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崇福寺经藏记 宋 · 蔡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一、《至元嘉禾志》卷二六、万历《崇德县志》卷八、嘉庆《石门县志》卷九、《嘉禾金石志》卷二六
御溪吾土也。自顷六龙南渡,驻跸钱塘,遂为要冲。生齿户口,视昔蕃衍,衣冠甲族,彬彬日盛,以至井里街邮、精庐祠寺之制大率类是。岁在庚午夏,崇福经藏成,岿然峻峙,尤足以增兹邑之壮观,过者罔不歆叹。先是,寺有藏在西,建于政和之岁,中更兵火,燎焉弗存。已而因陋就简,成小转轮,为邑人祈禳之地。岂惟土木华严之弗备,而气象萎苶,重为法教羞。比丘修玩一日慨然,发心勇猛,以兴是役为己任。倾倒钵囊,得钱五千缗,手自区画,剋日鸠工。于是远近见闻,忻喜赞相。时则有昭庆军节度使刘懋首出巨木,以建藏心;保义郎沈才施钱三千缗,以助工费。未几,布金毕集,不待劝募,随念响应。规模既定,乃辟故基而作新之。藏方八面,面各九尺,高广合度。外为大殿,壮丽宏敞,与藏相称。梵宫法界,星罗云拱,秘函宝帙,鳞次栉比。黄金丹碧之饰,珠贝旃檀之像,巧侔造化,光媲日月。有大天龙,背涌鲸海,诸天善神,环绕镇护。壁閒绘善财童与五十三参相,皆假庄严之妙,以彰变幻之机。胜利崇因,视东南诸刹,盖不多见。总费二万缗有奇,积日三期,役工万有八千。噫,兹事体大,非有愿力者孰能成之如此其易!余自少时即识修玩师,既壮,与之游,相知愈深。其平居粗衣粝饭,戒行孤高,了不退转,故人敬爱之,乐为供施。而师无悭心,悉捐所有,遂能兴起众缘于一弹指之顷,鼎新盛事于六十年颓圮之后,是亦可嘉也已。余闻禅宗西来,教外传心,初无以文字为也。然释迦文佛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正真大教流入中华,为经、为论、为律凡五千四十八卷。双林大士创造法轮,藏秘典,传袭至今,作大利益,夫岂规规然斡转机轴,裒取檀施而已哉!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师之功用可胜既耶!师本邑人,年十二为僧,遍历丛林,得正法眼藏。不喜住山,不求师号,自名纳碧老人。以辛亥岁六月四日书偈归寂,年七十有四。后六年,其弟前双林老善猷率其徒可瑛、怀璞、智端、妙芬请于余,愿有以纪其事。开既知其颠末,不得辞,于是乎书。庆元三年十一月日,从政郎、新隆兴府录事参军蔡开记。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 其三 南宋 · 吴潜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普殊难叶一钩连,勘到释迦文佛前。
口里巴巴缘十地,眼中盼盼是诸天。
泥涂烂处藏头鳖,高树梢头脱壳蝉。
各自身躯各自性,谁知各自本同然。
白云山法华院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五、《潜斋集》卷八
天地万类,一性而已;人物万形,一心而已;宇宙万古,一佛而已。性外无心,心外无佛,圆颅方趾,耳目口鼻,佛盖天地间一人耳。造物怒流,万生错错,含灵蠢动,惟人最灵。天地此性,即人此性;佛有此心,即人此心。见性即见心,见心即见佛,心无二心,故佛无二佛。人见过去七佛,见在十佛,未来千佛万佛亿佛,遂谓佛异,不知七佛一佛,十佛一佛,千万亿佛亦一佛而已。人欲见佛,见心即是,何以故?以心见佛故。祇此一心,照天照地,照古照今,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清净,故佛应心现;心尘垢,故佛随心隐。文佛涅槃,心佛固在。迦叶后至,达摩西来,递传心印,灯灯见佛,在夷夷见,在狄狄见,在中国中国见,佛固未尝往也。世谓佛入灭后不复见佛,亦谤佛甚矣。佛之徒不善见佛,指丈六土偶为佛身,是以色相见佛;指布地黄金为佛主,是以缘相见佛。不知佛以无为法,世间一切有相可作可坏,故此佛身佛土有力者能作之,有力者能坏之,而固不可常也。至于佛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大包六合,细入尘微,诸相俱空,真常独立者,固人人之所同得,亦人人之所同见。若执我见人见,终不足以见佛。且以千百亿化身而谓之佛,有人信得一佛能化为千百亿佛,则于一刹那间佛当随处应化,则亦当有千百亿人于一刹那间随处见佛。若复千百亿人认千百亿佛说,言我佛非彼,彼佛非我,无有是处。譬犹东海见水,曰与西海异,西海之见亦复如是,不知水本一水,彼妄见者认水为二。燕人见月,曰与越人异,越人之见亦复如是,不知月本一月,彼病见者指月为二。而况佛说四大部洲,东佛于逮,西瞿耶尼,南阎浮提,北郁单越,尽诸国土所有,其人如恒河沙数,人见一佛,亦复如恒河沙,见人人异,又岂特见水与见月者之异而已哉!建德之慈顺乡曰某里,古无佛寺,岁时水旱疾沴、生死福祸,民之禬且祷者无所于托,众谓非宜。乡士王一桂、王某谂于众,将创置焉,度地于白云山之阿。方范土辇木,众欢喜踊跃,输财若力,不日竣事。请于僧司,得兜率子院废额曰法华。南北诸山主僧为之开堂设法,竟,请记于余。余按郡图志,睦诸寺自宋升平迄宋南渡绍兴凡百三十有九,隶此邑者三十八,其在此乡者五,今益其一,固未见其赢也,或者骇焉。原晋以上州未始有一寺,佛非昔无;迨宋以来累百累千,佛非今有。其后递兴不知其几,佛非加多;递仆不知其几,佛非加少。而况来者之兴仆未可知也,而或者骇之,非真见佛者也。使真见佛,则地狱天宫均为佛国,无明真如等为佛乘,将大千世界无处无佛,一切众生无人非佛,而佛奚彼此之择哉?同见见佛,名为正见;同见见佛,名为邪见。余非学佛者也,然直信己心与佛不异,敢以闻诸佛者,试以告之佛之徒,遂为记。至元戊子四月日,何某记。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七十三回生一阳,子年未半升我堂。
筠溪牧潜即汝是,一系驴橛须耐霜。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十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高安僧宝姚圆至,盐水谁其成酱冰。
莫为猢狲打筋斗,回头不记读书灯(自注:前住建昌军能仁禅寺,僧圆至,字天隐,古筠州人。癸丑廷魁姚公勉之犹子。宝祐丙辰生,咸淳甲戌年十九,出家。至元、元贞间住前寺,二年弃去,卧庐山。大德二年戊戌圆寂,年四十三。有《天隐禅师文集》若干卷,又曰《筠溪牧潜集》。文近世僧之所无,而夭可痛也。其友吴僧行魁一山上人,朱姓,咸淳戊辰生,年三十二。求予序其文,且赋十绝辞去,将隐于天目山之西峰。依韵和以送之云。)。
贺芑书记 宋末元初 · 释云岫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笔底钟王通草圣,胸中郊岛富唐吟。
竺仙去后无文佛,今日喜逢僧翰林。
送才上人再往湖南 元初 · 圆至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牧潜集卷一
近闻归又出,何事迫身忙。
春路晴犹滑,山亭晚更长。
竹枯湘泪尽,花发楚魂香。
旧日曾行处,因君思不忘。
南濠诗话:元僧圆至工于古文,而诗尤清婉。其寒食各云云。他如云云。其造语之妙,当不减于惠勤、参寥辈也。
赠魁天纪 元初 · 圆至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牧潜集卷一
拈笔诗成首首新,喜来豪叫欲攀云。
难医最是狂吟病,我恰才痊又到君。
南濠诗话:长洲陈湖碛沙寺,元初有僧魁天纪者居之。魁与高安僧圆至友善,至尝注周伯弜所选唐三体诗,魁割其资刻置寺中,方万里特为作序【方万里特 原作「方万持」,据南濠诗话改补。】。由是三体诗盛传人间,今吴人称「碛沙唐诗」是也。魁读儒家书,尤工于诗,平生厓立绝俗,誓不出世,住山,至有诗赠之云云。
江亭秋晚二首 其二 元 · 本诚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藤枯摧老树,石裂碍深溪。
阴洞水声合,短垣松影齐。
涧回知径远,山迥觉梅低。
忽尔破孤寂,岭猿清昼啼。
蓬窗日录:元僧觉隐与笑隐䜣公、天隐至公皆以诗自豪相颉颃,时号「三隐」。觉隐睡起云云,江亭秋晚云云,又云云。
过碛沙寺(寺西有蛟龙浦中有藏经坊僧云鸟雀不入坊中元诗僧至天隐自江右来居此号筠溪) 明 · 吴宽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六
日斜湖上过,野寺倦登临。
老树风声合,颓垣雨迹深。
蛟龙潜近浦,鸟雀避丛林。
不见筠溪叟,诗禅久绝音。
翻经台 明 · 刘玉瓒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颜公题记谢公禅,断碣荒台共杳然。
古殿风微铃独语,苔龛灯暗月初圆。
多生慧业惊池草,半偈尘劳入社莲。
闻诵释迦文佛号,文人应拜雨花编。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抚州府部
寿莫方伯先生子良七十时诞辰为四月七日也 其二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萧然海鹤出风尘,谁识三朝旧省臣。
十八年前书已就,五千言后事方新。
生当文佛将临日,老作羲皇以上人。
可道汉庭偏贵少,只今明主下蒲轮。
齐王孙仲望邀同周公瑕陆成叔登清凉台分韵得风字 明 · 王世贞
五言排律 押东韵
绝磴盘天界,方台枕法宫。
白龙衡划堑,丹鹫远排空。
宝树青冥底,金茎紫气中。
曼殊分化迹,石跪逊人工。
岭似高低鸑,城疑断续虹。
一依文佛日,四起大王风。
目极神从爽,心清境自同。
诸贤今鲍谢,能益帝都雄。
大佛寺观释迦文佛金像题 明 · 胡应麟
押词韵第十七部
峨峨蓟城西,飞观耸百级。
金身五千丈,照耀天北极。
画栋糜丹青,雕甍烂朱碧。
琪花烨如散,瑶草纷可拾。
耨水清六尘,雪山炯四壁。
广座陈香灯,长廊绘粉墨。
优钵梵筵启,伊蒲僧供出。
俗染汰欲空,净因了可觅。
香象来医王,天龙护帝释。
茫然小宇宙,一怆大雄力。
屠长卿过访有所投赠次韵答之 明 · 虞淳熙
南山逢纬真,翛然见仙骨。
羡此龙鹤姿,相携入玄室。
至言了不烦,大无是何物。
众人祗天刑,尔独解其桎。
三壬抱日明,六翩抟风疾。
岂必伊竺乾,羽衣不须脱。
三氏徒纷纭,端如狡兔窟。
长汀负鸿包,十袭何密密。
逆行迷汗漫,独往寡俦匹。
误为郑圃游,商风转飗飘。
闲窥小白华,中衣生海日。
校书空然藜,晞发不施栉。
偶发同心言,忽已交臂失。
将无随通明,鄮仙礼文佛。
蓬莱亦化城,在在阇耆崛。
九日偕诸弟及僧泛舟至和尚桥 明 · 袁宏道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芦花风起雪平川,数亩荒洲倚废莲。
小榜乍依沙子岸,惊禽忽破水条烟。
閒移竹影莓苔地,坐爱溪文荇藻天。
且与鹭鸥相伴著,平分僧月载归船。
李画佛祖赞(八首并引) 其一 释迦文佛 明 · 许筠
出处:惺所覆瓿稿卷之十四
余在辽山。乞石峰仿欧率更书。以金字写般若心经为帖。因命李桢绘三佛一菩萨二祖二居士像。系之于后。遂成两绝。余以赞辞附之。名曰禅门法宝云。
流泉漱玉,幽花吐红。
彼问法者,伊女暨童。
具多初翻,旃檀已灭。
情与无情,二俱成佛。
庚辰初秋日同黎君选徐六出罗子开家从儿侄赋别门人吴孟浚比部于宝莲寺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何吾驺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空万籁韵如箫,盘礴单衫听海潮。
我以宝莲为别业,君参文佛步崇霄。
旧游还忆张灯夜,初地何堪赋别朝。
半枕僧床秋唤醒,满堂新句坐淩歊。
初夏同梅子马曹能始徐兴公过西华门慈光寺观浴佛分赋 明末清初 · 林古度
五言排律 押灰韵 出处:林茂之诗选 卷上
地接皇居肃,林依御苑开。
庄严真法界,清净绝尘埃。
文佛今辰降,龙华昔会来。
慈云翔玉阙,香水湛莲台。
瞻礼生空想,追游引上才。
禁钟与禅磬,日莫并相催。
浴佛日寿陈令君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释函可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萧萧匹马度龙荒,翘首真同白象王。
冰雪尚酬文佛债,梅檀新浴令公香。
尽销兵气为农具,好借僧瓢进鹤觞。
却笑河阳空满县,昙花一朵现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