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书尾寄六十五侄孟容1150年 宋 · 李光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转物庵中一老人,十年岭峤且藏身。
黎山万叠波千顷,心镜孤圆月一轮。
端砚铭赠六十五侄孟容 宋 · 李光
四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七、《庄简集》卷一六
紫渊之精,膏润不枯。
以畀犹子,旌其勤渠。
杜门著述,如汉仲舒
期汝袖然,飞声天衢。
徽猷阁待制致仕苏公墓志铭绍兴十年五月1140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九、《浮溪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苏氏自唐许公,世有人,其后分居闽之泉山
真宗时,有讳仲昌,负文武材,召试贤良方正,属六科罢,举进士
既策名矣,以小失有司程度,补三班官,非其志也。
仕至左屯卫将军提点荆湖南路刑狱,历知宣、邵、复三州以殁,赠太师、福国公
生绅,复举进士贤良方正科,入翰林学士,知河阳,年未五十而卒。
生颂,相哲宗,元祐间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太保致仕,与翰林皆赠太师魏国公,始葬润州丹阳
公讳携,字季升丞相季子也。
幼庄重,举止如成人。
丞相开封尹濠州,赴御史台诏狱,公年十三,随至京师,僦舍御史府前,朝夕入问起居状。
间衣举子服,诉其诬于待漏院宰相吴正肃王文恭见其警敏,召至前与语,奇之,事由是得白,而公亦以此知名。
用父任为瀛州防禦推官,调监澶州河北草场
既少年得声誉,益亲师友、力学问、为词章。
当路交荐之,复辞荐书不受,而请授同僚之贤者。
故一时名士,皆屈辈行与之交。
秩满,授武成军节度推官
丁内艰,免丧监润州织罗务,会课改宣德郎
丞相春秋高,请閒就养,得管当南京鸿庆宫。
徽宗皇帝立,转通直郎赐绯衣银鱼。
丞相薨,服除,缘兄入党籍,差监兖州东岳庙
寻除丹阳县,会令阙,行令事。
陈力二年,如实为令者。
通判庐州,民便安之,去郡,相与遮留,为之罢市。
中丞蒋公猷荐为御史台主簿,迁光禄寺丞,改大宗正丞尚书仓部郎中
经郊祀恩,赐三品服,擢卫尉少卿
久之,移光禄
靖康初,寇至京师,公昼夜乘城。
素羸,不胜暴露,寇退即求去。
渊圣皇帝雅知公名,谓执政曰:「如此等人,可使之去朝廷耶」?
命降堂劄留之,非故事也,时以为荣。
数月复求去。
直龙图阁、知明州
金人渡江,浙东西皆震,独四明罢乡兵、省科调,民恃以安。
俄请奉祠而归,寻避地闽中
以坟墓在丹阳,由海道往来闽浙间者数岁。
绍兴初,召赴行在所,除宗正少卿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皆不拜,复主管临安府洞霄宫
起知温州,亦不拜。
召为太常少卿,力辞于朝,不可,则见上以辞。
翌日,诏权尚书刑部侍郎
居无何,得微疾,上章请老,除徽猷阁待制致仕。
数日,以不起闻,上嗟悼之。
得年七十六,时绍兴十年正月九日也。
积官至右朝议大夫,赠通议大夫
公退然如不胜衣,与人言,惟恐伤之。
然刚正敏明,凡事亲、居官、治民、与人交,一出于诚,非今人可及也。
所至必先问职当如何,见有利害可论,必孜孜建明,不为苟且,而卒归于忠厚。
若摧彊去恶,则忘其身为之。
其发擿奸伏如神,人不能秋毫欺也。
以此自州县历台省至为侍从,五十馀年,无一事不可纪者,隐然为国名臣。
嘉祐治平以来,公卿之后能守家法者,莫公若也。
武成时,行县,吏送之郊,顾谓吏曰:「某盗二人,于情于法皆可生,胡不谳」?
吏曰:「诺」!
及归,守迎谓公曰:「官吏无赖,至擅出人于死,既曰彊盗矣,有可悯者乎?
幸吾二人不预也,亟治之」。
公曰:「使纾此狱者,某也,某当坐耳」。
且为言其所以生之之状。
守大怒,将并案公,公不为回,而二人卒不死。
丹阳当东南舟车之冲,异时高句丽入贡,吏并缘掊取,方数百里骚然。
公为区处于未至前,既去,民不知其使者之尝经由也。
岁饥,行赈济法,公曰:「循虚文,忘实惠,可乎」?
乃乞米于有司,有司以为难,请之再三,必得米,则朝夕临视,汲汲然惟恐其不均,虽邻邑之归者,亦受而不辞,所全活以千万计。
方国家兴学校、新祠庭之时,京口号为多士,又三茅山在其提封,生徒之不逞者,凭藉为非,视州县蔑如也。
公一切以法绳之,旁观为缩颈而公处之泰然,人知其不可犯也,无不屏息,丹阳大治。
合肥俗喜告讦,为匿名书,至有窃乘驿以驰者。
行州事,得何人书于讼箧中,物色久之,释然悟曰:「此老吏某人所为也」。
立遣人捕之,则已亡去,索于田间,得之。
叩头首服,寘诸法以徇,由是其书遂绝。
曲院亡曲数万斤,觉,曲官与狱官通,猥归罪于持衡者,以为私其赢于酒官,因使之亡去。
公语曰:「持衡者交私,不过铢两之赢耳,能积而至数万斤乎?
且负担者几何,人岂无可会之数耶」?
狱官不得对,果曲官纳磨户金而授之虚券,曲材未尝入也,左右大惊。
仓部尝请于朝,岁漕冬初不至者,监司若州县官皆坐之。
吏持符请书,公袖符见长贰曰:「今兹漕至者未半也,吾符一下,坐者无虑数百人。
禋祀止数十日间,士大夫当得恩数者皆阁矣。
若稍引一两月之期,俟礼成而下,则彼将何辞」?
长贰从之。
士大夫欢传曰:「苏季升仁人之言也」。
建炎赦至,明州戍卒数百人还,据地求卸甲钱。
公大怒,叱去,而阴勒牙兵为备。
未及门,果噪而还,趋库授甲。
公不为动,徐禽为首者数人戮之,而置其馀不问,一州为之肃然。
盖公之过人者,类皆如此,难以一二记也。
公虽精于吏事,而未尝一日去书不观。
有文集五卷,尤长于诗。
韩驹崔鶠,以诗名者,每读公诗,曰:「苏季升未尝言诗也,每一篇出,高妙敷腴,吾不能及。
古人不以多为贵者,其谓是乎」!
初娶元氏,章简公绛之孙。
次娶曾氏,资政殿学士孝序之女。
继室复以其妹,相敬如宾,四十馀年,后公月馀卒。
皆封恭人
子孟容,右修职郎两浙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孙箴,登仕郎
公卒之五月,孟容奉公葬于镇江府丹阳县冈之原,以曾恭人祔。
藻从公游最久,得公之典刑名理非一,会孟容来速铭,义不得辞。
铭曰:
苏氏胙许,繇唐迄今。
蝉联再兴,实始翰林
绵庆既远,乃生魏公。
辅佐泰陵,功名始终。
帝想风烈,聿求其人。
曰汝是似,为吾近臣。
似之伊何,忠孝直清。
流辈尽矣,岿然老成
入侍禁严,于祢有光。
年及黄发,祉非不长。
无缺亏者,人胡叹嗟。
岂德之厚,报犹未遐。
大江西来,龟筮叶占。
万古之宅,先茔是瞻。
志宏以家所生新芝遗予并以诗来次韵报之1120年5月 宋 · 李纲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紫芝多产白玉峰,服食益寿增明聪。
人间采茹未易得,怅望古曲来悲风。
(原作却,据朱本、道光改)知远谪见奇物,子家端是庆所钟。
煌煌三秀岂难并,玉干云叶方成丛。
嘉祥美瑞不自惜,掇以遗我诚由中。
甘芳胜菌滑胜乳,能杀三尸驱九虫
童颜瞭视驻可久,堕发落齿生应重。
嗟予迂疏与世阔,得食此物谁之功。
商山傥可追四皓淮南安用寻八公。
骖鸾控鹤吾未暇,千里白云聊与同(自注:梁肃四皓赞》云:“商山紫芝,白云千里。”)
按:以上《梁溪集》卷九
孟容为乞将生擒贼徒李敦仁功赏于阶官上转行奉圣旨循修武郎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紫微集》卷一三
敕:尔顷从大军,擒捕剧寇,宜膺赏典,仍畀文阶
祗服恩荣,益思报效。
可。
与浙西帅康允之1129年 宋 · 王铚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九二、《玉照新志》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闻及其时而弗思,思之而不及,此天下事所以大坏而不可救药也。
先事而图者,非利害有以见于外,英明有以主于内,则丝纷满前,一是一非,何以适从?
此贱子辄献瞽言,冀于信察也。
自以蒙名公殊遇有日矣,宾筵初启,首蒙辟置,恩德重大,非特一己知之,士大夫传以耸动也。
昨辞去属邑,不以为忤,未忍默默,以负于门下也。
切惟朝廷以钱塘重镇,东南要冲控扼之地,付于左右,拊绥制置重任兼而有之。
明公虔奉睿意,令以威驾,风驰电驶,惩恶护善,百废俱起。
千重之间,歌颂载涂,民图像以事,晨炷香如供佛事父母。
明公既保令名而与俱矣,则图惟厥终。
所谓公之安危,即国家之安危,其可忽哉!
某仕于此,为日滋久,览观山川,考验图史,辄有以为耳目之助而非苟然也。
杭州在唐,繁雄不及姑苏会稽三郡因钱氏建国始盛。
请以其西境言之,北有常、润,下连大江,浙西观察使治所在京口,盖相距数百里形势也。
东沧溟,虽海山际天,风涛豪壮,然海门中流至浅狭,不可浮大舟,匪夷狄能窥。
其南则浙江以限吴越
惟州西境无大山长川,虚怯可虞。
钱镠临安人,始因宣歙群盗米直、曹师雄作乱,自乡里起兵,保有临安,人始因馀姚,至败黄巢八百里,威名益振。
遂分建八都于两境,精兵各千人,互相策应。
新城县圣安都杜棱守之,富阳县静江都闻人宇守之,临安县石镜董昌守之,馀杭县龙泉都凌大举守之,盐官县海昌都则徐友及,北关镇则刘孟容临平镇则曹信,浙江镇则阮结
又置都知兵马寨于龙泉临安以为援,建八都堂于府第,日与宾幕聚议。
至建霸府也,累世皆大兴佛寺西湖,匪特祈福为观美而已,实据诸峰之险为候望也。
结婚宣节度使田頵,犄角以备江南李氏。
钱镠临安人,又立功起于西境,故知此形势为尽,惟能保其西境。
由今观之,今昔虽异,利害一同。
馀杭、龙泉无五十里,地名霍山,平路如砥,可径抵城下。
龙泉安吉广德甚迩。
今日议者惟于苏、润二州置帅宿兵,不知西境乃先务也。
某愚戆过计,万一敌骑过江,金陵不可攻,豕突直抵安吉广德,以摇钱塘,则数百里响动,是邦危矣。
伏望台慈察一方之利害,从邦人之至愿,考八都旧迹,别行措置,闻诸朝廷,使金陵、宣、歙与我相为表里,出兵据险守要,事无不济。
馀杭临安两邑土豪,比诸县最为骁锐,择其守令,例假一官以鼓舞之,使扼其要路,逾于金汤之固矣。
少游蒲中睢阳画像,私切叹曰:「此眉宇英威凛然,真足以定睢阳矣,况其胸中哉」!
明公文武忠孝,屏翰王室,保斯人以更生,又朝奏夕下,与圣旨相唯诺,何惜建此于朝,而始终钱塘之人也!
睢阳守一城,捍天下以蔽遮江淮,沮遏贼势。
今皇舆新渡浙江明公能自此郊大振军声,连络江东,挫贼锋,使胡马不敢南牧,较事机轻重,张睢阳何足道哉!
有《守禦图》一本,随以为献。
犯分妄言,无以辞诛,或稍因闲暇呼之使前,更毕其初说,又幸矣。
王师心湖州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五、《盘洲文集》卷二三
巡守三吴,以苕、霅为藩辅;
畴咨九牧,欲之人材。
得此良翰,谐于佥属。
具官某,望实高嶷,材猷硕肤。
再登献纳之班,独抗忠嘉之论。
孟容还制,多士想闻其风;
山涛执铨,人物各为之目。
郡章再绾,帅节五移。
拔薤本以抑强,严霜可畏;
憩棠阴而听讼,白日显行。
凡牧人御众之方,无擿埴索涂之患。
兹选吴兴之守,孰踰禁密之英?
赖善政有以抚绥,则斯民不复愁叹。
往振其职,永孚于休。
温吏书 南宋 · 王佐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
诞膺明制,峻陟近班。
朝野交欢,人神胥庆。
窃以周颁六典,首登太宰之官;
汉设四曹,并建尚书之位。
魏崇八座而名参乎仆射,唐列三铨而事领于宰臣
盖端右之秘居,实殿中之峻秩。
布宣王命,允为喉舌之司;
综柄人材,尽执铨衡之柄。
爰求硕德,当赖宗工。
恭惟某官元粹在躬,泰宁得运,夙被凝旒之眷,早归侧席之求。
昨柬宾僚,俶开王府。
擢在师儒之位,进居保傅之官。
逮圣德之日跻,属珍符之神授。
风云感会,雨露沾濡。
乾健御天,已应飞龙之造;
晋明出地,徐观庶马之蕃。
眷注愈深,倚毗加厚。
监观往牒,考验先猷。
商美高宗,念甘盘之旧学;
汉嘉成帝,笃张禹之故恩。
果奉褒俞,亟参法从。
绛衣苍佩,典礼奉常
青琐黄扉,居中给事
金华经幄,领玉府之书林。
佥谓该通,众推博雅。
越从严近,日正浩穰。
惟千里之都畿,示四方之表则。
发奸摘伏,赖广汉之严明;
扶弱抑强,有孟容之威望。
未周岁籥,已奏功书。
遽升常伯之崇,仍冠选曹之重。
士论惟允,帝心所嘉。
进善拔贤,共仰山涛之识;
扬清激浊,皆推毛玠之风。
伫奉经纶,入调鼎鼐,上纾远业,俯慰群情。
某章句陋儒,斗筲贱役。
贺厦之燕,但切安巢之心;
在钧之泥,即归造物之日。
刘公度孟容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三
示喻为学之意,终觉有好高欲速之弊。
其说亦已见令叔书中矣,愿更详之。
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覆究竟。
至于持守,却无许多事。
若觉得未稳,只有默默加功,著力向前耳。
今闻废书不讲,而反以持守之事为讲说之资,是乃两失其宜,下梢弄得无收杀,只成得杜撰捏合而已。
至谓彼中朋友只有季章一人可望,此未论其许与之当否,然其言之发亦太轻矣。
旧见公度不如此,只此便是新学效验。
向见伯恭孔子顺答魏王问天下之高士,而曰世无其人,此一句似全不是孔子家法。
此言有味,愿试思之。
如何?
祭章孟容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四八、《陈亮集》卷三二
呜呼!
盛衰生死,固天地之常经,而悲喜哀乐遂出乎其间者,亦情之正也。
如君父子,踵相蹑以取科目,而先公遂以才望入御史府,登法从,盖可谓一时之盛者。
及其以不合得罪,罪方释而死及之;
君徒小试州县而亦继以死,行道之人为之酸辛而感涕,而况于君之母兄若弟若子乎!
念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
余亦悲哽,惭不能救。
今又几时,来告君讣,盛衰相寻,如夕与昼。
适其甚者,与君先后。
余闻君疾之未病也,语其子以「苟不可讳,勿用老、佛之教以污我」。
及其临诀,夜分款语:「今且死矣,遂从吾父。
所可憾者,棺未入土」。
礼坏千载,丧尤非古。
如君之志,圣贤所与。
君言在耳,而子忍负!
我欲哭君,既行而沮。
昔君属子,于予何取!
庶几幡然,而过可补。
祭奠柩前,英灵鉴否!
跋二吴公帖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二、正德本《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西山题跋》卷一
正肃公精忠大节,诸名流题跋及之详矣。
愚独感公副西枢时论边事一疏,有曰:「议者谓夷狄相攻,乃中国之利,臣谓不然。
二虏连兵,士马益练,一虏幸胜,则气骄而势横,别启贪求,必致生事。
宜申饬二府,讲求经武备边之策,庶几夷狄闻之,可销患于未萌」。
呜呼!
公之言用于庆历,故不见其功,后七八十年,金辽交鬨,廷臣动色相贺,亡复如公之所忧者,未几女真一胜而横,迄如公言,然后知正人君子为国远虑,虽蓍龟弗若也。
因揽遗墨,为之太息。
正宪公忠诚为国,与正肃略同,而所遇者异。
正肃参大政时,朝列多君子,虽危言切论,数与小人忤,坐是不果相,然始终宠遇不少衰。
正宪登庸寔继荆舒氏,曰圭、曰确,前沮后排,其志弗获一日伸,然犹崎岖谗邪中,阴护正人,力扶公论,盖死而后已。
以是群奸切齿,至兴怀素之狱,逞报复之私。
由今观之,公之清名亮节皦如白日,遗墨败楮,人争宝之,其视鬼蜮之徒身死名灭,与鼠狗不异,是果孰为得失邪!
提筦君盖公之诸孙,方以材业著,寔能世其家者,然则吴氏之兴殆未艾也。
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二首 其一 金 · 刘迎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妙年椽笔赋长杨,一日声名满四方。
天上风流青琐客,人间嘉庆绿衣郎。
锦囊看读金花诰,画戟閒凝燕寝香。
预恐政成趋急诏,海沂无计驻王祥
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二首 其二 金 · 刘迎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八部
自笑微官马骨高,十年霜鬓雪刁骚。
长林丰草未适性,尖帽短靴安得豪。
名宦真同一鸡肋簿书空束两牛腰。
故园清兴湖山里,归去经营一把
云林书舍(为徐孟容作)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龟巢稿卷十七
东家领军鞋一屋,西家买妓倾珠玉。
寂寞南州高士孙,灯火小窗书夜读。
羲皇画卦龙负图,蝌蚪此时无简牍。
神农本草轩岐语,为是传家先烂熟。
唐虞三代二千载,六经圣贤常在目。
牙签插架日益多,蔗境渐佳心未足。
便便腹笥贮琅玕,齿颊霏霏吐珠玉。
钟期骨冷呼不醒,谁复赏音听此曲。
青林不著软红尘,祗许白云檐下宿。
云乎云乎知不知,封胡羯末森如
白眉之良众所称,能绳祖父栖幽谷。
清河有颂泰阶平,应著先鞭驾黄鹄。
左赞成吴公墓志铭 明 · 李珥
四言诗 出处:栗谷先生全书卷之十八
万历壬午三月九日丁卯左赞成锦阳君吴公。卒于罗州广山之第。讣闻。辍朝。致吊祭赙。越三月仲夏十五日壬申。礼葬于涌珍山先茔之侧。其原坐艮面坤。先葬。公之外甥礼曹参议慎公喜男。以行状示德水李珥。求幽堂之铭。重之不敢诺。则曰。子典文衡。职不可辞。卜得日促曰。志不具。无以掩。乃因状以叙曰。公讳谦。字敬夫。系出罗州。远祖季真。是高丽中郎将进士赠纯忠积德补祚功臣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同知义禁府事,锦城君讳慎中。是公曾王考。精忠出气敌忾功臣嘉善大夫罗城君。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襄平公讳自治。是公王考。富平都护府使。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罗原君讳世勋。是公考。平山申氏。黄海道观察使讳自准之孙。宗亲府典签议政府左参赞讳末平之女。赠贞敬夫人。是公妣。考妣之赠。以公贵也。罗原前娶金氏。亦赠贞敬夫人。公于弘治丙辰九月甲辰。生于京都好贤坊第。幼而颖悟。材气夙成。受业于柳君于斯文。推为长者。公舅申判书鋿。才公之质。亟称许焉。公年二十七。中嘉靖壬午进士。以胃疾不能居泮。申公惧不第。乃于乙酉。荐授瓦署别提。数年例升主东部簿。即迁司宪府监察。出监南平县。莅事明果。强畏弱怀。壬辰冬。擢文科第二名。仍治南平。越三年。辞疾解绶。明年。授宜宁县监。邑甚弊。赖公经画。得复稣。久之坐法罢。庚子。拜礼曹佐郎。旋升刑曹正郎。俄拜司谏院献纳。始参从臣之列。自是历侍讲文学弼善,司宪府持平掌令,弘文馆校理副应教。累扬清秩。壬寅。以内赡寺佥正。挈眷归养母夫人于罗州明年。授南原府使。甲辰监司宋公麟寿。上其治行之最。升通政丙午。入拜兵曹参知丁未尹全州府。是岁。参仲功臣宴。以恩例升嘉善封君。以亲老常乞补外。历潭阳府使,光州牧使甲寅。丁内忧。丙辰。服阕。以户曹参判被召。转兵曹参判大司宪。俄还兵亚兼同知春秋馆事。戊午。出按岭南。引疾归乡。己未。特升资宪。判礼曹。历大司宪,户刑兵吏四曹判书世子宾客经筵都总都总管辛酉。加正宪。拜左参赞甲子。升崇政。判中枢府事。厥后。再判兵,吏曹。三拜赞成。兼判义禁府事。隆庆庚午秋。以左赞成谢病乞假。南归旧业。遂不复还朝。公天资温雅。处事详慎。中外所历多举职。长于吏才。剖决如流。平生不喜发人过失。謇谔虽不外形。内有所守。大被尹元衡所忌。累欲中而不售。则其不阿权贵可见。第于丁巳都宪也。同僚有诬挤士林者。公不克抑。以此清望少减。至于人相被劾。然知公者。谓公心事无他。必有能辨之者。家食颐神。闭户看书。客至。多不得见。自以多疾。博涉医方。顿悟摄生之要。常以简静自乐。饮食起处。皆中节宣。居乡与物无忤。闾里敛衽无閒然者。主上累令本道监司。赐以优老之资。享清閒之福者。十有三年。寿八十七。考终于正寝。官庀葬具。终始哀荣。死生无憾焉。公娶竹山安氏。安氏之考慥。是牧使子诚之子。参判迢之孙也。夫人与公同年生。先公二十九年而殁。赠贞敬夫人。今公之墓。占夫人墓西。生一男五女。男彦厚。以荫补官。历典稷山,临陂。今以南平县监遭艰。婿长即慎参议。次郑师尹归厚署别提。曰权大勋。振威县。曰尹霙。曰柳亨进。典狱署奉事。孽子曰彦宽。女适宗室凤林彦璘。县监娶契氏。只有一女。适士人李活。参议生四男一女。男长馀庆。今宰镇安县。次彦庆。文科。黄海都事。次重庆,介庆。俱业文。女适士人玄德。别提生一男一女。男暹。汉城府参军。女适士人郑瓒县令生一男四女。男曰鹍。女适金光彧,申应矩,闵恪。皆士人。而应矩上舍生。一女幼。尹霙。夫妻皆夭。无后。进生男女七人。男长瑛。馀幼。铭曰。
士有登仕,式官为家。
白首执板,孰遁是嘉。
公跻贰公,来去重轻。
引年勇退,弊踪簪缨。
优游桑梓,抱澹肥贞。
乡推达尊,朝远令仪。
舍车趾贲,恋主心违。
北方之人,议公是非。
公岂愠闷,断乎自谌。
玄室有刻,用昭厥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