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黄应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象山先生年谱跋宝祐四年九月 南宋 · 黄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
文安陆先生没,门人高弟日远,而年谱犹缺。
友人李子愿恭伯始裒汇历年,相与讨绎稍备,然未敢定。
浮湘至衡,得刘君应之,尝从傅曾潭学者纯父游,闻象山语,恨莫得详,见是欣然悦,亟请传于来世。
愚谓时多□谈说,而文安教人,务在朴实自求,故希专门者,或且随声是非,盍徐待其定?
应之对曰:「人心大同若此,及睹是编,可百世俟圣人而不惑」。
遂韪其论,反复参订,质诸先觉遗老,以成其美志。
豪杰之士闻而兴者,殆将有考于斯□。
应之名林,其先代阳朔人,今居南岳,趣尚古雅,并识□□。
宝祐四年丙辰孟冬朔,后学南城黄应龙拜手敬□。
按:李子愿《象山先生年谱》卷末,雍正刻本。
邓州通判饶公将鉴 南宋 · 包恢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敝帚稿略》卷五、乾隆《建昌府志》卷八三、道光《南城县志》卷三一、同治《泸溪县志》卷一二
《将论》百篇者,绍兴辛酉通守邓州饶公讳廷直之所作也。
迹已行之事,据已成之功,而为之辨其是非,定其得失,不徒以成败论者。
如度之于长短,分寸不差;
如权之于轻重,铢两不舛。
其所取者既多,可以为法;
其所去者虽少,亦可以为戒。
以此亦犹之鉴焉,一举目而阅之,妍丑不可逃矣。
兵家之所论者,主乎法而不必纯于理;
公之所论者,主乎理而亦不悖于法。
徒法者以权术为先,若甚奇而非奇;
据理者以道义为本,若甚迂而非迂。
故公之所论,本正而不谲,体全而不偏,用周而无缺,无一非断之以理,而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昔之名将多以此而奏功,有不然者,虽战胜,虽守固,犹幸也,真可以补兵家之所不足而助将家之所不及。
其间借有未尽合者,亦小瑕尔,无伤于瑜,奇书也。
知兵而明理,必将有取焉;
况公非特有此奇书,实有奇节也。
公本通守邓州,以守缺权州事,因敌称我朝已从和议,许以此郡,迫而取之,如取偿焉。
而公不得命,已奏而未报,乃坚守而死之。
呜呼!
使公得终致其身而尽其用,则所论诸将之善者皆当,非苟知之,亦允蹈之,其成功当如何其光明俊伟哉!
新江西运管黄君应龙,乃公里人也,知其事为详,且得百论,皆公亲藁,以示予。
且叹世人有奇书奇节而泯没不传于世者多矣,如公之事,虽在国史,若此书则闻之当时,欲进而未果,迄今未有为之表章者。
某闻而悲之,因书其后,当有世之大手笔发挥以昭垂来世而为永鉴者云。
屏风山题名 南宋 · 翁安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七、《桂林石刻》上、《桂胜》卷二、嘉庆《临桂县志》卷一○、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六、《粤西金石略》卷一二
淳祐丙午复亨之明日,永嘉翁安之恭父,宝婺章文文叔开封刘必闻达可,庐陵郭有道景泰,左谠忠父,旴江黄应龙正父,周子荣景仁缙云潘景丑师孟,清江萧奎次,同饮饯南海钱益良辅于簪带亭,乃瞰栖霞,步曾公岩,登辰山,重会于此。
是日也,瑞云翔空,爱景腾耀,群玉献状,沃野如绣。
眷焉良集,于是乎书。
赠得一禅师 南宋 · 敖陶孙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旧时黄正父,今日一浮屠。
四海谁知己,三更忽撚须。
空山吼狮子,暗壁缚于菟。
何日当吾眼,藜床淡尔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