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昌言上(篇名缺) 东汉 · 仲长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八
谨案:《隋志》杂家,「《仲长子昌言》十卷,录一卷。汉尚书郎仲长统撰。」《旧唐志》作十卷,「新唐志」移人儒家,亦十卷。《崇文总目》称,「今所存十五篇,分为二卷,馀皆亡。」《郡斋读书志》、《直齐书录解题》不著录。明陈第《世善堂书目》有二卷。其刻本仅见明胡维新《两京遗编》,有《理乱》、《损益》、《法诫》三篇;归有光《诸子汇函》有《理乱》《损益》二篇,皆出本传,无所增多,则北宋十五篇本又复佚失。今从《群书治要》写出九片益以本传三篇,以《意林》次第之,刺取各书引见,补脱讹,定著二卷。其遗文坠句,于原次无考,依各书先后附于末。本传「统,山阳高平人,著论三十四篇十馀万言,」今此搜辑,才万馀言,亡者盖十八九。而《治要》所载,又颇删节,断续𠇗离,殆所不免。然其闿陈善道,指抲时弊,剀切之忱,踔厉震荡之气,有不容摩灭者。缪熙伯方之董、贾、刘、扬,非过誉嘉也。嘉庆二十年太岁在乙亥三月十五日
德教者,人君之常任也,而刑罚为之佐助焉。
古之圣帝明王,所以能亲百姓,训五品,和万邦,蕃黎民,召天地之嘉应,降鬼神之吉灵者,实德是为,而非刑之攸致也。
至于革命之期运,非征伐用兵,则不能《定其》业;
奸宄之成群,非严刑峻法,则不能破其党。
时势不同,所用之数亦宜异也。
教化以礼义为宗,礼义以典籍为本。
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
高辛已往,则闻其人。
不见其书;
唐、虞、夏、殷,则见其书不详其事;
周氏已来,载籍具矣(「高辛」已下三十二字,从《意林》补。),所不可得而易者也。
故制不足则引之无所至,礼无等则用之不可依,法无常则网罗当道路,教不明则士民无所信。
引之无所至则难以致治,用之不可,依则无所取正,罗当道路则不可得而避,士民无所信则其志不知所定,非治理之道也。
诚令方来之作,礼简而易用,仪省而易行,法明而易脂教约而易从,篇章既著,勿复刊剟,仪故既定,勿复变易,而人主临之以至公,行之以至仁(本作「忠仁」,依《文选·庾元规中书令表》注改。),壹德于恒久,先之用己身。
又使通治乱成之大体者总纲纪而为辅佐,右稼穑之艰难者亲民事而布惠利,政不分于外戚之家,权不入于宦圣之门,下无侵民之吏,京师无佞邪之臣,则天神可降,地祇可出。
大治之后,有易乱之民者,安宁无故,邪心起也。
大乱之后,有易治之势者,创艾祸灾,乐生全也。
刑繁而乱益甚者,法难胜避,苟免而无耻也。
教兴而罚后用者,仁义相厉,廉耻成也。
任循吏于大乱之会,必有恃仁恩之败;
用酷吏于清治之世,必有杀良民之残,此其大数也。
我有公心焉,则士民不敢念其私矣;
我有平心焉,则士民不敢行其险矣;
我有俭心焉,则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徵者也。
开道涂焉,起堤防焉,舍我涂而不由,逾堤防而横行,逆我政者也。
诰之而知罪,可使悔过于后矣。
诰之而不知罪,明刑之所取者也。
教有道,禁不义,而身以先之,令德者也。
身不能先,而总略能行之,严明者也。
忠仁为上,勤以守之,其成虽迟,君子之德也。
谲诈以御其下,欺其民而取其心,虽有《立成》之功,至德之所不贵也(《群书治要》。)
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板筑诸君 其五 明 · 湛若水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地藏天设几千年,合有神明启震川(陈志刚号。甘泉洞修复,因志刚言启之也)
大院豁然临大路,人间始信有壶天。
张烈妇 明 · 陆师道
嘉定张烈妇,嫁汪生之子。汪之母与群恶少乱,烈妇耻之。姑怒,谋令一人强乱烈妇,烈妇不从,杀之。余友归熙甫高其节行,纪其事,请余作诗。)
抱璧置泥涂,皎然质不泯。
菖蒲九节花,虽死常流芬。
十三学裁衣,十六诵诗书。
十七妇道成,十八为君妻。
君家本富贵,家累千金资。
大艑建高樯,商贩名四驰。
高门安亭里,公姥相共居。
升堂见公姥,称妇好容仪。
置酒大设乐,四座争喧豗。
黄衫少年子,绿帻侯家奴。
谑浪间调笑,踞坐气何粗。
阿姑召新妇:"出见勿迟迟。
耳箸瑟瑟环,头簪辟寒犀
步摇九威凤,跳脱两文螭。
浓妆勿草草,傅粉更施朱。
贵客握琼玖,待汝系罗襦。
"新妇口不言,中心自思惟:"少长父母侧,不令见男儿。
今在舅姑傍,内外岂有殊。
赳赳诸少年,何用见妾为?
"妆成更却坐,抑首故徘徊。
诸客不自得,恨恨各自归。
入门不数月,数数见所私。
人语何嘈嘈,朋至何施施。
出入闺闼间,戚施与籧篨。
目成更耳语,无复避尊卑。
新妇心内伤,掩面泪双垂。
往昔辞家日,母命一从姑。
姑今既若此,禀命将何如。
入室问客子:"彼人知阿谁?
何大无礼节,来共阿姑嬉。
"客子答新妇:"通家卿勿疑。
出入有何嫌,卿勿烦言词。
"中冓不可道,雄狐来绥绥。
阿姑昨入浴,邀客解裙裾。
提汤见并裸,新妇大惊啼。
徒跣走归家,见母一何悲:"父母择婚时,胡不惜门楣。
奔奔鹑有偶,疆疆鹊有妃。
关关雎翼并,翩翩鳦羽齐。
岂无清白门,弃之道路隅。
少小听姆训,贞节自操持。
十三学裁衣,十六诵诗书。
十七妇道成,十八为人妻。
举动循礼法,许身秦罗敷
阿姑既失行,贱妾蒙其污。
愿归供养母,苦辛长不辞。
令勿萧艾丛,一变兰与芝。
勿令瓦砾场,得混瑾与瑜。
"阿母见女言,捶胸大悲摧:"嫁女为永毕,不意有崎岖。
且住勿遽去,姑应有改图。
"姑阿见妇去,含怒来致词:"待汝意不薄,早归勿趑趄。
"一听汝言语,谢客掩重闱。
勿使他人言,妇姑有参差。
阿女白阿母:"我姑意已回。
子妇无令人,阿姑诚善慈。
"穿我嫁时服,乘我去时车。
入门谢阿姑:"数月太区区。
愿姑永谢客,恩义两不亏。
"低头语客子:"君当谨内治。
闭门畜狞犬,慎勿纳狂徒。
告翁少饮酒,饮酒恐非宜。
"阿翁闻妇言,沈醉口呜呜。
客子闻妇言,对母言嗫嚅。
阿姑闻妇言,懊恼与榜笞。
狂子闻妇言,咄咄怒且嗤:"吾岂为妪少,吾岂为妪姝。
枯杨反生华,艾猳定娄猪。
所为酒食谋,金珠资赠遗。
彼雄既昏昏,彼雏亦蚩蚩。
妇也独不顺,爪爪生怨咨。
况妇诚大佳,玉雪为肌肤。
修眉淡杨柳,纤手莹柔荑。
皓齿瓠犀粲,笑脸芙蓉披。
头上玉燕钗,倭鬌绾青丝。
腰间金凤裙,云霞生履綦。
诚复与之狎,岂不少且姝。
浊水一同流,姑妇两不訾。
金多得好妇,此生足欢娱。
彼自谓独清,何不汩以泥。
彼自谓独醒,何不汩以泥。
"作计告阿姑:"尔妇太痴愚。
须令入我计,庶不尔瑕疵。
"阿姑即听许:"卿其善为谋。
"谓妇速织帨:"吾将遗可儿。
"新妇白阿姑:"可儿实人奴。
妾岂为奴织,慎勿相轻诒。
"阿姑惭且怒,誓言同其污。
令子远书狱,留妇守空帷。
登楼饮狂子,接坐共歌呼。
酒酣错履舄,命妇前捧卮。
妇怒不肯应,从步去不回。
佻达定相侮,起攫头上梳。
新妇泣且詈,还之意脂韦。
梳既污奴手,岂复可亲肤。
寸折掷之地,不复顾踟蹰。
狂子颇自失,阿姑心无涯。
召客与共浴,纵客入中闺。
罗帷忽自开,直犯千金躯。
新妇呼且骂,抗拒力不遗。
举杵奋击撞,脱走去莫追。
自伤洁白身,动使行露濡。
十三学裁衣,十六诵诗书。
十七妇道成,十八为人妻。
举动循礼法,许身秦罗敷
阿姑竟相负,岂复用生为!
早得归黄泉,我身幸无亏。
恸哭自投地,力竭四体堕。
绵绵气欲绝,冥冥神巳离。
阿姑因作念,此可使人知?
不如灭其口,快意胜决疽。
为食召诸少,絷缚加羁縻。
前行操双斧,后行袖金椎
翕霍斧交下,纵击椎并挥。
妇痛愿即死,不愿更须臾:"奴何不剚刃,使我颈不殊!
"可怜金石贞,竟死椎斧馀。
飘风东南来,纵火将焚尸。
皇天为反风,尸重不可移。
邻里觉相报,官府为穷治。
阿姑始自悔,回骂诸屠沽:"我家何负若,陷我于罪罗。
"相携入囹圄,不得辞刑诛。
县门大道边,赫赫烈妇祠。
先是三日前,祠中出灵威。
鼓声夜阗阗,烈火炎炎飞。
妇死三日后,仿佛庙中趋。
高行合祀典,有司表门闾。
俎豆礼常严,青史名不渝。
垂诫后世人,完名当若兹。
归开甫信都(有引。开甫震川先生熙甫也) 明 · 俞允文
五言排律 
开甫以经术理长兴,属余写《卓茂传》,揭之厅壁。其治多准古道,而不合于今之人,故讪者森若交戟。三年稍得判马政于信都,殆所谓策骐骥而服盐车也。赋此言别,兼以申其屈云。)
百里长城县,山回万壑纡。
阳坡觳觫,阴洞产于菟。
紫笋披云摘,青兰带草锄。
土风饶险劲,案牍少欢愉。
卓茂存心古,钟离与众殊。
名高翻忤俗,道大不因愚。
此日腾交戟,何人悔失珠。
九方沉藻镜,万匹混迍夬。
自是龙为友,无烦舄化凫
周王八骏,非尔欲谁须。
征马嘶送归有光 明 · 俞允文
白杨花飞江水黑,江头行人头尽白。
青山日出烟尘昏,马上谁为都门客?
都门豪客长安儿,蒲萄百斛千丝。
戎装玉骏邯郸姬,虎旗绣簇红鸦啼。
长安三月春未暮,城中不见游人归。
游人归,醉满堤。
青草长,征马嘶。
归熙甫长兴 其一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泪尽陵阳璞始开,一时声价动燕台。
何人不羡成风手,此日真看制锦才。
若下云迎仙舄去,霅中山拥讼庭来。
莫言射策金门晚,十载平津已上台。
归熙甫长兴 其二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墨绶专城可自舒,应胜待诏在公车。
春山正好时推案,化日何妨且著书。
到县斋宫留孺子,诘朝车骑请相如
客星能动郎官宿,白雪阳阿兴有馀(子与时在邑与熙甫善故云)
题申得渊书室昌山成相国希颜旧宅在墨寺洞。有园林之胜。嘉靖壬寅年间。宋圭庵侨居是地。时郑林塘乘月往访。圭庵作近体诗一首。林塘即和其韵。文人词客皆有所和。挂诸楣间。为士林所传诵。厥后是宅灾。无复存者。传为权舍人盺所得。欲复旧事。未就而作故。今为申太仆得渊所得。申缔构未半。先治书室。思以先辈诗篇弁之于首。复求当代名家继之下。欲使一世胜迹未百年而嗣续铺张。不亦为斯文之胜事乎。朴骆村诗以上九首。得之诸家集中。而退溪先生诗一首。因仙源金国录示。并十首云。) 明 · 柳根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西坰诗集卷之三
靖国元勋始卜居,终南大隐计非疏。
儒仙入室真栖凤,诸老留诗已蠹鱼。
一壑菟裘归太仆,半生鸠拙中书
求诗及我真多事,前辈风流恐落虚。
除夕冉叠前韵和季穆寄黄二子羽之作兼示子羽 其三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牧斋初学集卷第一
黄帘绿幕漏徐徐,短檠频挑夜勘书。
蓻苑丛残稂莠在,文人凋谢槿花如。
金华绝学吴黄后金华宋文宪公吴渊颖黄文献文宪之师也)太仆遗编欧(谓昆山归熙甫
寄语吾徒须努力,张罗休效一囊渔。
题缺 明末清初 · 黄宗羲
 押词韵第六部
三百五十字,投来自修门。
意欲规感兴,严不数文园
谁开场屋眼,而涤濂洛源。
读之再三叹,洗濯出佳言。
吾闻玉峰麓,庄渠□晓昏。
此心为主宰,屹如砥柱存。
瓣香展馀干,千军归玉敦。
干城意自远,碎钵何足论。
一传为震川月胁开九阍。
文章以载道,不与江湖奔。
太史金闺秀,学不离天根。
源深流自长,仁体春风温。
何意罍洗中,有此瑟若璠。
念予处幽箐,何得李君
风期托想像,求日而烛扪。
吾徒辱赠言,朗月照昆崙。
茫然数难端,口吃类子云
隐公己未来,治乱留其垠。
何条可说施,忼慨未敢陈。
为学五十载,菽粟真不分。
崇王及贱霸,众说徒纷纭。
当身试證之,不能救巢焚。
始信本领阔,寰宇方周巡。
不然朱墨行,为儒恐未真。
所以介子推,抱桂枯于汾。
悯予幼失学,患难屡破坟。
幽情发思古,面目诚主臣。
姑置四海大,未能康一身。
密尔文自娱,无以答戏宾。
牧豕海上老,所嗟非隐沦。
斯民方憔悴,何以返夏殷。
圣学将坠地,何以辨朱纁
其职在公等,学优而仕勤。
危举天下溺,岂徒门人亲。
勿令吾乡校,窃议东海滨。
哭归高士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四
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
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
悲深宗社墟,勇画澄清计。
不获骋良图,斯人竟云逝。
峻节冠吾侪,危言惊世俗。
常为扣角,不作穷途哭
生耽一壶酒,没无半间屋。
惟存孤竹心,庶比黔娄躅。
太仆经铿铿(君曾祖讳有光字熙甫世称震川先生,三吴推学者。
安贫称待诏(君叔祖讳子慕字季思,清风播林野。
及君复多材,儒流嗣弓冶。
已矣文献亡,萧条玉山下。
郦生虽酒狂,亦能下齐军。
发愤吐忠义,下笔驱风云。
平生慕鲁连一矢解世纷
碧鸡竟长鸣,悲哉君不闻(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后汉书儒林传说经铿铿扬子行左传文十八年卜楚邱占之曰齐侯不及期非疾也君亦不闻)
宁都凝叔惠贻易堂诸子文集 明末清初 · 朱鹤龄
 押支韵 出处:愚庵小集卷三
文章气节古一之,立言岂是脩曼辞。
扬雄美新入文选,萧统无识徒贻嗤。
唐宋以来文匠八,门奥各出推导师。
柳州躁进荆公执,尚于大义无瑕疵。
皇初希直实巨手,崆峒南城老笔披。
荆川遵岩与熙甫,沿溯均出欧曾规。
弇州才大一时杰,此后作者谁能追。
西涯诗文败娿匼,当时正论多诋諆。
奈何谈者好轩轾,一祢一祧任意为。
未闻身名已瓦裂,能立坛坫持旌麾。
易堂风节吾所畏,文笔贾勇相切劘。
翠微峰前鱼鸟乐,碧桃红蕖烂漫姿。
观彼论撰颇英鸷,起衰振靡实有期。
我亦永怀不朽业,志大力小空逶迤。
两目眵昏足尚健,欲向勺庭捧盘匜。
安得插翅堕尔前,黄绦青鞋白接䍦
离经酌史无晨夕,同斸茯苓松下炊。
归太仆祠堂 清 · 徐釚
千古文章叹薪积,腐迁班掾争辟易。
倔强简傲岂无才,欧柳曾王中绳尺。
百馀年来归震川,遗经自抱荒江边。
琅琊济南互支拄,馀子碌碌纷眼前。
甫里先生是吾师,论文得失寸心知。
披榛逆旅扪遗迹,瓣香遥掷傍人嗤。
此事微茫已十载,瓦砾霜浓犹不改。
黄州学士今最贤,建植华堂发深慨。
雪滩钓叟持相闻,意气难随宿草堙。
请看奇士侯芭识,那可悠悠与俗论。
太息风烟回钜鹿,绝巘茅斋蔽荒
寂寞娄江一片云,年年飞傍太行麓。
寿陆菊隐前辈七十二首 其一 清初 · 查慎行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人海集
熙甫陶庵传述久,百年君又起疁城。
学能忘世名偏重,老爱雠书眼倍明。
在璞不妨留玉彩,出山依旧觉泉清。
龙门子弟俱英绝,及见渊源有二生(谓孙恺似侯大年
天津姜西溟次韵 清初 · 查慎行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白蘋集
同是春风失意时,送君真觉拙言辞。
杜陵旅食经年久,熙甫才名一第迟。
青镜从渠增算发,白身输客赌残棋。
老来别绪兼师友,那得并刀剪乱丝。
太原阎百诗先生见示尚书古文疏证因赠 清 · 范允𨧨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东南淮水壮波澜,鲁殿遗经树讲坛。
不见古人时有恨,尝疑知者亦良难。
典型莫忘中郎似,谭笑宁同楚相观。
千载梅生应悔作(古文《尚书》乃梅赜伪撰,吴草庐归熙甫政底未尽,百诗辨证精详,不遗余力。),无瑕白璧久当完。
昆山子讷张生荫嘉寓斋流连日夕次其秋兴元韵 其二 清 · 沈德潜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归愚诗钞馀集卷二
墓前碑碣旧摩挲夏太常归太仆二公墓。),廿载惟凭梦寐过。
熙甫文章经史合,仲昭笔墨雨风多。
重来辽鹤悲身世,独向空岩发啸歌。
天地苍凉宜觅醉,岂徒卑湿饮无何。
咏古 清 · 曹一士
 押阳韵
桃李艳春日,析黯无光。
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风云一朝变,天地为苍苍。
有明盛坛坫,七子互腾骧。
牛耳执王李,才高气愈扬。
仰视高秦汉,府窥藐宋唐。
指挥籍湜辈,匍匐邾莒行。
震川老举子,茅屋荒江旁。
言招故生徒,讲学称先王。
势焰固不敌,名声讵相当。
云何百世下,中天吐寒芒。
古今几作者,身晦道乃昌。
祧祔有定论,翕赫安可常。
按:见名位不可恃,而实学识行久而弥光也。道存身晦者,可以自坚。
寿门若溪广惠寺陈武帝故宅(寺中有井相传帝初生时取水以浴忽涌起数尺明归熙甫作令时刻铭其上) 清 · 厉鹗
 押蒸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一
若溪走玉龙,连山抱千层。
水风引到寺,老树青鬅鬙。
上巢大觜乌,下络交枝
王气久死灰,阴怪争来凭。
陈帝起里中,樵牧犹相矜。
捣青一旅奋,驱贼如秋蝇。
悲哉萧老公,不得顾眇僧。
跛奴亦何为,大命归吴兴
此地即丰沛,精爽依禅灯。
长爪携淑俪,雉山望云蒸。
我来漱井眉,铭辞义崚嶒。
传是洗儿日,寒溜汤泉腾。
更著辱井戒,不觉欷歔增。
可怜马上郎,义愤尤足称。
成败有天定,隙为英雄乘。
煌煌江左业,从此期恢弘。
身后那可料,暴骨摅雠膺。
古愁起暮色,闲话同诗朋。
循廊土花碧,铃语摇觚棱。
李家店芍药牡丹四月十二日过此,芍药仅含蕊,牡丹数丛开甫盛,踰月重经,两失却矣。余既与世缘,悔匿之不早也,感作二章。) 其一 清 · 严遂成
 押药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八
我去花未开,我来花已落。
何相避之深,垣踰而坯凿。
急于炫世者,智不如芍药
谁能肖像求,毋乃县赏索。
遐哉朱桃椎,道上置芒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