氏是也。
狸首诗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质参既设。执旌既载。
干侯既抗。中获既置。
弓既平张。四侯且良。
决拾有常。既顺乃让。
乃揖乃让。乃隮其堂。
乃节其行。既志乃张。
射夫命射。射者之声。
御车之旌。既获卒莫(○大戴礼投壶篇。《诗纪前集》九。○逯案。大戴记先载质参既设四句。次载弓既平张以下等句。二者之间。杂有他文。不相连属。恐非一篇之辞。姑依《诗纪》附此待考。)
贺陈弼夫五十初度诗(并叙)己未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一
古无于生日称寿者。《戴记》:「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初服官政,奚可言寿乎?同年陈弼夫都转年甫半百,为监司已逾三考。溯由恩荫生通籍,从政兵曹,积优成陟,督粮于秦,督鹾于齐鲁,扬历中外将三十年,非初服官政者比。哲嗣子良少年掇科第,官比部。君非有职司,则封君也,老成先达也,何不可言寿之有?子良不供职于京师,随侍君官署,顷复以事归福州乡里。余每至嘉荫堂,君辄出鼎彝书画,相与摩挲考订。香温茶熟,有琅琅然书声达于外者,则君之幼子童孙也。俱年甫胜衣,未能应客,于称祝盖非便。况今世称祝者,多无诗而有叙。叙则必胪列其文行功绩,图姼观听。尊庭先丈人以词林宿望,受三朝知遇,外历封圻,入为大司寇,名德崇伟,至今在人耳目。君早秉庭诰,曾以京兆试冠南军。既以隆芘得官,感念国恩,谙勤职业,弥务敛抑,喜扬人善,惟恐少自衒襮,盖谦朴不伐其性然也。且朋友之道,在切磋讲习,铺张闻望,藻耀屏壁,虽无饰词,迹涉标榜,何所取哉?属山东苦旱,禹舲中丞率属斋戒,致祷于岱顶,于龙洞兖州灵石邯郸之铁牌,焦郁者两匝月,至仲夏望后,甘澍屡臻,千里优渥。君方重葺署后也可园及莲子湖、古历下亭,工适告成,同人得藉以遣怀,推美于君。中丞作《喜雨》诗,君与竹如方伯、芰乡观察皆和之。余频和未已,因复叠前韵为介雅之词,同人亦咸有继声。君于是顾而乐之,乃举樽属客曰:「今日之酒,为喜雨设也。」客皆笑应曰:「诺。」时咸丰九年季夏,月哉生明实君五十初度日也。诗曰:
太山无时倾,东海无时焦。
一高与一深,造极不相骄。
行省介其间,望祀国典昭。
膏润古无比,旱魅今敢骚。
一阴方长养,连日闻凄潇。
君筦海王国,露冕扬翎绦。
既欣足潮汐,尤喜滋甸郊。
鹤龄届半百,蛾月明初宵。
干才海可煮,诗力关能翘。
衙后也可园,退食遣烦嚣。
千秋历下亭,古意恐沈消。
石笋与扶树,藓衣勤爬搔。
砖从野叟买,水令家僮挑。
俸钱任补苴,不欲烦属僚。
两地宜我醉,但随主人邀。
醉馀挥记石,待听毡椎敲(时属书《重修历下亭记》。)
汉人引鄙语 汉 · 无名氏
 押寘韵
《韩诗外传》曰: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鄙语曰:
不知为吏。视已成事(○《韩诗外传》五。大戴记保傅篇。《汉书》贾谊传。贾子新书保傅篇。《御览》四百九十六。)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四 明 · 王渐逵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尽逃贤圣向禅求,杨简风狂更可忧。
始信象门山径别,卜商流派有庄周杨简不取于《中庸》、《大学》,所取者乃《孔丛子》、《大戴记》及庄佛之书,其狂妄可知,可以卜象山之教矣。)
日本杂事诗 其六十九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西条书记考文篇,曾入琳琅甲乙编。
道学儒林寻列传,东方君子国多贤。
注: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著于《四库·五经总义类》目中,颇称许之。芸台相国校勘五经,所称足利本,即此也。物徂徕云:“昔在邃古,吾东方国冥冥乎 罔知觉。有王仁氏而后民始识字,有吉备氏而后经艺始传,有菅原氏而后文史可诵,有惺窝氏而后人人知称天语圣。四君子者,虽世尸祝乎学宫可也。”盖日本之 学,源于魏,盛于唐,中衰于宋、元,复兴于明季,以至今日。自原肃始为程、朱学(肃,字敛夫号惺窝,播磨人)。师其说者凡百五十人,尤著者,曰:林信 胜(一名忠字子信号罗山西京人)、林春胜(一名恕字之道号鹅峰。信胜子)、林信笃(一名戆字直民号凤冈,春胜子)、林衡字德铨号述斋, 本岩村城主,嗣林氏,为信胜八世孙)、木下贞干字直夫号锦里西京人)、新井君美字在中号白石,江户人)、室直清(字师礼号鸠巢,江户人)、柴 野邦彦字彦辅号栗山,赞岐人)、那波觚(字道圆号活所,播磨人)、山崎嘉(字敬义号暗闲斋西京人)、浅见安正(字纲斋,近江人)、德川光国(字 子龙号常山,水户藩主)、安积觉(字子光号澹泊斋,世仕水户藩)、贝原笃信(字子诚号益轩,世仕筑前藩)、中井积善(字子庆号竹山,大坂人)、佐 坦(字大道,号惟一斋,江户人)、尾孝肇(字志尹号二洲,伊豫人)、古贺朴(字纯风号精里,世仕佐贺藩)、古贺煜(号侗庵,朴子)、赖襄(字子 成,号山阳外史,安艺人)。为阳明之学者凡六人,中江原为之首(原,字惟命号藤树,近江人)。其徒之善者,曰熊泽伯继字了介号蕃山西京人),又有 伊维桢字源佐号仁斋西京人),不甚喜宋儒,而讲学自树一帜。其徒七十人,尤者曰伊藤长允(字元藏号东涯维桢子)。物茂卿(获生氏,名双松,以 字行号徂徕,江户人)之学,由《史》、《》而上求经典,学识颇富近伊,而指斥宋儒空谈则过之。门徒六十四人,尤者曰:太宰纯(字德夫号春台,信浓 人)、服部元乔(字子迁号南郭西京人)、龟井鲁(字道载号南冥,筑前人)、帆足万里(字鹏卿号愚亭,世仕日出城主)。更有古学家专治、唐注疏, 共六十人,尤者曰:细井德民(字世馨号平洲,尾张人)、中井积德(字处寂号履轩,大坂人)、田一正(字子定号幽谷,水户人)、田彪(字斌卿,号 东湖,一正子)、会泽安(字伯民号正志斋,水户人)、崎复(字明复号慊堂,肥后人)、安井衡(字仲平号息轩,世仕饫肥城主)、盐谷世宏(字毅侯号宕阴,江户人)。说经之书,自《七经》、《孟子》考文外,有《论语解》、《四书古义》(伊维桢著)、《论语徵》、《大学解》、《中庸解》(物茂卿 著)、《论语古训》(太宰纯著)、《大学新疏》、《周易广义》、《论语广义》(新井君美著)、《学庸解》、《论语乡党翼解》(中江原著)、《朱易衍义》、 《孟子要略》、《孝经刊误附考》(山崎嘉著)、《易诗书仪礼戴记春秋语孟绎解》(皆川愿著)、《九经谈》(太田元贞著)、《七经雕题》(中井积德著)、 《冢注四书》(家田虎著)、《论语大疏》、《孟子精蕴》、《周易象》(太田元贞著)、《四书辑疏》(安部井聚著)、《论语语由述志》(龟井鲁著)、《论 语辑说》、《左传辑释》(安井衡著)、《善身堂一家言》)(龟田兴著)。备志之以劝好学。
仲春丁祭先师礼成述事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五
月令徒闻释上丁,用丁义未著明经(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莱陈浩注用丁者以先庚三日后甲三日盖袭易解与释奠之义无涉也月令始见吕览汉儒编入戴记其所以用上丁之义原未有明文因思说文释丁云丁承丙象人心用丁之义或指尧舜传心之学而夫子承之丙者明也在明明德即明心也是或释奠用丁之义乎)
象心承丙前贤注,内圣外王后世型。
疏十四年增怵惕,当春仲月敢稽停(昨恭录历年识中祀礼成诸什成册并云嗣后可中杞诸典遣官恭摄兹值丁祭因先师精力尚将事且自己丑至今越十四年仍亲诣行礼)
拟仍明岁奠阙里,重道犹应励艾龄。
题五经萃室岳珂宋版五经 其一 易经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四
经天行地精华统备于三才合璧联珠美富集成于一室荟数圣人之宝训全帙重完收千载上之遗文新题式焕溯自相台锓刻名重荆溪天禄搜罗版留岳氏顾麟经久归部目而戴记续入鉴藏伟兹四库之全更获五经之萃验标名于篇页易诗书椠刻皆符审印字于钤题篆隶楷规模悉肖经七八家而收藏可證阅六百岁而分合堪稽爰因慎德之后楹更出昭仁之秘本书仍旧简罗函排鳞次之观楣焕新颜堆几翕雁行之序缅流传之复合道必因文惬位置之咸宜学还喻政忠良翊运惜当时自坏长城谨厚传家喜后嗣克称肯构复旦光悬日月朗映酉山聚垣应星辰勤披乙夜吟成七字摛唐律而珍护缣缃弁以五章影宋钞而寿贞从此观澜观海范围综百氏菁英庶其是训是行什袭贻万年典则
羲文万载萃精神,日用寻常即化钧。
义漏朱家缘后代(刻本内无朱子本义盖以生于后其时刊本尚未行世耳),注传王氏(弼)以前人。
韦编坚矣今何在,纸牍脆哉兹尚珍。
我岂善言言岂敢,手胼口沫意犹谆。
二月十一日释奠先师叠去岁仲春丁祭韵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
昨岁精思释用丁(昨岁癸卯仲春丁祭亲诣太学行礼考月令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始见于吕览汉儒编入戴记其所以用上丁之义原无明文因思说文释丁云丁承丙象人心用丁之义或指尧舜传心之学而夫子承之丙者明也在明明德即明心也释奠用丁义或取此是以礼成述事诗有象心承丙前贤注内圣外王后世刑之句),祭临日吉恰斯经。
为师永俾百王法,立教恒垂万代刑。
乐奏仰瞻心向往,礼成应退步犹停。
古稀何有不踰矩,舞象惟惭自幼龄。
毛公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四
传诗自是属毛苌宋代方知有紫阳汉唐以来于毛传诗序俱无异词至宋朱子作集传于是后儒方宗紫阳之说)
幸得赵燕博士,便云迁就亦中郎(朱子谓毛苌始引诗序入经自齐鲁韩三家之传绝而毛说独行读者有所不通则为之委曲迁就云云然朱子虽别自立说而亦有拘而过当之处如郑风自缁衣以下惟六篇与旧说相仿馀十五篇泥于郑声淫一语悉以淫奔斥之而置实事于不问殊失诵诗尚论之义且所谓郑声淫者以其声近于淫靡非谓诗之以人言者无不属之淫奔也如风雨之思君子子衿之刺学校废扬之水之闵无臣将仲子之刺庄公山有扶苏诸篇之刺忽此皆有实事可稽讵得概以淫奔目之乎向题七十二候虹始见诗触类及此辩之颇详然自宋以后虽皆宗朱子而毛说行之已久尚有典型虎贲中郎之思谁则无之)
二南原合不称国,十什只当独号王(古有二南而无国风之名其不应称国已见向所著国风正讹至平王东迁以后王号犹存孰从而降之为国以是知朱子集传为十五国之风者非是)
行馆祠旁供一宿,馀閒考古遂成章。
按:古有二南无国风之名宋程大昌诗议首论之天下岂有周南之国召南之国亦岂有王统天下而谓之国之理(如诗云王国克生正谓文王尚未王天下为周一国之义耳)至豳乃追王之义或称其先王之国尚可牵强然礼表记见国风之文乃汉儒所作其所引我躬不阅乃邶风非周召王豳也向曾为国风正讹辟其妄并详稽古说加以论断矣兹以东巡道经毛苌故里采风之馀三复诗教辄有所见不能已于言夫诗先春秋而删者也春秋尊王故于每年之春首揭以王公羊传云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诗之王即春秋之王也孔子作春秋尊王如此而于删诗顾以王列于国且入于卫之后郑之前有是理乎孔子于鲁父母之邦故为颂鲁非王之诸侯乎孰谓孔子尊鲁而反卑王乎诗十馀国编比后先解经家多曲说孔颖达王爵仍存不可过于后诸侯故次于卫夫卫王臣也不可后他国独可后卫乎名分所在可少抑不可过抑是五十步之笑百步耳欧阳修卫王以世爵比也王之爵受之天卫之受之王曷可比也张载谓若非以卫分之则王无异于正风也风之正变读其诗者自知之何待分且雅正变之间复以何者分之乎曹稡中谓天下无王而寄元于鲁故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孔子鲁人春秋鲁史鲁人鲁史书鲁元理也王讵可寄若如所言则是春秋继诗乃曹魏九锡之文赵宋袖中之诏也侮圣言滋甚惟王应麟谓襄二十九年季札乐为之歌王孔子至哀十一年始自卫反鲁降王于国风非孔子也差为有据盖孔子之删诗因其旧次耳我皇祖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备引诸家之说而以朱子所言十五国风次序恐未必有意置于篇末圣见超卓已微示折衷可以钻仰窥测矣其时李光地亲承圣教亦有王号犹在谁则降之之说韪矣予以为王宜列于二南之后十一国之前周之兴而南也格被遍于武夫女子其迁而东也忧思结于行役之大夫盛衰之介如此与夏书之由甘誓而五子之歌商书由高宗肜日而西伯戡黎周书由君牙囧命而吕刑文侯之命同一意俾读者憬然而悟惕然而思在上者念政教之施当端本善源在下者凛风俗之化当则古称先一序次间俯仰兴废致此之由兢兢慎守始以见诗教之大也中庸曰非天子不考文予见及此为毛郑以来说经家所未有亦考文之一不难移置篇第颁谕学官改而行之顾经文传习已久不可更易唐明皇跻月令为礼记篇首予素所深鄙即曩时定麈角解改时宪而不改戴记之义也然诵圣言正大分所关系非浅鲜因于诗发其端而覼识于后以谂天下后世之说诗者
庚尧嗣君鼎晨兄(即青县崇祯癸酉举人姚景图年十九以戴记初登北榜 明末清初 · 陈函辉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沧海遗珠
青箱家学谢蓝青,十九贤书羡茂龄。
洗马乘车初载璧,长文抱膝早占星。
为霖旱岁须龙种,此日秋风有雁翎。
闻说救时君世业,好将三策射彤廷。
戴进士仪周 明 · 欧大任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燕市还来共酒杯,笑予寄宿在灵台。
省中兰佩今堪结,江上荷裳未可裁。
连骑岂知原宪,淩云空羡马卿才。
玉河烟柳年年色,曾见何人奏赋回。
冬游浮丘迟戴仪周李芳卿袁茂文三子 明 · 欧大任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落叶苍苔满翠陀,高楼爽气晚来多。
萧条方外唯丘壑,酣畅尊前一啸歌。
西泛凫鸥何处至,东来车骑几时过。
小山不用频招隐,知有幽情在薜萝
临淄咏古六首 其六 梧台 清 · 赵执信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观海集
城南万木入天风,雨送秋声过故宫
总是于今萧瑟地,当年那更树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