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送百德正臣汴梁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秋涧集卷十四
君璋序里仰高怀,宾馆相逢一笑开。
过眼总非如意事,著诗时遣不羁杯。
人惊骏骨空燕市,梦逐秋风上吹台。
去去当途足知已,未应空使剑锋摧。
提刑正臣挽诗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一
台宪者顺长道而服群丑也昔鲁人以泮水颂僖公而曰敬慎威仪维民之则载色载笑匪怒伊教如提刑辅公有焉又如老生廪继于迈思乐何啻采芹藻而巳不有猥继公后亲睹斯美岂胜欣叹盖学校乃国家之元气故予特以崇学为言使留心于簿书米盐间者闻先生之风庶几知所自云秋涧王恽谨序
澄清心事见褰帷,只道刚棱未尽知。
霜逐简华森宪府,力宣风化作邦基。
庙堂留像瞻遗爱,寒藻翻香舞泮池
梦到养源堂上月,至今钟豉似清时。
提刑正臣挽诗 其二 元 · 王恽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秋涧集卷二十一
前年学馆拜遗祠,此日看君堕泪诗。
饮食固云饥渴易,教条能尽后先宜。
豸霜肃政潜枭啸,文藻翻香舞泮池
梦到养源堂上月,至今钟鼓乐清时。
挽辅正臣 元初 · 魏初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读彻闽人痛哭诗,风流遗爱见新词。
伤心御史青骢马,今日行行避有谁。
节孝堂记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一、《则堂集》卷二
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有取于王凝李氏守节事,所以扶世道于既坠,愧当时之为臣者也。
五季冯道历相四朝,身事七姓,偷生苟全。
至其将终,犹著《长乐老叙》,自矜为荣。
孟子所谓「无羞恶之心非人」者,其道之谓欤?
是故君子之秉史笔者,于守节之妇,为之立传记姓名,俾其志节有传于后。
人苟知王凝妻之为贤,则于冯道之偷生苟全唾弃而不顾矣。
晚岁得封于瀛,邦犹有指其生平游历之处,相与言曰:「是瀛王旧游之地」。
余每惧其污染后人,坏乱风俗,屡因碑碣间恳恳见意,欲人之知慕乎古,毋羡乎冯,盖为世道虑,与欧公《五代史》为节妇立传同意,非徒言也。
国子安为余言:「吾里于瀛南之交河,习俗笃厚好礼,义夫节妇,比世间见,无慕于冯也。
里中有张得山之母杨氏早丧夫,父母欲夺而嫁之,誓志弗听。
家贫子幼,舅姑垂白在堂,杨氏躬井臼之劳,治耕织之事,旨甘不废,温凊如
厥后舅姑殁,竭力丧祭,皆能称礼。
斯烈丈夫所难而杨氏乃能行之。
由少暨老,四五十年,子壮而后其忧乃释。
族党父兄共高其行,名其所居堂曰『节孝』,谓其守节而能孝,求余为之记之」。
余羁客也,辞不敢当。
居数月,子安再从邑里来,致乡党之请益勤。
余又念瀛为冯道封食之壤,其一时贵盛,疑足以移人,而是邦是邑,妇之义,子之孝,臣之忠,比世而间见,是因人心秉彝之常,不待教之率之而自趋于善者,而亦可见汉献王、毛公、董子诗书道化所及,至于今而未艾也,是其可无书?
乃题此下方,以待作史者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