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酆都 明 · 张鍊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峨眉山从西极来,龙蟠虎伏何崔嵬。
东下斗山落平掌,山腰楼观黄金开。
山君旧是酆都神,千年常住栖霞台。
台下芝田台上树,日色曚曈含赤雾。
仙台羽衣亦婀娜,宝盖朱幡竞驰骛。
炉烟结盖似神临,法鼓鸣雷岂神怒。
古柏四时风雨声,长松万丈鹳鹤鸣。
留侯住处夕阳敛,壶叟吟边青草生。
鹿林豹窟寻仙迹,洞鸟岩花殢客情。
客情仙迹两悠悠,目极澄江无尽头。
石径迂回下平地,道士还山灵雨收。
回看来处桃花暗,惟听流泉万壑幽。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汉中府
毛公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
野店笼乔树,毛公故里云。
其傍行馆筑,恰称(去声)驻车欣。
设匪光斯价孔颖达毛诗正义序毛氏光价于河间,于何尊所闻。
新安别立传,得失半相分。
按:毛传诗序自汉相传至唐宋诸儒俱无异词惟朱子作诗经集传以为毛苌始引诗序入经齐鲁韩三家之传绝而毛说孤行读者传相尊信无敢拟议有所不通则为之委曲迁就云云于是别立解说如郑风则自缁衣以下惟六篇与旧说相仿馀十五篇悉以淫奔斥之盖泥于郑声淫之一语以致拘而过当遂与汉唐诸儒历传旧说显相牴牾亦不得云有得无失也向赋月令七十二候诗虹始见篇诗注折衷及此因题毛公并识
何重顺843年4月19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重顺
卿代传忠孝。
志在功名。
朕每用注心。
岂忘终食。
况卿先父当太和之际。
已有诚款。
思靖邻封。
臣节昭彰。
遐迩称叹。
泽潞一军。
素闻忠顺。
从前命帅。
皆是儒臣。
穆宗刘悟有归阙之功。
委之心膂。
令居善地。
镇靖一方。
及殂谢之时。
不能坚守臣节。
遂使三军上请。
以幼子总戎。
其时朝廷因循。
姑务安靖。
授以旄龯。
事盖从权。
今从谏疾恙所侵。
颇闻绵惙。
昨士⿱鹿林奏至。
大将及下。
复请刘稹权知军务。
朕深惜刘悟一门。
自夫逸怀以来。
累代忠节。
刘稹又欲自擅。
隳其门风。
当撤瑟之辰。
罔闻忧戚。
尝药之际。
更窥兵权。
尤为臣子所当共弃。
卿宜训练戎旅。
严固封疆。
候彼军中有变。
便须遣书告谕。
令其三军送刘稹归阙。
请朝廷推新择帅。
朕必遣旧德重望。
委之抚循。
刘稹厚加爵赏。
别有任用。
如妄自制置
邀求宠荣。
国家典法。
亦难宽宥。
泽潞一镇。
与卿事体不同。
勿为子孙之谋。
欲存辅车之势。
但能显立功效。
自然福及后昆。
勉务良图。
副兹委遇。
高秩厚禄。
无所⿰(惨吝)焉。
河清诗 明 · 梁潜
四言诗
维永乐二年十有二月十七日河水清自蒲津韩城凡三百里其始也绀碧苍玄五色融液混混未定越翼日荣光上羃冥濛相荡和气郁然俯而视之则奔湍敛息化为清泚沦漪粼粼楫而游者传相告语远近骈集既明年正月有司诣阙下言状群臣皆顿首贺皆以谓河清者太平之应也臣退而考之传记自古祯祥之臻必由乎人君功德宏普默符潜召而其徵应之大又莫有过于河者是故般之颂美时周之命必曰允犹翕河时迈之诗言怀柔百神必曰及河乔岳盖河之行乎地中为四渎之尊配乎五岳河既率职则神无不歆而天地万物靡有不宁矣故河清为太平之兆非偶然者洪惟我太祖高皇帝定天下纪元洪武之二年龙门碛下河水清由是三十馀年天下晏然清明盖其应也今皇上入承大统河之清亦永乐纪元之明年于乎此岂人力所能为哉是皆皇帝陛下功化之大克承克配充满天地奠及神人故上帝监观发此祯祥肇基太平以同符高帝而并美匹休古未尝有也夫有周诗人之于河岳播之颂歌告之神明其盛大如此今河清之祥昭著倬倬其可不形之歌咏垂示万世以传之无穷也哉臣谨拜手稽首而献诗曰
河流浑浑,肇自古昔。
横亘万里,潢污霆激。
触乎昆崙,踔乎龙门
震掉奔腾,入乎无垠。
惟皇圣明,百神效灵。
汤汤蒲津,河流载清。
始视其流,混漾弗定。
若矿在镕,五彩辉映。
厥既清矣,静影浮空。
荣光上烛,煜乎溶溶。
若挹而注,若涵而蓄。
元气默融,太和潜漉。
纤滓弗滞,渊乎若澄。
千峰倒浸,湛乎若凝。
蒲津之堧,几数万里。
乌翔而回,鱼骇而逝。
属时载旸,楫而咏之。
祥飙庆云,荡潏无涯。
观者如堵,闻于京师
京师髦倪,鼓舞孩嬉。
列章帝庭,帝弗矜异。
曰匪在兹,益惟寅畏。
于惟河流,为地之纪。
四渎之宗,五行之始。
在昔皇祖,戡定万邦。
惟兹河流,骏发其祥。
我皇继统,旧章是则。
河之清矣,如轨合辙。
河之既清,万民以宁。
万方毕来,物以阜成。
顾兹河流,念我皇德。
东渐西被,始自家国。
皇之弘化,功迈三五。
如彼河流,行地东注。
河流浩浩,孰非皇仁。
沦肌浃髓,品物皆春。
河流洋洋,皇帝寿考。
于万亿年,为民父母。
答友人 清 · 洪升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君问西泠陆讲山,飘然一钵竟忘还。
乘云或化孤飞鹤,来往天台雁宕间陆讲山,谓丽京也。丽京或传仙去,或传为僧,或传相遇于天台石梁,故有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