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记梦 其一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耘谷行录卷之四
近闻韩山君谬被谗喙。迁居长湍。向方驰慕已久。是月念后。梦谒者两宵矣。又昨梦与客游一洞口。偶入一茅舍。公立于厅上。如盥漱状。予再拜进前而立。公即呼男判书曰。扬彦。(如名)汝往彼处。先使知之。我明晨将往云岩。可期会于申家宅。若不尔。彼必有悔叹。判书即去。公入室如理装。予见柱间凿孔中有一张白纸。取而披之。乃公之手写书也。读之半。未终而觉。忘其辞意。不知将有何祥乎。正月二十五日夜三更也。书二诗以志之。
至宝韬光政令苛,有谁如琢复如磨。
迩来梦谒连二夜,记取魂游作一歌。
邦国经纶归火泽(睽卦也),江河舟楫困风波。
天如未丧斯文也,纵有匡人乃我何。
耶律丞相庙次韵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一代豪华去不还,碧峰长映紫芝颜。
七分数拟尧夫邵,十倍髯过汉将关。
致主力曾遵夏礼,活人功比革苗顽。
穹碑已没荒祠在,谁剪荆榛表墓山(石像髯垂至足)。
东郊观猎三十韵。应制(尝扈从。成庙命制。公立进。上大叹赏。) 明 · 金䜣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颜乐堂集卷之一
东国一千年降圣,无为垂拱舜衣裳。
明良际遇风云会,萤烛依乘日月光。
玉帛梯航来万国,风尘刁斗静三方。
周文郁郁监商夏,汉业彬彬迈晋唐。
天地清宁调玉烛,国家治泰系苞桑。
躬推帝籍耕千亩,克诘戎兵务外攘。
穑事三时勤劝课,场功连岁告丰穰。
以时蒐狩追前轨,要简车徒戒俶装。
五夜报筹金阙辟,三军告驾玉銮锵。
微风汛扫清前道,落月凄清绕未央。
霁色鲜明搴宿雾,瑞光浮动旭朝阳。
平铺绿野迷林薮,卷尽黄云刈稻梁。
椓弋丁丁包洞壑,张罘肃肃截山冈。
跑空騕袅三千队,拥野貔貅十万行。
鼓角响空惊霹雳,旌旗蔽日欲昏黄。
鱼丽整整军容肃,鹤翼堂堂阵势长。
已遣合围生虎豹,更催飞箭落鹙鸧。
苍鹰掠地便搏击,黄犬穿林惯走跄。
踸踔鹿麛悲走险,纵横熊豕似驱羊。
冥鸿已失四飞路,狡兔犹难三窟藏。
击水大鹏须敛避,盘空苍鹘欲徊徨。
郊原暗惨洒毛血,草木腥膻涂胃肠。
汉主上林谁比数,楚王云梦固难当。
翠华尽日留朱辇,法酝流霞进玉觞。
何幸小臣陪羽猎,愧无词赋奏长扬。
宴安是惧闻前圣,玄默为神是哲王。
洛汭十旬嗤夏主,网罗三面祝殷汤。
渊冰要自怀兢业,佚豫须知戒怠荒。
羲易三驱垂轨范,虞箴一语砭膏肓。
欲陈芹曝诚空切,愿献丹墀永不忘。
每过兖辄拟谒阙里辙阻追赋 其二 明 · 徐渭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约如一竖牧千羊,博取三坟览百王。
谁越殷周徵夏礼,独馀江汉写秋阳。
孙枝岁久龙鳞暗,翁仲霜浓马鬣长。
不用今朝愁不至,年年此路自堂堂。
又和题一首 明末清初 · 周永年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十九 名胜类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若道临溪堪钓璜,尚湖宛在渭川涘。
作画善行缩地法,无数景光缣素里。
春秋以时咏兰桂,俯仰之间识桥梓。
游多鹿豕想邻山,食足鱼虾知近市。
论成乐志美西园,村港暗通路斜迤。
耕凿衣冠问若何,只记在家常早起。
吾子风流胜昔人,合调每寻程与李。
兰心未肯杂于蕙,橘性宁教化为枳。
所嗟李子就泉台,喜得程君就栖止。
拂水岩头飞瀑声,穿过窗棂落枕底。
堂沿松竹署耦耕,阁敞湖山额秋水。
似兹小筑近年成,剩许新经著耒耜。
山庄对向画图看,知他谁俭复谁侈。
词出牛宫见曳犁,客上龙门闻倒屣。
嫩蕨有几亦同采,老酒无多竟先被。
长句初惊骤雨过,高歌定遣从风靡。
先畴昔日服畎亩,旧德今时食名氏。
朝烟夕霭并迷离,山亦有椒江有汜。
清斋不免尽园蔬,净肉何至污砧机。
宋家刘氏两先生,号曰公非与公是。
从来史学未易通,夏礼能言征在杞。
吴越当年大国王,表忠观古舟堪舣。
四海皆知有罗生,唐使不知亦已矣。
子今命我续前篇,未及捉笔先伸纸。
《兰亭叙》曾比金谷,《桃源记》却出栗里。
况子诗因述祖兴,辋川唱和非徒尔。
五行作甘惟稼穑,三农艰辛在耘耔。
墨池涤研开良田,此意岂复关余子。
王世子挽 明末清初 · 吴竣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竹南堂稿之五
诞启重轮彩,遥承树业宏。
春筵脩秬鬯,夏礼讲庠黉。
岐德随言动,撝谦出性情。
姿由天纵得,学自日将成。
至孝唯思尽,嘉谟正率行。
汉帷承燕翼,周寝趁鸡鸣。
每颂猗兰盛,争歌宝箓亨。
元良宜见佑,倚伏杳难评。
震荡关时运,苍皇遇丙丁。
衣冠永嘉色,风雨洛阳惊。
北碛当青跸,西河入玉笙。
从禽垂十载,跋马几千程。
秦质能尝备,燕尘已饱更。
好还应物理,怀惠在吾诚。
莫谓乌头待,旋瞻紫气盈。
前星辉北极,少海润东瀛。
蹈舞环邦忭,讴歌竞野迎。
跋朝申贺典,戒曙告宗祊。
流庆金颁札,腾祥碧溢饧。
趁晨欢奉冕,踰月视调烹。
禄固跻长享,灾谁睹未萌。
青囊非佐使,丹火失和平。
忽尔惊东阁,终然梦两楹。
流虹俄寝彩,离照遽沈晶。
鹤算斯知命,龟稽实未祯。
文孙犹扣地,朱礼向提衡。
痛戚重宸结,咨嗟八路并。
仪文遵祖宪,典则访儒卿。
节惠仍褒实,循章且易名。
垂光留琬琰,纪德播弦筝。
玄兆开尧陇,灵休拥汉京。
晓晞新薤露,香委旧书檠。
尽制情还歉,崇终事始贞。
云愁低奕幕,雨泪洒佳城。
昔忝宾筵末,偏承震泽倾。
唯将博望颂,留与野人赓。
华阳行 清 · 蔡之洪
出处:凤岩集卷之一
惟天赋吾人,厥性仁与义。
人而无此性,亦一禽兽耳。
仁以爱为主,义者宜之谓。
行若得其理,万殊归一致。
生族曰有三,君亲居其二。
深恩与厚泽,岂若昊天翅。
事亡如事存,报生当以死。
忠孝本无间,至情宁有异。
先王制以礼,品节各殊次。
庶有匹嫡嫌,不得祭考妣。
臣有僭上疑,未敢擅君祀。
大防信难踰,千圣同一揆。
事有随时别,礼或缘情起。
惟圣可以权,低昂必称锤。
夷考二戴记,炳若丹青备。
支庶祭其亲,匹夫祭天子。
经变纵不一,制事均得谊。
恻怛诚意同,义尽仁之至。
人性与天理,固所不能已。
矧有不世主,神功入人髓。
沧桑虽百变,夐想犹不匮。
金火虽迭迁,彝常无时坠。
所以报效道,靡不极其意。
我观古圣王,世绝祀不止。
粤若尧与舜,庙享迄千祀。
吴越建禹祠,商丘主殷器。
洪皓祭道君,忠悃篇中寄。
徐民祀偃王,石室山上岿。
有汉高光庙,历历皆可指。
国人怀楚王,茅屋陈饎馈。
村翁慕蜀主,伏腊荐胡簋。
南轩若晦翁,昌黎及子美。
迭兴旷世感,篇什垂后示。
退陶濯缨翁,立言亦精致。
盖以微诚寓,实出爱之理。
虽非纪常典,寔无僭踰忌。
翼翼吾皇祠,亦在华阳阯。
盛事谁权舆,烈烈文正旨。
大义谅斯存,我请言终始。
昔我康献王,忠义参天地。
际会高皇帝,至德配姚姒。
威岛返义旗,彝伦赖不陊。
梯航久不替,职度勤包匦。
世世愈恪谨,燕谟垂后嗣。
见待颇异礼,一如心腹视。
逮至岁龙蛇,左海丁运否。
汉仪尚整肃,岛夷忽觎觊。
凶谋逞假虞,杀气缠东鄙。
狞锋力难制,王师辄颠踬。
三京已失守,八路如鼎沸。
回瞻关西路,玉趾多跋疐。
惨惔二陵祸,痛哭七庙燬。
川渎血漂流,丘园骨委积。
人烟杳萧瑟,神民共愤恚。
时维万历帝,恻若瘝在己。
疾痛呼吁急,父母欣孔迩。
鸿恩特字小,赫怒东出帅。
士卒风霆驰,惠渥云雨施。
先烈慕镡海,祖训追梦魏。
成筹在同仇,不惮邦力费。
将军谁最雄,赫赫杨与李。
威伸日出处,巨酋心胆惴。
经营六载间,海岱妖氛弭。
群丑荡巢穴,四郊无壁垒。
神武且不杀,元后信聪智。
藩邦喜再昌,宗社起颓圮。
春阳及朽株,雨露沾枯骴。
边境卧刁斗,连山绝烽燧。
耕织始安业,士女相欢喜。
大哉生成化,昆虫草木暨。
德与乾坤合,泽可江汉比。
含生悉尊亲,乐乐利其利。
没世铭肺腑,不敢忘有斐。
迩来五十载,侯度益虔挚。
痛矣崇祯祸,凶孽敢横肆。
黄图入狼望,蚩尤逼中冀。
国破君效死,舍生如脱屣。
身为社稷殉,义不径窦避。
毅烈争秋旻,万古立人纪。
臣谋竟不臧,辽城反自毁。
乾纲扫地尽,羯狗擅玉玺。
华夏气甚逆,视天一何醉。
衣冠尽污辱,生灵惨艾薙。
萧条南渡业,反为奔鲸饵。
嗣皇恨血碧,帝胄逃踪悴。
宇宙一腥膻,冠屦痛倒置。
寂寞天寿山,松柏空苍翠。
率土均含痛,最偏东海涘。
追惟赤鼠冬,胡骑忽纵恣。
下泉浸苞稂,拒辙如螗臂。
非无蹈海志,忍辱良有以。
宁考奋大猷,一恢唾手矢。
锦玉忘宵旰,方圆惭戴履。
如汉有武侯,比夏馀臣靡。
杖铁追宋辟,涂厕闻豫匕。
暨臣一介同,鞠躬期尽瘁。
云龙契密勿,丙夜筹策秘。
二三为时出,拔茅茹征汇。
十载勤聚训,北望恒切齿。
金币往来间,常寓薪胆志。
区宇伫廓清,一扫腥秽气。
成败岂逆料,彼苍谓可恃。
仙驭痛莫攀,大业中途委。
支厦失巨木,为山亏一篑。
天若假以年,功烈岂如彼。
白首孤臣在,抱恨穷山邃。
年年五月日,谩洒穷天泪。
长吟出师表,独怀倾瓶耻。
哀哀匪风感,眷眷尊王思。
截彼千丈崖,煌煌四大字。
石龛势穹崇,足以风雨庇。
苍梧帝驾远,鼎湖遗剑寘。
翔鸾舞半壁,惝恍惊神鬼。
问公从何得,老峰求燕市。
谁人为相赠,悲歌慷慨士。
至宝不论直,千金土芥弃。
归来诧海域,奉若帝手赐。
思传修身要,分明揭在是。
所以怀绥化,荡乎难名矣。
摹勒若有待,天意非偶尔。
守视凭缁流,焕章名其寺。
环卫簇山灵,呵护罗谷魅。
摩挲感自激,雪涕悲风屃。
仍思故皇灵,久矣香火閟。
神州不可托,踯躅将何倚。
谋营一小屋,拟享神与毅。
报效同犬马,精诚体蝼蚁。
旧德表不忘,英灵庶少慰。
时命忽大谬,好事嗟莫遂。
流离颠沛际,一心耿不弛。
丁宁将死语,托后颇亹亹。
赖有门下贤,继志克慎毖。
礼意愚不测,人见或歧贰。
公议久乃定,经度仗士类。
民庶若子来,轮奂不竟晷。
规制仿殿屋,结搆犹不侈。
堂庑俨跂翼,东西两皇位。
古礼虽可徵,时势多忌讳。
空山锁虚殿,神牌用素纸。
春秋谷朝差,奔走供蕉荔。
远近闻风至,济济缨弁頍。
循规素王祀,斟酌沧洲事。
奠献礼止三,笾豆数列四。
冠服袭明儒,牲牢展特豕。
谁言礼未礼,有以小为贵。
洋洋万世泽,尽物无与拟。
祭用生者禄,圣言信有诿。
况又士于帝,本自无嫌儗。
一气通上下,克诚其飨只。
不以人为微,不以物为菲。
焄蒿在左右,僾然临尺咫。
夜闻蜀魄啼,花上冤血紫。
工部一掬泪,北面勤拜跪。
循除九曲流,尽是朝宗水。
呜咽若有情,日夜去㳽㳽。
祠号揭万东,过者必钦唏。
院宇傍邻近,中垂一幅绮。
大老遗像俨,宸居宛密侍。
皇祠礼才讫,肃斋仍奠饎。
应有不昧魂,下上陪风骑。
时于供事夕,复举公罔觯。
宾主迭献酢,二南偕宫徵。
升降挹逊间,王道知易易。
泽宫千载后,不意今复觑。
哀彼一统历,正朔终于此。
先正十袭藏,保得尧庭瑞。
百刻遗宪在,内记钦天志。
开卷感慕新,礼废犹存饩。
复有中山毫,天香尚染渍。
螺刻足为徵,流传问何自。
至諴宜有感,得非神所遗。
悲慕寓羹墙,此义知者几。
尊周一部书,美意须更味。
麟书置无地,洞云为箧笥。
山号亦称华,名言实非伪。
异日归马地,祯祥已先萃。
岳带清秀气,水洗氛秽累。
群壑揔雪色,石面浑如砥。
汗漫排素壁,洁净无点滓。
或铺如簟席,或窞如圈匜。
奇巧各千状,逐处心魂悸。
疑从王京游,宛陪瑶池戏。
巍乎落影岑,万仞不可企。
何年映中华,旧迹传秘诡。
龙岩复蜿蜒,几日卧清沚。
风云会有时,神变倘一试。
巴谷境幽窕,石路何逶迤。
冬青遍成林,森然杂松榧。
梅比孔庙桧,菊垂东篱蕊。
派分武陵溪,巷接桃源里。
中朝一区土,恍惚于斯徙。
王家旧日月,留照此山里。
文物独皇明,讴歌尚朱氏。
回首犬羊天,九有腥尘炽。
烈士气激仰,忠臣血涕泗。
适玆涒滩岁,甲子一回值。
皇业尚未复,身上簪缨愧。
人情倍恻怆,时事增感喟。
于休我圣上,临筵亦兴忾。
皇皇大报坛,志业追前轨。
睿想酌时宜,乾断廓群议。
圣躬亲祀事,泣涕沾黼扆。
红云俨陟降,彷佛回土驷。
酒用包茅缩,庭看佾舞佌。
星辰北拱如,羽旄东巡似。
禹鼎虽沉泗,夏礼犹在杞。
巍烈竹帛垂,伟绩管弦被。
君民不谋协,异事增光贲。
非徒秉彝同,谅知时运使。
人心既未绝,天数从可揣。
胡命无百年,光复指日俟。
绛衣何当见,拭目长延跂。
阴盛必有阳,乱极当思治。
宣圣述诗易,托意警衰季。
芃芃黍苗句,编居变风尾。
硕果不食象,著在剥尽底。
天道古来然,圣训岂不懿。
勉旃同志士,共惜光阴驶。
东韩数千里,庶免为虫兽。
民性由是明,礼俗从今韪。
纲常幸不坠,嵂兀山共峙。
彼哉忘义徒,何心妄毁訾。
世无鲁连子,谁识牛后刺。
他日玉河道,其颡应有泚。
藐余一书生,断兮无他技。
恋旧心如结,伤今掌频抵。
平生倚天剑,无路斩长虺。
百感来婴怀,中夜耿不寐。
遂为缀新词,聊以辟邪诐。
此言如不信,更请质经史。
咏史(因阅曾先之史略而作) 其十五 清 · 尹愭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无名子集诗稿册五
会彼涂山玉帛云,防风戮处赏刑分。
须看扶娄朝夏礼,吾东事大自檀君。
丰润文庙。书赠诸生 清 · 赵秀三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秋斋集卷之五
阅月征衣涴软尘,桥门磬折换儒巾。
两楹位正瞻如在,数仞坛高入问人。
夏礼冬诗吾用古,象樽牛鼎物维新(庙有宋徽宗北狩所留象樽牛鼎。今尚宛然可观。)。
相逢莫道冠裳别,同是先师化里身。
明实录歌 清 · 赵秀三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秋斋集卷之五
明列朝实录四百六十有一卷。起自洪武。止于天启。若崇祯实录则以甲申之变。未暇纂述欤。此书盖史馆(旧藏)谷氏之所据修全史者。而后孙穷窭不能守。流落人间也。岁己丑冬。余从国使入燕。与李君锡汝同馆。李君以厚直沽诸书肆。属余共编订讫。载而东归。献于朝庋。奉于北坛之阁。阁中文献。自此可徵矣。呜呼。览是书者。虽穷发骈趾之人。莫不咨嗟悼叹流涕痛哭也。况我东国遗民。有龙蛇再造之恩。而百世不能忘者哉。李君顾家贫时诎。而乃出捐千金。为国家办盛举。少无几微色。苟非有古义士风者。乌能如是乎。遂为赋长歌。庸识其事云尔。
四百六十一卷明实纪,当时史才称谷氏。
一统二百八十年,天启为终洪武始。
礼乐刑政灿典章,山川郊庙精禋祀。
祖功宗德奠九区,文谟武烈垂万祀。
沧桑百变崇祯朝,呜呼帝亦明天子。
大厦固难一木支,四十九相空唯唯。
竖碑党籍有东林,执策赴乱无南史。
但见爆火起金宫,未闻遗音传玉几。
左有记事右记言,旧臣应泰今皇旨。
犬衔膏烛秘书省,蝇头细字番黄纸。
丰润之谷后式微,此本流落燕南市。
三蚀神仙老脉望,瑟缩不敢来容嘴。
槐肆虽非石室藏,神物守护犹相俟。
朝鲜使者馆玉河,摩挲永叹穷朝晷。
西堂书侩黠于鬼,察眉索价高如彼。
不惜千金买全部,嗟哉李君慷慨士。
史有邦禁不示人,𨳲门蜡炬中宵紫。
老眼读尽天下书,纸上拭花编屈指。
一字一涕涕无从,斗酒未浇胸碨礧。
岂意今夕亲见之,存亡肉骨恩浃髓。
大车槛槛渡鸭江,箕尾仰看文虹起。
拱北门开尺坛高,坛前日月尊阁庋。
大国文献在小邦,夏礼殷礼徵宋杞。
不购象犀珠玉购此书,国富家贫心独喜。
嗟哉李君慷慨士,天心感激嘉曰尔。
又与诸僚共坐朝宗门外。论万历出师时事。以江汉朝宗海分韵。与阁僚共赋。余得宗字 清 · 尹行恁
押冬韵 出处:硕斋稿卷之二
沧海东流去,盖昔殷师封。
星纪析木次,球戎分岱宗。
冠裳事中国,侯度信严恭。
石楛与文皮,努力王府供。
穆穆显皇帝,千载旷遭逢。
忆昔岛夷难,大化勤铸镕。
东南尽精锐,刍挽劳司农。
旄倪及肖蠕,获免昆吾锋。
丘墟复桑麻,蛮舶输岁賨。
悲歌坐中夜,昊苍已不佣。
翠华想缅甸,狼火迷居庸。
楚以昭王祭,杞犹夏礼从。
坛响仪扫地,秩祀象勾龙。
黄幔邃如海,晨风肃磬钟。
玉佩响空谷,众星垂高松。
玄端荐疏勺,束币而加琮。
宸感动天文,雪花排春容。
云𨍍渺何极,焄蒿一孚颙。
淞翁以诗寄。我未和者三年。今始追和 其四 清 · 丁若镛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与犹堂全书第六卷松坡酬酢
大狼狈处剧婆娑,我以吾欢奈我何。
世远何烦徵夏礼,年衰不复唱燕歌。
风光浩浩无羁马,身计堂堂赴穴蛇。
梦罢鹅笼成一幻,雕笯端坐重鹦哥。
无情对 清 · 待考
对联 出处:对联话
春眠未觉花心动;夏礼能言杞足征。
朝宗皇坛五噫赋 清 · 金平默
出处:重庵先生别集卷之一
维永历二百二十六年岁次壬申十月壬子朔十日辛酉,朝鲜遗民金平默、崔云卿、洪在龟、洪在鹤等,实惶实恐,齐心致诚。敬将市果一盘,野醑一觥。代古涧藻行潦,密伸楚人茅屋之荐于朝宗之岩皇坛之庭。噫吁戏越瞻神州兮,二百年其为戎。旻天悠悠而不悔𥚁兮,驱洋氛使重昏濛。䀌唇齿之东屏兮,泣周道之荆榛。昔宣尼惓惓于尊攘兮,托王权于泣麟。欥扶阳而抑阴兮,辞煌煌于十翼。系桧曹以风泉兮,望不断于来复。猗嗟新安之后圣兮,遭相似于周季。述孔业于赞删兮,炳诗易之传义。续笔削于马公之史兮,曰予整顿夫天地。有一陪臣异世而得其心兮,协赞宁王之弘谟。忽中途而薨殂兮,日暮道远兮云何徂。景桂林之飨皇兮,俾高弟焉经始。兴复之计归于庙食兮,繄以见良心之不死。谅此义上下之攸同兮,夫岂有我之得私。待家讲而人识兮,掌如视乎攘夷。胡然乎閟宫之茂草兮,乐我民之无知。玆苗裔之私飨兮,曾不为之听卑。噫吁戏抱孔朱之遗墨兮,瞻四极兮歧穷。思天皇兮长讴吟,极劳心兮曰爞爞。卜吉日兮良辰,穆将愉兮诣朝宗。枫何为兮昼红,泉何为兮夜淙。山何为兮阴云,木何为兮号风。水何为兮不同流,会万折兮必东。思天皇兮未敢言,感所接兮泪交胸。噫吁戏,蒙古昔其盗乾符兮,夏礼乐其泉狂。皇按剑于草莱兮,祛九宇之封狼。赫继绳于三百兮,宇宙澄兮日月光。伟乌川之郤北兮,缤威化之尊王。遂执壤以役志兮,凭皇灵以保疆。义莫逃于高厚兮,寔万古之纲常。矧万历之再造兮,曰父母其可忘。亦阴阳之向背兮,同颅圆而趾方。桓桓宁王之君臣兮,承三圣而主张。虽关门其未闭兮,密讲守而何妨。彼恐不忠远而义或存兮,忾昏心之如潢。噫吁戏巍洪武之一治兮,烈崇祯之殉国。配三古之后皇兮,帝左右焉于赫。愿皇祖同列圣而降渚兮,忾如闻夫叹息。謇谁须于水沚兮,冀圣灵之垂侧。回帝心于朝夕兮,启华夏之享运。诞重降于下土兮,获姬室之十乱。徕刘李使奔走兮,晋范史焉同赞。咨东后以仗钺兮,起大老以翔跃。除原湿之虺蛇兮,驱河汉之鲸鳄。复九有之冕裳兮,洎东溟之外服。报烝尝于万祀兮,展我诚之无斁。噫吁戏夕聘骛于江皋,晓弭节于北渚。鸟次兮屋之上,水周兮堂之户。神之来兮无期,矧可聆于纷若。信予诚又依依兮,鸡胡为乎林薄。泻哀涛于咫尺兮,如助予之永叹。尚恃此道之无终否兮,今年太岁兮又涒滩。钦惟尚飨。
南游纪行(并小序) 晚清 · 宋秉珣
出处: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己巳五月半閒。外弟金圣礼(永膺)请余游三洞。余欣然理屐。陪伯氏遂行。过龙华金友公立亦随之。历览朱溪山水。水城,水洄,印月潭,白莲庵。皆有幽绝之趣。自白莲登香积峰(德裕上峰)曲折数十里。茂树参天。咫尺难辨。及止顶上。境界颇夷。眺望良久。吟晦翁衡岳句。飘然飞下。访松溪庵。缘溪而入猿鹤洞。是三洞之一也。历憩龙岩亭。转上乐水亭。临溪幽敞。真有乐水之趣。越数武许。石台忽作如水中龟伏。玩甚奇丽。乃退翁名之以搜胜者也。摩挲旧题。俯仰陈迹。令人不忍别归。适从者病。且值潦水。不能穷探遍历。岂非山水之魔障耶。惘然若未始游也。略记其行。遂敬步晦翁远游韵。以示同游。
黄巴皋夏节,数子同南游。
筇屩任行止,一路出仙州。
中台足奇玩,水洄亦别畺。
九千洞水石,促意走如骧。
白莲辟一广,翠微拥四方。
驾风上香积,意豪复慨慷。
天地何漠漠,混是海山光。
快哉一大观,飘然久徊徨。
飞下又何适,达音作关梁。
转寻猿鹤邃,劳苦宁忧伤。
乐水亭前水,清驶涤尘肠。
超登搜胜顶,琅风吹巾裳。
今得玆奇绝,妙想入金刚。
龙湖路滑叹,吾人时正当。
积潦难远涉,旋趾期后行。
逍遥能几日,气宇陵八荒。
归复对书案,余志尤堂堂(中台在水城。奇且危。达音岭名。甚峻险。龙湖路滑。昔朱子冒雨登龙湖山。路滑狼狈。)。
石钦證刚诗咏斐亹读之有见猎之喜晨兴忍寒复得古体五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出处:海日楼诗卷三
显晦不足论,言寻初阳麓。
葛许有开先,理公继其躅。
递嬗在人心,兰阇阒壑谷。
凄凉神霄路,坏像无祠祝。
考异别内外,杂物撰龙蠖。
夏礼失杞卑,泾波通渭浊。
圣道有藏密,湣然斡天毂。
懔懔窣堵坡,谁欤保钱俶。
陈留至杞县平野六十里旭日出云佳麦可爱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宿云半解駮,初日出已高。
仰视见青天,始觉形神超。
虽云苦行迈,曾是屏埃嚣。
平畴含馀润,嘉麦敷秀苗。
绿色接东南,千里尽苕苕。
桑柘团远青,似有烟未消。
鸡鸣知村近,马嘶怨路遥。
惜兹睢汴湮,淮泗不通潮。
惠济久空名,陵迁非一朝。
忧天竟谁睹,夏礼况萧条。
曰余匪王事,焉此梁宋郊。
慕彼汉阴人,抱瓮未辞劳。
逝将归灌园,俯仰依桔槔。
用荆公高斋诗韵柬樊山执庵芸子亚蘧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暴秦燔学儒坑埋,六经六国同灰筛。
卯金君臣不解事,但守旧法相摩挨。
自兹以往鲜制作,经国尽付琐与嵬。
史家编年纪岁月,断烂故纸空成堆。
遂令外夷侮中夏,履霜厝火知由来。
方今万圣呼不起,神州大局何艰哉。
五德乘除有兴废,我欲卜此无珓杯。
恭逢我皇御区宇,重光日月悬埏垓。
旧邦犁然革新命,薄海欢跃声如雷。
尧典舜典足点窜,殷礼夏礼重编排。
天下贤人起草泽,况有周召居中台。
迂儒数奇坐嗜古,半生梦想明堂开。
一朝惊闻白虎观,几日便睹黄金台。
弹冠振衣千载遇,若再槁死殊堪咍。
火急作书告门子,中兴勿复谈湘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