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高制府东轩先生读易图(图上一几,几上一书,先生自序:「读周易,宗朱子,工夫以主敬慎独为本。」) 其五 清 · 严遂成
四言诗 押翰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七
周治世书,宋用以乱。
议全废之,真伪却半。
爰质班史,莽歆所窜(五解。)
吴斗南谓人生须行乐何拘拘不出写以奉答 明 · 吴琏
 押词韵第三部
人各持一心,心各主其事。
显晦道本同,语默理无二。
鲁男深闭门,柳公置怀次。
凁水时拒妾,东山日携妓。
伯夷耻周,太公赞周治
严陵戏横足,尼父肃屏气。
辟佛闻韩公,押僧见苏氏。
闭门著道德,历国说仁义。
汲黯摅直忠,陈平弄奇计。
独醒沈汩罗,盗饮卧邻地。
谁适更谁莫,谁非更谁是。
君子何必同,亦仁而已矣。
新建龙回寺碑乾道九年六月 宋 · 李长庚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嘉庆《龙回县志》卷九
金仙氏以慈悲为心地,以方便为法门,誓愿洪深,福德广大。
布金长者,既成无漏之因;
聚沙童子,□登最胜之地。
学者能以向上一路,诱掖群迷,人禀五行之秀,为万物之灵,谁无佛性哉?
吾见其欢喜乐从,如霜降钟鸣,风行草偃,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宁远直北八十馀里,地名野勒,境接平阳,僻在一隅,素无梵宇。
异时善男子、善女人大发菩提心而莫知归乡,彼方之人深以为慊。
岁在丙辰乡耆郑崇请之于官,得太平乡废寺,额曰龙回。
归结茅庵,令僧方绍主之。
草屋数间,上雨旁风,历载三十,莫之能改。
方绍既死,弟子惠传继之。
居无几何,邻寇窃发,白昼一炬,荡为烟埃,童行数人,龟居雁聚。
广法院僧惟直,方绍法眷也,振策至此,欲有鼎新之意。
乃卜地□江之西,规以为基,地主问之,欣然喜舍。
初得谢宋璋捐金,以为草创之资,谢允全劝率以立丹青之□。
惟直不惮寒暑,遍走乡邻,锱积铢累,共得金五十馀万。
于是乎鸠工度材,择日练辰,以戊子七月己巳兴工,至辛卯六月讫事。
背负天柱岭,面揖金子山,水秀峰奇,翠环绿迤,气象清淑,林木阴森,望之肃然生恭敬想。
佛殿僧堂,斋厨经室,一切日用,无不周匝。
佛像、菩萨像、天像、神像,一切外护,亦皆备具。
识者于此,益知佛之感人也深,故其化人也速。
直能得其用心,宜乎人之乐从也。
直梵行克修,尝参诸方,凡八年而归。
宋璋亦长斋持戒,诵《金刚般若经》,朝夕不替。
二人志气吻合,针芥相投,是以言无不信,为无不成也。
他日直来请记,予谓直之为此固可嘉已,使代居此者人人如直,寺其有不兴乎?
直亦宜诏其徒,凡居于此,必洒濯其心,清净其身,服释之服,言释之言,行释之行,无若破戒比丘名字罗汉,使后人指目以为野千狐狸窟宅,庶几不负与檀越之用心。
直曰:「善哉!
夫子之言,吾志也。
愿并刻之,以为山门警策」。
乾道癸巳六月日,左奉义郎、知贺州富川县事李长庚撰。
左迪功郎、新连州司户姚宋佐书并篆额。
左朝请大夫、前琼州安抚李寰立石。
当代住持僧真传干缘,前住平阳广法僧惟直□建,寺地谢宋璋、谢允同□德方干办
开碑郑世贤,永明石匠蒋俊刻。
按:周治永州府志》卷一八下,道光八年刊本。
古迹三首为岳给事 其一 高常侍 清 · 王士禛
 押药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四
同年岳镇九给事初知封丘县颇以古循吏之治治其民以唐高常侍尝为县尉祀典阙焉乃创为专祠又春秋黄池战国青陵台在县境皆碑其处数百年废坠之典釐然修举予嘉其事因为赋之
忠公拓落人,好谈王霸略。
一辞孟诸野,微官此栖托。
把臂李杜游,慷慨吹台作。
怀古荐溪毛,风期缅犹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