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徐用和御史平凉镇原县 明 · 程敏政
 押屑韵
东风作轻阴,寒雨半成雪。
端居政不怡,况子有远别。
子本江汉英,所学重名节。
平生爱君心,讵忍结吾舌。
一疏天九重,冗食愧饕餮。
皇恩真浩荡,暂遣谢朝列。
迢迢西入关,山水几盘折。
从来行路难,士岂动忧悦。
相送城东门,车声晓幽咽。
劝子酒一卮,世故若骚屑。
勖哉夷险地,仗此一寸铁。
不久应赐环,离歌勿终阕。
徐用和御史山八韵 其一 金山埋玉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三
金山四面拥佳城,玉树埋时不复荣。
灵气百年还造化,岩峦千古閟光精。
名同郭璞江心墓,恨比何充地下情。
欲采生刍无处奠,乱沙衰草正纵横。
徐用和御史山八韵 其二 玉屏耀金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三
玉屏开日耀金精,下见扶桑海色明。
䌽翠摇空光不定,丹青照眼画难成。
羊郎晚可移床对,王子朝宜拄笏行。
犹有旧题诗在壁,十年风雨绿苔生。
徐用和御史山八韵 其三 冈凤翔云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三
冈头晴翠拂云开,幻作丹山鸑鷟胎。
五色宛从天上降,一灵真向薮中来。
盛时川岳皆为瑞,奕代文章可比才。
应是思乡还感旧,可能重上凤凰台
徐用和御史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三
古墓前头月一池,璧纹浮动不成漪。
半空影落秋毫见,午夜光生老蚌知。
犀火不劳温峤照锦袍谪仙诗。
旧游回首伤心地,乂是烟愁雨暝时。
徐用和御史山八韵 其五 笔架明星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三
笔架山形奇且牢,上与列宿如相遭。
光华照地夜初白,苍翠插空秋正高。
大年登楼手可摘,杜甫上天诗更豪。
乡人翘首望山斗,我亦念之心孔劳。
徐用和御史山八韵 其六 冠峰湛露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三
危峰高耸似峨冠,草树蒙茏露未乾。
袍笏尽消狂客拜,风尘不受世人弹。
羽幢朝岳云中降,鳌首当空海上看。
下有白头未死地,石门空枕夜台寒。
徐用和御史山八韵 其七 圭田秋穫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三
台府官清只俸钱,十年祭有大夫田。
人閒耒耜秋风里,路绕桑麻夕照边。
见说承家须主祀,况闻忧国愿丰年。
平泉花树真何物,犹辱先人戒子篇。
徐用和御史山八韵 其八 茅屋时思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三
报德难忘寸草私,多愁长废蓼莪诗
也知春雨秋霜意,犹似晨兴夜寝时。
种得松楸成古墓,采将藻荐新祠。
欲凭此恨东归海,江水无情去不知。
徐用和御史席上偶成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五
雨后凉生别院东,午窗残暑坐来空。
水光倒射檐头日,弦籁时鸣树底风。
南国骚人方作赋,西台御史乘骢
文逋未觉驱除尽,暂得幽欢此会同。
江主事泽之清江因柬徐用和太守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怀麓堂集卷十七
淮上分司隔郡城,旧游兹复赠君行。
官非外补犹差遣,客不频来少送迎。
莫倚名题金榜贵,直将心付水曹清。
多情为问山阳守,种得甘棠几树成。
徐用和镇原 明 · 李东阳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怀麓堂集卷五
恻恻重恻恻,与君各南北。
昔作同心人,今为远行客。
燕山望秦关,道路修且棘。
平生旧骢马,十步九欹侧。
长风吹征衣,黯淡尘土色。
莽莽天地间,胡为此行役。
功名岂不念,所志在忧国。
此意良独知,多言竟奚益。
徐用和侍御藏云山图歌 明 · 李东阳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 山水类、怀麓堂集卷八
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林树开扶疏。
平原苍莽不知处,忽有细路通榛芜。
茅堂枕山半阁水,卷幔正对前峰孤。
幽人深居不出户,纵有邻舍无招呼。
低头把卷苦吟讽,语暗不辨楚与吴。
中流棹歌似相答,欲断未断声呜呜
云多水阔望不见,知是沧洲旧钓徒。
长安六月晴复雨,若非尘土还泥涂。
城中见山如见画,刚可髣髴求形模。
山犹可见水莫涉,尺潦岂足容长舻。
十年旧游忆南国,岁月催人非故吾。
鹦鹉洲汉阳树,此景此诗今有无。
因君此图意披豁,更欲买棹游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