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与龚彦质手简 其二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三、《姑溪居士文集》卷二三、《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九
閤中差胜否?胡医虽云然,不可不广营治也。巢、吴甚工,今有书与平国,一往迎之,自含山半日可到,而含山来城中一昔尔。早时黄元明邀至,取此途甚径。为人极有理本,学者须善遇之也。孙子实有子,昔皆见之,今官守何处?
与翟给事公逊手简 其五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八、《姑溪居士文集》卷三二
某欲为宣城之居者累年矣,亦营得数椽地。方议迁徙,而承被命,远近莫不见庆。此特他人妄意尔,亦未知门下馀尘,尚容拥彗已否?久须声问稍通,乃期款晤,然后俯慰依投之幸,忽忽易成蹭蹬。窃谓素所钦挹,遂委诸草莽,竟兹犹豫,实未尝斯须忘念也。近黄大临元明出所予书中,获奉批诲,则不腆所昧,盖剪剪之吝,亦欿焉追讼,未知所以借况。方图问道,遽闻被召。殆似有以司之,终不得仰承旦莫。其如一介之私,讵应怀之没齿?故辄低徊笔下,庶几省察。
次韵黄大临秀才见寄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故人聚散霜前叶,往事眇茫风际烟。
游宦一生非有己,隐居万事不由天。
崎岖槛阱方谋食,啸傲山林肯计年。
赖已将心问卢老,相逢他日笑风颠。
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 其一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水竹遮藏自一川,日高茅屋始炊烟。
犬牙舂米新秋后,麦粒烝茶欲社天。
冠盖只今成弃物,杉松他日记栽年。
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
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 其二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十载劳(宋大字本作怀)思寤寐间,新诗态度比云烟。
清风吹我无千里,明月随人共一天。
归去林泉应避暑,北征道路恐经年。
与君共愧知时鹤,养子先依黑柏颠。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彭水县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次韵寅庵四首(原注:寅庵,山谷兄大临元明也。)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四时说尽庵前事,寄远如开水墨图。
略有生涯如谷口,非无卜肆在成都。
旁篱榛栗供宾客,满眼云山奉燕居。
閒与老农歌帝力,年丰村落罢追胥。
次韵寅庵四首(原注:寅庵,山谷兄大临元明也。)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兄作新庵接旧居,一原风物萃庭隅。
陆机招隐方传洛,张翰思归正在吴。
五斗折腰惭仆妾,几年合眼梦乡闾。
白云行处应垂泪,黄犬归时早寄书。
次韵寅庵四首(原注:寅庵,山谷兄大临元明也。)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大若塘边擉网鱼,小桃源口带经锄。
诗催孺子成鸡栅,茶约邻翁掘芋区。
苦楝狂风寒彻骨,黄梅细雨润如酥。
此时睡到日三丈,自起开关招酒徒。
次韵寅庵四首(原注:寅庵,山谷兄大临元明也。)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未怪穷山寂寞居,此情(影元本作中)常与世情疏。
谁家生计无閒地,太半归来已白须。
不用看云眠永日,会思临水寄双鱼。
公私逋负田园薄,未至妨人作乐无。
次元明韵寄子由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原注:山谷有此诗草本真迹云:万重云里孤飞雁,只听归声不见身。却把黄花同怅望,寄传诗句更清新。末句奉亲归制白纶巾,傍注:改。今本南北作南渡,兄弟作摹写,老作改晚作,次篇田邻作邻田。)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革囊南渡传诗句,摹写相思意象真。
九日黄花倾寿酒,几回青眼望归尘。
蚤为学问文章误,晚作东西南北人。
安得田园可温饱,长抛簪绂裹头巾。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原注:山谷有此诗草本真迹云:万重云里孤飞雁,只听归声不见身。却把黄花同怅望,寄传诗句更清新。末句奉亲归制白纶巾,傍注:改。今本南北作南渡,兄弟作摹写,老作改晚作,次篇田邻作邻田。)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万水千山厌问津,芭蕉林里自观身。
邻田鸡黍留熊也,风雨关河走阿秦。
鸿雁池边照双影,脊令原上忆三人。
年年献寿须欢喜,白发黄花映角巾。
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北宋 · 黄庭坚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洪福僧园拂(原作佛,据元本、文集、蒋刻本、山谷集、陈刻本改)绀纱,旧题尘壁似昏鸦。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著游人撼(原作憾,据元本、文集、蒋刻本、山谷集、陈刻本改)落花(原注:旧本有山谷序云,三月中,同吕元明、毕公叔至洪福寺,见元明壁间旧题云:与晋之醉后,使骑升木撼花,以为笑乐,戏题。)。
与胡逸老书 其七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四、《山谷全书·别集》卷一四
某顿首。仆夫回,辱手诲,审宴居体力胜健,良慰怀想。元明十四日遂行,但恐公未即来,然已拂榻奉候矣。所谕写周兴嗣《千字》,于公何所不可?然常嫌《千字》太鄙俚,若欲刻石,用高尺许卷轴草《黄庭》亦可耳。草书大字,古无此法,近世唯张长史、僧怀素时时作数字耳,其馀皆俗书也。公好书如嗜欲,要须蝉蜕尘埃之间,玩思高古,乃可以垂世传后耳。方治元明行橐,奉状草草。
与李端叔书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四、《山谷全书·别集》卷一四
得书数幅,开阖累日,想见傲睨万物之容。承官暇,每从苏黄门,引领钦叹,何时预此清集?不肖须鬓已白十八九,短发几不可会聚,求田问舍颇有之,亦未如意耳。小儿娶妇,尚未得孙。女子今已三生矣。知命二男三女,似有可望者。三女一已嫁,其仲亦咄咄逼人矣。元明在萍乡,甚安,亦有吏能声,后作虔州狱官,监司亦知渠恪而解事,然非在黔戎时语也。老来懒作文,但传得东坡及少游岭外文,时一微吟,清风飒然,顾同味者难得耳。
与嗣深节推十九弟书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八、《山谷全书·别集》卷一八
嗣深节推十九弟:得书,知同新妇诸侄安胜为慰。寄大蒸枣,乃所乏也。比得大郎自萍乡来相聚,甚慰人意。亦知元明年来殊健,得儿妇孝和,甚可意也。嗣文般家,何故稽缓如此?嗣直绝不得书。天民以妇病,全家向洪州就医,未得归音。三十三已同去华,归一月矣。高定侯数有书来,但苦贫甚,已寄丝二百两,仍月割俸一千与之,虽未有大益,聊为不忘之意耳。适张客来云,遣人到光山,送其弟经费,便行,故草草作此书。朴适出谒黄崧孺未回,亦不及候书,续因张客寄书信也。今年有双井饮否?赞府佳士,官况当佳。光山亦有游观处否?度亦无林泉之胜。比得叔和书,乃报小大娘旧疾稍痊,亦可喜。至凉遣楷向永宁也。六月三十日。
与元勋不伐书 其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九、《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九、《文章辨体汇选》卷二六三
元明近赴越州司理,匠师在扬州守家尔。知命挟雌将雏下荆峡迎元明,未得近音也。文章殊不能下笔,盖才智与齿发俱衰,忧患与病又侵其半,所谓吾犹昔人也。有放浪石刻数种,亦可以见其衰飒散诞矣。小子相今年已十七,诵书虽多,终未能决得古人义味,近喜作古诗,他日或有一长尔,未可量也。
与冯才叔机宜书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九、《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九
伯氏元明恐过冬至当来,道出桂林,计当获参承也。乡邻人太医王君溉云,于左右有一日之雅,其子秉宜州以阙,使臣令押金陵驻泊回,其家方办严,欲向融州居,到桂即望发遣。「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必垂意。恃相照恩如骨肉,故及此耳。
与张和叔通判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一、《山谷全书·续集》卷二
叩首。罪逆馀生,苟活未死,大事永毕,哀痛无已,不能数书。岁中亦三四寓递示谕。自得南康书后,不复知安否?更烦公远思。又十三妹忧煎不可言,相望数千里,此情何以堪也!四月初时,托转运司寓递,计必得达。入夏来,不审宅中尊幼皆佳否?斋郎及两晏郎妇,各常得安问左右?儿女皆长茂?杨家时得书否?大娘令人不忍思之,奈何奈何!承合肥阙不远,稍向南来,以为慰。或闻野夫舅恐得合肥,不审何以处之?某顷在淮南,虽一大病,然至江上即能饮食,今虽差瘦如昔时,色力大都不觉衰悴也。却是元明居丧来,绝荤酒,初甚癯悴,既毕大事,心意稍宽,将息得甚完复矣。给事叔奄过小祥,伤痛伤痛!宅中幸无它,常相见但十八新妇,时时服药,未得脱然安乐耳。十三妹切勿忧家中,人生但且自保安乐而已,无事时惟看经可以寓意。三奶修行应更胜进,九奶、念四奶逐日念经声不辍也。未缘会面,临书陨涕,千万将爱。书或不达,慎勿忧煎。不次,某叩首上。